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的作文(通用8篇)
喜洋洋
2024-06-07 08:45:25
其它
其它

啃老的作文(1)

不就学,不就业,也不接受职业训练的”啃老族”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现象。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100万名青少年成为”啃老族”,占我国总人口数的4。5%。

据北京《时报》报道,我国有关部门统计,15到25岁卫生学与未就业人数,结果显示约占21%的中国青少年为”啃老族”。有学者认为,”啃老族”长期”家里蹲”,不仅加重家庭经济重担,也不利于劳动市场新陈代谢。中国源码学院工作与儿童少年福利系副黄教授说:”年轻人不婚、不育、不生、不养、不工作,究竟在做什么?”他担心这些抗拒职场的青少年误入歧途,成为治安隐忧。

”啃老族”一代本该是创业的一代,却成了”享受的一代”,对父母过分依赖,相信他们的父母感受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更是精神上的负担。这种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是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

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自立能力,要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告别依赖,告别啃老。


啃老的作文(2)

我记得在多年前,有一个词是被频繁提起的——啃老族。

可是最近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多的网络热词产生,随之还有颜值的重视,很多人喜欢小鲜肉,男的变成了小哥哥,女的变成了小姐姐。啃老族这个词,却不怎么被提起了。

因为我们心里都知道,现在的啃老族,其实只要条件允许,只要家庭富裕,他们就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并不会遭受什么鄙视,因为有钱。

就好像今天我在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你什么时候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此大的时候,有一个回答说,当我写作业的时候,我一个室友睡了一天,她睡醒之后来看看我,说,你这么努力啊。然后她又想了想说,也对,你啥都没有,我有房也有车,我在等你十年吧,等我和你一样了我再努力。

当时听到这句话,真的是内心遭受一万点暴击。

没想到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说,毕业几年之后,我终于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工作,工资也普遍比同龄人高一点。后来才知道,就算是她不工作,房子出粗赚的钱也比自己的工资高。

那一瞬间的绝望。

其实就算是给我二十年的时间,我也不一定能够超过他。看完这个回答的人,很多人都说扎心了。结果却是扎心了,人家不需要努力,只是靠父母的一点怜惜,就能够过得很好。如果人家再努力一点,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可是我们,如果不努力呢?如果不努力,结果会更差,会被虐成渣,连和他们比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还是要自己加油,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水平。

管他是不是啃老族。


啃老的作文(3)

一个时代更替另一个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向梦想出发。但少数年轻人胸无大志,成为”啃老族”。我想请问,这些少数的年轻人就真的想情愿守着父母的财产、房子、车子过一辈子吗?

当然,不可否认,现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这真的是我们逃避、懒惰的原因吗?我们的这些”啃老族”们整天宅在家里,无所事事,难道我们就真的甘心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吗?我想不是的,最初不都是有热血有勇气的青年吗?可是由于长期享受父母的丰厚的物质生活,便逐渐养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失去了曾经的斗志。

可是,我想,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永远是宁静,没有波澜,没有生活的意外与惊喜,没有拼搏的激动与沮丧,那么这还叫人生吗?

”啃老族”的少年少女们,你们明明拥有自己勤劳的双手,为什么不肯自己去努力呢?当你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时,你们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如果不努力不奋斗,生活中的这些喜怒哀乐”啃老族”们都将体验不到呀!因此只能守着父母剩余的财产整天无所事事。然而,父母的财产再多也总有一天会被掏空,而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又会不会是你们的世界末日呢?而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你们能够干什么?

”啃老族”们啊,你们认为”啃老”是一件光荣的事吗?其实这件事对于你们的父母是一种耻辱,在生活中你们是不是总能够听见七大姑八大姨在那里说:”你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出去找工作呀?”虽然这话说得比较委婉,可任谁都能够听出其中的嘲讽与鄙夷。这个时候你们的父母脸上会有光吗?同样他们的心里都会不舒服的,即使他们年轻的时候是那么风光,可是如果儿女不争气,再大的风光都会被这份屈辱所埋没。

所有的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中国的家长,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溺爱了,这也为”啃老族”的诞生做了伏笔。当你们的父母去世的时候,他们在死亡的最后一刻都担心着你们,他们不放心,自己去世后,你该要怎么办?以后等你将他们的积蓄用完之后,你的去处往哪儿?

”啃老族”们该醒醒了!不要把父母当成你们的依靠,因为他们终将老去。既然我们有勤劳的双手,那么为什么不用汗水去换回甜美的果实呢?如果人生总是风平浪静,那么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啃老族”们呀,不要因为自身的惰性而就甘于平凡,我们不应该失去冒险的精神和那一颗热血沸腾的心。


啃老的作文(4)

一天,我和父母去商店,看见琳琅满目的饰品,心里很激动,个个都让我向往。我就让父母给我买一个,可父母不答应,尽管我千法百计想办法,但都无济于事。后来我就一气之下和他们搞绝交,直到看到了那幅漫画,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大错特错了。

画面内容很简单,一男一女正在如拧绞毛巾似的把他们的'老父亲拧成麻花状,底下还用一个盆接着,上面四个字:父母积蓄。

在这幅小小的黑白漫画中,讽刺了现代一些年轻人对父母大恩大德的“回报”,像这样的啃老族不在少数。当今社会,有的年轻人有家有业,而他们对父母的强烈依赖感,促使他们停在原来还未迈出的那一步上。他们认为,既然父母生养了自己,就有义务管理和照顾他们一辈子,父母存在的价值,就是应该被他们一点一滴地榨取。岂不知,他们的想法完全错误。父母的付出虽说是不求回报,甚至有时也情愿被啃,只要孩子高兴就好。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着儿女慢慢堕落,让自己满心的期望落空。

那些狠心啃老的儿女,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买车买房,吃喝玩乐,却还心安理得。他们倘若一开始就勇于面对社会,努力去工作,一定不会如此。刚刚网上就有一位68岁的老父亲杀死自己的啃老独子,然后去自首。老人一定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才会出此下策,这悲剧的发生也不能不说和父母有一定的关系啊!

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满足他们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再加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造就了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啃老族蓬勃生长,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令人堪忧啊!

奉劝那些正在溺爱的父母啊,赶快三思而后行,谁都不愿意看到啃老的结局。让孩子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对家庭,对社会。那些还在啃老的儿女呀,放手吧,多去体谅父母,努力工作,让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如若不然,将来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你还一无所成,还去啃谁?


啃老的作文(5)

给你猜个谜语吧:“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知道这是哪种高级动物吗?谜底就是“啃老族”。今天,我偶然间看到了一幅发人深省的漫画,可以称作“啃老族”的写真照!

图画中是一家五口:一对白发老夫妻照顾着推车里的儿孙。老大爷愁容满面,脖颈细长,憔悴不堪;老奶奶系着围裙,躬身弯腰,俯身喂食;推车里的是一对年轻夫妇与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男子一边喝饮料,一边接过老人递过来的一沓钱;女子一身时髦装扮,波浪卷发,耳朵上戴着耳环,脖颈里戴着项链,张着红润小嘴,一边吃着老奶奶喂过来的饭,一边拿着冰棍喂着身边那个手握一支玩具枪的七八岁男孩子。

漫画虽画得有些夸张,但却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在我身边,还真有这样的“米虫”。我的表哥,大学毕业三年了,还是找不到他认为满意的工作。不是嫌这个工作太苦,就是嫌那个工作工资太低。所以干脆不找工作了,呆在家里上网。舅舅舅妈一批评他,他就傲慢地回答:“好歹我也是个大学生,不能随便降低我的标准。”唉,他哪有什么标准啊,三年下来,长了浑身肥膘倒是真的!我总为舅舅舅妈担心,年纪大了,谁来照顾?他们要是去了,表哥咋办?

“啃老族”是谁“培养”出来的呢?父母有责任。过去,他们溺爱孩子,蜜罐子里喂大,不让他们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亲手“培养”出了“啃老族”!那个小男孩——“啃老族”儿女的下一代,既不愿奋斗,又无老可啃,未来更加可怕。后代啃老,一个家庭算没希望了;一代人啃老,一个国家和民族就没未来了……

我盯着这幅啃老漫画,想了很多很多。我在心里对我的爸爸妈妈说:女儿我终有一天会长大,可我一定不做“啃老族”,努力奋斗,回报你们。


啃老的作文(6)

社会竞争如此之大,仅羽翼未丰的年轻人稚嫩的肩膀无法扛起沉重的负担,因此,有些啃老也是迫不得已。

公司濒临倒闭,一时间工作无着落,又赶上买了车,万般无奈中,还是向父母伸出了手。

一直以独立自居的我也走上啃老的行列,突然理解了啃老族的难处。在父辈的成长史中,人口流动还不普遍,贫富差距也不悬殊,人只要进了工厂就能干一辈子。诱惑不多,人的欲望就不强,也没有投资观念,结婚既意味着青春的结束,又意味着一种稳固不变生活模式的开始。

到了我们结婚生子时,这种“平稳”被打破了。无论是婚姻还是事业,初期状态都是易碎的。啃老,实则是在通过父母的帮助来克服生活的艰辛和动荡。

也许前辈会恨我们虚荣,但为什么会虚荣?我们可以不攀比,但不能让生活孤悬海外。没钱就别买房,可房价越来越贵,父母留下的“养老钱”日趋缩水,最后也许没有房子也养不起老。我们必须去尊重社会大环境来生活。

如果是下午4点,到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小学前看看那些白发苍苍等候在门外的老人,也许您会批评年轻父母的不孝。可他们这个时间还在单位,抽不出时间。如果你谴责接送的做法,老人会说:别人都接送,我们不接怎么办?

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从众地生活,虽然各家的日子略有差别,但在细处,我们有公共的规范和共有的生存模式。因此,我们才不孤立。

不吃老人的、不喝老人的、不让老人带孩子……这种独立的人格当然值得尊敬,但在这种生活的背后,是把羽翼未丰的年轻人推向了孤立无援的困境中。

难以想象,一个生病随便贴一剂膏药、挂一瓶消炎药、不敢请假不敢向家人诉说的年轻人,他对待生活还能有多少方法?

亦舒的小说《嘘》中,几个儿女带着各自家庭回到父母身边去争夺财产,看上去人人寸步不让,但翻开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苦苦挣扎的无奈。在这个社会上,除了亲人,再无人可托付。

更重要的是,“啃老”是在提前为养老生活做准备。不超过10年,养老压力就会摆在第一代独生子女面前。如果现在不把钱向一块儿凑,劲儿向一处使,合力去完成一个新家庭的建设,那么在10年以后,这个新家庭面临的压力就是多重的,不光是不能行动的老人需要照顾,家庭建设没有完成,还有亲情的凝聚没有提前去营造,家里一直过得你是你我是我,儿媳与婆婆没有往来接触,丈母娘与女婿只是点头之交,这时要养老,可以想象矛盾会有多少。

某些“啃老”,的确有助于亲情的凝聚、家庭的和谐,比如子女需要老人帮助带孩子。只有这种相互扶植相互依靠的爱,才能使家庭焕发活力、家人都感受到家的魅力。


啃老的作文(7)

“啃老”一词,想必大家已司空见惯不新鲜了吧,无非是一些“富二代”、“公子哥”心安理得花父母的钱,却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唉,怎么会这样呢?

现在网上很多新词汇火爆异常,什么“啃老一族”‘富二代“啦,但已被彻底扭曲。遥想这些所谓富二代的父母当初拼命赚钱,为了让自己的儿女过上幸福生活,可是又太过于溺爱子女,对他们百般呵护,关爱有加,可谁知,长时间骄纵,已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就像是刚满月撒不开手的小婴儿一样,已经离不开父母的庇护了。可悲也已!

在中国,很多孩子都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父母又对他们被一百顺,言听计从,唯恐自己的宝贝受到一点点的伤害。随之而来,孩子的惰性养成,认为父母既然把自己带来这个世界,就理所应当照顾到底!

比如说现在的青年人结婚,什么车啦房啦,都从父母的腰包里掏,对父母的付出去却不屑一顾。父母你看在眼里,酸在心里:谁让自己就这样一个心肝宝贝呢。花吧,反正赚多少钱不都是给自己的孩子么?可这样想就真的错了。长大成人的儿女,他们已经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反而压榨老爹老妈的'“棺材本“来挥霍,却毫不在乎,这样岂不是在助纣为虐吗?让自己对孩子一点一点地攫取,等到最后,自己没有能力被他们榨取了,还拿什么养活他们啊!儿女的后路又何在!

我个人认为,父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重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否则长大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啃老?真不希望这样的结果!奉劝那些孩子啃老的儿女,自己有胳膊有腿,可以工作,为什么不自食其力呢?


啃老的作文(8)

现在的人们常指责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不该成为“啃老族”、“月光族”,认为我们应该学会赚钱养家,孝敬父母。但是我想说:啃老,不能全怪我们。

在中国,95%以上的家庭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吃一点儿苦,孩子们从小在“糖水中”“泡大”,没有自主能力与自理能力。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们将之视为“理所当然”,孩子自然也“理所当然”接受。

所以,这不能全怪我们。家长们多少都会“溺爱”孩子,而这种“溺爱”,正是我们青年人最大的“杀手”。这样说可能会伤家长们的心,我们理解家长们对我们的一片苦心,可是这道理又何尝不是呢?做家长的应学会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应有的能力。

当今的教育“成就”了许多“有知识,没大脑”的人。某大学生到外地找女朋友过年,中途迷路,于是便坐在路边哭,巡逻的民警发现了他,问他女孩家在哪,不知道。问他女孩叫什么,不知道。千万别以为这大学生是“傻子”,最后这场闹剧竟然不得不在民警唱歌哄他不哭的声音中结束。着就是我们的“高材生”,这样的“人才”怎么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呢?

在这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是能力。现在,有多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没有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能力,而能力需要锻炼。那些从小就倍受父母呵护的青年人自然会被是到所“抛弃”,而他们的父母,却一个劲儿的指责他们,真的全是他们的错么?

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有新的教育方法,家长过分的溺爱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力。

同学们,家长们,好好反思反思吧!打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