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游武侯祠(汇总5篇)
看清人心
2024-06-13 07:48:46
小学
其它

作文游武侯祠(1)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在这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成都的著名景点——武侯祠。

一进大门,我们就进了刘备店(正殿)。里面供奉着一代君王——刘备,只见他端坐殿中央,眉宇间露出帝王的霸气。他的左方是乐不思蜀的刘禅。要不是他,赵子龙也不会单枪匹马在万军中身负重伤;要不是他,蜀国也不会那么快的灭亡;要不是他,姜维也不会曝尸荒野……刘备的右侧是他的孙子刘尊,刘尊面带微笑,怡然自得,想想都觉得他是一个智慧的人,他可不像他老爸主降哟,他是战死沙场的。

再沿级而下,我们就到了武将廊和文臣廊。武将廊里将士们拿着各自的武器,威风凛凛地站着。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将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情景……文臣廊里最出名的是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和凤雏)。司马镜(水镜先生)曾说过:“得卧龙、庞统可得天下也。”可见这两个人很不平凡!

接着我们来看看武侯祠,武候祠又叫静远堂,是以诸葛亮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而已致远”而来的。一尊诸葛亮的塑像座立在大殿中心,看着手拿羽扇,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诸葛亮,我油然升起了一种敬佩之情!诸葛亮的两边是他的孙子诸葛尚、儿子诸葛瞻,他们都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大英雄。

最后我们来到了惠陵,也就是刘邦的坟墓。它是一个大圆丘,高12米。这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君臣合一的祠堂呢。(但诸葛亮的身躯还在定军山)。惠陵周围长着苍天的柏树,难怪杜甫会说锦官城外柏森森!(刘备托孤白帝城,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这就是武侯祠,成都一颗璀璨的明珠!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作文游武侯祠(2)

放秋假了,我和爸爸、妈妈坐飞机去了四川——看看大竹的外婆、成都的姨妈,顺便游玩一下成都的景点。

到成都,就不得不想到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亮,以及他的武侯祠。武侯祠位于“小吃一条街”——锦里旁,是唯一一座君臣合祀庙。这里既有汉昭烈庙,又有武侯祠。

我们走过大门、二门,写有“汉昭烈庙”四字的匾额映入眼帘,这便到了刘备庙。在庙的.正中,刘备郑重地坐着,他的英雄气概不禁使我们肃然起敬。左边是他的孙子刘谌。刘谌是一个爱国之士,他得知刘禅降魏,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右边的刘禅像两次被毁,后来也没有再塑。左偏房中是关羽父子和周仓;右偏房里有张飞祖孙。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他们忠心耿耿,使我们敬佩。

我们参观完汉昭烈庙,便来到了一旁的文臣廊、武将廊了,文臣廊、武将廊以庞统、赵云为首,为蜀国效力的将军、谋士都聚集在此。

过了刘备庙,再走一段路,就到了武侯祠。武侯祠比刘备庙略低些,象征着“君在上,臣在下”的君臣关系。远远望去,正中坐着的诸葛亮特别引人注目。他头戴纶巾,手执羽扇,让人浮想联翩。他好像正在胸有成竹地部署部队,又像是在思考作战方针,决胜千里之外。他的前面有三面铜锣,相传是他带兵南征时制作,鼓上有精美的花纹,人称“诸葛鼓”。他的左右分别是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他们都是在绵竹抗击邓艾的战斗中牺牲的。

在经过一段由红墙、青竹围成的道路,便是惠陵了。墓前的石碑上工工整整的刻着“汉昭烈皇帝之墓”。刘备与二位夫人坐北朝南,合葬于此。我们绕着惠陵走了一圈,发现惠陵十分庞大,绕一圈要用几分钟。

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刘备的谋士,为将来的三分天下中,蜀国能有一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作文游武侯祠(3)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成都武侯祠游玩。

我们先来到汉昭烈庙,跨过门槛,里面有一个大院,中间有一条路直通正殿。路的两边分别是由两只神龟驮着的唐碑和明碑。再往前走就有一条分岔路。左右两边都是长廊,左边是武将廊以赵云为首,右边是文臣廊以庞统为首。大殿里面便是蜀国的帝王刘备的塑像。他头戴皇冠,身穿龙袍,面容和蔼,两眼微闭,一副帝王的气派。

过了大殿再往里走,便到了武侯祠,这便是纪念蜀国的军师诸葛亮的地方了。我们进入了大堂,上面高悬着一个匾额,书写着三个大字“静远堂”。堂里就是诸葛亮的塑像,诸葛亮手持鹅毛羽扇,面目安详,稳稳地端坐在椅子上。两旁静静地站着两个童子,手里拿着拂尘,那油然而生的气派,让人肃然起敬。在屋顶上有八个大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难怪此房叫做“静远堂”了。

我们又向附近走,发现一道长廊墙上刻有几排文字,字体苍穹有力,婉转优美,原来这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被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不忘初心,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原来他的精神品格如此高尚,勤勤恳恳,殚精竭力,直到病逝才肯罢休。

我很崇拜诸葛亮,他把“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的人生理想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也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为矢志不渝的信念追求。诸葛亮骨子里始终都有一股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

他不忘初心,终身都在为最初的理想而奋斗——“兴复汉室,北定中原”。从《隆中对》到《出师表》,从五月渡泸到六出祁山,直到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始终都未曾改变。回过头来,自从三顾茅庐之后,他每天兢兢业业,年年日夜不眠,事必躬亲,体恤下情,对后人也是谆谆教诲。举国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众的拥护。

他作为一名军师,脚踏实地,虽然刘禅是一个昏庸之君,但诸葛亮却选择尽心辅助,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准备要替代他当皇帝的想法。就因如此,累死在第六次北伐中,夙夜兴叹,即便身死,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一点权位。

我崇拜诸葛亮,他那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公正严明,精忠报国的优良品质值得我学习,让我去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理想,为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作文游武侯祠(4)

走进大门,小路两旁一棵棵古树参天,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它们就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古老的建筑。在武侯祠里,我看到了很多三国人物的塑像,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有蜀国的武将赵云……其中最让我敬仰的就是诸葛亮。只见他头戴纶巾,手执羽扇,身着长袍,神态儒雅,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代名相风范。诸葛武侯一生辅佐刘备,南征北战,鞠躬尽瘁。草船借箭的故事家喻户晓,“万古云霄一羽毛”,则是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走过一条被红墙和竹林围绕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惠陵——刘备的墓地。这座墓地又高又大,像一座小山,也是我看到过的最大的一座墓地。

走出武侯祠,我们来到了旁边的锦里民俗古街。听爸爸讲,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热闹的商业老街之一。现在的锦里是成都著名的步行街,这里的建筑是明末清初川西民居的风格,古色古香。

走进锦里,里面人山人海。蜿蜒曲折的街巷里,各式各样诱人的小吃和工艺品店铺坐落其中。街边有个捏面人的摊位上,摆放着一个个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面人。有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有扛着九尺钉耙的猪八戒,有拿着青龙偃月刀的红脸关羽……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随着人潮,我们来到锦里的小吃一条街。我远远就听到“当、当、当”的响声,十分好奇的地凑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种叫“三大炮”的传统小吃制作时发出来的声音。只见三块雪白的糯米团,被连续甩向钢盘,先后发出三响,然后被弹入金黄的豆粉中,盛到碗里后,淋上粘稠的红糖汁,撒上芝麻,一份诱人的小吃就完成了。我拿过来,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美味极了!

这就是武侯祠,一个汇聚三国蜀汉英雄的地方,有的看,有得吃。相信你若亲临这里,一定会收获更多。


作文游武侯祠(5)

第一天,我们一家来到位于成都市区的武侯祠参观。 武侯祠乃三国胜地,建于公元223 年,是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三国时期最大的遗迹博物馆。 一踏进大门,就看到刘备和他的儿子、孙子的石像。据说刘备的耳过双肩、手过膝盖,石像果然如此。我们继续走,看到了关羽、张飞、曹操等的石像。石像中,关羽是红脸;张飞是黑脸;曹操是白脸,红脸代表正义;黑脸代表脾气暴躁;白脸代表奸诈。接着,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石像。听导游说,诸葛亮28 岁出山作刘备的军师,真了不起啊!然后我们看到赵云的石像,我原以为赵云是一位骑着白马的英俊少年,但却是一位白发飘飘的老人。原来,赵云是众将军中最长寿的一位,大家为了纪念这位“常胜将军”而雕刻成的。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三国武将用过的兵器,岳飞所抄写的《出师表》,字字刚劲有力,文中的“帝”字有十几种写法,真让人叹为观止。 武侯祠,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