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半命题作文
老大不小
2022-11-02 00:24:42
其它
其它

越长大越觉得父亲是个木讷的人。虽亲善稳重、脾性温和,于我而言,却不大好相处。

我是个很喜欢议论表达的女孩,而父亲却沉默少语。一路走来,我更乐意视母亲为知己,她积极热情,永远饱含活力,我们可以交换疑虑困惑,我也可以得到人生路上的指点。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却只会给我煲汤。

中学以来,学习竞争残酷,排名几度沉浮。与同学谈论远方的梦时,心中多少有几分迷茫。周末回家,正值父亲休假在家。推门而入,父亲系着那条花黄色的硬塑围裙迎出,牵带着一丝厨房的烟火气,接过我手上的行李。等我脱鞋、洗手,在沙发上坐定,必有一盅热汤摆在眼前。鱼腥的气味儿透过盖缘漏出来,就知道里头定是鲍鱼和鱿干。父亲抓来一条湿纱巾,掀去瓷盖,手指着桌面,又指指我:“快,清掉。之前那个中医说吃这个你会好一点,最近鲍鱼又不贵,周周给你炖几盅。”我却向来不喜这几个字眼,太粗暴,没有余地。只是一周一顿汤已成了父亲最忧虑的事。初一时同学写父母的爱,大多写母亲给自己做菜。老师含笑调侃:“每天各种做菜怎么就说得上伟大了?这个时代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精神上的营养。”当时我是自矜的——我写的是母亲对我人生观念上的影响。

当密友对我说出她父亲对她今后择业的计划和分析,当同学收到家长提醒强调课业的电话,当同桌说起她家人对将来择文择理的考量,我突然压力很大——母亲事忙,常无暇顾家,而父亲,偶有休假,却仍只是煲汤。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在饭桌上拍案而起:“不要一味只是吃啊,考试新政策出台这么久为什么不聊聊?”父亲慌张又有些平静,“知道你累呀,怎么能再给你压力。回家里也不好好睡觉,爸除了做点吃的,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办了。”筷子落在地上,只剩沉默。

而后的我,终究不再强求他改变他木讷的爱,其实也挺好——我毕竟早晚得担起自己的生活,有母亲聆听、父亲殿后,足够了。毕竟父亲的爱是从前不知我喜欢何种封皮而将文具店中各种样式都带回一本的那种笨拙。

也许没有他这种方式的爱,我也不会是今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