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作文(实用6篇)
朝阳的向日葵
2024-06-25 06:44:40
中考
其它

应考作文(1)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但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则又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相对提高应考作文的成绩。

一、移花接木法。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二、直接代入法。考试时,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前半部分的基础题中,而导致后半部分写作题时间仓促,客观上已不允许再进行仔细的构思。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稍偏离命题及要求完成一篇。因为阅卷者很讲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不妨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

三、将错就错法。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四、编拟提纲法。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扑法。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多数考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六、回扣标题法。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如某市有一年中考的标题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在记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结尾方式,就不妨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考试啊”来作结。有了这样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

七、照应开头法。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比较讲究首尾的照应,如果在应考作文一时寻找不出更好的结尾,就可以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

八、画龙点睛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考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


应考作文(2)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应考作文(3)

1.命题作文

一是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要仔细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

二是确定中心,选好材料。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确定写作中心后,就要围绕中心,对回忆的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进行作文。

三是列好提纲,确定详略。在动笔写作之前,要列好一个写作安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能略写,分个主次。

2.半命题作文

一要补好文题,即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三点:

(1)易于自己写作,如“(妈妈、我、故乡的小河……),真不简单”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就另选词语。

(2)确定体裁。一般考场作文都没有文体要求,但我们写作时一定得有文体,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 人记事,还写景状物,或是阐述道理。一旦文体确定,写作时就要突显所确定的文体特点,坚决杜绝“文体杂柔”“文体四不像”的现象。

(3)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如“,真不简单”,有的考生填上“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这样让阅卷老师瞠目结舌,降低了文章品位。

二要选好材料。补写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要有好的开头,扣题的结尾(其实这是任何类型作文都应该做到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抓住人心,吸引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分数也会有所提高;如果没有结尾会让读者感觉文章没写完,所以结尾也是作文的关健。开头和结尾可用同一语句或同一风格。

3.话题作文

一要重视话题的提示语。因为提示语对我们的理解、思考和构思,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理的难度,从而能让我们减少审题失误,使作文考查的目标更加直接和单纯。

二要紧紧围绕话题的主旨。所拟题目要准确传达所给材料的.主题信息,文题统一。题目的好坏虽不是评分的标准的决定因素,但题目的好坏也能直接影响作文得分的高低。

4.材料作文

一要认真读懂材料,把握材料主旨。不论材料的形式如何,它总有一个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

二要适当使用材料,既不能避开原材料,另辟蹊径,又不能死抠原材料。倘若写成议论性文体,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引发观点,可以概括材料内容,以此作 为论据,可以把材料作为拟题的依据,可以把材料作为文章的结论。倘若写成记叙性文体,我们更应把握材料倾向,引发联想,选好写作角度,完成作文。

三要准确地理解材料,防止出现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材料作文时,尤其是在写成议论文时,一定要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道德、精神、情操、美德等多个方面作必要的思考,做到观点正确、论证有力、有理有据,努力克服偏激、片面的观点。

四要按要求写作。材料作文一般都是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所组成。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试题的“指令”进行写作,切忌不看要求就匆匆下笔。

五要选好角度,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开“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否则就是千人一文了,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


应考作文(4)

一、作文理念

任务驱动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文理念的变化。

1、作文去证明、取评议,为自己立言

过去的作文多为证明文,大多是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是为他人(圣人、命题者)立言,而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章往往是名人名言展、名人事迹展、名人开会,只见名人不见作者。现在的作文,必须抛弃这种观念,树立一种新的作文观念——表达我,为自己立言。

因此重视作者自己的真实思考、思维过程、逻辑推理。

2、归根结底是能够解决现实中的一类问题

以前的作文,更多在证明某一观点的正确性、重要性。但从作文的现实价值出发,必须摒弃这种作文观念,要求作者在作文中能够从材料出发,经过评议、分析、推理,联想到现实生活,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类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启发或者方法路径,而不是去证明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譬如,在作文中,我们不需要证明我们应该去爱国,而需要思考如何去爱国。

二、作文结构

结构十分重要。我们重点学习并运用的是“八股作文法”,但并不是说你一定得按照“八股作文法”一成不变地去写。对于对结构缺乏足够认知的同学,最好基本按照你熟悉的比较成熟结构去写,对于对结构有充分认知的同学,你可以对已经掌握的结构做一些突破和创新,比如在“退一进二”上可以做“退一进三”,等等。

但无论如何,文章要有一定章法和合理的结构,能体现出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辨析类别

1、注意辨析材料类别。

就目前的作文题目而言,给出材料的形式当然就两种:文字的和图案(漫画),这只是需要将图案转化成文字即可(图文转换的运用而已)。这里讲的材料类别是这样三类:

1)叙述具体事件类

2)叙述社会现象类

3)陈述话题观点类

每一类的写法略有差异:叙述具体事件类重点在“就事论事——就事论理”,由具体到抽象;叙述社会现象类重在由现象到本质,析原因、说作用(或危害)、添措施;陈述话题观点类,重点在于关键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辨析,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重在解决问题。

2、注意“任务”的显隐。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属于隐性任务,需要自己构建任务,“对材料(或材料中人和事)有何思考、看法”之类属于显性任务。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明确作文题的任务之后才能动笔。无论如何都需要表达“我”——自己思考之后的观点。

四、论证手段

1、举例论证要慎重,最好用反例,做否定的证据。

2、名言警句要适度,3-4句最好,要准确——(1)引用的名言警句内容、表达准确,最好出处也准确(包括名人的国籍、时代、名字),(2)名言警句的思想内容与文章的思想内容融洽一致。

3、情景代入与假言推理十分重要。设置真实情景,从“我”“你”的角度,做假言推理,譬如“假如你……”,很容易将读者也带入到情境之中,能够有效地增强说服力、感染力,也更加具体、更有逻辑性。

4、分析阐释是基础。要体现作者的思考过程,就要对材料做恰当的分析,对话题做适当的阐释。这是评议类文章的基础。

5、辨析概念是关键。关键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辨析十分重要,在这时准确判断、合理推理的基础,也是文章思想走向深广和具体的有效办法。

6、分类讨论要科学。分类讨论,可以使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条理清晰,让评议、分析和论证走向细致、准确和全面。

7、类比论证联现实。类比论证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类比,借助于联想,将现实生湖中同性质的同类材料联系起来,实现由个案到类案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论证进阶。从而让文章真正进入解决现实问题的阶段。

8、因果推理要全面。很多时候,需要从结果到原因的挖掘,这些挖掘出来的原因,就成为文章的重要的小观点。在行文中需要注意这些原因的全面与主次。

五、优化语言

评议类文章,因为重思想重逻辑,容易让语言走向枯燥和空泛。但并非说这类文章的语言不可以优美生动,不可以有文采。

1、语言的文采是基于思想内容的深广充实。一篇文章,内容充实、思想深广,如果你能准确表达它,其实语言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此第一要务就是内容的充实和思想的准确、深广。

2、单就语言优化(或文采)而言,可以有如下办法:

(1)引用一些有文化底蕴的诗文或者名言。引用的名言名句往往语言精彩,而且有文化底蕴,思想深刻,富含哲理。

(2)适当地变换句式,可以将陈述句与反问句、设问句有机结合起来使用,甚至还可以用排比句,譬如连续追问。这样多样的句式、整散结合,语言的表现力就会增强。

(3)适当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成就形象化的说法。譬如“笔走纸帛,我们可以触摸到汉字的肌肤。感受汉字的体温。”

(4)个性化的表达。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表达,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去运用。

(5)在议论中融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可以让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具体,并具有感染力。

六、重视拟题

题好一半文嘛,拟好题目的重要性就不必累述。

如何拟好题目?

首先要在题目上呈现你作文的观点,呈现你作文的关键词,拒绝空泛化,比如关于成功人生路选择的选择的作文,如果拟题为“人生”,这题目可以说是聊胜于无,太空泛,你不是李商隐,不能拟“无题”类标题,而拟题为“适合自己 全力以赴”,就具体而直击观点,再如“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儿童阅读”的作文,王安澜同学拟题为“君望是血,我言是雪”很形象,有文采。

其次要艺术地表达,譬如形象化,或者对称句式,或者套用诗词名句,或者比喻等等。

当然题目的篇幅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两三个字,不足以表达观点,十五六字,显然拖沓冗长。对称句,可以略长一点。

在文末要对题目予以呼应,甚至可以直接将题目内容呈现。


应考作文(5)

例︰在各种运动中我尤其喜欢慢跑。

among various kinds of sports, i like jogging in particular.

3. 就我的看法……;我认为……

in my opinion, …

= to my mind, …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

例:in my opinion, playing video games not only takes much time but is also harmful to health.

就我的看法打电动玩具既花费时间也有害健康。

4. 随着人口的增加…… with the increase/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

随着科技的进步…… with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例: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iwan's economy,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have come to pass.

随着中国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产生了。

5. ……是必要的 it is necessary (for sb.) to do / that …

…… 是重要的 it is important/essential (for sb.) to do / that …

…… 是适当的 it is proper (for sb.) to do / that …

……是紧急的 it is urgent (for sb.) to do / that …

例:it is proper for us to keep the public places clean.

it is proper that we (should) keep the public places clean.

我们应当保持公共场所清洁。

6. 花费 spend … on sth. / doing sth. …

例:我们不应该在我们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

we shouldn'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something we aren't interested in.

7. how 引导的感叹句

例:那至少可以证明你很诚实。

at least it wi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

8. 状语从句

a)如果你不……,你就会…… if you don't …, you'll …

例︰if you don't keep working hard, you'll lose the chance.

如果你不坚持努力工作,你就会失去这次机会。

b) 如此 ……,以至于…… so … that …

例:at that moment, i was so upset that i wanted to give up.

当时,我非常伤心,最后都想放弃了。

9. 宾语从句

我认为,…… / 我认为……不 i think / i don't think that …

我想知道是否…… i wonder whether …

例:he do oesn't think i should stop him joining the club.

他认为我不应该阻止他参加这个俱乐部。

10. since + s + 过去式, s + 现在完成式。

例:since he went to senior high school, he has worked very hard.

自从他上高中,他就一直很用功。


应考作文(6)

一、审题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精彩习作-----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方没有莠草、污秽的净土,是一片无遮无拦明朗的天空。这里流淌的纯真与甜美,总会使人产生难以忘怀的回忆。

记得我4岁那年,迷信的奶奶告诉我:“要是剪掉了胳膊上的毛,会变成疯子。”幼稚而好奇的我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手痒痒的,老是想试试看,但又怕家人和亲戚为我担心。可是没试,就老是惦记着,越惦记,就越是想试。

于是,我准备马上试。我拿出那可怕的剪刀,用颤抖的右手慢慢地靠近左手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刚要剪,我又停了下来。心想:“我要是真的变成一个疯子,会不会像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爸爸、妈妈和奶奶会不会不再疼爱这个傻孩子了?”我越想越害怕。我犹豫了许久,才把胳膊上的毛剪掉了。一剪完,我什么都不顾地钻进被窝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时,我发现,我还是原来的我,一个正常的小女孩。于是,我不顾一切,高兴地蹦到奶奶身边,撒娇地说:“奶奶呀,奶奶!我今天剪了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可没变成疯子啊!”奶奶听了以后,笑了笑,摸着我的小脑袋,没说什么。

这件童年趣事已留在我记忆的闸门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凡事要相信科学,不能相信迷信。

精彩点击

①小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记述了剪胳膊毛的故事。这件事既是童年发生的,又十分有趣,符合文题要求。

②事情的过程交代得很清楚,人物心理描写生动、逼真。

③结尾点明从中懂得的道理,深化了文章主题。

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因此,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事。

精彩习作----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丁零——”,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来了,但老师却迟迟没来上课。作为值日班长的我,焦急地朝老师来的方向望着。

忽然,走廊上传来“咯咯咯”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一声响亮的“报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语文老师的邻居张清同学。只见她脸涨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糟了,语文老师她——病了——不能来上课了。”我听了,心里像乱麻似的。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班里“沸腾”了。

我的大脑飞快地运转着:“现在老师不在,该怎么办才好?今天我是值日班长,应该管好班级。现在??对,就这样!”于是,我清清嗓子,快步走上讲台,大声说,“现在请同学们安静!”大家立刻停止了讲话,全班55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像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指挥着大家。“小芬,你来领读!”“第几课?”“17课。”于是,同学们便大声地开始了早读,顿时,教室里书声朗朗。

虽然班上暂时安定下来了,但我仍然万分焦急。因为早读课后,就是早操课了,没有老师带队,我怕同学们会乱。时间马上要到了,我急得直跺脚。老师怎么还不来呀!铃声响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没来,早操课由我带队,希望大家有秩序地上好这堂课。”“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尽管如此,我仍放心不下,生怕出什么乱子。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遵守纪律,队伍整齐,动作一致,比老师在时还要好呢!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我把队伍带回教室时,发现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也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精彩点击

①扣题准确,时间范围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②条理清晰,清楚地叙述了老师不在时“我”大胆、妥当地处理了两件事——早读和上早操。

③叙述得当,人物心理活动和事情经过真实、自然。

确定数量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精彩习作----发生在考试后的一件事

期中考试结束了,孟老师让我和中队长李海霞在办公室里批数学卷子。翻出自己的卷子,对着标准答案一道道批下去,最后总分一加,98分。我心里甜滋滋的。可是一想,自己做的卷子自己批改,别人知道了一定会说这说那。于是,我请李海霞给我复查一下。李海霞看了一遍说:“没错,是98分。看来你是全班第一了,真不简单!”我说:“还没批完,也许还有比我答得更好的呢!”可心里却暗自高兴了。哼,要不是第一名,我这数学课代表可怎么当呢?

我一边哼着歌一边继续批改,忽然发现有一张卷子得了99分。一看名字,是语文课代表李世华!我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李世华语文比我好,可数学每次都比不上我,这次怎么爬到我头上了?我瞪大眼睛,对着标准答案,重新逐道题进行检查,连一个小数点也不放过。可是实在找不到能再扣分的地方。我心里暗暗想着:一个数学课代表,平时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这次竟考不过语文课代表,太丢丑了。今后老师和同学们又会怎样看待我呢?想到这里,我心一横,在一条答案上扣了2分,将李世华的总分改为97分。我心想,就是不让你超过我!

这件事做完后,不知怎的,我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脸上发烧,头上直冒冷汗,握笔的手也颤抖起来。李海霞仍在专心致志地批改着。我探过头去,只见她在一个潦草的数字上打了一个鲜红的“×”。我说:“你批得太严了,这个数字是对的,就是没有写清楚。”说着,我翻开卷子一看,原来是李海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