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新素材
南枝向暖北枝寒
2022-11-03 02:32:29
其它
其它
高考作文新素材1:巴尔扎克小学时的作文

巴尔扎克是法国着名的文学巨匠。他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这小子有没有天分,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

巴尔扎克接过作业本后,认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说:“嗯,这小子天赋不高,灵气不多,凭这很难当作家。”

老太太听后,发自内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为你们当作家的什么都懂,没想到,你连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学作文都看不出来!”

巴尔扎克也禁不住笑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学老师。

巴尔扎克的判断显然是错了,因为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础,却忽视了孩子将来的努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巴尔扎克在成名之前,他写的那些文稿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困境,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是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便在桌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正是在这段最为失意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破费了700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正是这句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座右铭,支持他度过了难关。后来,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巴尔扎克的作业和手杖,又一次证明了无数成功人士坚信的箴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就是一直在努力。

高考作文新素材2:著名军事学家孙武的故事

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

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

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

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高考作文新素材3:韩信画兵挂帅印的故事

1、韩信巧分油

韩信是汉代的大将,小时候便爱动脑筋,聪明过人。

传说有一天,街上的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路过这里的韩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着。他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因意见不合,准备把油桶里还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又为了分油不均而争执不下。

韩信仔细端详着,他们手头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他们用油桶倒来倒去,双方总不满意,因而吵嚷起来。

有没有办法把油分精确呢?

韩信面对两个各不相让的卖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默默沉思着。

忽然眼前一亮,大声说:“你们不要吵了,没有秤,也能够分均匀!”

说着,他把办法告诉了卖油人。

按照韩信的办法,两个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满意。

2、韩信画兵挂帅印

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来,又极力向刘邦保举让韩信挂帅带兵。刘邦被磨得没办法,就赌气地说:“好吧,你叫他来,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智谋。”

韩信被请来,刘邦拿出一块五寸见方的布帛,递给韩信说:“我给你一天的时间,你在这上面画士兵,能画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站在一旁的萧何心想:这块小布帛,能画几个士兵?急得暗暗叫苦。不想韩信却毫不迟疑地接过布帛就走。

第二天,韩信按时交上布帛,上面一个士兵也没有。但是萧何见了却大喜过望,刘邦看了也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确实小看了这个胯下之夫。于是就答应把全部兵马交给韩信,让他挂了帅。

你能猜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