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作文(实用4篇)
北海以南春未眠
2024-06-30 07:30:04
其它
其它

丧事作文(1)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家里的老人过世,丧礼极为简单,就是把老人放在自家的正堂屋里三天三夜。三天过后,便将老人送入祖坟。虽然丧礼极其简单,但却寄托了亲人们的一片哀思。

可如今,丧礼却变得奢华起来。

或许这样的场面并不少见,在老人生命垂危之际,那些所谓“孝顺”的子女,提着礼物来了,可谁会走到老人跟前,和老人认真地说说话、谈谈心呢?他们或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或是怕沾染上老人的霉运呢。

当老人过世了,子女们往往会一齐跪在老人遗像前,哭上一会儿。那“打雷声”一声高过一声,只可惜落下的都是“微雨”,他们其实是在故意用声音“震撼”周围的人。等到举行丧礼的这一天,理应是肃穆的地方,却变成了歌舞升平,子女们请来了只会唱流行歌曲的男女。恰巧,昨天我就听到了一首“神曲”:《今天是个好日子》。天啊!这群人不是来砸场子的吧?四周发出一片欢笑,那悼念亡者的沉痛的气氛呢?

如果以为这就是“孝顺”,那就大错特错了。前面的这些都只是哗众取宠,好戏还在后头呢!当最后老人要入土为安的时候,本应是最悲痛人心的场面,可是从这些“孝顺”的子女眼中看不到一丝哀伤。那么哭声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孝顺”的子女们租了别人给老人哭灵。

唉,这都是些啥人呢?

终于,天色晚了,一群人围坐在屋子里打扑克、搓麻将。那群“孝顺”的子女呢?此时他们正在另一间屋子里分享着“胜利的果实”。

是丧事,还是喜事?看来,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地思考了。


丧事作文(2)

听妈妈说,小时候,她的姥姥过舌时,丧礼极为简单,就是把过世的老人摆在自家的正堂屋整整三天三夜,然后送入祖坟。那时葬礼虽然简简单单,但是全家人对亲人的思念却不同一般。甚至隔个几年时间,也难以抚平他们内心的伤痛。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在地的变化,丧礼也变得奢华了。不仅如此,它的实质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很多场合丧礼已成为人们赢得赞誉、博得金钱的手段。

我常见到这种事:当老人生命垂危、外床不起时,儿女就随使买点东西,送上家门,很少会走到病重的老人身边,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似乎怕沾染晦气。真正地等到老人断了气,所谓的于孙便会一齐跪在老人的床边,哭上个半天,而且一个比一个声音高,故意让周围的人都能够听到他们“伤心”的呐喊。第三天,给老人举行丧礼时,那可是一片沸腾:有念经祈祷的和尚,有吹吹打打穿得花花绿绿的土道士…似乎各方神圣请得越多,越能表现他们的孝心。后来不知谁起的头,流行起了鼓乐队,有敲架子鼓的鼓师,有高举话筒唱爱情歌曲的轻男薄女,最可恶的是还来了个男、女主持。天啊!这葬礼哪有半点伤心,哪有半点催人泪下的沉闷气氛,更不会有那街心裂肺的疼痛感,这究竟足丧礼还是庆典?

或许在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年人的眼中,这风风光光的丧礼,热热闹闹的场面就是出自于儿女们的一片孝心,他们一边看,一边盼望着自己的儿女也能做到这些。也许在那些二三十岁的青年人眼中,这缠缠绵绵的歌曲、动感十足的`舞蹈,是一场免费的演出。但在我的眼里,这样的子孙给自己的亲人办这样的丧礼,纯属搞笑,纯属哗众取宠。看吧,当老人快要离开家门的时候,那些孝子赞孙、孝女贤媳,装腔作势地跪在门当中,杜着嗓子就喊:“我舍不得您呀,您不能就这样走了呀……”可脸上的表情却是麻木的,泪腺里也挤不出一滴泪水。终于,天色晚了,这场戏本到了收场的时候,可有的客人还赖在这里,不肯离开。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凑着人多,搓搓麻将。他们一边寻乐一边吃美味点心,一直玩到天尧,那是异常快乐的。“孝顺”的儿女,这时躲到了另一间屋子,开始盘弄一天中所得的“收入”。“花了那么大代价,到底得到了多少利润?”经过三番五次的猜确计算,大家都确认无误后,便分起了那一大堆钱物。他们的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与快乐。


丧事作文(3)

楼下那块空地上又有人搭灵棚办丧事了。

原来是那位终日在楼下徘徊的老妇人去世了。昨天还见她好好儿地坐在石凳上喃喃自语,今天见到的却是她那摆在灵柩前的遗照。

她可能是个受儿女遗弃的老人吧。每天可以在那似乎是她专用的石凳上见到她那佝偻的身影。她终日坐在那里,保持着同样的坐姿,双目无神地望着街上行色匆匆的'男男女女。有时她会跟自己“聊天”,还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破口大骂。在别人眼里她是个精神失常的老太婆,但我觉得她是因为孤寂无助而造成了心理失衡。

她一日三餐都在石凳上吃,每顿饭也只有几块干面包和一壶开水。虽然如此,她却从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有时她还索性不回家,就躺在石凳上过夜,如同流浪汉一样。

“死”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原以为丧事一定会草草了事,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丧事竟办得十分铺张。灵堂挤满了披麻戴孝的儿孙们,亲戚朋友也来了不少。在这里,大家除了尽情吃、喝,还有机会欣赏到乐队演奏的时下最流行的歌曲。“孝子贤孙”们为了解闷,在夜间守灵堂时公开聚赌,麻将声吵得附近的居民整夜无法入睡。

热闹了7天之后,他们才准备出殡。丧事办得有声有色,活像个一场欢送会。“孝子”贤孙”们都依照长幼次序排成整齐的行列向前走着,而脸上的表情却看不出半点儿悲伤之意。


丧事作文(4)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泉州哭灵女哭出“血泪”。这引起了我关于丧事的联想。

在我小时候,我二舅公过世了。我们围成一个圈,哭灵女在圈内跪着绕圈。她手里拿着话筒和二舅公的相片,嘴里不知在唱些什么。她经过我的时候,我打量了一下她:穿着一身白衣,脸上打着白得吓人的粉,眼睛周围还是粉红色的。再次转到我跟前时,我惊奇地发现她的'脸上眼角有几滴粉色的泪珠,虽然我与二舅公从未谋面,但也不禁想:这样的一个人为他而哭,他会满意吗?

去年,小区里有位老人过世了。这位老人也许比较“德高望重”,丧事整整办了一个星期。中午,你正想小憩,突然楼下就传来了哭灵女低沉的“歌声”,每句词后面还跟着一个抽噎的声音,背景音乐是哀乐或者胡琴声。当你适应了这些音乐,“爸爸啊!”一声大喊,击破你的耳膜,直达你的内心!这种方式的宣传效果特别好。方圆十里的人,无论知不知道死者,都会被一种悲凉的气氛所感染,真心点个赞!

上星期,我正走在放学路上,迎面遇上了一个送葬队伍,恰好停在了十字路口,不仅切断了一条路,还让两条路少了一车道。紧接着哭灵女在队伍中说起话来,每句音调从低到高,还押韵,可惜我一句也听不懂。两排晚辈蹲在地上,大人们恭恭敬敬地低着头,小孩们却东张西望。其他随行的鼓号队、花圈队可以歇歇了,于是喝水的喝水,抽烟的抽烟,聊天的聊天。队伍的上方举着许多死者的照片,还有电子屏写著名字,用意至今仍是个谜。终于,哭灵女把话说完了,于是又开始放音乐。令人费解的是,放的那些歌都是一些快节奏,甚至有些喜庆的歌,无一例外。难道是为了使大家变得乐观,重拾生活的信心?

曾听一个叔叔说过:“我要死在安溪,因为这里的葬礼最隆重。”但,我想,“哭灵女”毕竟不是丧者的子孙,她们的“哭”也是给外人看的,有必要吗?老人在堂是个宝,儿孙们应多多孝敬;老人升天,是去极乐世界享福,还是节哀顺变吧。

这种“隆重”的葬礼还是“简洁”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