学习写作文(通用3篇)
落雪阙尘凌云羡
2024-08-16 07:16:28
其它
其它

学习写作文(1)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怎样写作文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常常会在拿起笔写作文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孩子们经常会抱怨着:“我没有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在这时,老师的首要任务便是要帮学生找到习作的素材。针对不同的学龄水平,可以区别对待。例如教学中文教材第四册的班级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猫,然后用已有的材料指导学生讲一段话,要求根据从头部到尾部的顺序讲清楚,让学生个个有话可说,让他们觉得作文原来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的看到的和感受写好就行了。此外在看图写话上,要求做到先来讲,后来写的过程。这样一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会话能力,一方面又帮助学生练笔。其实,文章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有,在高学年的班级里,就要求孩子自己去寻找作文的素材。如:郊外的旅行,学校举行运动会了,学校组织去工厂参观访问了……老师若能有意识地提前给学生辅导,学生当然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镜头。因为这些材料来自大家熟悉的真人真事,同学们也自然而然地会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寻作文的源头。

有了材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文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作文的拐杖,对于我们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我提倡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如今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词汇缺乏。比如在写作时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考虑到别的形容词。

2、句子不通顺。在学习中我们的孩子们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型,但是在碰到写作时,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先在脑海中构造一个日文的句式,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例如“书我读了”(正确是“我读了书”)、“我吃先”、“我走先”等(正确是“我先吃”、“我先走”)。

3、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在写人物作文时,对描写人物特点时,没有举例具体说明,缺少人物的心理活动。

针对以上一些特征,如果选用一些同年龄孩子的佳作,印发给学生阅读,对文章中好的手法或好的构思作适当的评点。这么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给不会读书和写作的同学作一点指导。日积月累,他们自然会掌握不少新的形式。

写作是一种创作。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观察积累,记忆储存;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们多多阅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多收集模范文章和剪报,抄写和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记熟和运用。熟能生巧,经过练习,笔头熟了,素材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海外孩子学中文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肯学,一定能学好。


学习写作文(2)

我们的每一天都在学习,学生嘛,就是要以学习为主的,我学过那么多的课程,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学写作文的滋味了,那真的是五味俱全啊!

新学期 开始了,妈妈带我去成才培训中心学作文。刚一迈进教室,老师安排我坐下。我个人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还可以。但到了这里,我才发现——这里学作文的人个个都是奇才呀!每篇作文都写得生动而精彩,比我棒多了!来这里的第一篇作文就是感想。别人都已经动笔写了,可我呢,还要绞尽脑汁地在想——该写什么呢?就在这时,老师过来了,看看我一个人都没写,说:“你是不是笨蛋呀,现在还没写!”哎,刚一来就被骂,真是哭呀!

第二次去学习时,老师竟然叫我去办公室,他对我说了一番话——“你是过来学作文的,还是过来浪费时间的,你看看别人的'作文篇幅长,用字美,可是你3000的呢,篇幅短,语句还不通顺,你到底是干吗呀!”我含着泪,心里酸溜溜的。

经过两次被老师批评的经验,我开始变得认真起来。可是,我的作文水平似乎没有提高。有一次,我竟然写离题了,老师又批评我,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

这么多次的批评和多个月的练习,我没有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还先后荣获全国二、三等奖,全家都为我开心,弄的我心里甜滋滋的。

通过这次学习写作文,我体会到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没有什么人可以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啊!


学习写作文(3)

现在的作文班的老师姓陈,他60多岁了。曾经是国家特级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几十年了。孩子在他的作文班上了十几节课了,我天天陪读,我却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首先是教材的选择上。他选用的课文多是巴金老舍的文章。如《海上日出》,《草原》,有好多是我上学时学过的,如《落花生》,《桂林山水》等。

在教学过程上,从字到词到句,吃透嚼碎。不管什么样的文章,都要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划分。学过一篇文章,再仿照写一篇作文。例如,学完《松鼠》,就要写一种动物,要求写出这种动物的:1外貌特征,一定要写出头身尾四肢,2生活习性,一定要写食住行等。并严格按总分总的结构。每次作文,无论写人,记事,老师都要在黑板上画出作文的框架结构。我女儿不太会写作文,如此一来,果然也能写上几百字了。说不上优秀,但是中规中矩,也算得上一等文。同时分析文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比如找出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今天和一位年轻的教师交谈,我心中隐约的东西似乎明朗起来。他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很不科学,现代教育提倡个性化。要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维拓展能力。那些老教师的作法让我想起八股文.......原来这位子年轻教师是中文系毕业的,也在开作文班,我看了一下他的教才,童话占了很大部分,还有小学生优秀作文和中考及高考优秀作文。他上课的时候,孩子都兴致勃勃,教室里总是笑声不断。

可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陈老师的作法是不是在教孩子学走路。而年轻教师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像没有学好楷书就学起行书来。如此一想我似乎倾向于前者。同时又担心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的想像力和自由发挥的能力受到限制和约束!

我现在真的很困惑,到底是墨守成规还是与时俱进,让孩子在谁那里学作文?

对了,我还听说这个年轻的教师曾是陈老师的学生。

一、擦亮慧眼,从身边寻找作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常常会在拿起笔写作文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孩子们经常会抱怨着:“我没有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在这时,老师的首要任务便是要帮学生找到习作的素材。针对不同的学龄水平,可以区别对待。例如教学中文教材第四册的班级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猫,然后用已有的材料指导学生讲一段话,要求根据从头部到尾部的顺序讲清楚,让学生个个有话可说,让他们觉得作文原来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的看到的和感受写好就行了。此外在看图写话上,要求做到先来讲,后来写的过程。这样一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会话能力,一方面又帮助学生练笔。其实,文章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有,在高学年的班级里,就要求孩子自己去寻找作文的素材。如:郊外的旅行,学校举行运动会了,学校组织去工厂参观访问了……老师若能有意识地提前给学生辅导,学生当然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镜头。因为这些材料来自大家熟悉的真人真事,同学们也自然而然地会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寻作文的源头。

二、利用范文,让孩子学会模仿学会创作

有了材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文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作文的拐杖,对于我们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我提倡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如今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词汇缺乏。比如在写作时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考虑到别的形容词。

2、句子不通顺。在学习中我们的孩子们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型,但是在碰到写作时,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先在脑海中构造一个日文的句式,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例如“书我读了”(正确是“我读了书”)、“我吃先”、“我走先”等(正确是“我先吃”、“我先走”)。

3、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在写人物作文时,对描写人物特点时,没有举例具体说明,缺少人物的心理活动。

针对以上一些特征,如果选用一些同年龄孩子的佳作,印发给学生阅读,对文章中好的手法或好的构思作适当的评点。这么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给不会读书和写作的同学作一点指导。日积月累,他们自然会掌握不少新的形式。

三、多看、多读、多记,多积累

写作是一种创作。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观察积累,记忆储存;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们多多阅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多收集模范文章和剪报,抄写和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记熟和运用。熟能生巧,经过练习,笔头熟了,素材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海外孩子学中文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肯学,一定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