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想想别人(集合16篇)
永不放弃
2024-11-20 08:06:30
初二
其它

作文 想想别人(1)

那年发生了一件小事,我不知道值不值得提,但那件小事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

事情是这样的:我上完书法课,准备去倒墨水,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刚走了几节楼梯,只见一个小男孩横冲直撞地跑上来,我来不及躲避,被他撞个正着,只听见“哗”的一声,墨水全倒在我的身上了。这一朵墨花,那一点墨点,一件粉色衣服前边黑,后边粉。等我回过神儿来,那个小男孩早跑得无影无踪了,此时,看着这浑身是墨的衣服,我气不打一处来,站在那大声说:“谁那么不长眼,把我的新衣服弄脏了。这可是名牌,你们赔的得起么?”我这一喊可不要紧,全楼的人都听见了。几个同学应声寻了下来,有的问:“出什么事了?”又有人说:“把衣服弄脏了,咱们去找他”。我心里想:这回有人下来了,那个弄脏我衣服的人肯定跑不了了。

这时妈妈来接我了,见我浑身是墨,便关心地问:“怎么了?”我一脸不满地说:“不知道是哪个讨厌鬼,把我的衣服给弄脏了,我正要去找他呢!”妈妈却平静地说:“别生气,也许人家不是故意地呀!”“不是故意就能弄脏我的衣服吗?”我生气地说道。我能看得出妈妈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可心想:别人把我衣服弄成这样,妈妈不但不让我找她,还帮他说话。真是的。这时妈妈压住了火对我说:“可能这时,那个弄脏你衣服的人也很难过呀!你呀,你处处都要想想别人的感受对吗?”我站在那里,很想反驳她却没有理由。妈妈停顿了片刻又说:“孩子要记住,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宽容,有时一件事,你我各退一步,这事就大事化小了呀!”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暗想:其实我也不希望这事闹大,这件衣服洗洗就干净了,也没有必要去斤斤计较。这样想着,我心里的不快慢慢散去了。

从那以后,每遇到烦心的事,我就尽量的去宽容别人,因为在你宽容别人的同时,你就收获一份快乐。

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生活中的小事描写得色彩斑斓。文章清新活泼,内容生动丰富,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作文 想想别人(2)

“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达维什(巴勒斯坦诗人)

“困死了,让我再睡会儿。”我还在迷迷糊糊中不停地抱怨,母亲已经起身去为我准备早饭了。

直到快七点,我才从床上起来,打理好自己去吃早饭。看到餐桌上已经放好一碗豆浆,凉了许久,已结出一层黏黏的薄膜。喝了一口,没有任何味道,我又开始抱怨起来。妈妈听了也没说什么,只是嘱咐我要带好书包。

刚踏入校门,急促铃声就响了起来。我赶忙跑了起来,心里嘀咕道:“妈妈怎么不早一点喊我起来,这下肯定要被老师批评了。”

果然,到了教室,老师已经上课了。喊了声“报告”,老师的目光看了过来,示意我先进去,下课找她。下课了,我去办公室,向老师解释我迟到的原因。谁料,还没说完,老师就打断了我:“迟到的原因你应该从你自己身上找,而不是一味地推脱责任。你早已是初中生了,本来就应该做到自己起床,而不是让你妈妈叫你,何况我们抓迟到的本意也不是要骂你们一顿批评你们一通,而是让你们注意在不迟到中学会自律守纪。所以,你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多想想他人。”

老师这一提点,我想起自己从小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里每个人都是围着我转,久而久之或许是习惯了,我开始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只是一味索取;稍有些不顺心,就把责任全部往外推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出气对象。如果我多为别人考虑一点,是不是又会不一样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如果我多懂事一点,早一点明白这些道理,多为妈妈考虑一点,那她脸上的皱纹会不会少一点?她活得会不会轻松一些?她的内心也不会那么寒凉了吧?母亲对我的爱胜过他人,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给我打理生活,对我有求必应,基本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可我又是怎么回报她的呢?

也许她心里的苦楚她最明白,我却没有为她分担多少。现在我长大了,是应该多替她想想了。


作文 想想别人(3)

家里的新房装修好不久,爸爸就盘算着什么时候搬家。姥姥听后,坚决地说:"要搬你们搬,我哪儿也不去。"没办法,爸爸只好依了姥姥。

住进新房几天后,爸爸就惦记起了一个人住在乡下的姥姥。还不由担忧的对我们说:"也不知道她一个人住的好不好?天冷了,又没有加衣服?"最后实在放心不下,就派我去说服姥姥。我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了姥姥。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姥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开心。爸妈给姥姥买衣服,姥姥不是说颜色太艳穿不出去,就是嫌尺码买大了。我看姥姥成天闷在家里,就劝她出去散散步,姥姥也只是叹着气摇头。

有一天,我补课回家后,看见姥姥一个人依在窗前,眼神飘忽着看着远方。于是乎就向姥姥提议一起出去散散步,姥姥还是一如既往地摇头。在我放书包的时候,风儿把姥姥的话吹进了我的耳朵的:"像这个时候如果在乡下,他们应该都在村口聊天了吧……"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晚上,我钻进姥姥房里,想问个究竟。一开始,姥姥还不承认她是想回乡下了,还一个劲的对我说:"你想多了,我在这住的可舒服了。"可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姥姥这才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说:"我知道你们孝顺,想让我享福,可我在这儿,你们都忙,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是真的想回乡下。"

后来,我把姥姥的话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后也同意把姥姥先送回乡下。一个星期后,我们去看姥姥的时候,她正跟村里的老人笑着闲聊,姥姥的笑容,是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满足。如果一开始,我们也站在姥姥的角度上,替姥姥想想,做出合适的选择,不早就是这种景象了吗?

所以朋友,在你决定做一件事之前,想想别人,做出合适的选择。


作文 想想别人(4)

为他人而着想,利的有你也有他。生活中为别人多想一点何其不为一种乐趣呢?

我觉得生活中有为别人着想这个习惯是个好习惯,就像手机QQ中你删除好友时,QQ不会告诉被你删除的那位好友,因为它怕被删除的那位好友伤心,同时它也会为你着想,它会问你确定要删除这个好友吗?因为他怕你后悔。

就连一个应用都开始为别人着想,更何况像我们这样的有感情的、高智商的人们呢?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大公司的总裁招秘书,许许多多有工作经验的人都被淘汰了而一个刚踏足社会毫无经验的人被录取了只因为帮清洁阿姨打开门!为什么?因为她想到了别人。”

常言道:“万事都要做全面”这个全面不单单是那件事要用到的还有那件事的好处与坏处更是要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弊。

还记得上次,因为忘记带2B铅笔差点无法参加考试。那时的我慌张的寻找着,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寻找,寻找那些有多带2B铅笔的同学,那叫一个焦急啊!眉毛都快烧着了,万万没想到可以帮我解决这件事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我同桌。他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有!”于是他打开了他的笔袋,映入眼帘的是一支一支削好的2B铅笔。当时,看到铅笔的我的感觉就像在沙漠中快因为缺水而死的人发现不远处有片绿洲般,知道自己得救了。握住那支“救命”之笔,我好奇的问:“你为什么要带那么多支笔啊?”他笑了笑说:“如果有人没带的话我这就不怕了”这句话正是为我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在我“出师”时,班里有一对好朋友散了。我热情的`去帮忙调和,好巧不巧原因是因为没为她着想两个人吵的不欢而散。最终以我接近完美的调和两个人和好如初。

其实多为他人想想没什么不好,可能只是因为你多花一分钟的用心会多带一支铅笔就能解决别人的燃眉之急。

多为别人想想,我想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吧!这样我们的社会说不定会更好一点。


作文 想想别人(5)

多想想别人!想可以伤害别人,想也可以高兴他人,为他人着想,就能成为优秀的社会成员!

我其实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每天只顾着自己,不顾他人。

爸爸为了改掉我这个毛病曾几次教导我,“多想想别人,多想想他人……”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但我做不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嘛!

爸爸也没办法,只好给我讲以前的奇葩“历史”啦!

我以前很喜欢嗑瓜子,听妈妈说我每次出门时都要抓好几把才肯走,每当我走过的地方,都有许多瓜子壳,我知道瓜子壳散在地上不好清理,但我很喜欢它,没办法!与此同时我老爸常对我说:“你嗑瓜子没错,但你不能把瓜子壳嗑在地上呀!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的话,‘天下可就大乱了’!你可知道你这样小小的一个动作,会给清洁工带来多大的困难啊,如果你是那个清洁工你会怎样想。孩子呀,在生活中不要光顾自己,你也要多想想别人呀!”

可我还是“死性不改”!唉!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食堂里吃饭,习惯性的翻开菜谱,点了两碗米粥,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了,米粥也随时间的推移熟了,“啊!这是传说中的十里香吗?”我近坐着闻了闻米谷的香味,像甘甜的豆粒装满我的心灵。于是我开始了狼吞虎咽的模式,在“品尝”中,我仿佛感到自身处于金灿灿的农田里,麦穗在向我微笑,表示“欢迎”。我正出神入画时,突然“咯”的一声打响了一切,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原来自己已经饱了。看了看碗里的米粥,又看了看爸爸尴尬的“小眼神”,我竟然若无事的把嘴一抹,面带微笑的走了。回家了,爸爸又一次把我叫出来说:“婷呀!爸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浪费任何资源,你好好想想,这些都是哪来的,水是刮风来的吗?这是矿物资源,要没有就没有了,它也是人们辛辛苦苦引上来的,还有米,你学过一首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米也是农民伯伯每天历经风吹日晒辛苦种出来的,你真自私,如果你是引水员,你是农民,你看到这样浪费的人,你该怎样想?真不懂事,孩子呀,该想想别人了!”

这些话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带着满心惭愧的走了。

这一夜,格外的冷清,我想了又想,真的很自私吗?我该怎么办?


作文 想想别人(6)

那个眼神至今令我难以忘怀,警醒我要想想别人了……

细雨朦胧,远远地我瞅见一个与我同样服饰的男孩,他颤栗在雨中,书包与身躯的不平衡流露出学生时代特有的艰辛,那弥漫在风雨中的无助,相隔甚远,却仍能清晰感触到。未开口,母亲已向他驶去。作为一个走读生,我总这么做。

“嘿!同学,上车吧,顺路嘛!”我绽出一个微笑,却让他抖了几下,原就瘦弱的身子更小了。“太好了!别愣呀,快上车!”一声惊叫发出,许是太瘦了,我竟未发现那个女人。她催促着男孩上了车,手在衣兜里摸了一下,皱了下眉,也上了车。

“太谢谢了!太谢谢了!我们的电动车坏路上了,幸好遇上了你们!”那女人不停地感谢着,神情很激动。“应该的,顺路!”母亲答道。雨悄悄下着,那个女人的感谢声仍回荡在车中,“要没你们,我真不知怎么办。”我被她的话弄得不知所措,应着:“一个学校的,应该互相帮忙。”

车停了,那个女人忽然从衣兜里一摸,将一张10元的纸币留在车上,迅速下了车,我与母亲互视着,不知怎么办,一个机灵,我将钱偷偷塞进男孩书包里。那男孩下了车,走了很远才发现了包里的钱!雨渐渐大了,他与母亲说着话,大概询问怎么办。我自以为自己真是太为人着想了,自豪而欢快地下了车。

撑起伞,一个回眸,望见那个女人,她望着驶远的车,又回头看了看手里的钱,抬头,与我视线交错,递来的是一个说不出味道的眼神,不知为何,我的脸羞得通红。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那个女人的眼神总浮现在我的脑中。是因为我承受不起她那沉重的报答?还是因为我面对一个受助者的回报却拒之门外?都不是!渐渐地,我明白过来,为何那看似轻柔的眼神总像要把我烧为焦土,为何忆起那眼神,那本骄傲着的“为人着想”羞得无处可逃?那是什么?那是一个自以为是者用自认为恰当的方式对别人的伤害……

后来,我仍会载上某个无助的人,却学会了真正想想别人。

自以为是的帮助是否真的有想想别人呢?


作文 想想别人(7)

楼下的两树蜡梅接连盛放,像两树金灿灿的小铃铛,微风拂过,一颤一颤的,惹人喜爱。

看了看窗台上空荡荡的花瓶,我再次将视线投向那两棵树,心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快去摘下它!”

我来到树前。

刚伸出手,便有一阵风吹来,蜡梅轻颤,似是惧怕我。“蜡梅也会害怕吗?”我心中油然产生一种负罪感。

然而,我终于狠心摘下一枝,看着依旧盈满枝头的蜡梅,我心中的愧怍之情早已散到了九霄云外。我忘了想蜡梅的痛。

自此,每天摘一枝黄澄澄的蜡梅放在花瓶中,让它反射太阳的金光,照得满室温暖,这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也是一个恶习。

终于在某一天,我再次来到那棵树下时,我没有像往常一般伸出手。

那树蜡梅不知何时,失了挺立的傲然,像从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倏然步入中年,甚至老年。

无论是不再繁茂的树梢还是不再挺立的枝干,无一不诉说着我罪恶的行径。

再看看另外那棵树——朵朵饱满的小花娇艳欲滴,令人怡然的幽香从四面八方飘来,钻入我的鼻子,再随着血液,流淌到身体的每一处,让我时刻体会到生的活力。

我的心突然变得沉甸甸的,似乎多了什么,我知道,那是我从未曾想过的——梅的痛楚和被我所忽略、所掩埋的一个凶手的负罪感!

我悔了。我不曾想想蜡梅——想想别人:在自己欢笑时,是否有另一个人正在哭泣?

放下名为“心”的包裹中的我,多装些别人。想想别人,亦能少些错过……

又是一年严冬,望着窗外那一片金黄,鼻腔中嗅着一缕清香,看看角落里那只落满了灰尘的花瓶和里面那枝早已枯萎的蜡梅,我笑了……


作文 想想别人(8)

我和邻居家隔着一条小沟,不是很窄,但也不宽。

每当有人要从我家门前经过时,总会抱怨:这干嘛要有一条小沟,真是烦心。那条小沟一次又一次得被人控诉,可终究没有人去理它。

不知外婆从哪里找来的几块木头,用刀正在削着。我感到十分疑惑问:"外婆,为什么要削木头,有什么用吗?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搭个桥,好让人走路。想想别人也是,我便陪着外婆在旁边静静地坐着。

春天很美,暖阳洒下淡淡的一片金光。树叶像喝了惬意的初阳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泥土上,在风中微微摇曳着。外婆的手不太好,笨拙地把木头放在腿上削着。

她削的慢极了,一点一点像采集清晨的荷花露,缓缓而又有些小心翼翼。时间也过了些许,外婆粗糙的额头上结满了许多水珠,点缀在上面。木块也已经有些平了,我觉得应该可以了,就迫不及待地:可以了吗?可以了吗?外婆微笑地说:"再等等,想想别人也许不怎么好走。她用手轻轻抚过木块,把原本凸出来的一些再削掉,一次又一次,反复了许久。终于见她站起了身。

她伸了伸懒腰,阳光透过她的影子显得笔直笔直的,她漾开了笑向我走来可以了笑容在她的嘴角扩大。

外婆将那块木块搭在了那条小沟的上面,建了一个通向两边的桥梁。过往的人也常走过那条桥,不再听到抱怨声,日子也像平常一样简简单单,和乐融融。那条桥上脚印的痕迹也越积越多。

我以前认为人心是慢慢变冷的树叶,是渐渐变黄的故事,也许有时候想想别人,为别人考虑考虑,一切都会变得不同,一切都将会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开始。


作文 想想别人(9)

德国这个国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德国人有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做什么事都会想到他人。我们学完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后,让我更加体会到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不信的话,让我们一起再去细细品味一下吧。

课文讲述的是德国人养花的事,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也是最令我惊讶的是这一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而在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人养花,不同的是我们把花当成宝贝一样放在了屋子里,花是为自己养的,很少有人将花摆放在窗户的外面,让过往的人观赏。不是不愿意摆出来,只是怕被人偷走或者摘掉。看到花儿开放,我们没想过要与人分享,而是自己在家中独自欣赏。我们往往是将美好的东西藏起来,不舍得让外人看。再看看德国人,他们做事时却能想到他人,喜欢将自己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而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也不觉得没什么不好。

当你走到大街上,看到家家户户那美丽的花朵时,不由得人感叹他们这个奇特的.民族,感叹他们的这种精神。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点事,在他们的生活中不足为怪,可是他们的这种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确是多么的宝贵,令我们赞叹,令我们学习,令我们敬佩,令我们自愧不如。我总在想要是我们每个人都像德国人一样有社会责任感,心中始终装着他人,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义务,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的温馨,更加的灿烂。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吧!


作文 想想别人(10)

很多年前,一位老师问我,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时,你会主动将手伸进口袋吗?当时,我内心的答案是否定的。那时,我看了太多的报道,告诉我们路边的乞丐大都是冒充的,或许他们的家里早就盖上了楼房,每月的收入比我们一般人高得多。实际上,这样的报道到今天依然很多。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当这个“冤大头”呢?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年幼的若瑟夫给了那个又穷又脏的老水手十个铜子的小费,他知道那个人就是他的叔叔于勒。成年的他遇见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时,竟会给他五法郎的银币。我想他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为他将对自己叔叔的情感延伸到了别人的身上,当他从别人的身上想到自己的叔叔,并且主动伸出援手时,他已经为作品中那个冷酷的世界留下了一些暖意,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改变。或许他的这份努力在那个世界中微不足道,但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我们用这一点付出去改善别人生活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在改变着我们自己。能够一次给乞丐五法郎,想必成年的若瑟夫已经摆脱了他父母的那种窘迫的生活,他已经改变了自身的境况。

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当我们迎着灿烂的朝阳,开始自己充满希望的一天时,是否也应当想想,天空中如何缺少了鸽子快乐飞翔的身影,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事。我们付出一点,也会把快乐传递给鸽子,让它们有了飞翔的精力,让单调的天空多一些亮色。同样,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让别人分享一些快乐,让我们的四周也多一些温暖呢?我想,当看到鸽子快乐的身影时,我们的脚步会更加轻快。

今天,当我再遇到一个乞丐时,我会主动掏出一枚硬币。我并不在意他是否真的穷困,我所需要的只是那一声感谢,或者是一个微笑、一丝温暖……在那一刻,我也在一点点地改变。


作文 想想别人(11)

空气中弥漫着春末夏初的淡淡温热,我行走在香樟树的清阴下。

大步走过一个小小的路口,斜后方的树上坠下一个黄色的影子,划过我的视野边缘。“啪”的落地声十分沉闷。

我心里十分奇怪,脚步也跟着缓了下来。回头一瞥那灰黑的柏油路上,隐隐约约有一只蝴蝶的轮廓。

怀着惊讶,我快步走了过去,天呐!这是一只折翼的蝴蝶。

蝴蝶身子是土黄色的,这土黄色一直延伸到翅膀中央,然后是一圈灰色的斑纹,最外圈焦黑,它的双翅已残破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它不可能再飞了,一双残翼让它看上去像极了一片烧焦的枯叶。

我为他惋惜,同时也为自己能遇见如此奇特的蝴蝶而得意,我掏出手机拍下了这折翼的蝴蝶,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回去跟朋友炫耀。

正了正双肩包,我又快步赶路,可没走两步,就觉得好像有什么拽着我的心。

是那只蝴蝶!我感到些许不安。它会不会被没留意的路人踩死或被车碾死?我快步走回去,见它还在那里,双翼已合拢。

心中腾起一股愧疚,我拾起一片落叶,轻轻抵住蝴蝶尾部,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助它爬到了路边的草丛里。

丢下手中的落叶,我几乎是满心欢喜地离开了。

回到了家,我翻出了当时拍的照片,看到照片,先前的得意一扫而光,只剩散不去的羞愧。

我接近它,是因为好奇;我在第一时间拍下它,是为了满足自己猎奇的心理,我甚至一时忘了救它,让它免于死亡。

听过一首名为《全球变冷》的歌,歌中冷的不是气候,而是人们的心,那天那时的我,与这社会上许多冷漠的看客无异,首先想着自己,却很少想想别人。

无论自己幸福或落魄,都应该想想别人。一味守着自身利益或许会让自己因获利而满足,但也会加剧“全球变冷”,想想别人,不仅仅是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这个世界着想,打破冷漠的符咒。

想想别人,用善良温暖这个世界。


作文 想想别人(12)

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吃时应想想别人,别忘了给鸽子喂食。”

上课时,不喊报告就进门,我们是否认真地想了想老师的感受;课堂上,讲小话做各科作业,我们是否仔细地想了想英语的辛苦;在校园里,我们随意践踏花草,我们是否有责任心地想了想花草的痛苦。

想想别人,是一种美徳,更是一种责任心。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自私的,只想着自已的利益,却忽视了他人。这时,我们是否想想他人、体会一下他人的感受呢?小雷这段时间常常给我讲王者荣耀里的东西。而我每次都是冒着很大的火吼他:“滚,你一天天是不是没事做了,整天抱着个王者荣耀讲来讲去的,烦死人了……”刚说这话时很生气,但说完时我后悔了。我只考虑到了自已,然而并没有想一想小雷为什么要整天对我讲王者荣耀的事。是小雷沉迷于游戏了,还是小雷很孤独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呢?唉,我真应仔细想想。

想想别人,就相当于想想自已的过错,想想怎样解决。整个学期以来英语课的每一节课的好像是为我服务的。英语老师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英语老师今天穿什么衣服了,带什么书了。这些,我一无所知。因为每一节英语课,我不是睡觉,就是做其它科作业,头的不抬一下,看的不看一眼英语老师。所以,那英语成绩简直惨不忍睹。英语成绩差,难道就自己没有过错吗?英语老师讲课时,我只想着自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没有想想老师的感受,老师心里是什么滋味。唉,我应该认真听英语老师讲课了,要不然害己呀!

想想别人,能感化他人,自已也能心安理得。《邹英引过》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朝代我不太讲得了。邹英的大嫂做事总是粗心大意的,总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所以每次都惹婆婆不高兴,而婆婆也经常叫她干这干那的,从没有把她当自家人。………邹英总是从大嫂的角度想,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为自己的嫂子着想,从而感化了婆婆。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和谐美好的生活。

想想别人,是一种简直的事,但往往被忽略。做什么,我们都应想想他人,然后才去做。这样既对得起他人,又对得起自已。


作文 想想别人(13)

曾经,老师为我们上过一篇课文,叫做《将心比心》。刚开始我预习的时候,并不明白那是什么,直到上完那篇课文,我才知道了课题的意思。后来,那篇课文被我遗忘了很久,直到今天早上才想起来。

早上,我和母亲、妹妹一起坐22路公交车到少年宫上课。22路公交车人很多,车上不知是谁在吃早餐,空气中弥漫着肉包子的味道。我暗暗翻了个白眼。

忽然,司机一个急刹车,站在我斜前面的叔叔向后一个趔趄,后背压倒了我握着扶柱的手。我心中暗叫一声:疼死了!可是,那位叔叔竟还是无所事事地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在这挤满了人的公交车上,我也只能用愤怒的眼神看他一眼。

到下一个站了,一群人拥下车。不知是谁不小心踩了我一脚。天啊,痛死了,比刚才被压到的还痛。我用力握住扶柱,脚跟火辣辣的,我此时真恨不得一脚踩回去。可是车门关得很快,人又那么多,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写上无数个“不开心”,直到消气了为止。

不一会儿,到了我下车的车站了。我来到车站檐下,愤愤不平地和母亲说刚才发生的事。

谁料母亲用更严厉的口气对我说道:“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啊,你这样斤斤计较,一定没有好结果。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周围的人都看着我,我心中五味杂陈。我又没有做错什么,痛的也不是他们,况且我的白鞋子都被踩黑了!还好这时139路公交车来了,我上了车才没继续尴尬下去。

车上,妹妹打开袋子吃起早餐,我的'肚子闻到香味便抗议起来。也是,我那么早起来,到现在都还吃早饭呢!我从袋子里取出寿司,还没撕开包装袋,手又停住了。因为我想起来刚才刚上22路公交车时的事,我只好把寿司放回袋子,又不舍地摸了摸装着豆浆的包装杯。公交车上是不允许吃东西的,不能因为别人这么做了,我就将错就错。想到这,我便开始反思刚才的事。

那位叔叔压到我也不是有意的,踩我的人也一样,毕竟车门关得很快,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得处理。这些事,我只要想想别人,自己的亏损也是有公正理由了,想想别人,自然就没那么生气了。

早上的事,令我再次想起了《将心比心》那篇课文,以及老师教那篇课文时让我们背诵的道理: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学会包容,容纳别人的过失,自己也会快乐起来。


作文 想想别人(14)

“困死了,让我再睡会儿。”我还在迷迷糊糊中不停地抱怨,母亲已经起身去为我准备早饭了。

直到快七点,我才从床上起来,打理好自己去吃早饭。看到餐桌上已经放好一碗豆浆,凉了许久,已结出一层黏黏的薄膜。喝了一口,没有任何味道,我又开始抱怨起来。妈妈听了也没说什么,只是嘱咐我要带好书包。

刚踏入校门,急促铃声就响了起来。我赶忙跑了起来,心里嘀咕道:“妈妈怎么不早一点喊我起来,这下肯定要被老师批评了。”

果然,到了教室,老师已经上课了。喊了声“报告”,老师的目光看了过来,示意我先进去,下课找她。下课了,我去办公室,向老师解释我迟到的原因。谁料,还没说完,老师就打断了我:“迟到的原因你应该从你自己身上找,而不是一味地推脱责任。你早已是初中生了,本来就应该做到自己起床,而不是让你妈妈叫你,何况我们抓迟到的本意也不是要骂你们一顿批评你们一通,而是让你们注意在不迟到中学会自律守纪。所以,你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多想想他人。”

老师这一提点,我想起自己从小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里每个人都是围着我转,久而久之或许是习惯了,我开始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只是一味索取;稍有些不顺心,就把责任全部往外推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出气对象。如果我多为别人考虑一点,是不是又会不一样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如果我多懂事一点,早一点明白这些道理,多为妈妈考虑一点,那她脸上的皱纹会不会少一点?她活得会不会轻松一些?她的内心也不会那么寒凉了吧?母亲对我的爱胜过他人,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给我打理生活,对我有求必应,基本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可我又是怎么回报她的呢?

也许她心里的苦楚她最明白,我却没有为她分担多少。现在我长大了,是应该多替她想想了。


作文 想想别人(15)

生活在当下,似乎人人都深谙丛林法则,人人都想成为强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得到名利地位,他们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不择手段,损害别人的利益,最终搏得了“成功人士”的虚名,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社会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事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争端也不胜枚举,大人们似乎已经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但还是学生的我们似乎也有了这样的苗头,比如不肯为别人让路、不愿折腰为别人捡块橡皮。如果纯洁的青少年就染上这样的恶习,多年以后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我曾经模糊地了解到,这个世界无时无处不需要换位思考,但并不很清楚“无时无处”的概念,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换位,直到那天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羽毛球场。趁休息的时候,我左手拿着西瓜、右手托着饮料,去别人的场地边坐下,看他们打球,管自己吃喝。忽然爸爸招手示意我,我跑了回去。爸爸问:“知道为什么叫你回来吗?你拿着东西到别人球场边吃,又不给别人吃,别人会是怎样的感受?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也要想想别人”。我方才明白,“无时无处”实际是大大小小、时时处处,小到你无心的小动作,多到你所到的每一处。

常想想别人,其实不只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随着汽车普及,小区的车越来越多,小区内堵车也变得平常不过。然而,堵车通常都是由于某辆车为图方便随意停靠,或者贪图自己快不肯提前避让造成的。一天傍晚,我们家开车出门,还没转入主道就被堵住了。有两辆车在拐弯处,一辆要进,一辆要出,互不相让,还大眼瞪小眼。很快,后面车就排起了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幸而经过大家的疏导和后面车的退避,才都顺利通行、不再堵塞。

很多事实都证明,学会为别人着想,能够使社会和谐,使善念传递,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人们少了争吵,就能闻到鸟语花香。

世人啊,和平宁静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只是常常被人间烟火所封印。只要每一天、每个人都能学会想想别人、体谅别人,那个封印就会瓦解消失,一切就将回到最美好的状态!


作文 想想别人(16)

鸟儿拥有幸福,蓝天是它自由的家。

鱼儿拥有幸福,海洋是它快乐的家。

我们拥有幸福,天地是我们快活的家。

在幸福面前,久久回忆,细细体会。幸福若有若无,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想想地震中的孩子们,想想我们,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在大楼里看着电视;而他们却身无分文,衣衫褴褛,在大街徘徊,无家可归。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在家乡的时候,我一直渴望翻过家乡的那座山,一览城市风光。后来,我来到了福州这个大城市学习。在这儿,我终于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这美丽的城市中学习,我真的好幸福!能够结识许多许多的好朋友,能够认识一位位老师,能够收获许多许多的财富!想想家乡的老同学,想想现在的我,我是幸福的,能够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有谁能说我不幸福呢?

想想以前的人们,在那时候,他们没有钱学习,现在他们成为了文盲。再想想自己,在这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欢歌笑语,尽情学习。想想他们,想想我们,难道我们不幸福吗?

多想想别人,想想自己,不要再任性,一次次伤透父母的心。多和别人比较,不要再奢求什么,一次次另父母为难。多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从平凡中体会不平凡。

父母为了我们,伤透了脑筋,花白了头发,我们绝不能让父母再为我们操心。自然哺育了万物,万物都懂得感恩,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考出优异的成绩,将来为人民,为祖国做出贡献!

生活中,多想想别人,想想自己。我知道,我们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