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那些事作文(合集3篇)
老夫撩发少年狂
2024-06-28 00:29:10
其它
其它

家里的那些事作文(1)

一天中午,“咔嚓”一声门开了,爸爸头一伸,见我和妈妈回来了,清了清嗓子,“啪啪”又拍了拍桌子说:“知道你们回来,我特地做了香椿涨蛋给你们吃,还没好呢,待会儿一定会让你们口水如瀑布一样‘哗哗’流下来!”我这才注意到锅里发出的声音“嘟咕”“嘟咕”“嘟咕……”

妈妈到卫生间里洗了个手,只听“?”地一声,爸爸把一勺开水一下子倒在了锅里,妈妈洗完手,闻声跑来:“你在锅里倒了什么?”“没什么,就倒了些水。”爸爸心不在焉地回答。妈妈像木头人似的站了好久,只听“啪”一声,妈妈用手拍了一下脑门,哭笑不得地问爸爸:“你觉得香椿头涨蛋里面要放水吗?”“不知道要不要放,反正炖蛋里面要放,这两道菜里都有蛋,所以我觉得要放。”他一脸疑惑地看着妈妈“天哪,oh,dear!”妈妈又重重拍了一下脑门,说:“香椿头涨蛋里不要放水,但炖蛋里要放,算了,蛋也熟了,你把蛋盛在盘子里,在微波炉里打上几分钟,我们就吃香椿头炖蛋吧!”

“咚”一声,爸爸把盛着香椿头炖蛋的盘子和蛋一起放在微波炉里打了三分钟,“叮当,叮当”香椿头炖蛋打好了。“啪叭”一声爸爸把香椿头炖蛋放在了桌子上,迫不及待地说“快尝尝我的手艺!”那样子得意极了。

妈妈吃了一口就停住了,坐在椅子上一边笑一边说:“这不是香椿头炖蛋,是菊花脑炖蛋,你把菊花脑看成香椿头啦!”

“呃?”爸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时我仿佛看见一只乌鸦在爸爸的头上一边飞一边叫:“哇!哇……”爸爸一脸尴尬,我不禁哈哈大笑。

于是,这顿午饭,我们仨就吃吃笑笑、笑笑吃吃,也多亏了这道错了两次的菜!

“嘿嘿!”。


家里的那些事作文(2)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已经被我忘记了,但发生在我家里的那件事,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上午,爸爸手提两条新鲜鲤鱼从外面回来,说中午要做好吃的,我一听,高兴地直拍手叫好。爸爸走到妈妈跟前说:“中午你不用做饭了,我露一手。”妈妈不相信地说:“在家里你很少做饭,能做好?”爸爸自信地说:“你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妈妈笑着说:“好,你露一手吧,我们给你当观众。”我听了,心里暗笑,爸爸平时做的菜不是没味,就是太咸,这回——

这时,厨房里传来了爸爸的口哨声,我好奇地站在厨房门口,只见爸爸把锅刷干净,待锅里的水烧干后,倒入豆油,过一会,油便发出“吱吱”的响声。接着,爸爸拎起鱼往锅里一摆,加上调料,加入水,一会功夫,一股鱼的香气便扑鼻而来,谗得我直流口水。

终于盼到吃午饭时间了,只见爸爸兴致勃勃地学着电影里跑堂的样子高声喊到:“来了,红烧鱼来了!”妈妈走过来惊喜地说:“这是你做的?”爸爸高兴地说:“那还有假?你就放心吃吧!”说完,爸爸继续在厨房里忙活。一会儿,饭菜已摆满了桌子。我贪婪地吃着,问爸爸:“您平时不太会做饭,这回怎么做得这么好?”爸爸说:“我得到法宝了,我是从书上学的,虚心上网查的!”哦,原来是这样。爸爸接着说:“你已经上五年级了,可要好好读书,书会教给你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会心地点点头。

至今,这件事我记忆犹新。因为它使我懂得:只有好好读书,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追求,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


家里的那些事作文(3)

每个家里每天都在发生一些事,有开心的,难过的、苦恼的——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面对。

前几年,我家在盖房子,这可是件大事,丝毫不能马虎。那时候,我在读小学,每天下午回家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使爸妈有更多的时间建房子,就这样,差不多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建完,装修又去了几个月,终于住进新房了,感觉就是不一样。

就在前年,妈妈怀上小宝宝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很快,全村人都知道这件事了。于是,有些人见面就问我:“你是希望有个弟弟,还是希望有个妹妹啊?”我便说:“弟弟妹妹都好,只要有个伴。”时间长了,人们问得次数多了,我也觉得不耐烦了,就简单地回答一句:“随便!”别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不再问了。

去年,我妹妹出生了,她的到来给我家带来了温馨和快乐。她一出生就会笑,爸妈一合计,就取名笑笑。

刚起完房子没多久,家里的债还没还清,又多了一条小生命,家里感到有不小的压力。爸爸就外出打工去了。我要上学,一星期才回家一次,妈妈一个人带小孩又辛苦又孤独,就和爸爸商量好了决定去爸爸打工的地方去。

就在上个月的一天,妈妈去爸那了,去的时候我在学校上课,她走的前一天晚上才给我打电话,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妈妈在家的时候,我便希望她外出,因为我不想被她管着,觉得自己像一个笼中鸟。现在妈妈真的出去了,每回一回到家,打开门,觉得冷冷清清的,房间里还散发出一股霉味,忽然就想念起妈妈来,拿出影集来翻看,发现平时那么熟悉的一张张脸,觉得有点陌生了,鼻子一酸,一股透明的液体夺眶而出——

家里的欢聚与离别,是很平常的事。随着年令的增长,我会用平常心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