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年味作文(合集15篇)
永恒的太阳
2024-10-29 06:05:47
四年级
话题

四年年味作文(1)

春节已经来临,但年味却不见了踪影:本应繁华的街道却冷冷清清;本应热闹的集市却几乎空无一人。年味淡了,至少是比以前淡了。

偶尔有几声炮响,我坐在车上,望着本应热闹的街道,心中无故地忆起以前玩鞭炮的情景。我痴痴地笑了。下了车,在熟悉的便利店买了几包鞭炮,继续坐上车驶向老家。

高大的楼房渐渐的消失了踪影,青山缓缓的驶入眼帘。车子驶入了老家的后院,爷爷奶奶依旧以灿烂的笑容迎接我们。我看着大门上的横幅,窗台上的红灯笼,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比起大都市,乡村的年味似乎更浓些:处处张灯结彩挂灯笼,一对又一对的横幅映入眼帘,更少不了这里响,那里响的炮声。

回到家里,我又在小区里打起了鞭炮,自娱自乐起来。一个下午,我从小小的鞭炮中找到了年的味道。傍晚,年味终于在满是烟火的爆炸声中苏醒过来,大街小巷里,全是大人小孩的嬉笑声。年味就在这一瞬间彻底的变得浓郁起来。我又一次开心地笑了。

如果有人说:“年味淡了。”,我就会说:“年味虽淡,但非淡而无味!”


四年年味作文(2)

初六,我去了绍兴安昌古镇寻找年味。

年刚到正月初六,这里的年味还十分浓郁,有烤臭豆腐,坐乌篷船等,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拉麦芽糖。

我们下了车,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人正是拉麦芽糖的彭爷爷。只见他左手拿着一团黄色的麦芽糖,挂在铁棒上,右手使劲向外拉。麦芽糖从开始的一团瞬间变得长长的,颜色也从浓黄色变成金色。

彭爷爷又把麦芽糖挂在铁棒上,两头合在一起,继续向外拉。不知拉了多少次,麦芽糖的颜色逐渐变成乳白色,形状也从球形变成又长又粗的长条形。

彭爷爷把白色的麦芽糖放进麻袋里,用刀把麦芽糖切成小块,这样可口的麦芽糖就做好了。

我们买了一袋麦芽糖,吃了起来。“手工制作的麦芽糖就是好吃!”家长们都称赞道。我也尝了一块,果然好吃: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甜,微微带一点不知名的酸。

其实关于麦芽糖还有一个传说呢。

清朝的时候,宫里流传着一种甜食,名叫扯白糖(麦芽糖),一位叫娄师爷的人学会了做扯白糖,他把秘方给了一个姓胡的人家,从此扯麦芽糖成了绍兴安昌的特色。

这次的安昌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说实话今天还让我学习了不少东西呢。


四年年味作文(3)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华大地传统的春节是所有炎黄子孙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整个中国最欢快喜庆的一段时间,从古至今,新年都是所有节日里最有“味道”的,这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我们将它称之为年味。

年味,是家人团聚的味道;是游子回乡的味道;是亲友祝福的味道,也是相忘不快只留情谊的味道。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无论是什么关系的人,见面只有纯纯的祝福之情,无关往事。年下无愁人,新年作为一年的开端,理所应当是喜气洋洋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新年都是一件贯通五湖四海海内海外的喜事,这件喜事间,自然年味不会少。

往日的年味,无非是亲友团聚,大人给小孩子包压岁的红包,寓意新的一年无灾无难开心幸福,人们到熟悉的人家里拜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开始聚在火炉旁边看春晚、唠嗑、打牌,闲扯这这一年的得失和明年的愿望与目标,闲适而恬淡,安逸而舒心。现如今,年味变成了微信中抢抢红包玩玩接龙,年味在变,但是年味并没有减少,因为在意的人还在,味道就不会变。

年味,是世间最美好的味道,装住了酸苦辣辛,倾出了甘甜香色,人在,味道就在,味道在,家就不会远。


四年年味作文(4)

我的家乡算得上是全中国过年中最传统的地方,吃团圆饭、扫尘一概不少,而且跟古人们的方式一模一样。

大除夕夜晚,雪花飞舞,还夹杂着冰雹,落在屋顶上“咚咚”作响,但恶劣的天气丝毫没影响到屋内喜气洋洋的气氛。按家规,过年吃团圆饭时,小的该给老辈们唱新年儿歌。桌前,我和表妹、堂弟、表哥一起声情并茂地唱着“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刚一唱完,台下掌声“哗”一下起来了。这些掌声不仅包含了我们唱得好的意思,还蕴含着对我们新的一年的鼓励和期待。

初一初二两天,大人们添喜事帖春联,我和表妹他们放传统“炸鸡”红门炮。红门炮是一种家乡特产高级火炮,形状似鸡最爱吃的米,实际上里面装满了炸药。把红门炮扔入鸡笼中,立刻听见鸡“咯咯”的争食声。我们几个开始坏笑,果然,“轰”的一声,一只大母鸡从鸡笼里飞出来“扑通”掉到我们眼前。

初三,我们怀着一颗最虔诚的心分别拜过祖先的坟墓。然后去周围庙里恭恭敬敬地拜了财神,就各自坐车回家,开始了新的旅途。


四年年味作文(5)

肥美的鸡有许多不同的做法,喷香的红烧鸡、色香味俱全的白斩鸡、鲜美的清炖鸡……其中我独爱妈妈烧的劲爆藤椒鸡,这可是她的拿手好菜。

妈妈烧的藤椒鸡可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了。听!叮叮当当,厨房里又上演了妈妈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我总会跑进厨房,像一只跟屁虫一样跟在妈妈身后,为她打下手,妈妈总是笑着:“宝贝,是不是馋了?等会儿就能吃了。”我只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藤椒鸡出炉,只见妈妈将剁好的鸡块倒入热油中,炒几下,再将调料倒进去,接着炒一会儿,盖上锅盖,等鸡半熟时,把调料过滤掉,然后在另一个锅中炸新鲜藤椒、辣椒,把它们炸的`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最后将鸡块和它们一起用小火炖20~30分钟。

咦?“交响曲”停了。这就意味着藤椒鸡出炉了!我立马像一只“小馋猫”一样扑了上去,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哇!鸡排又香又嫩,鸡爪黏嘴巴,最美味的要数鸡腿了,只要咬上一口,那又麻又辣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出来,令人回味无穷,百吃不厌,我一连吃了十几块,真解馋。

我爱吃鸡,更爱吃妈妈做的藤椒鸡。


四年年味作文(6)

“吃来好味道,可爱大股,浑身都是毛。”你们能猜出来它是谁吗?哈哈,就是香甜多汁的桃子!

不过我这次要说的可不是普通的桃子,而是桃类中的海外奇谈。它就是油桃,一种让人垂涎三尺的水果,与一般的桃子相比,它的身子上一点毛也没有,像一个小红灯笼,可Q了。说到颜色,那可是鲜艳得独一无二,它披着红大衣,神气十足。捧在手中,仔细看它,像一颗大玛瑙。只要你一闻,一股浓浓的桃香味儿便钻进了你的鼻子。

把它摇一摇,便可听见一阵果核的碰撞声,还听见隐隐约约的声音:“快吃了我,快吃了我……”听见这声音,我就迫不及待地张开大口咬了下去,香甜的果肉在我舌尖跳舞,果汁像琼浆玉液在我嘴中流淌。太美味了!

吃完果肉,一颗扁圆的果核落入眼帘,它像一叶扁舟,要驶向大海……

油桃风味特佳,它香、甜、脆一应俱全,十分营养,含可溶性固形物9。5%~11。0%,所以我就更喜欢它了。


四年年味作文(7)

下雪啦!放假啦!我们要回乡下过年啦!

近了,又近了,老家到了!你们好,亲切的老柳树、慈祥的老奶奶……我们回来了!

“歪了,向东一点儿,唉,又过了,再向西一点儿……”在干什么呢?贴春联哪!“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横批“万事如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横批“国泰民安”。褐色的木头门上贴了大红的春联,喜气洋洋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爸爸在房门和后门上贴上倒着的“福”字,我说“福到了”。

在我的老家,一到春节,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乡村的年味给放出来啦!除夕的晚上,鞭炮声此起彼伏,那绚烂的烟花在黑夜里绽放出五彩的笑脸,好像在庆祝人们合家团圆,又好像为我们送来新春的祝福。在乡下过年,从小年夜起,王爷爷家的鼓就开始敲起来了,全村的男人们轮流去敲鼓,据说可以驱赶“年”这个怪兽,可以避邪。在乡下过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定要穿上新的衣服,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年。我的红包里塞满了压岁钱,原来在乡下过年也这么快乐!

现在我又跟爸爸妈妈回到了城里,但是乡下那浓浓的年味让我久久地、深深地忘不了……


四年年味作文(8)

年,中国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要在家中把东西整得干干净净,还要在大门上贴对联,窗花等等,到了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天空展开,像一幅幅漂亮的画卷,呈现出朵朵花蕊瞬间星空如千万颗星星。

关于年的故事也有许多,我最最喜欢年怪的故事了,这是一个美妙的传说:从前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只怪物,据说它是“年怪”,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全身火红的,还是在过年时出现的,直到有一天,村民忍不住了,发现年怪怕烟花爆竹,人们就回家,放烟花,点爆竹,一片欢乐的笑声和那“噼噼啪啪”的烟火声终于吓走了“年怪”。

过年时候还有许多讲究呢!如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吃完年夜饭后,每年都有那必不可少的春晚这“菜肴”。正月初一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拜年可分级别的,就像给长辈拜年要说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词语,给父母拜年要说一些有关事业上的词,我们小朋友们最最高兴的就是拿压岁钱,有了它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这就是我们的年,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年。


四年年味作文(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让我们走出家门,一起去寻找身边的年味吧。

瞧,不仅火车站、飞机场等地人山人海,连客运中心都人头攒动。那是因为人们都要回家过年了,他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牵着大孩子,抱着小孩子……尽管凛冽的寒风拍打着他们的脸,可是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回家团圆的笑容。

商场里、菜场里人声鼎沸,“大妈,买这么多东西啊!”“是啊。儿子、女儿马上要回家了,给他们多做点好吃的。”一位婆婆一边回答着,一边笑盈盈地接过卖家递过来的肉。过年了,吃是重头戏,有些人做起了年糕,寓意“年年高”,也有些人晒起了腊肠……

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挥毫泼墨,在大门上贴上了新写的福字和春联;小区里、大街上挂满了大红灯笼。今年的灯笼也格外与众不同,上面写着“富强、民主、文明……”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身边的年味还有很多很多,看也看不完,写也写不完。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全家团圆,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写下美好的祝福。


四年年味作文(10)

我站在老屋门前的石阶上深深的吸了口气,吐息间鼻中充满了潮湿的泥土味儿,再嗅嗅,还有一分枯草的淡香,这是一股很特殊的味道,不是城市中所熟悉的烟尘味却又让我亲切无比。

这是一种专属于农村的味道!阔别一年,我又站在了这块养育了我的先辈们的土地上,贪婪地呼吸着这带有泥土气息却令人无法割舍的空气。

两个小时前,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五点钟,我还带着起床气在停车场抱怨父亲为何要这么早起赶回老家,我认为与家人亲人一起共度除夕就是“过年”,为何还要花费精力赶回老家?但,这一刻,我好似明白了点什么。

听,那是什么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穿过薄薄的晨雾,微微的细雨,从远处传来了那久违而又熟悉的鞭炮声。久居城市中的朋友们,有多久没有听这样激烈热情的声音了?它霸道地敲击着你的耳膜,敲击着那新年的钟铃!

“走喽,上坟qi(去)喽”父亲站在远处的田埂上向我招手。回到老家,父亲的乡音也不自禁的冒了出来。

上坟是新年里必做事件之一,也是我最烦恼的事,看着眼前没有边儿的泥泞,我不禁苦笑,是谁刚才还在享受这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

我伸出脚踩了踩那被春雨浸润的土地,完美的印出了个鞋印。爱护新鞋与祭拜祖先不可两全,我咬了咬牙,踏了下去。雨水真是给扫墓活动增添了诸多麻烦,泥土遇上水不仅会粘鞋还会变得湿滑,待会儿还要徒“脚”穿过无数不过一人宽的田间阡陌小道,想想便觉得困难重重。幼时失足坠入水田里的悲惨经历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愈发使我的腿脚发软了。

但我不能也不会就此放弃,有泥土才是农村,粘上泥土才算归了根,才算过过“年”。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有墓园而我的祖先们的墓碑却在田野里?那些坟墓坐落在田与田之间,最多只有2排,所以分的很散,每年上坟都要在狭长的田埂上走好久。老人们说,上一次坟就要围着村子绕上一个整圈。后来我才懂了这句话,先人们去世后也不愿离开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要继续守护这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地。

即使要很早就从床上爬起,即使要走很多的路,我却从未错过大年初一的扫墓。只有过年才会回来,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嗅嗅这哺育我们的泥土的味道。

现在的农村已萧瑟了许多,即使是春节,也没有很热闹,村里近半数的人家都紧闭着大门,而锁早已锈蚀不堪。我明白了爸妈的用意,虽然我们早已安家在城市,但我们仍应铭记我们的根还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不该也不愿拔起。

那淡淡的泥土味儿,就是我的年味。


四年年味作文(11)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四年年味作文(12)

我站在窗前,俯视着楼下宽宽的街道。

街道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五色彩旗迎风飘,摩托汽车齐上阵,两个字:热闹。

快过年了,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购买年货。商店里,挤满了顾客,有的是为了孩子或老人挑选,有的则是为了自己挑选。不一会儿,那一件件款式新颖,式样独特的衣服就被抢购一空了。

超市里人山人海。来购物的人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拎着大包小包。超市又增加了几个收款机,但还是不够用。这可把收银员给忙坏了。售货员不停地增加货柜里的东西,忙得不可开交。

菜市里,更是水泄不通,大家都想在除夕夜里一饱口福。小贩们可没错过这个好机会,纷纷把价钱往上提。如:猪肉平时一斤13元,现在涨到一斤22元,芥菜平时一斤1。5元,现在涨到4元,龙虾平时一斤10元,现在涨到15元,尽管如此,来购买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我国春节有许多风俗习惯,贴春联就是其中一种,大家都上街挑选春联,经过一翻精挑细选过后,选定自己满意的春联回家贴上。各家各户都贴上喜气的春联,以此来祝福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

除了穿新衣服,小孩子们最高兴的事要数收红包了。每年都可以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用它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说小孩子高兴不高兴。


四年年味作文(13)

新年是大家最盼望的节日了。

大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的家人都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小孩子们希望过年能穿上漂亮的洗衣服,能吃上喷香的饭菜,美味的零食。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新年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

除夕这一天,我们还没起床,大人们就忙开了。妈妈准备着饭菜;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爸爸忙着贴春联,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下午两点钟,我和妹妹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了,迫不及待的换上了新衣服,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天还没黑,一盘盘美味佳肴就已经陆续端上了桌:有晶莹剔透的红烧肉、有热气腾腾的老鸭汤、有色香味俱全的炒菜……看的得我直流口水,还没等开席,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块红烧肉、一只大虾、一块豆腐都进了我的嘴里。瞧:我的'嘴巴鼓得像个小皮球!

晚上8点钟,我们一家人都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可精彩了: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相声、小品;有悠扬动听的歌曲;有美丽动人的舞蹈,真是精彩不断。只可惜瞌睡虫老来跟我打闹,使我不得不进入了梦乡。不过庆幸的是我在梦里也听到了新年的钟声。


四年年味作文(14)

今天去到校,和我班同学交流了好长时间,才发现我们家的除夕夜还真的是满有特点的呀~那我下面就来写一写!

“噼噼啪啪”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我从甜美的梦中叫了起来,本来打算再接再厉继续睡,突然想到今天中午就要奶奶家呢,所以就乖乖的起来了。

我们一家子梳洗打扮好就向奶奶家进发了。

这一路上的“噼噼啪啪”声就没停过,还真的是满有年味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才刚刚12点多,爷爷奶奶就开始为今天的除夕之夜的大餐做准备了。

又是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晚上了,全家人围着桌子聊天吃东西,还一边看着春节晚会,不过我心里想的可不是这些,而是12点(半夜)的饺子,其实我是不太爱吃饺子的,但是饺子里的钱,绝对不是大家想的一毛两毛的,而是分别用1毛,5毛和一元的换10元,50元和100元呢!(其实这个意见还是当时我向我爷爷提出来的呢,现在这么一想,我爷爷还真是好,我那么一说他居然就答应了)

哇,“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20xx年来啦!


四年年味作文(15)

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探亲。我很喜欢去外公家,因为外公的家很大,家门前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爱的三个表姐和我们班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只可爱的猫。

到了外公家,大人们都忙着做菜,我和三个表姐闲得无聊。大胆的三表姐便提议说:“我们去买些甩炮和炸炮来玩吧!胆大的呢就玩甩炮,胆小的呢就玩炸炮。”大家都拍手表示赞成。

甩炮和炸炮买回来了,三表姐就试玩给我们看。她先用打火机点燃甩炮的头,让甩炮在手中燃烧一会儿,接着便立刻把它丢入池塘。只听“轰”的一声闷响,水花便被甩炮溅到半空之中。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炸炮“啪”的一声惊响,便立即爆散开来,四周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儿。

胆小的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这么开心,于是也试着玩了一根甩炮。没想到她的胆子越玩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三表姐玩炮的'胆子。她把甩炮放进烟盒里,结果把烟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里,结果把泥土炸了一个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个坏了的桔子上,结果把桔子炸得开了花……

看到这里,我和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这场游戏。大家一会儿上树,一会儿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这些甩炮和炸炮虽然是为小孩子们设计的,不过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同学们玩的时候得注意安全哟!

这个充满年味的游戏,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