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集锦7篇)
尘埃飞雀
2022-11-29 02:58:06
中考
其它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1)

自那时起,那个温暖的声音就常常在我的心田中响起。回忆着那个声音,追溯着记忆的脚步,我的意识仿佛回到了那个令我万分焦急的时刻。

那次春游,我玩的十分尽兴,在快要准备回家的时候,我开始检查我带来的东西有没有遗漏“薯片——还在。巧克力——还在。水杯——还在。可乐——还在。妈妈给我用来通讯的手机”手机呢?手机哪去了?我在心里祈祷是我看错了,检查错了。丢什么都好,就是不要丢手机啊!

带着一丝恐慌和侥幸的心理。我又找了一遍旅行包。希望找到那个手机,可是,上天给我这个美好的幻想残酷的打了一个“否定”的决定。我又问了和我一起旅行的老师,同学甚至是导游,可他们都没有看见。

我满脸失落的回到了家,在家里也一直是低着头的。妈妈看出了我的不对劲,于是问:“怎么啦?”我沉默了好半天才回答:“妈妈,我把你给我的手机弄丢了。”妈妈失声道:“啊?”我突然想到了妈妈手机和手机壳之间有一张妈妈的名片,名片上有我们家的地址和电话。我就赶紧说出来了:“妈妈,你手机上不是有一张有我们家地址和电话的名片吗?捡到的人会打来的啊。”妈妈:“你以为人人都那么好吗?很多人捡到了东西都是自己拿着用的,谁会花钱跑过来还给失主啊?”

在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之后,我整整一天都闷闷不乐,直到一个陌生人敲了我们家的门,我那时在写作业,隔着墙听到了妈妈与那陌生人的对话。陌生人:“我是按着这个地址过来归还手机的,请问你是这个手机的施主吗?”

妈妈:“是的,谢谢你。”

那时,我感觉那声音简直是天堂传下来的福音,令人倍感温暖。他归还了妈妈的手机后,就一声不吭的走了,没有任何的索求。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2)

闭上眼睛,耳朵旁轻轻滑过一缕发丝发出细微的声音。这是我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声音,也让我想起了记忆深处说好要忘记的那个他。

他是我的哥哥,但我却从来没叫过他哥。这也成为了我的遗憾,没有在他还在的时候叫他哥哥。那个下午,阳光正好,洒在他的身上,给他增了点暖意,也给阴暗的病房带来了暖意。见我走进来他跟我说:“娜娜,我想剪头发。”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头发会因为治疗慢慢的掉光,他不想看着烦心,想把它剪掉。然后我和阿姨征得医生的同意带他去了附近的理发店。

以前的时候都是他和我一块剪头发,因为我不爱剪头发,他就会陪我一块剪,剪完之后我们就会跟对方说怎么变得这么丑。这一次也是一样,我和他一起剪头发。耳边都是剪刀剪掉头发的清脆声,头发划过身体掉在地上的声音,这是他最后一次剪头发,这个声音也成了我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声音,因为我再也听不到了。

后来他的病开始慢慢变好,可以出院了。我们带着他回了老家过年,带着他去了很多地方旅游这是他第一次和我出去旅游,却也是最后一次了。第二年的时候,他的病开始恶化,又住进了医院,这一去就再也没出来过。他最后走的时候,我没在他身边,他是在睡梦中走的,昏迷了三天静悄悄的就走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陪着我去剪头发,再也没有人会在剪完之后跟对方说怎么变得这么丑,再也没有人会给我弹钢琴了,那个人走了。

最后一次剪头发的声音成了我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声音,因为有他,所以难忘。

“好了剪完了。”身后的理发师提醒我道。我睁开眼,望向旁边在心里默默的说了一声你怎么这么丑。走出店外阳光依旧,我期待与你的再次相遇。

哥,再见。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3)

脑海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让你勇于尝试新事物,比如——“试试去呗”!

外公69了,两鬓早已斑白,可从未泯灭他那颗勇于尝试的心。

“你说是这里好还是那里好?”“对啊。”“哈哈哈!”听看这爽朗的笑声,我充满疑惑地来到客厅,听着外公那不止的笑声,视线便转移到了手上。《旅游攻略》四个大字印入眼帘,我无奈地耸了耸嘴角,问道:“外公,你这是要搞哪样哦?”他看了看我,挑眉浅笑:“快来快来,你看这些地方,是不是好漂亮?”手中的书翻了一页又一页。“我打算过几天和你外婆出去玩,你推荐个地方呗!”我惊住了:“呃,外公,你要出去玩?你拿的这本书可是国外的呀!你那么大年纪了?出去玩不危险吗?”外公一脸嫌弃,眼睛里透露着鄙夷:“不行吗?试试去呗!”顿时那神情向往起来

试试去呗!去饱览这大千世界!

还记得五年级,我看着一本《小王子》的书犹豫不决,那是一本全英文书,成年人阅读它都十分困难,可我想读,又怕买来什么都读不懂。我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正在拿起一本历史书翻阅的外公,“看我干嘛?想买就买呗?磨磨叽叽的!”“可我读不懂,这是全英文的呀!”

“试试去呗!看不成的话你给我,我拿给其他人。”外公的目光很坚定。书买回来了以后,我用了一年的时间阅读完,现在来回翻动那全是笔记的书,心中满满的自豪。

试试去呗!去发现书中的绚丽多彩!

外公最近爱上了竹笛这乐器。有时,闭上双眼,吹奏竹笛,在阳光的照耀下,神情满是陶醉,像一幅奏乐图。就在两周前,外公还是个竹笛小白,竹笛就在眼前,却不知从何下手。我看着外公,道:“你确定要学竹笛?据我所知,竹笛并不好学。”外公盯着它:“你不知道,在我小时候,并不知道乐器二字,那时在农村里,不停地干活,干活。现在有了乐器,为什么不试试呢?”浅浅勾勒的眼眶中仿佛看到那双眼燃烧着一簇火,那是渴望的火把。

试试去呗!去感受这动人心弦的音乐!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但那声音,依旧常在我心田。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4)

雨滴落进池塘发出一声声脆响,谱成曲雨戏荷叶之歌;纤细的秒针一圈圈旋转,转出了唯美的光之韵律;笛音婉转悠扬,传入云霄,拂动着游子的心弦。只是,再美的声音都比不过心底那铿锵的鼓舞:“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还记得那个夏天,我们曾在一起拼搏,一起幻想我们渺茫的未来,那时的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友人,我在的地方必须有你的身影。偌大的教室,灼热的阳光,悠然的花香,时间在此定格,连我们也一同被嵌进了那唯美的画面。笔尖飞快地在纸上游走,写下一段深情的文字,笔的款款深情挡不住流走的时光,留不住失去的年华,唯有你在我孤独、沮丧的时候,轻轻在我耳畔低语:“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那次,我被试卷的熏香迷了头脑,屋子里弥漫着灼热的空气,一个个昏昏欲睡的眼睛里倒映出了对试卷的彷徨,我们相隔两岸,相视一笑,仿佛扫清了所有的烦恼,可最后事与愿违,布满在试卷上的嫣红的字迹往往能直击我们的心底,我趴在桌子上小声啜泣,你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轻轻耳语:“加油,我与你同在。”我有些嗔怪的说:“难不成你还要与我同分,同卷啊”你神秘的笑了笑,用手比了一个数字,我终于破涕而笑,原来这真是与我同在啊。

阳光微醺,樱花的香气在空旷寂寥的操场上弥漫,连同明媚的光线一起微微摇曳,我们肩并肩在操场上奔跑着,胳膊跟着节奏悠然摆动在空中划出两道优美的孤线,那时的你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顶着灼热的太阳你依旧在我耳畔低语:“加油吧我与你同在!”此后,我除了那句铿锵的鼓舞,记住了你与我并肩作战的执着,还记住了那个午后浓稠得化不开的光线和馨香。

后来,樱花凋零,余香褪尽,一场考试,散了一个夏天。而那铿锵的鼓舞,坚定的声音,随时光旋转,却驻进了我的心底——“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时光微微凉,在那个丰盈的季节,记忆被定格。时光,停下,又走了,交叠的故事依然一串一串,旧事发着光,闭上眼睛那声音就在我心底回荡:“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金色的阳光,空旷的街道,空气残留的樱花的余香承载着我的欢喜,我的憧憬。光阴荏苒,时光流逝,今天的你还好吗?你是否知道,你那低低的耳语,如洪钟大吕,常在我心田彻响,鼓舞着我向前:“加油吧,我与你同在!”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5)

昔日如烟,随风飘逝,欢笑忧愁,皆褪了色,黯淡地洒落在角落。唯有那声音,牢牢扎根于我的心田,真真难以割舍。

儿时的我,随父母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当时生活还有些拮据,空调并不盛行。为减轻夏日的炎热感,父母请人在天花板上装了个吊式风扇。待我降临时,那个风扇已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年。可能有些年老体衰,风扇在转动时带了些“吱吱吱”的喘气声。

幼时的.我很怕热,每逢夏季,我都会热得哇哇大哭,折腾出一身汗。而每当这时,妈妈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心疼地搂着我,给我讲故事,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听故事的时光可真美好啊。小小的我躺在妈妈暖暖的怀抱里,妈妈轻柔的嗓音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梦幻精彩的童话。每当这时,风扇“吱吱吱”的声音都会跑来凑凑热闹。于是,妈妈的嗓音,风扇的“吱吱”声掺在一起,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逐渐困倦的眼皮上,我的梦乡中。

稍大些,我背上了小书包。日复一日,我养成了放学后写作业的习惯。温和的灯光下,我稚嫩的小手握着铅笔,“沙沙沙”地书写着。风扇仍旧在转动,安静的环境在“吱吱”声的点缀下,愈加显得静谧,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感觉。听着熟悉的风扇声,我不由得更加心安,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途中,总免不了磕磕绊绊。五年级那年,我迷失在了满大街流行的小说里。我陶醉于其中跌宕的情节,赞叹主角的智慧和美貌,投入了大量精力。我开始无心学习,忽略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故而在后来的期中考试中,我考的很烂,一科科分数低到触目惊心。我心惊胆战地看着满卷的红叉,恐惧、害怕、悔恨吞噬了我的理智,我崩溃地哭了。正当我哭到喘不过来气时,我听到不急不缓的“吱吱”声又轻轻奏起。抬头,老风扇仍在稳稳地匀速转动,处变不惊。那 “吱吱”声一遍遍地拂去了我内心的消极。我静下了心,像风扇一样,踏踏实实地追赶了起来。

后来,父母找了另一份工作,我们就搬到了城里。那风扇被遗弃在了老屋里,我也失去了陪伴我数十年的”吱吱“声。

但是,那声音,常在我的心田,诉说着往昔时光,鼓励着我大步向前冲。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6)

每当夜晚眺望夜空之时,常常会听到淅沥的雨声,如同耳边传来的细语,如同从久远的过去传来的微风。从那声音中,我听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那种追求,是对家人团圆的追求。还记得古老的过去,有一位名叫嫦娥的女子。为了保全名节,她毅然吞下长生不老药,飘然成仙。现在,每个无眠的夜里,每次侧耳细听,都会听到低声的絮语。这些须臾仿佛是在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罪恶的控诉,可我听到的,却是对辛酸现实的无奈与讽刺。没有人权的女子,只能被当作玩物,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我仿佛感受到了她那刻骨铭心的痛苦,听到了她在一个个无人的夜里,悲泣着自己的命运,感叹着现实的残酷。

那种追求,是对梦想与渴望的追求。又回到古老的唐朝,仿佛看到了从小立志做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的张衡。每天晚上,他那数星星的童稚的语音仿佛在耳畔回响。在每个晴朗的夜晚,抬头仰望,都可以听得到张衡那历经了千年磨洗依旧清晰的话语。这些话,诉说的是小时候曾许下的雄心壮志,诉说的是他对天文事业的种种热爱与珍惜,诉说的是他对自己成功道路的感慨。在一千年后的晚上,侧耳聆听,我依然可以感受得到他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强与他对未来的美好的遐想。

那种追求,是对责任与振兴的追求。又想起了那个萧瑟的夜晚。煤山脚下,他亲手砍下了自己女儿的胳膊,系上绳子,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空有恢复国家,振兴大明王朝的星愿,只恨生不逢时,寥落一声。阴雨连绵的晚上,拉上窗帘,躺在床上,总能听到崇祯那不甘的怒吼与即位时的雄心壮志。临死前,他曾哭到:诸臣误我!是啊,他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整治大臣身上,忽略了真正的危机。可是,他难逃没有错吗?滥用奸臣,抛弃贤良,滥杀无辜。一切后果,皆是因为自己才造成的。每个阴暗的夜里,听着崇祯的哭嚎,心中总有些莫名的感触。

每个无眠的深夜,听着那些穿越了千年的追求,总感到有种深深地感慨,对曾经执着追求理想的人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卑微与伟大的感慨。


留在心底的声音河南中考作文600字(7)

唐诗中有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可见乡音是连时间岁月都无法抹去的记忆,是没有独特的文字却依旧听起来极其亲切的语言密码,或温软、或豪放、或轻柔。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下游北岸,坐落着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城—望江县。望江是古雷池所在地,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那里是我老爸的故乡,是我印象极其深刻的地方,那里的安徽人、安徽事,特别是安徽望江人特有的乡音,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时常有一种不真实的历史穿越感。

“佳禾,回来啦!”又见到了奶奶。奶奶穿着粗布衣服,系着蓝色的围裙,头上还裹着一块老年人的头巾,整个人风尘仆仆的,仿佛赶路回来的是她,不是我们。她用围裙将手认真地擦了又擦,高兴地握着我的手,用地道的家乡话说:“我家娃真是长高了好多啊!”。

到了大伯家,刚到门口就听见高昂浓烈的乡音,姑姑、叔叔、哥哥、姐姐等等一大圈人,她们正你一句我一句用望江话聊天呢。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听到的是普通话,对家乡话的理解总是有些吃力,不过,尽管有些话语不清楚其中的准确含义,于我还是觉得很亲切、很温暖,这是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响应,有如五彩云霞,飘荡在我的心田。

夜晚,上灯了,一点点白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屋里很热闹,厨房里飘出的热气,掺着辣子和花椒的气息,挑逗人的味蕾。这时,在一阵烟气中隐隐地传来几句大嗓门的家乡话:“这个多加点辣椒,那个少搁点盐,汤好了,饭熟了,可以盛了吧!”,那光景,烟火伴着乡音,牵挂在每个家人的心间。

星星慢慢爬上了深蓝的天空,只有老家才能看见这天鹅绒一般的星空。散席后,还能在黑夜中传来几句家乡话:“我走了!”,“小心点,今天下雨了,天又黑,看好路……”。这会儿的乡音,似乎被夜色稀释了一般,平添了几分平静和柔和。原野静悄悄,月光田埂照,树叶不再沙沙响,那夜色中的乡音,伴着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

望江与江西、湖北交界,与江苏、浙江近在咫尺。那里的乡音既有赣鄂方言的高昂响亮,还有江浙吴侬软语的细腻悦耳。它热情豪放,又宁静质朴,就像我的家乡亲人们一样,常驻在我的心田,那乡音、那声音,也常在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