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学 的作文(1)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文学——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它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告诉我是非好恶,告诉我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站在正义的一方,告诉我为朋友要敢于“两肋插刀”,(言重了,一般情况下不至于如此,只需互相帮助就行了。)告诉我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原文是“美好的”,那这个句子就不通了,改成“地”,“生活”是动词,句子就通了。)
小时候,我与文学的接触就仅限于那一个个方块汉字,那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汉字呀,把我带进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每当我打开语文书,这些汉字仿佛都会在我的眼前活动起来,是那样地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看到“菊”,我就好像看到了形态各异的菊花;看到“人”,我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个面貌不同的人;看到“行”,我就好像看到了队列整齐的士兵。我还喜欢做拼字游戏,喜欢背古文、读古诗,我总觉得古文读背起来比现代文更有味。(这是因为你对现代文的了解还不够。)小时候学习汉字的过程为我后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我就开始极有兴趣地读许多书,无论是科学书、文学书,或者其它各种书,我都会痴迷地读到忘记吃饭、睡觉的地步。到了六七岁的时候,大人们说话我都很注意地听,并且有时还能搭上话,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聊起来,令大人们非常惊奇。当然,背诵一些古诗、古文就更不在话下了。
到了三四年级,在老师的指引下,我迷上了看童话。童话帮助我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当我看到小兔子被大灰狼吃掉时,我会伤心地流泪;当我看到狡猾的狐狸被惩办时,我会开心地拍手叫好。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自己学着写童话,甚至写一些算不上诗的小诗。我把自己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写进我的作品,居然得了好几次二等奖,但就是没有得过一等奖。同时我的语文课内成绩也不算很好,使老师和我自己都感到很纳闷。
到了五六年级,我的兴趣又重新回到了古典文学方面。我开始迷恋巴金、冰心、朱自清、老舍……(天哪!他们都是现代文学的作家,你怎么把他们推到古典文学当中去了呢?)其中我特别喜欢的是冰心,当我在网上搜索到冰心逝世时的视频录像时,看着看着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喜欢冰心是因为它(居然写了这个“它”,未免太粗心了吧!)是一位真正贴近儿童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笔调纯真而优美,很能净化读者的心灵。现在有些童话里加入了太多的科普知识,仿佛变成科普的说明文,童话的色彩反而被冲淡了。(你的这个看法很有见地,值得参考。)
现在我已进了初中,更觉得只有懂得文学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而我们的社会也非常需要文学的滋养和熏陶。不仅学文科的人需要文学,学理科的人同样需要文学。
从小到现在,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希望文学更美好,也希望在文学的帮助下,使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与文学 的作文(2)
上小学起,就比较喜欢文学,每次上语文课,我就特别开心,而对于数学和科学我却不想听,在数学课上,我很多次拿出书本偷偷看。当然,肯定被发现。
上中学后,我对语文课以及课以外的文言文、散文也别感兴趣,之所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总在30几名,是因为我对数学根本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把精力都弄在语文上,后来爸爸妈妈要我认真学数学,数学学起来也是很开心的,可我却还是把他的话当作了耳边风,每次数学课上,我还是看书或打瞌睡。
那天,开学没几天,上数学课,我不喜欢数学,所以趴在桌子上,我在想语文书上的那个散文,哎呦,我看的有味道啊!但是上课了,我没心思听老师上课,手太痒了,就拿出了语文书,我看着,同学们也没告诉老师,这点我很开心,老实是边走边讲课的,所以我很小心,来了我就放进去,但是,老师突然没有走动,他在黑板前面讲题目,哇哈哈,天助我也!我能看书喽!当时没差点叫出来,只是忍着笑了笑,我低头看语文书,看的津津有味,悲剧,看得太入神了,老师走过来我都不知道,老师看到了我手上的那本语文书,皱皱眉头,叫我回答问题,我没反映过来,老师把我的书拿过来我才回过神来,啊,被发现了,我站了起来,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我的`脸涨红,不知什么是好。
但是有一天,老师说:语文到后来是最轻松的一门课,科学会越来越多的作业其他课虽然比不上科学的作业,但是比语文多,我顿时惊了,“不是吧,这么说我是要学其他着几门课吗?命苦啊!”我感谢文学,因为它陶怡我的性情,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欢乐与希望!但是,说是不重要!为什么?
文学确定了我的人生向导,为我增添了人生前进的动力,虽然自己理科较差,但是有一种办法叫笨鸟先飞,唯一的就是迫使自己学习,这种无赖的学习方式,失败的学习态度,长而久之,不知不觉让自己产生了对学习的渴望。所以,之后,我不但要学好语文,也要学好数学科学,这样才对的起我的家人和老师们。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功课都弄好,虽然这是我与文学,但是,还是要学好每一门功课。
我与文学 的作文(3)
小时候,你是我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当我上课的时候,我会在课桌下和你玩耍;当我走路的时候,我会和你一同欣赏风景;当我睡觉前,我会和你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我确实喜欢和同桌一起在桌子下一起看有图画的故事书。最记得的是《海底两万里》,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懂,反而是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尽情地给我们描述了神奇的海底世界,让我们也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探索这奇妙世界。在步行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在路边的小摊上买千奇百怪的小玩意,特别是像火柴盒一样大小的图片书,翻开的时候觉得没什么的,但是把整一本书连续翻动的时候,它就会像电视上的动漫一样动起来,对于我而言,这样的小书拿在手上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视机。于是乎,我每次下午放学都喜欢买一本连环书,一边回家,一边翻看,一边欣赏风景。在我睡觉前,我妈妈总会在床上看看书,记记账,于是乎我也要学一学我老妈一样,拿着一本浅显易懂的书籍在床头看,或者是看一看其他和我同样年龄的人写的文章,这样,总感觉有个人陪伴着我,与我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长大些,我便换了另外一位心灵朋友。上了初中,寄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没有了家里人的陪伴,没有知心的朋友,就显得特别孤单。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主要是以课本和练习册为主,毫无生意,而且平时的求学中,作业量非常大,所以是没有什么时间去看看课外书籍,只能够在平时看看视频,听听音乐,可是这样的而生活总是显得很枯燥的。于是乎,我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收音机上。虽然说现代的科技非常发达,收音机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的越来越少了,但是我还是喜欢用着珠江牌的收音机,放在角落,轻轻地转动调轴,收听不同频道,倾听不同的故事,就像是小时候妈妈在耳边给自己讲故事一样的感觉,感到非常温馨。可能是由于自己常听的缘故,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提升了很多,同时也是懂得很多人世间的道理。
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高中那种高强度的压力感,自己也是渐渐地放松下来,喜欢的话,就去市区的书店挑选几本好书,或者是到图书馆找寻一个角落,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静静地品读。最近自己加入了一个国学班,进入了一个《论语》兴趣小组,和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人进行交流,获益匪浅。
篇二:我与文学的故事
文学是个抽象的话题,内容丰富。其实我们时刻都生活在文学中。当我们聊天时,一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都是文学。
若要简单点来说,我一直都觉得,文学,指的就是看书,就是指阅读和感悟文学作品。
其实我和文学的关系挺坎坷的。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那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十分爱看书,《三国演义》《悲惨世界》《呼啸山庄》是我印象中记忆最深的在小学就读过的书,虽然当时也读不太懂那些书,现在回想起来,书的内容也几乎忘得七七八八了,但是那个时候的读书热情是最高的,与文学的感情是最真的。
初一的时候,我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订购了《实用文摘》,每月一本《实用文摘》,虽然每次总会只看自己感兴趣的怎样,但是每次认真的看了之后总会受益匪浅。初二的时候,在阿姨的推荐下,开始接触各种青年杂志,其中最爱的莫过于《意林》。初三的时候,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接触和阅读和更有深度的《读者》。
高中,忙碌的学习生活,繁重的学习任务,让我在高一高二这两年几乎没有认真读过什么文学作品,一向不爱看言情小说的我,更是无法像其他爱看小说的女生一样有着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所以一直以来我的阅读速度似乎仍保持在小学初中时的阅读水平,阅读速度真的很慢很慢。
高三,为了高考备考,我又开始接触各种杂志,关注各种实事,阅读各种优秀的短篇文章,所以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阅读长篇文章长篇小说。
就进入大学以来,上学期,看《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就花了我不少时间,将近一个多月吧,看完《平凡的世界》之后,接触《皮囊》,我觉得《皮囊》是多么的好看,多么的容易接受。
其实吧,多看些书是好的,即使一开始我不太爱看书,有时是为了看书而看书,但是只要静下心来看书时,我还是觉得很开心的。毕竟这的确是件高雅的事。我会戒除焦躁,静心学习,多与文学发生碰撞,领悟文学的真谛。
文学是用来陶冶情操,洗漱灵魂的。来不得半点功利和目的性,为了文学而文学那是低下的伪文学,也是禁不住时间的考验的。以后的日子我平静的阅读,认真的码字。越是阅读我越是感觉自己的苍白,我只是井底最深处的那只蛙。我不敢停下脚步,我相信最美的景色在前方,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哪怕这一辈子都在井底。
我与文学 的作文(4)
我坚持每天写日记,努力实践着“我手写我心”的思想,我伤心的时候会向日记哭诉;我高兴的时候会向日记报喜;我无聊的时候会跟日记聊天;我委屈的时候会向日记埋怨。日记是我的玩伴,作文是我的伴侣。我梦想着文学中的趣味;注视着我文学中的困难;实践着文学中的生活。
在我的文学路上离不开鲁迅杂文的尖锐深刻;离不开冰心散文的清新隽永;离不开王安忆小说的细腻温润;离不开咏柳词的婉约动人;离不开李白诗的奔放豪迈……文学中有许多奥秘离不开生活实践,生活是我的老师,告诉我了所有的谜团。我喜爱的作文离不开这位老师,它让我知道大自然总有写不完的诗情画意,在春天能写出万里无云的天空;能写出一望无际的原野,能写出偏偏起舞的花草,就连一根草、一幅画、一滴水都可以写出长篇大论。文学的路走不完,追梦的心不会老,心中的话说不尽,我沉浸在文学梦中,无法自拔。
文学与我同行,文学之路让我陶醉,让我成长。
我与文学 的作文(5)
那么文学又是什么?
我觉得一切文学的原始化可能都只是个想法。这个想法,可能来自于一片打着绿旋儿的叶子;可能来自一场夕阳将落未落的盛宴;一次独自半夜回家的四下无人;几颗奶糖、一把残缺的木梳、每次凌晨惊醒的彷徨……而这些想法,每次都让我热血沸腾,仿佛一具干枯的身体被突然唤醒,它会让我紧张不已,好像大难临头、口干舌燥,内心有些东西在不断翻腾着、飞跃着、叫唤着……我想提笔写些什么,却不知从何写起。而当我读每本书时,我又会想到《包法利夫人》中莱昂说的一段话:“时间慢慢过去,你什么事都不想,静静坐着,在想象中的国度里遨游,你的思想渗透到小说里玩味一些细节或是跟着故事的发展线索走,你的思想和书中人物合而为一,就仿佛在他们的衣裳里跳动的是你的心”。
这是我现在的感觉,可刚开始我对文学并没有多大好感。
记得我小时候很安静,母亲给我买过很多书和故事磁带,我每天看着听着,在上小学时,当第一篇小日记打上“优”时,我第一次尝到了文学的甜头——是文学,让不出众的我很讨喜。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母亲一次比一次严格的要求,是老师一次次强迫的作文比赛,我讨厌被强加在框架下的写作!我几次哭着写完我并不喜欢的题目,虽然我极度享受母亲和老师的褒奖,我愤恨着却又不得不在表面上深爱着文学。后来,我读了纪伯伦的一句话:“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如果人真的自由了,人类这个角色我们又能扮演多久呢?如果没有周围人的强迫我会不会还坚持着不断写作?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去了解文学——喜欢!这种感觉在我读过鲁迅的文章后更加强烈。
从小学到初中,从风筝、闰土、社戏到好的故事到朔方的雪到希望……鲁迅先生一直给我一种深沉痛苦的感觉,他短小精悍,却迸发出无限的精魂去敲击着那一代知识青年的心!他活得憋屈;可他说:“如果我身外的青春消失了,我身中的迟暮也就凋零了”。他昂扬向上却又写着魏连殳不得已的虚伪……我几度被他的文字压得喘不过气,他的悲伤向上,他的落魄、从容,他朝黑暗呐喊着却又哑着嗓子叹了口气,奋笔写了起来。我想成为那种人,那种即使背负无望的黑暗也要匍匐于黎明路上的人。
我知道文学是单纯的、是独特的,它甚至不需要你去刻意接近。我发现文学有时更像是无数的想法汇编成的唯一的一本世界名著,它其中的内容独一无二。我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名著,阅读的东西更应有自己的风格。于是,我开始写我真正在意的东西,不去钻研那些华丽的文藻,不去羡慕好友的历史底蕴,我发现离我最近的生活,它成为了我一直汲取营养的文学雏形。
我真正开始爱文学了。热爱文学的感觉让我头脑发涨,精神又异常清醒,肾上腺激素刺激得我心怦怦直跳,像是给平庸的生活做了次人工呼吸。
我开始读书,我读加缪的《局外人》默尔索那荒诞的形象,那种无知无觉的生活状态越是压抑越使我热血沸腾!这可能有些奇怪,但我真真确确地被他的死打败了!他固执、奇怪,坚守自己的真理,虽死而犹不悔。我也读黑塞的《彷徨少年时》辛克莱与德米安的成长,让我开始对尼采文学感兴趣:“我”和我不是同一个我的问题纠缠了我大半个学期!《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对世界的真实性产生疑问:人类是在回溯中还是真实存在的呢?流逝的是时间,还是我们?搞不懂,这实在是太有趣了!以至于我疯狂的想知道死后的世界;读《一个人的朝圣》仿佛我真的完成了一次洗礼,它让我深切地明白了曹文轩的一句话:“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可人们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而我与文学的前方还未完待续……
我有个生物钟,就是总在凌晨四点忽然清醒,这时候我睁开眼睛整个世界就与暮色融为一体,我辨不清现实……这时会有无数想法过来找我,他们隐隐发光,而那些文章小段会慢慢浸染着我,让我想要寻找这个世间答案的种种……
凌晨四点,这个黑夜与白昼交汇的节点,在白昼浸染的天空亮起来之前,我与文学要度过的,是比这还要冗长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