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上海卷)
中年白发
2022-11-02 00:32:37
高考
其它

在某种意义上,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有了过程,结果如何,都无所谓了。——题记

从小学至今,我玩篆刻差不多有两年了。我用玩这个词,是因为没有经过老师指点,也没有深刻的研究,只是偶尔在闲暇时拿出来刻划刻划,况且还刻得不怎么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不曾放弃它,时断时续地磨砺着,从中真是受益匪浅。

二零零五年七月份的一个晚上,我刻的第一枚印章横空出世了,虽然只是个简单的大字。我记得,那天清晨,从抽屉中翻出爷爷的印作,觉得好玩,便要了套刻章的工具开始玩弄起来。过了一年,等水平稍有提高,我便开始刻我的名字。信手抓来一块方石,轻拧水龙头,在涓涓细流下用砂纸磨去污垢,将光滑洁净的一面夹在印床中央。虽然我学过点书法,但对篆书只是半路出家,不得不找来一本篆刻字典以备不时之需。刻前查查字典,找到范字,先用铅笔大致画在纸上,然后将纸反过来,将所得的反字小心翼翼地画在方石上。阴文略为好刻,用细刀沿铅笔印划出一道道浅浅的白纹,稍稍修改,又拿起个大号的铲子,慢慢由白纹向周围扩张,不时吹去那些挡着视线的石沫。待到粗细差不多了,再做细节描绘。我喜欢先将印章放远些,便于看到整体上的缺陷。篆书的笔划是圆滑而有力的,但这却棱角分明,刚强但缺力度,就微微磨去一层,再行加工。我用中刻刀在遗址上轻轻削过边框,将棱角周围向外拓,即变得圆润又不太细。因为刻的是阴文,修改尚有余地,磨了刻,刻了改,改了印,印了磨,反复几次,终于定稿。待在本子上留下记念,便毫不留情地将两个小时的劳动所得磨去,期待着下次新生。

那几天,楼里有人家装修。奶奶问:你不觉得楼下很吵吗?没听见。我关上水龙头,将石头沥干,我觉得很安静。

到现在,我已经有了数枚自刻的作品了。我喜欢它,是因为我享受着那反复修改的过程,与越改越好的成就感。并且,它让我拥有了一直不曾得到的沉稳与定性,是我一生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