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高三作文
孤单蝴蝶影
2022-10-28 03:38:48
高三
其它

在远远的西南方,一个青苔砖瓦铺就的小村安逸地躺在山谷之中,其中就有我的家。

小小山村里祖祖辈辈耕作于肥沃土地上,几亩薄田往往就是一家老小的生活来源。自我记事以来,春耕秋收便是我童年的主旋律。

三月初开始插秧。插秧讲究掐准时间,插早插晚对秧苗的长势都不利,这一点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的父母是十分清楚的。赶上插秧的日子就早早从家里奔向田里,孩子们也都要去帮忙。水田里的土与水互相交融,和成了稀泥。水分充足,双脚一踏就陷了进去,冰冰凉凉的,可这不正是升级与希望的孕母吗?插秧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母亲是插秧的高手,娴熟的技术是日积月累下来的,一起一落间只见刚刚似要伏倒的秧苗不一会就立了起来,一排排,整整齐齐。孩子们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在极努力地插着。尤为耗费体力的还 是水田里的稀泥,提陷可极是吃力的!当我还 在把此当做游戏时,大哥却已经将小半块水田插完了。动作,眉宇间的神情像极了父亲,看着我的怠慢,便学父亲一个眼神丢过来,使我全身一震;但若是我努力,他便露出两颗虎牙会心一笑。

六月中旬,正是草鱼最为肥一美的时候。父亲是抓鱼的高手,他盘起裤脚卷起袖子,慢慢淌进水中,凝神屏气,小心地寻觅着草鱼的踪迹。突然只见他猛地一扑,一把抓住一条肥一美的鱼。双手高举向我得意地展示,脸上溢满了少有的喜悦。我也跃跃欲试,大手大脚地连扑了几次,未果,父亲略带气意地说:“这么急,怎么能成事?”我安静下来,定了神,学着父亲的模样一扑一抓,果真抓了条小鱼,兴奋地紧紧抱在怀中。父亲却用命令的口气严肃地说:“把小鱼放了。以后小鱼长成大鱼,再生小鱼,才会有更过的鱼。如果把小鱼都捞上来,以后就没有鱼了。这样说,你懂吗?”我似懂非懂地点头,不舍地把鱼放了。母亲厨艺了得,尤擅烹鱼,将鱼去鳞撒葱姜盐配上酱料腌制后烹调,放鱼入锅,控制火候慢熬,至熬出味,熬出色,放上调好的汁料,撒香菜,出锅啦!食材简易,这一锅土生土长的食材却被母亲烹调地色香味俱全。

蛙声依旧在清冷的风中飞旋,掩门声很轻地响进山村里,秋收的序幕已拉开。父亲母亲迈开矫健的步伐跑向稻田,手握镰刀将水稻割下,香甜的稻香弥漫原野。我家的几亩田,可以割上四天多的时间,父亲母亲怕哪天突如其来的雨坏了收成,从早到晚不间断地割着。我们孩子也一起干得热火朝天。等到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在太陽最盛的时候孩子们从家里窜出来,学着老人将谷子搬到谷场,一袋袋的在谷场铺平,翻晒;看得老人们都乐呵呵的合不拢嘴。

一连晒了几天的米,打成颗颗晶莹的白珠子,大而油亮,卖了个好价钱。母亲早已炒了几个小菜,等着父亲归来,陪父亲喝了半盏酒,半醉半醒间,父亲说:“米卖了的钱,可以够孩子来年的上学钱,还 可以添几件家用,再买几件衣服给你和爹妈,以后你就可以少操点心了,过两天闲日子,有我呢!”母亲喝了点酒,脸上就泛红,笑而不语。

终于有一天,父亲带着我们,赶在黄昏之前坐上了大客车。昏黄的日光洒下乡村,仍旧是残旧的砖瓦,泥泞的土埂。一路颠簸,我依稀记得父亲母亲那枯黄的眼睛望着那村,那田,那人,眼角滑一下了几滴老泪。离乡后,父亲母亲依旧肯干实诚,一辈子也没和人发生口角,没一句埋怨,和小区的人也都是和和气气的。

父亲母亲只是平凡的人,一生没有多大的学问,平凡如水的日子里有平凡的土地信条。他们一生耕耘那一亩三分地,耕耘着我们的家,也耕种着心中的土壤,扎根于厚土,丰实于生活;扎根愈深,待秋风一吹,谷粒肥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