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旗袍的作文600字(推荐3篇)
心若磐石
2022-11-27 03:19:14
初中
其它

关于旗袍的作文600字(1)

我的衣柜里有好几件花花绿绿的小旗袍,让我爱不释手。我经常穿着它们参加各种重要活动,每一件旗袍都承载着我的一个梦想。

我最钟爱的是一件红色小旗袍,上面绣满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鸟。有画眉、黄鹂、云雀……个个活灵活现,惹人怜爱。穿着它,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婉转动听的鸟鸣。这件小旗袍做工精致,镶着蓝色的边,摸上去很柔软,穿着也非常舒服。

今天,妈妈帮我挑选的就是这件我最爱的红旗袍。你知道今天是什么重大的日子吗?我今天可是要去参加市里的小主持人大赛呢,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我穿上这件小旗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左瞧瞧右看看,还时不时转个圈。穿上复古精致的小旗袍,再扎上两条麻花辫,镜子里活脱脱一个民国小姑娘。“钦钦,我们准备出发啦!”妈妈在门口喊道,我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镜子。

来到比赛现场,这儿可真是热闹,小选手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光彩夺目的。她们有的穿着白纱裙,转起圈来如同一朵朵怒放的白莲花;有的舞着小花裙,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还有的外面披着黑礼服,里面穿着白衬衫,打着小领结,好似一只只神采奕奕的小企鹅。很快轮到我才艺展示了,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身上心爱的小旗袍也好像在给我加油鼓劲呢,我更加信心满满。我坚定地走上舞台,开始了声情并茂地朗诵。不知是旗袍给了我勇气,还是我准备得更充分,我的表演进行得很顺利,表演结束后台下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我与小旗袍的感情日渐深厚,它们是我成长的见证。我一定会好好珍藏每一件小旗袍,让它们继续陪伴我成长。


关于旗袍的作文600字(2)

或许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留给我们的映像就没有再变过。她姓杨,是我初一的语文老师。当第一次看到那件旗袍从门外款款走进来时,她似乎就已与文人划上等号了。藕白色的底子,绣上几团婉约的菊花,与整齐地簪在脑后的乌发,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洁,那么的优雅。这是李清照穿过的旗袍,是唐伯虎描过的旗袍,是千年前的江南女子爱过的旗袍。千年的丝绸,千年的旗袍,一张绣口吐出丝绸之路的故事,仿佛是从千年前走来,这我们讲述着无限的辽远与苍茫。

康南海的字宏大但不娟秀,所以他是革新家而非文人。你且看她一双笋尖般的纤手,从盒中取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出一行行的千古篇章。她的字,端庄但不呆板,灵动却不随意。有欧阳询的影子,得黄庭坚的传承。笔随心动。讲到苏子瞻时,便气势磅礴;谈到柳三变时,便小巧玲珑。那一只从旗袍里伸出来的臂膊,在空中挥舞着,留下白色的印迹。如同中国一代代的才人,用笔挥洒自己的性情。不过曾经的白底黑字,如今的黑底白字。

若是她开口朗诵,便更是当惊四座。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作者们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从那看似弱小的口中迸发出来,便是万丈的激情。当她读到《满江红》,便怒发冲冠,气愤填膺;当她诵到《雨霖铃》,又哀不自胜,长吁短叹,余光中先生曾说:“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是最具感性的功效。”抬头看看她独自沉醉的神色,低头听听她一咏三叹的回转,忽然想起李白的船上长啸,杜甫的江边独吟,还有王维的月下漫步,黯然嗟叹。旗袍的俯仰,演绎出天地的开阔。

她最喜欢教古文,她好文言的简洁胜过白话的易懂。她的教学方式很传统,是千年前的传统。韩昌黎、柳子厚便是她的生命,而她如今又要将这种生命传递给我们,延续下去。讲现代文时,她又往往能将古文与现代文结合起来,于讲解中忽然说出一句名文来,我们既惊叹,又佩服,却又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奋发的精神来。她的脑子里尽是唐诗宋词。她会在《社戏》里说出“当初只道是寻常”,又会在《春》中引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国沉睡已久的古典文学,在现代社会几经遗弃后,被她用旗袍重新彰显,在课堂上求一隅生存之地。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我们却又发现,在民族的危难时刻,挑起担子的又常常是文人。她用“直挂云帆济沧海”鼓舞我们,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激励我们。她不怕前进路上的艰难,因为她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她不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因为她知道“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于是她成功了,用我们的收获证明了她的成功。她的屡次碰壁,是因为文人的倔强吗?她的终获成功,是因为文人的执著吗?那件旗袍下的身躯,竟有着如此强大的毅力吗?

余秋雨先生断言:“最后一代传统文人,终于地街市间消亡。”她是传统文人吗?不是的。她是现代文人吗?不是的。那她是什么呢?

倏忽间,一袭旗袍从我身旁经过,带来袅袅文人的味道。我望着那旗袍的背影,忽然就有了答案——

是桃李满天下的老师。


关于旗袍的作文600字(3)

旗袍这尤物,应入了江南的画去,再从《满庭芳》的词令中走出来。

常常不由地认为张爱玲是穿旗袍最好看的女子。据说,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众人都穿着中规中矩的列宁装,唯有梳着爱苏头的张爱玲一袭旗袍,光艳动人。

张爱玲穿出了旗袍的韵味,或者说是她自己的韵味。

见过一张她穿旗袍的黑白照。此后,脑海中无端地浮现她光鲜可人的样子:橄榄绿的暗色绸,涌动着暗红色的浪纹,在胸口突兀地绽一朵金红色的大花,恣意,烂漫。

在她身上,旗袍似乎显出张狂的意味来。

她的文字就如她的织锦彩袍,开成一片绚烂的海上繁花。但当你用心去探这些文字的温度时,却发现它们是凉的,是悲冷的,有如在阳光烫晒后渐渐冷却的金丝银线。

而一个人的文字,映出一个人的灵魂。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中,我记得有一幕是冷清秋穿了一件棉质的旗袍,湖蓝的底色,缀了细碎的紫丁香,在一棵梧桐树下低下头去,望着一地寂寞摇曳的叶影。她的眸子温婉如水,流几分淡淡的忧愁,盈盈温柔在一瞬间蚀人心骨。无端地觉得,她就该这么穿。换了别的衣服,似乎便不再是她,似乎便消了那种“怎奈何流水落花去”的风韵。

冷清秋的性格正如其名,乍一看,顿觉其冷,但细品“清秋”二字,却品到细腻的柔与微凉的忧。当她着水质旗袍,在梧桐树下低头的一瞬间,那柔的甜美在风中展露无遗,而忧早已凉在深深浅浅的叶影里。

大方的剪裁,大气的轮廓,简单的线条,刚毅的棱角,初兴的旗袍竟是这般的严肃刚直。那时的女子不满中国封建旧社会的男尊女卑,以旗袍彰显女子的千种风骨,万般柔情。

旗袍,是女子叛逆坚毅的魂。

旗袍的华彩是女子们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颜料细细涂绘的。每一朵花饰、云头都是由女子用情感之线精心织就。也许,你能从旗袍的一朵莲中读懂一个女子的羞涩;也许,你可以从那层层叠叠的盘花丝扣中一窥女子细细密密的心事。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读得透层层花瓣包裹中一颗嫩蕊的愁心?

一纸旗袍,一纸女子的诗文。

读一件旗袍,很难;想要读懂,更难。旗袍是女子的影,你触得到“它”,但你终究抓不住“她”。

站在锦绣旗袍前,我瞥见女子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