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作文(1)
今天,天空早已被一种气息所笼罩,似乎像要爆发似的。小鸟已经归巢,风儿已经回家,太阳已经落下。
的确,在某个房间中传出了鲁迅与郭敬明的声音。“看看你们现在都写的是一些什么?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爱情故事,就是胡思乱想的科幻故事,你们完全腐蚀了现代青少年的心灵。”首先起话的鲁迅说。然而当鲁迅先生还没有坐下,郭敬明便愤怒的说,“现代的文学就是要创新,要适宜现代人民的口味,也许你们写的的的确确是很有情思,但现代社会的精神已经不再去追求你们的思想了。”他像是报复了害他的人,心情由刚才的不安变成了平静。
“你在说什么!难怪现在的青少年学习精神状况如此的不好:对网络游戏主角的痴迷,对动漫人物的追求,甚至还去为的动漫人物将家里贴的满是海报!这还不是看了你们这种既不文雅又没有思想的书籍才变成了那样,你们真是毁灭了21世纪的一代人!”鲁迅已不是刚才的样子,变的气冲斗牛了。“哦,那是不是说现代文学就该毁灭的呢?回到过去的文学思想?那还会有人看吗?我想大部分的人是无法接受那样的后果的,文学就只会停留到你们那时的状态,考试中作文就没有了现代的气息,将不会有好的作文。”他轻松地坐下,并喝了口饮料。
“你!竟然说出了这样话语,我真为中国的汉语忧心,为中国的文学传承担忧,十年后,中国到底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会变成强盛的国家,还是衰败的国家?思想是越来越成熟,还是越来越颓废?我们看着。看中国的未来能用什么词语来比喻。”鲁迅低沉的说,仿佛已经没有了气。
就这样,他们的谈话就在这一句句中结束了,到底中国的文学容貌会是怎样的呢?我们现在便可开始体会……
郭敬明作文(2)
刚看完郭敬明的一篇文章,准确的说只看到中途就看不下去了,因为看了几段似乎觉得他写了些什么,可是是些什么呢?答案是不知道。或者可以用“蒙胧”还形容我的感觉。很奇怪吧,我发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了,当然不只是看郭敬明的文章。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领悟能力有问题还是怎么。不过确信的是,像我这么大的人应该少有几个可以看懂。或许是那些大家们在说些很有意义、很有内含的东西,我只是一个俗世女孩,还达不到那种水平。但为什么老写得像风呢――让人捉摸不透,似是而非。通俗一点很困难吗?也许那样就不像大家了,大家的文章怎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懂的呢?所谓知己难寻啊。
“蒙胧”,好像还有“蒙胧美”这个词吧,为什么蒙胧会美呢?我想就是因为它所形容的东西都不那么清晰,而人一惯喜欢清晰,作为已荣升“小四眼”对这一点是很有感触的。那美又何来呢?大概正是因为“惯”了,人们对于“一惯”不是更喜欢“新”吗?又或者是清晰的东西太多了,而往往清晰了就会发现原本完美的似乎沾上了污点。就像梦,做梦的时候也许很美,但梦醒后呢?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多少让人有些不爽。就像男朋友有了二心,很想知道为什么他老提另一个人的名字,可是弄清楚后呢?就像有了裂痕的玉,即使它还一样洁白,但裂痕还在,永远不可能视而不见,而且往往会越发明显。所以蒙胧给人美的感觉,因为它让你有想像的空间,人们都愿意向好的方面想,正如看到了一个全倩影,大多数会把她想得美如天仙。于是急于看个究竟,而结果呢?往往下个半死。所以还是蒙胧点好。
人的思想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会有很多感触,可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什么让我有那总觉得“感动”的感觉呢?大概就很难说明白了,所以喜欢蒙胧,觉得即便不太清楚到底为什么,但感觉到了“感动”啊,不管是经过怎样的过程,结果总是一样的,就是心里有获得。看那些不太懂的文字也许也没什么不好吧,因为蒙胧让我想得很多,或许会有更多自己的意思在里面,跟作者所要表达的完全不同。这不失为朦胧的一大功劳。人总是有一总惰性,看了一段好句子,心就跟着作者的方向偏,然后说“我也这样认为”这样自然就没了自我。即便想要有些自己的什么想法,可心是不跟想的,就像你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刚分手的男友,可是心还是在痛,而这种因为不敢证实而隐隐的痛往往会缠绕你到一个连自己都想不到的久远。
郭敬明作文(3)
有人说郭敬明的作文简直是垃圾,那么只能代表他根本不爱写作,爱写作的人要爱任何一个作家,包括四维!有人说郭敬明简直是天才,读他的作文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崇拜的要死!那么只能代表这个人根本写不好作品,会写作的人欣赏的仅仅是这个作者的作品和思想。
思想的构造是靠大脑和基因的限制,我不这么想,有的人认为老郭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简直胡编乱造,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写作是需要头脑和感情的搭配来提供的思想意识,在用文笔表现出来,《梦里花落知多少》写的是都市故事,然而写出了友情、爱情、亲情的合金,里面渗透了很多真实情感,至少感情是真的,所以大卖。不能说这篇文章是垃圾,因为如果他真的如此就不会大卖成功了。
《幻城》是一篇很成功的作品,至少我这样认为,他更多加入的是亲情,写的是一个虚幻故事,BUT,我认为《梦里花落知多少》虽然真实,但是他给人的感情切很虚幻,《幻城》虽然是虚幻故事,但是他更真实!~
这就是郭敬明的思维思想!其实每个作家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并不能说你不喜欢他的个性和思维就不喜欢他写的作品!那只能代表你嫉妒!
郭敬明作文(4)
首次听到偶像这个词,我就觉得这个词语四周好像散发出光芒。偶像在现实中是大家常常谈到的对象。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喜欢的偶像。这些偶像或许是明星,或许是作家,或许是自己的老师,或许是总之都是自己敬佩的人,我的偶像就是郭敬明。郭敬明(1983年6月6日—),中国青年作家,中国大陆80后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最漫画》等杂志主编。出生于四川自贡。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华语文学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读者由此称他四维或小四。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8年至2012年陆续出版《小时代》三部曲,被众多读者视为其最具标志性代表作[1]。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小时代》问世,并因此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最佳新人导演奖[2]。现在他不仅是个作家,还是一名导演,由于他亲自指导,《小时代》的'电影也是被人热捧,票房近五亿啊!他说,电影不可能会被每个人喜欢,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他令我十分佩服,热捧,票房近五亿啊!他说,电影不可能会被每个人喜欢,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是小小的星辰,小小的。但努力着,总有一天会发光发亮。我坚信他这句话,我经常对自己说加油,我们能行。同学们,我们继续努力吧!相信未来一定因我们而美妙哦!
郭敬明作文(5)
刚刚看完一草的《青春散场:执爱郭敬明》真的觉的很不错,虽然词藻不是很华丽。不是,事实它不是什么散文或什么虚构的小说。它只是写了自己和朋友的相识到最后的散场,所带给他的刻骨铭心的感受,记忆。整本书写的真的很流畅。娓娓道出了自己快乐,欢笑,心伤,痛苦,眼泪,悲伤。看完,真的很悲伤。所谓的'朋友到底是什么?就像一草和小郭吗?曾经一起笑过,哭过,闹过,喊过。到头来却被对方伤害的体无完肤,在狠狠的抛弃。让你独自躲在某个角落痛苦,流泪或舔舐伤口。还是怪自己运气不好,交到这样无情寡义的人做朋友。“生活永远要比你想象更残忍一点”一草这样认为。不难否认,真的是对极了。想想我这几年交往的朋友,不都和小郭的所作所为类同么。为他/她们做那么多的事情,帮他/她门度过难关,从新站起来,可当他/她们站起来时,却发现我已经在他/她们心中轻如鸿毛。而以往我对他/她们的好是视而不见,好伤心。朋友,朋友,我帮他/她,那是理所当然,不一定要得到回报,因为是朋友。可是作为人之常情,礼尚往来,总该联系,问问好吧。小郭说,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伤害到你的事情。只要你足够的冷酷,足够的漠然,足够对一切事情都变的不在乎。只要你慢慢地把自己的心,打磨成一粒光滑坚硬的石子。只要你把自己当作已经死了。那么,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东西可以伤害到你了。对,他说的对,做的到吗?我们身上留的血是热的不是冷的。哎!好悲伤,以往的一切就像过往云烟,留下的只是挥之不去的痕迹。
合上这本书,眼睛湿润了,不知道是这里的悲伤感染了我,还是眼睛太疲倦了,没有心思去想那么多。只知道眼睛好疼,好疼。身体,好累好累。然后就那样爬在枕边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大部分都忘了,只依稀记得里面有个人,很悲伤,很悲伤。醒来眼睛还是湿的,嘴角还沾了一滴口水。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泪痕和嘴边残留的口水,然后翻了个身,继续爬在枕头上睡。虽然感觉自己好累,头好晕,好沉闷,好想睡,可心里好乱,好乱,乱的睡不着,乱得想写点什么,于是爬了起来乱笔在纸上挥霍了。
郭敬明作文(6)
郭敬明与韩寒,大多数80和后90后都耳熟能详,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闻,论文笔,我没有拿它们去比较的意思,我想我也没那个心情和那个功夫,相信大多数人喜欢郭敬明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学历,郭敬明毕业于上海大学,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上海大学是中国重点大学,毕业于上海大学的都可谓是天之骄子,对此后个人名气的提升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是相貌,相信见过郭敬明的人对他的第一影响是“英俊,精致,酷!”,这或许也是郭敬明拥有众多粉丝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再来谈谈韩寒,曾经面对媒体的镜头时表示自己只有高中学历,因此,韩寒的粉丝们难免会有些失望,再后来,韩寒又把自己的学历改为初中,理由是“高中时一气之下便没有再读下去,所以没有拿到高中毕业证”这更是大大降低了粉丝们对韩寒的信心。
文笔方面,郭敬明给读者的影响大多是悲伤、没有阳刚之气,一段文段中出现大量的修饰词语,而韩寒则不然,他的.言语很直接,文笔中透露出作家的阳刚之气,有些语言和用词甚至在挑战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例如《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本书无疑给读者带来了视觉盛宴,很简单、很轻浮的词语无疑的在客观方面显露出了韩寒的文笔,韩寒是轻狂的、但是他总是能把自己的文字很好的驾驭在道德与法律界限之内。
我没有任何评价郭敬明和韩寒孰是孰非的意思,也没有批判谁的文笔更好,谁的文笔更差,只想简单表达一个道理,学历和文笔并非绝对成正比,只要努力,我相信我们这些90后中能涌现出更多与郭敬明、韩寒一样声名显赫的作家。
郭敬明作文(7)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物类英语作文:郭敬明,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My Favourite Writer---Guo Jingming
Guo Jingming is a famous writer in China. I think all the students have known him. He is also my favourite writer. He was born in 1983. He has published many books, such as “Visionary”,” The Summer Still Doesn?t Come”…These books are very touching. I often cry and shed bitter tears while I am reading his books. I thought he was a pessimistic person but now I think he is sensational person. He doesn?t want to grow up judged by this. I think he is pure and naive. Although he is a writer, he studies well. I admire him very much. His words are common, but they make people feel quite close to him.I hope he can write better articles and I want to be a writer like him when I grow up.
我最喜欢的作家---郭敬明
郭敬明是中国一位著名的作家。我想所有的学生都认识他。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出生于1983。他出版了许多书,如《梦想家》,《夏天还没有》?这些书很感人。当我读他的书时,我常常哭泣,流下苦涩的眼泪。我以为他是个悲观的人,但现在我认为他是个耸人听闻的人。他不?不想长大的判断。我认为他纯洁天真。虽然他是个作家,但他学习很好。我很佩服他。他的话很常见,但让人觉得很亲近,希望他能写出更好的文章,长大后想成为像他这样的作家。
郭敬明作文(8)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玄幻小说,它叫做《幻城》,一个充满了爱的世界。
《幻城》既没有讲述以往其他玄幻小说所普遍拥有的大英雄一样的人物;也没有向其他小说一样所常有的辉煌的结局。它完完全全是一出被命运捉弄的爱的故事。一个叫做渊祭的女子,主宰这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在她眼下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她的杰作。主人公卡索——幻雪帝国的王,在渊祭的种种玩弄下,踏上了复活自己心中的爱征程。
小说的开始,卡索带着自己的弟弟樱空释,流浪在所谓的凡世间30年。在这30年里,卡索对他的弟弟无微不至……在他们终于回到他们久违的家时,卡索遇到了他的至爱——一个叫梨落的女人。但命运不愿垂青于这段爱情,卡索的父亲坚持要卡索娶深海宫中的人鱼公主。
在小说中,卡索所拥有的那座刃雪城,像钱钟书所写的围城一般,禁锢了卡索的自由。那是一座坚固的围城,在外面的人不顾一切地想进入这座孤寂的城;而在里面的人却渴望着外面的世界。这是多么可笑啊!于是乎,卡索的弟弟樱空释,不顾一切地想要替自己的哥哥继承皇位;他玷污了人鱼公主的身体,使她自杀。希望让卡索自由地去飞翔,即使当卡索的剑穿过他的胸膛时,他仍然对他的哥哥说:“在我死后,请你自由地……”
一切在这一刻爆发,当卡索获悉渊祭的手中拥有能够使人复生的隐莲时,他义无反顾地带上一些人,踏上了进入幻雪神山,挑战渊祭的征程。
然而这一切,都是渊祭的游戏,当卡索杀死了东、南、西、北四大护法,得到了封天的力量,在牺牲了数名部下来到渊祭的面前时,最大的悲剧也由此开始。即使渊祭是不可战胜的,卡索仍然举起了反抗的手……
卡索得到了隐莲,却换来了更大的悲剧,他的弟弟重生之后是他最大的敌人,人鱼和梨落的身份颠倒。最终,卡索倒在了刃雪城的城墙上。
也许没有人理解樱空释的爱,没有人知道梨落与人鱼对卡索的爱,可是卡索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镇守一座空城,孤独一生的的悲哀。渊祭不正是我们自己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就会有一个结果,一切是由自己决定的,只有屈服于命运的人,才会迷恋着卡索身后的空城。卡索死了,留下的是空城,带走的是一生的孤寂,他不会再寂寞,他所有的朋友已经活在心中……
(二)
刚看完郭敬明的一篇文章,准确的说只看到中途就看不下去了,因为看了几段似乎觉得他写了些什么,可是是些什么呢?答案是不知道。或者可以用蒙胧还形容我的感觉。很奇怪吧,我发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了,当然不只是看郭敬明的文章。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领悟能力有问题还是怎么。不过确信的是,像我这么大的人应该少有几个可以看懂。或许是那些大家们在说些很有意义、很有内含的东西,我只是一个俗世女孩,还达不到那种水平。但为什么老写得像风呢――让人捉摸不透,似是而非。通俗一点很困难吗?也许那样就不像大家了,大家的文章怎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懂的呢?所谓知己难寻啊。读后感
蒙胧,好像还有蒙胧美这个词吧,为什么蒙胧会美呢?我想就是因为它所形容的东西都不那么清晰,而人一惯喜欢清晰,作为已荣升小四眼对这一点是很有感触的。那美又何来呢?大概正是因为惯了,人们对于一惯不是更喜欢新吗?又或者是清晰的东西太多了,而往往清晰了就会发现原本完美的似乎沾上了污点。就像梦,做梦的时候也许很美,但梦醒后呢?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多少让人有些不爽。就像男朋友有了二心,很想知道为什么他老提另一个人的名字,可是弄清楚后呢?就像有了裂痕的玉,即使它还一样洁白,但裂痕还在,永远不可能视而不见,而且往往会越发明显。所以蒙胧给人美的感觉,因为它让你有想像的空间,人们都愿意向好的方面想,正如看到了一个全倩影,大多数会把她想得美如天仙。于是急于看个究竟,而结果呢?往往下个半死。所以还是蒙胧点好。
人的思想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会有很多感触,可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什么让我有那总觉得感动的感觉呢?大概就很难说明白了,所以喜欢蒙胧,觉得即便不太清楚到底为什么,但感觉到了感动啊,不管是经过怎样的过程,结果总是一样的,就是心里有获得。看那些不太懂的文字也许也没什么不好吧,因为蒙胧让我想得很多,或许会有更多自己的意思在里面,跟作者所要表达的完全不同。这不失为朦胧的一大功劳。人总是有一总惰性,看了一段好句子,心就跟着作者的方向偏,然后说我也这样认为这样自然就没了自我。即便想要有些自己的什么想法,可心是不跟想的,就像你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刚分手的男友,可是心还是在痛,而这种因为不敢证实而隐隐的痛往往会缠绕你到一个连自己都想不到的久远。
(三)
很喜欢郭敬明,和你喜欢他的作品《小时代》,从小四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那些人和事是那么真实,我完全走进故事中,被故事吸引着。
我不知道在小四心中,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个城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看法。但是我可以从小时代中看到,这个物欲纵横的世界的最最深层的一面。
或许都是那样,在我们眼中,世界是纷扰的、城市是肮脏的,因为有人类的存在,有人类肆无忌惮地创造一些这样那样的欲望和情绪。小四其实描写上海的时候,我没有看到更多新的东西。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城市也就是那样了,这个世界也就是那样了——我们也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描绘它,就像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我所能感受到的,是小四用最俗的笔调去描绘的上海,我从这些落入俗套的描写中,能够深刻地向城市的内部去感知。我看到的是,一种平凡下,最最不平凡的黑暗。(.)
驾驭一个角色到收放自如的地步,这是需要历练的。而小四在小时代中驾驭的角色,一个又一个,繁多却不显杂乱。每一个都是那么鲜明,每一个都觉得是活生生的,每一个都仿佛我们眼前一样。至于那些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揣度,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该怎么去概括和形容。
善变的、不可思议的、嚣张的、荒谬的,甚至是一时间难以接受的。这本书里都有。还有就是,可以让你会心一笑的。
小四的《小时代》是我开启梦想的大时代。
郭敬明作文(9)
从此便知道了卡索、蝶澈、片风、梨落……第一次接触那些华丽精致得有些不真实的句子和残缺得让人落泪的结局。然后就开始喜欢这样的文笔,喜欢这样的风格,那种落满一地星光的忧伤。接着,是《小时代》《梦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看他描述上海灯
火辉煌的繁华,以及繁华背后隐藏着的巨大绝望。最美丽的青春,被傅小司、立夏、林岚、顾小北、遇见做了最好的诠释。他们的生活让我想起夕阳下,北京的琉璃瓦折射出的光芒,厚重而又温暖。可是故事越完美,结局就越悲伤。小四最终还是不放过美好,给每个故事添上了令人心疼的结尾。如同一群华丽的燕尾蝶飞过繁星闪烁的天空,之后便是寂静,只看见寂寞在山坡上开出大片大片白色的花朵,听见眼泪流到心里的声音。
陆之昂调皮地做了个鬼脸说:“郭敬明偏心,总写傅小司,我才是男主角。”
立夏摇摇头:“夏天要过去了,真的不想毕业呢。”
顾小北开心地说:“东京的樱花开得很灿烂,有一种很美的感觉。”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浩浩荡荡地穿过我记忆的最深处,留下温暖明亮不可磨灭的印记。那些印记,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最近又买了他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认识了晨树、颜叙、小A,了解了那个高三时期的郭敬明。我才知道青春对于他们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他们有着自己的发泄方式。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是塞上耳机,把CD开得很响,在落满柔软灰尘的地板上,踏出的一条条孤单的痕迹;是凌晨去24小时便利店里买咖啡,安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和偶尔马路上汽车开过的声响;
是走在大街上,看着梧桐叶一片一片飘落,最后满目金黄,摇晃着的悲伤;
是寂寞时就会仰起头来看天空,看白云缓慢地飘过蓝色的天幕,看飞鸟群群,直到脖子发酸也不在乎,口袋里装着满满的幸福;
是写作到深夜,看路灯橘黄色的光把飘着雪的黑夜照得一片温馨,看那些小精灵快乐地舞蹈时的惆怅;
是自己孤独地看落日,直到红色的光芒被无尽的夜幕淹没时,心里空荡荡的疲惫。
是这些吧?我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我又想起了书里的故事,那些被打破的美好,亮晶晶的碎屑,继续划破还未愈合的伤口,刺痛叫做眼泪的神经。
不留任何余地。不是极端,只是他把心里的东西全部写出来罢了。这样的文字,华丽到极致,只不过主旋律却叫做悲伤。字里行间,这种情绪不断蔓延,最后会完全将你包围。
我不会忘记,那些青春的故事,曾经打动心底的感觉。真的,不会忘记。就像小王子守护着他的玫瑰花一样,这么美好的记忆,是不会落上灰尘,不会被丢掉的。
我原以为我够坚强,可当我读过小四的书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很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几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就可以让我的眼泪不受任何阻拦地往下流,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书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走过青春。(范文网 )傅小司和陆之昂画画的时候,立夏拉着遇见的手跑过草地的时候,林岚和闻婧对着司机狂侃的时候,简溪和顾源打电子游戏的时候……四周弥漫的,是幸福的安静。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个又一个悲剧,当秘密无情地在头顶炸开,我都会为他们的命运担心,但书外的我却无能为力。我想起了一句歌词:看吧,多残酷的童话,让时间埋葬,什么都不剩下。
再次捧起小四的书,读着传奇般的故事,我想我会再一次,泪流满面。
郭敬明作文(10)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犹豫该如何称呼你,作家、导演抑或是老板,你的头上有着太多的光环,太多的荣耀,你的成功也使得无数少年们为之疯狂,妄想一举成名,而我,并不是你疯狂的迷恋者,我只是单纯地喜欢你的文字,喜欢你对青春的诠释,仅此而已。
你的文字中有着一股淡淡且明媚的忧伤,就如同一首青春的挽歌。还记得最初认识你是《夏至未至》,被你那宁静而透彻的文笔所吸引。直到如今,依旧记得泛着热气的浓郁的香樟,也依旧记得身着白衬衫带着一身微光的傅小司,依旧记得笑起来坏坏却纯粹的陆之昂,而故事的最后,是再也到不了的夏天,除了记忆以外,什么也不能永久。这场青春的盛宴,最终悄然散场。
最喜欢的是那句“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每当想起,便会不自觉泪如雨下,这是他们的青春,也是我们的青春。
也曾拜读过你的《小时代》,也曾去电影院欣赏过它,这部被批得体无完肤的电影,被批宣传拜金主义观,情节空洞,赚粉丝钱的电影,我只是看到了四个女孩的青春、友谊和梦想,主人公林萧其实是我们每一个平凡女孩的原型,而幸运的是,她拥有三个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姐妹。当四姐妹为了南湘的梦想赤着脚在雪地里奔跑的时候,那一刻,我看到的是无论任何阻力都击不垮的友情。友谊万岁!
剧中确实给我们呈现了上海的繁华以及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奢侈品,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给了一些少年们负能量,但我想,也许我们可以将其当作美景来欣赏,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四个女孩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曾经,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作者,但如今,你却在青春文学开创了属于你的大好版图。我想,这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你自己才知晓。我也不会去模仿你的成功,每个人的梦想不同,追求不同,你走过的路就算再便捷,也不一定适合我。
谢谢你曾带给我们对青春美好的诠释,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缥缈纯净的文字,谢谢你让我们的青春有了明媚的色彩,我的青春,定会光彩夺目!
一位普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