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高三作文
宁静随缘
2022-10-27 01:24:34
高三
其它

许多同学认为写作时“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无文可作”。他们的文章,要么完全凭想象,胡编乱造;要么毫无新意,记流水账;要么文章拖沓、无真情实感。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真实体验才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唯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细心体验生活,认真思考生活,用慧眼发现生活,作文创作的素材才能源源不断。

人在高三喜乐参半,山雨欲来风满楼。

妈妈最近总是爱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伙伴,一起去听某教育机构有关高考的讲座。她有时会捧着一本大绿皮书,假装若无其事地飘到我旁边,翻动几页。我只好“礼貌性”地问她“你干什么呢”,她总是很兴奋地说:“闺女,我又给你寻了几个好专业!……”

大绿皮书上的“热门专业”几个字立刻闪瞎了我的眼。

我向来对那些讲座不以为意,只把它们当作妈妈缓解自身焦虑并尽量参与我的高三生活、企图为我的未来规划的一种方式。讲座上的分析大多是共性,但我有个性!那些“热门专业”,我又不可能因它们热而将其奉若神明;那些理性分析或许可以让未来的职业道路更平坦,但我却想走自己的路。

我自诩生来便正义感爆棚,小时候的愿望不是当警察就是当医生:一个黑猫警长,一个白衣天使;一个除暴安良,一个救死扶伤。后来我发现,自己动作不太迅速,容易拖组织后腿,便立志于后者。还记得小时候玩过家家时我总扮医生,神气地挥舞着塑料听诊器,假模假样地开药方。我看《急诊室的故事》,看《无限生机》,看《心术》,看《青年医生》……自学电视剧中胸外按压的手势,有时甚至会冲着镜子里戴着大口罩和黑框眼镜的自己傻笑。

与其这样幻想,倒不如少想多干。上了高三后虽然很忙碌,但我自知终于可以为梦想一决雌雄了,我离梦想、梦想离我又近了那么一小步。

记得那个午后,从堆满书的课桌上抬起头来,我恍然想起:还有两个月,我成年;还有七个月,我高考;还有十个月,我上大学。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山一般的学业面前,在飞一般的日子面前,人在高三的我感慨颇多:

每当看到安晓菲奋笔疾书的手,就会想起她札记本上的“我喜欢下了晚自习一出楼门,就发现有那么多人与我一起默默奋斗着”;每当看到沈章略沉思时轻遮住半脸的刘海,就会记起我俩漫步地坛时满地的鸽子、暖暖的阳光;每当看到教学楼四、五层灯火通明时,便总能想到“与子携行”的誓言,随即心中便腾起一团火……

这些都是怎样的浪漫与温情啊!这些浪漫与温情将绽放在一片怎样的十七八岁的天空中啊!

高三是物理老师怀军口里的云淡风轻、运筹帷幄,是生物老师红军言下的“万水千山只等闲”,是语文老师香平斗志昂扬的一声“上课”,是英语老师铭杰埋头批作业的一个侧影,是化学老师志刚紧皱的眉毛,是班主任、数学老师维军直不起的老腰……

人在高三,情非得已,偶尔也有一腔心事,但兵荒马乱,却没有一刻停止成长。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见高三多妩媚,料高三见我应如是!

点评

人在高三,可思可想可写的东西很多,思路很容易打开。本文作者由妈妈在“我”高三时的所作所为切入,进而联想到人在高三的自己,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日日和自己并肩奋斗的同学、老师,文思飞扬,侃侃而谈,洋洋洒洒,有自嘲也有调侃(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读来让人觉得真实可感。作者善于体悟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流畅的文字将其表现出来,正所谓,有真情、有体验方能写出有灵性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