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为题的作文(精选8篇)
注定沧桑
2024-06-10 04:16:02
其它
其它

以月为题的作文(1)

以中秋等月为题的作文1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在这个中秋之夜晚,人们有兴致勃勃的在家吃着中秋大餐,也有全家出游,在外埠赏月。统一个月亮下,每一家过着不一样的中秋。我和爸爸妈妈在暨阳湖公园慢慢地披发步,赏识着那圆月,吃着甜甜的月饼,幸福溢满我的心窝。

暨阳湖边,我和爸爸妈妈慢慢披发步,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圆月,辉映湖水。轻风徐来,风儿像一个大大的梳子一样,把波光粼粼的湖水梳了一遍又一遍,旁边的大树也跟着风儿翩翩起舞,似乎在说:大家中秋节快乐!

我和爸爸妈妈悠闲地坐在草地上,望着那又圆又大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水调歌头》的千古佳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这时一定有些人由于什么原因而见不到家人,不能团圆,而这个诗人也是由于远在他乡见不到自己的兄弟,为此写下这一首诗来表达他思念家人的情感!而我,这时候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真是很开心啊。

我看着天上的圆月,似乎从这圆月中看到人、花、草,于是我便问爸爸:圆月里面有故事吗?爸爸说:这有一个叫吴刚伐桂的传说,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仗的月桂树,汉朝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学习,因此天帝震怒,让他伐桂,但每砍一斧,树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怎么也伐不中断,只好在月亮上了.

我问爸爸:吴刚一个人在月中多孤单,他为什么不陪伴自己的家人呢。爸爸说:那是一个故事,中秋的月,有良多锦绣的传说,有分离、有团聚。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中秋的月亮呢?

我沉思片刻,说:大概是由于中秋的月是圆的,这是大家喜欢它的`原因吧。我望着月亮,觉得此刻的月亮它特别大,特别圆,月色更加的皎洁。我们一家三口沐浴在朦胧的月光中,享受着这份宁静,这份幸福!

以中秋等月为题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老天爷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整天绷着个脸,泪水一直不停。

晚上,我把香气扑鼻,松松软软的月饼放在桌上,认为兄弟姐妹们会像小馋猫似的扑向月饼,但出乎我的意料,她们没有,而是没精打采的说,月亮都没有,多没劲!我想,月亮八成是睡过头了。就连邻居家的小朋友也没有了往常的兴奋劲。爸爸见了,说:不要紧,月亮是被云遮住了,一会就出来了。听了这话大伙又兴奋起来了,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月亮仍是没有出来,我们大家都想睡了,但仍是拼命控制,终于挺不住了,大家都睡了。爸爸把我抱上了大床,我舒惬意服地睡了。

大约是下半夜,月亮才不情愿的从被窝里爬出来,这时大家才懒得理你,就算你叫破喉咙也没有人看你一眼,谁叫你不尽自己的义务呢?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头好不惬意,八成是昨天着凉了。我十分生气月亮,一切都是你害的,八月十六那一天晚上,你又给了我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我也就原谅你了,月亮记住哦,下个中秋节不要迟到了。

以中秋等月为题的作文3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中秋节。人们在这一天中吃月饼、赏月。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我们坐在月光下,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识那锦绣的月亮是多么的舒服。

中秋节有许多传说,奶奶给我讲了许多故事。我听得可当真了。奶奶还给我讲了以前的人过中秋节的风俗。奶奶说,中秋节的晚上,人们出门去摸别人的东西,拿别人的东西,就算被主人抓住,也不是小偷,我以为这个习俗很特别,明明是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应该是小偷。可是,为什么中秋节这一天例外呢!我真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

今天妈妈在街上给我买了许多月饼。月饼都是圆圆的,我想这应该代表花好月圆,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吧!甜甜的月饼,是桂花成熟的味道;香香的月饼,是嫦娥的香脂味;咸咸的月饼,是远在他乡异国的亲人的眼泪。月饼什么味都有,可好吃了。

我还听奶奶说,月亮会开花,而且仍是五颜六色的。我原本打算守一夜,看看那月亮的。唉,命运运限真不好,今天晚上没有月亮。我想月亮应该是生病了,不惬意,所以请假了吧!天上的仙人应该也在过中秋节吧!他们也在吃月饼,也聚在一起。

今天中秋节,我固然没能看到月亮,但吃到了厚味可口的月饼。我仍旧很兴奋。

以中秋等月为题的作文4

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吃月饼,还要赏明月。这已经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过中秋节的习俗。

现在,我还清清晰楚地记得,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赏明月的情景。

那天晚上,空中没有一丝风,天上没有一缕云。天上的星星如璀灿的宝石似晶莹的珍珠一闪一闪的,把深蓝色的天幕点缀得更加神奇,更加迷人。

八点多,月亮缓缓地爬上了远处的楼顶,皎洁的月光整理时洒满了我家的小院。黑漆漆的小院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人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那晚的月亮真的格外明,小院里的树木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笔下,月亮像白玉盘,又像瑶台镜,但是在我的眼里,此时的月亮赛过白玉盘,胜过瑶台镜。

望月生情,我不由自主,于是套用《暮江吟》中的诗句吟诵道:可怜八月十六夜,星似珍珠月似灯。

妈妈说:把月亮比作灯,一点也不美。

爸爸说:那你说比作什么才最美?

妈妈想不出,爸爸想不出,我也想不出。

月亮越升越高,固然看起来没有刚才那么大,但是比刚才更亮了。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地上似乎下了一层霜;照在脸上,脸上似乎抹了一层粉。

举头望明月,我没有低头思故乡,而是想起了月亮上面的嫦娥姑娘,想到了正在绕月飞行的嫦娥一号。此时此刻,我们一家正在和她们一起海角共此时呢。

以中秋等月为题的作文5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丰盛的晚餐过后,奶奶端出了三个香炉,手里还提着月饼啊,烛炬啊,香火啊我不明白奶奶这是要干什么,经由询问,奶奶告诉我,她是在忙着插香祭拜。我恍然大悟,忙要求帮忙。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将一个个月饼摆放在三个香炉前。奶奶点燃了烛炬,再依次点燃了香火。我双手各拿了一支正在燃烧的烛炬,走到院子中心,插在了香炉上。回屋里一看,奶奶正把生果拼盘放在另一个香炉前。她的脸上露出了笑脸,但汗水却从额头上渗出。

中秋是个赏月的好日子。爸爸妈妈来到阳台上向天空瞭望,寻找着那轮害羞的明月。品尝着月饼的香甜,我指着那影影绰绰的月儿,吟起诗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到中秋分外明不知不觉中,爸爸妈妈和我搂在了一起,赛起诗来了。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圆啊!它不禁让人想起了善良的嫦娥,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呀,今晚一定又是许多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不眠之夜。朝月亮望去,望着望着,我好像见到了那只玉兔,见到了那棵桂树,月亮正隐隐约约露出了嫦娥的倩影。

中秋的味道是团聚。秋意正浓时,月光洒向了大地,伴着月饼的香味儿,弥漫着一种香甜的味道。一盒盒月饼被摆上了桌,等着家人团圆。月亮像一块月饼,像一个玉盘,高高地挂在天上。这个夜晚,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多么温馨。


以月为题的作文(2)

以一次糟糕的月考为题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糊口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进步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顿的`以一次糟糕的月考为题的作文,仅供参考,但愿能够匡助到大家。

这次月考,我考得很糟糕。本是决心信念满满地对待这次月考,万万没想到啊……简直是从上空忽然重重的跌到地下。真的很痛,也很伤心。我老是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差,也许不努力、不用功、记性不好吧。

童话故事《灰姑娘》里,灰姑娘拥有璀璨夺目的玻璃鞋。而王子顺着当时灰姑娘留下一只玻璃鞋,顺利找到玻璃鞋的主人,灰姑娘。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我觉得,在考试期间。每个女孩甚至每个人都是灰姑娘,都拥有璀璨的玻璃鞋。但她们都不知道。而考试就像英俊的王子,正在等待并寻找他心目中的人,并将要亲身为她穿上鞋子。

所以,我但愿每个人都要好好努力。及早发现自己的玻璃鞋,成为幸福的人儿。

不经一番透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每个人都要经由挫折,受到磨难。不要以为自己是例外的。由于只有经由狂风雨后,自己才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要怕辛劳,只有努力过了。什么事都不曾有遗憾。加油啊!


以月为题的作文(3)

中秋节的晚上,明月东升,它照亮了小区间的小道,照亮了来来往往的车辆,也照亮了火车上匆匆往家里赶的人们。

而在这皎洁的月光之下,我和爸爸在悠闲地散着步,慢慢地走着走着。忽然,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笔直的电灯杆子,上面发出明亮的光。爸爸问我:“你知道为什么会有月全食吗?”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呢?”他笑着说:“这还得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到东西说起。”随后爸爸便开始给我讲解了:“人的眼睛上有一层视网膜。”说着,他把握拉到暗处,接着打开打火机,顿时身边的事物明亮了许多。可他立即又把火给灭了,然后接着说:“视网膜通过接收光线来分辨物体的形状、颜色,再传给大脑,大脑就会分辨出那是什么东西。但问题是不会发光的东西在黑暗中我们又是如何看见的呢?原来啊,会发光的东西把光照到别的东西上,而其他东西会把光线再反射到视网膜上。”

爸爸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月全食也是一样。在月亮和地球最近,和太阳最远的时候,月亮就会被地球的影子挡住,太阳的光照不到月亮上,人的视网膜接收不到重新反射回来的光线,眼睛就看不到月亮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爸爸笑了笑说:“要是还不懂,那我们就来模拟一次月全食吧!”话音未落,模拟游戏就开始了!我开始脸对着爸爸转起圈圈来,当我转回来的时候,爸爸喊道:“停,看后面!”我立马回过头来看,原来爸爸的影子把我整个笼罩住了,顿时我就明白了月全食的经过。

今天晚上,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而且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真是我过得最充实的中秋节。


以月为题的作文(4)

宁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天的那边升起来了!

庭院旁边种着渺小的鸡毛菜,如同一棵棵小草,美丽极了。天上的云若隐若现,一颗颗小星星如同一只只可爱的小眼睛,朝着我们眨着,对着我们快乐地微笑,又好像在说:“晚上好啊,我的伙伴们!”天上的月亮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躲在白云后面,不露面,有时会探出头来看看我们,有时还会和我们一起散步呢。天色越来越黑,天上的星星也越来越多,渐渐地,星群密布。星光在我的肉眼里闪烁着,好像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周边飞舞。

“快!来玩‘飞花令’了!”妈妈喊我了。我立马跑向亭子。第一场,飞的是“月”。我一马当先,摇头晃脑地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妈妈不紧不慢地接道。

我也不甘示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妈妈抓耳挠腮,没想出来。

我暗暗窃喜:“哈哈,你没有诗句了吧!”

谁知妈妈随后脱口而出:“明月松间照!”

“还有这句诗?”我瞪大了眼睛,佩服地说:“妈妈不愧比我学问多啊!”

“床前明月光”“满月飞明镜”“举杯邀明月”……

月光真美啊,我爱月下时光。


以月为题的作文(5)

月的世界实在令人着迷,它在宇宙中能看见什么?它会不会感到孤独?它的光充满了回忆和沧桑,在黑夜格外苍白。

儿时,我喜欢躺在藤椅下听奶奶讲故事,听那些神奇故事,故事中的女子飞上天空,住在了月亮上,还有一只兔子作伴,这令我万分羡慕。

它温柔地拉开云,毫不吝啬地将皎洁送给我们,令这世界变得纯洁又宁静。它温柔的光线落在湖面上,树林里,房屋上,世界变成了银白色,落在奶奶的头发上,奶奶的头发也一点点染白。

月被人们视为美好,希望和梦想,《月亮与六便士》中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头却看到了月亮,现实总包围着我们,希望与梦想却在头上等你。这句话也就是说,在现实与梦想面前,他选择了自己的梦想。现实固然残酷,但你永远都不会放弃梦想。

月的世界有时也很落寞,有多少人在夜晚哭泣,有多少人在黑夜中叹息,而月到底承受了多少人的眼泪,多少种痛苦呢?我们自然不知道,只知道月随着时光变得更温柔、更体贴。它是一个不错的倾诉对象,它不说话,不讨论,更不把你的秘密四处宣扬,它只会安静地承受你的痛苦,在坑坑洼洼的时光里装满你的泪水。

但在孩子的眼里,月亮的世界是自己的世界。忆起与家人在月下赏月时的欢声笑语,圆圆的月饼里填满的思念,是月亮甜蜜的赠礼。听大人们说,在中秋时凝望月亮,可以看见嫦娥姐姐在跳舞,可我抬头望月,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嗯,一定是太远了看不见吧!我这样安慰自己,有些失落。

月下的世界是美妙的。湖水本已睡着,可风一吹,月光便落下来了,铺满了水面,银光闪闪。月光照入森林,柔软的光轻轻落在树叶上,落在沉睡着的动物们的脸上,黑夜中奇怪的响声因有月光的衬托而变得轻柔起来。世界是如此的宁静,如同画中才有的世界。

对于一个好奇的孩子而言,月亮迷团重重,直到如今我也没有知道它的秘密。它遥不可及,我只能在月下感叹月色真美。


以月为题的作文(6)

中秋的夜晚,我和妈妈一起去滨河广场赏月。

我们边走边看月亮,但月亮老是被一些房子、树木之类高耸的东西给遮挡住,使我看不清它的庐山真面目。于是,我不由加快了赶往滨河广场的脚步。

到了滨河广场的空地,放眼四周,这周围的建筑物显得小了,树木也显得矮了。终于那枚闪烁着银色光芒的“徽章”出现在我的面前。

这月亮是在河里淘洗过的吗?月盘是那样的明亮,月亮照亮了宽阔的圩角河、照亮了街道的各个角落、照亮了我的心,让我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看,月亮在一棵梧桐树的缝隙中闪烁着盈盈月光。梧桐树叶被旁边的霓虹灯映照得血红血红,就如同深秋被风霜打红的枫叶。在月亮的衬托下,这棵梧桐树就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栩栩如生。而月亮,就是这只凤凰眉间那明亮的眼。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看月亮的好地方。月亮在两棵树上,两棵树的造型就像一个巨人张着的大嘴,“他”吞吐着月亮,真是有趣极了。

明亮的月亮,宁静的夜晚,再烦乱的心,也会平静下来。


以月为题的作文(7)

吃过晚饭,我和老妈去小花园散步。风儿吹着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头顶那轮圆圆的月亮朗照着大地。“今晚的月亮好美啊!”我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我们一起想几首有关月亮的诗吧。”老妈提议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首先想到李白的《月下独酌》,读着读着,我忽然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诗人李白当时是多么的孤独啊!身边一个亲友都没有,只能对着明月举杯感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正想着,老妈已经吟咏苏轼的《水调歌头》了。她给我讲,当时的苏轼已经七年没有与弟弟相见了,时值中秋,这一愿望仍不能实现,他面对着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便乘酒兴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我随意又看了几眼月亮,几片黑影一样的云正遮挡了它的光辉。我忽然想到了远在乡下的姥姥姥爷,不知他们此时在做什么。

“老妈,你说姥姥姥爷也会坐在院里像咱们一样赏月吗?”我不禁问道。

“当然会了,而且他们一定在对着月亮念叨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呢。”老妈也仰望起头顶的月亮,若有所思地回答。

“马上就是国庆小长假了,我们一起回家看姥姥姥爷吧。”一想到回农村,我就兴奋不已。

“对,我提前买好姥爷最爱吃的绿豆酥,然后我们悄悄回去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老妈也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了。

我们在小花园里悠闲地走着,到处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儿一会儿朗照大地,一会儿又调皮地藏到云朵里去了,我想,它一定听到了我们说的悄悄话,也一定读懂了我们的心思吧。


以月为题的作文(8)

每年中秋节,母亲总是备好一条新鲜的大鲅鱼,斩头去尾做红烧鱼,留下中段做鲅鱼水饺,俗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饺子一直都是我喜欢的美食,何况是我们胶东特色名吃鲅鱼水饺呢。每年的中秋,我和姐姐无论再忙再远都要回家,和母亲一起包饺子,炒菜,欢度中秋佳节。我负责和面,取出两瓢面粉,打鸡蛋于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后慢慢倒入面盆,边倒便和面,直到面粉成为柔软的一个面团。盖上保鲜膜,备用。

此时母亲用刀从尾部开始,直直向前把鱼剖开,取出中间及两边的鱼刺,然后用刀慢慢刮下鱼肉,姐姐将五花肉和鱼肉剁成肉糜,一同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小盆中,加入适量的本地名牌正宗海水盐,烟台味极鲜酱油,料酒,自家的花生油,温水泡过的花椒水,然后用筷子用力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便加水便搅动,水的多少非常关键,多了鱼的鲜香减淡,少了饺子就不会鲜嫩。一直到肉馅非常粘湿为止。然后将韭菜切成碎末,放入盆中,轻轻搅匀,牛奶一样白白的馅中点缀着点点新绿,爽心悦目。而此时面团也醒的差不多了。取出来放到面板上揉面,反复揉和直到面团非常细腻光滑劲道为止。

手起刀落切下一块面团,搓成一个细长条,刀切剂或者用手扯,按扁,我拿起擀左手转剂右手擀,擀成中间稍厚,边缘薄薄的饺子皮。姐姐和母亲包饺子,饺子快要包好了,我取柴生火,姐姐开始炒菜,这时候母亲将大铁锅添足水,灶内加柴,火势旺盛,一会大锅中的水开了,热气升腾,母亲把包好的两大盖水饺慢慢倒入翻滚的开水中,用勺子轻轻地推几下防止饺子粘锅,然后盖上锅盖,开锅后打开锅盖,向沸腾的锅中均匀地洒上冷水,然后盖上锅盖继续旺火煮,点两次冷水锅开后,饺子煮好了,大锅内沸腾的水面上浮满了肩并肩的饺子,看着锅中沸腾的水饺,我的心思也沸腾了,一锅鲅鱼水饺,饱含着母亲多少浓浓的深情爱意啊!

母亲麻利地取大盘捞出,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外皮泛着点点绿意,赏心悦目,盘旋缭绕的热气中,圆滚滚白白胖胖的大馅饺子鲜香四溢,我情不自禁地大吸几口气,和姐姐一样按耐不住自己急切的心情,每人拿起一个饺子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软滑劲道的外皮,鱼鲜,肉香,韭菜的新鲜可口在唇齿间久久徘徊萦绕,爽口爽心香而不腻。鲜鲜的汤汁顺着嘴角往下流,美味瞬间流淌到全身的每个细胞,回味无穷。一家人围着饭桌和和美美地吃着团圆饭,其乐融融。每每想到此情此景,内心总是涌起阵阵暖流。家乡的的亲人,家乡的山水,家乡的炊烟,家乡的一草一木,无时无刻不牵动我的心。

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也由于饺子状似元宝,因此也寓意着滚滚财源的祝福。吃饺子,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向往。在我们胶东半岛,不仅逢年过节必包饺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即便普通平常的日子,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饺子这道美味佳肴。于是每年中秋回家吃饺子成了不成规矩的规矩,每次端起饺子,我总会想到爷爷。想到爷爷每年中秋吃完饺子总是感叹“下次吃饺子要等到立冬了”,年纪幼小的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小孩嘴馋,难道爷爷也这样心急?随着年龄地增长,我明白了爷爷话语的含义。

早年的爷爷带着两个伯父,父亲,姑姑在大连安家落户,两伯父均在大连结婚成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故乡情结越来越浓,终于带着尚未成年的父亲和姑姑回到了老家,全家刚回来的时候身无立锥之地,爷爷辛辛苦苦盖房子,每天早起晚归劳动挣工分养活一家老小。姑姑后来嫁给了威海的姑父又由于单位工作调动去了西安……时光让我们渐渐地长大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带走了我们身边的亲人,因为在离家很远的小镇读高中,也由于那时的交通信息都不发达,我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如今,父亲二伯父和姑父也先后离去,从此天人永隔,留下我心中永远的痛。

忘不了爷爷曾给我买过的铅笔盒,那个铅笔盒曾伴随着我上小学初中,伴我度过了快乐美好的少年求学时光,直到最后完全坏了不能用了为止;忘不了爷爷给的一把一把的糖果,那来自于大城市闪烁着晶莹光芒漂亮的糖纸曾一度深深迷惑着我,可爱的小白兔,俏皮的金丝猴,飘动的红灯笼,苍劲的梅花,五颜六色的瓜果花卉图案,无不令我深深痴迷。在我看来,每张糖果纸都有着不同的精彩故事,糖果纸对我的诱惑远远超过了香甜的糖果本身。我每种图案挑选一张仔细展开洗净,小心翼翼地压平,精心收集了满满两大盒,在哪个家家贫困灰黑蓝的年代里,奇光异彩的糖果纸用它绝非平常的美丽,温暖愉悦着我年少的心扉;忘不了爷爷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做好后总是给我们姊妹盛上一碗;更忘不了他老人家对我的谆谆教诲。

月是故乡明,情是家乡浓。远在他乡的伯父伯母,姑姑您们都好吗?愿皎洁的月光捎去我远隔千里的祝福与问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