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那一次(精选5篇)
最远的距离
2023-02-07 01:44:09
中考
记叙文

期中考试的那一次(1)

窗外的桃花开了,粉红的花瓣飘洒满地。我轻轻走到那架钢琴前,打开琴盖,弹奏着那黑白分明的琴键。那桃花的香气与着悠扬的乐声融为一体,弥漫在空中。我的思绪也飘回到几年前,那次比赛——那一次,我是主角。

我从小热爱弹琴,从3岁起开始练习。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学习,那架伴我练习的钢琴也渐渐被人遗忘,盖上了厚厚的尘土。然而,一次意外使我再次弹奏起那件钢琴。可早已手指僵硬的我能够学好吗?一时间,心惊胆战。在种种的困难下,我开始了钢琴之路,记得那时每每望着那密密的琴谱时,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而我的音乐老师——王姐却一直耐心教我。由于儿时的基础,渐渐的我找回了当年弹琴的感觉。

后来,王姐跟我说去参见一个全国的钢琴比赛,那时的我欣喜与焦虑一并涌上心头。喜的我可以有机会见识更好的选手;忧的是在那样高手云集的地方,我能是主角吗?

恍惚间,到了比赛的时间了。我早早来到比赛现场,聆听着那一首首动人的音乐,如高山流水般,我不禁一颤,我能行吗?渐渐的,我的双手变得湿漉漉的,连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虽是夏天,但是我总觉得阵阵凉意向我袭来。一时间,天昏地陷,连放弃的念头也涌上心头。王姐注意到我的不安,轻轻的握住我的手,说到:“不要放弃!记住相信自己,只要战胜自我,你就是主角!”说完后还淡淡的一笑,又深深的看我一眼,似乎要驱使我心中所有不安。

该到我上场了,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去,微笑的望了王姐一眼,准备弹奏。是啊,战胜自我,你就是主角。我再深吸一口气,开始弹琴,当那熟悉的音律出入我的耳朵时,我平静下来,慢慢的闭上双眼,仿佛进入佳境,如梦如幻。一首曲子过后,我睁开双眼,听着那震耳的鼓掌声,我知道,那一刻,我是主角。

思绪渐渐的飘回到现在,不知不觉间我已弹完了那首钢琴曲。从那以后,我便渐渐明白:信心与勇气是成功的关键,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那时,那一刻,你就是主角!


期中考试的那一次(2)

腼腆害羞的我,从小到大在各种活动中甘当配角甚至是观众,然而在内心深处某一部分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站在舞台的中央。难以忘记,那一次,我真的成为主角。

初二的英语节,由于表演主角生病了,表演任务自然落在了身为课代表的我的头上。为了有好的表演效果,我每天一点点矫正自己的发音,修改剧本,将大段的台词背得烂熟。终于到了表演那天。

我心情激动地穿上了那身与众不同光鲜戏服,忐忑地在后台等待,口中一直默念着台词,这次身为主角不能出半点错误。走上舞台,我感受到了几百名师生的目光,舞台上的灯光也亮得让我有些睁不开眼。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我怕背错台词,怕声音太小……随着音乐声的徐徐响起,台下一片寂静,我努力使自己镇静自若,我的声音在话筒的传播下在整个礼堂是那么清晰,多日来的发音训练让我的音调显得十分自然,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其余的演员分散在周围,与我配合十分默契,我站在他们中间,能感受到台下观众们的关注目光,我找到了自信,这种成为关注的焦点,成为主角的感觉真好。

随着情节的推进,音乐随之变换,我也越来越找到了感觉,我几乎已经融入那个角色了,每一句台词似乎都是自己所要表达的,每一个动作也加进去了自己的理解,我在舞台上如鱼得水,享受其中,那样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表演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了,从观众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我的认可和赞赏。

那时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成为主角,第一次被那么多人关注,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原来也有那么大的能量。我认为,我要多从幕后走到台前,去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期中考试的那一次(3)

我时常陷入挣扎,当事态的发展全由我一人而定的时候。

那只是一个普通的下午。结束上午漫长的五节主课,我们像挣脱桎梏的鸟雀,飞奔向“食堂”这栋可爱的白色建筑,一路叽叽喳喳,笑语嫣然。

塑料餐桌旁的四把座椅上,硬生生地挤下了我们五个人的身躯。平日里勾肩搭背的好友凑在一起,自是口无遮拦、滔滔不绝,却不知怎么就说起了我的嗓音:“每次你回答问题时的声音,总会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尾音蓦地刹住,方才尚在侃侃而谈的朋友惶然地抿着嘴,余光偷偷向旁人传递求助的信号,然而众人皆面面相觑,不安地窥视着我骤然阴沉的脸色。

我努力咽下口腔的酸涩,佯作无谓地扯出笑容:“我没事的。”只是周围依然一片死寂,喧嚣的吵嚷声仍是盖不过朋友怯怯的目光。一顿饭索然无味。回行途中,我沉默不语,垂下的视线扫过朋友欲言又止的容态,终究还是在众多探究而不安的投射下放弃言语。内心中自然也有我的煎熬:这是朋友的无心之举罢了。何苦斤斤计较,让朋友陷入这般尴尬无措的境地?然而心中所想化不成外在之举,胸臆中尚存无名怨气梗塞不通,那句刺耳的玩笑话胶着在耳廓,如芒在背。

于是在五个人的簇拥下,我以诡异的无声迈进班门。之后心不在焉,如鲠在喉。却是在课间时分,一人暗自咀嚼苦味时,偶然瞥到笔袋中保存的一张褶皱的照片。照片上的五人,脸上仍是稚气未脱的模样,却年少不更事,笑容灿烂得过分,手挽手朝着镜头做鬼脸。心念一动,曾经美好肆意的回忆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那坚硬的心结只因这小小的契机有了粉碎的机会。我用眼光搜寻着朋友的身影,竟发现那人始终注视着我的'位置,在眼神相遇之际,我突然释怀地弯出一个弧度,瞳孔中折射出她受宠若惊的神色和一路小跑过来的身影。散落在教室各处的朋友也一拥而上,声势浩大如同倾巢出动的蚁虫,场面透着几分趣味,内心却藏着真切的感动。

她们一直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在我被怨懑缠绕的时候,在我不肯轻易原谅的时候,在我终于学会宽容的时候。

我做了战胜自己的主角,有她们的配合与喝彩。仅此一次,却将原宥深刻进生命。


期中考试的那一次(4)

窗外的桃花开了,粉红的花瓣飘洒满地。我轻轻走到那架钢琴前,打开琴盖,弹奏着那黑白分明的琴键。那桃花的香气与着悠扬的乐声融为一体,弥漫在空中。我的思绪也飘回到几年前,那次比赛——那一次,我是主角。

我从小热爱弹琴,从3岁起开始练习。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学习,那架伴我练习的钢琴也渐渐被人遗忘,盖上了厚厚的尘土。然而,一次意外使我再次弹奏起那件钢琴。可早已手指僵硬的我能够学好吗?一时间,心惊胆战。在种种的困难下,我开始了钢琴之路,记得那时每每望着那密密的琴谱时,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而我的音乐老师——王姐却一直耐心教我。由于儿时的基础,渐渐的我找回了当年弹琴的`感觉。

后来,王姐跟我说去参见一个全国的钢琴比赛,那时的我欣喜与焦虑一并涌上心头。喜的我可以有机会见识更好的选手;忧的是在那样高手云集的地方,我能是主角吗?

恍惚间,到了比赛的时间了。我早早来到比赛现场,聆听着那一首首动人的音乐,如高山流水般,我不禁一颤,我能行吗?渐渐的,我的双手变得湿漉漉的,连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虽是夏天,但是我总觉得阵阵凉意向我袭来。一时间,天昏地陷,连放弃的念头也涌上心头。王姐注意到我的不安,轻轻的握住我的手,说到:“不要放弃!记住相信自己,只要战胜自我,你就是主角!”说完后还淡淡的一笑,又深深的看我一眼,似乎要驱使我心中所有不安。

该到我上场了,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去,微笑的望了王姐一眼,准备弹奏。是啊,战胜自我,你就是主角。我再深吸一口气,开始弹琴,当那熟悉的音律出入我的耳朵时,我平静下来,慢慢的闭上双眼,仿佛进入佳境,如梦如幻。一首曲子过后,我睁开双眼,听着那震耳的鼓掌声,我知道,那一刻,我是主角。

思绪渐渐的飘回到现在,不知不觉间我已弹完了那首钢琴曲。从那以后,我便渐渐明白:信心与勇气是成功的关键,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那时,那一刻,你就是主角!


期中考试的那一次(5)

高一一班 杨逸涵

一模过后,大家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班级里压抑的气氛丝毫不因天气的转暖而有所缓和。原本只爱嬉笑打闹的她,也开始愈发频繁的拉着我往图书馆跑。

她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一直徘徊在年级中游。但她每天都乐呵呵的,似乎志不在此。看着她坐在图书馆发奋的样子,身为好朋好友,很想去帮她。于是,我开始向她推荐好的习题,在课间帮她解决问题,而她也很乐意接受我的帮助……

就这样,一直努力到二模。她的成绩一下子冲进了班级前十,在她所谓的“庆功宴外加答谢宴”上,她告诉我,班主任希望她能在班会上做经验介绍。对于像我这种成绩不拔尖,又很稳定的人来说,能为同学做经验介绍是一份“殊荣”,而这份殊荣从未降临在我身上。心中的小失落油然而生……

班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轮到学生经验介绍的时候,我抬起头,看到了讲台上她的身影。鞠躬的时候,两侧的短发滑过脸颊,自然下垂。直立起身后的她,面带微笑,活泼又不失严谨,开始了她的讲话。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站在讲台上的她,声音甜美,微笑得体。在讲话过程中,眼睛扫过每一个人,只有在换段的时候会低头看一眼稿子。经过了精心准备后的她,自信从容的样子大有演说家之风采。但身为好朋友的我,还是看出了她的紧张。她食指的指尖一直在不断地摸大拇指的指甲盖,这是她的惯用动作——在她迷惑不安的时候。所以在她再次望向我的时候,我回以她一个笑容,出于朋友的笑容,也是处于一个观众敬佩的笑容。

她那天所讲的内容,不少是出自我们之间的聊天。我不得不说,如果站在台上的是我,我不一定会有她的自信流利。或许我,真的更适合当一名观众,给她掌声和笑容。

那一次,我是观众

高一一班 庄巧郡

今天坐地铁,人潮如涌。大概是因为周一的关系,每个人的心情似乎都分外恶劣,对着每一个不停往前挤的人和大声吵嚷的人都皱起眉头。看着狭小车厢里的众生百态,突然想起了以前的我。

小孩子嘛,总是可以被原谅的。我一直抱着这种心态,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一开始,我就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了,但我仍然这么想,似乎心安理得的。直到那一次,我亲自做了一回观众。

大概是初二吧,当天很晚才下课的我心情非常烦躁。好不容易在黄庄这种交通枢纽站挤上车,眼前的一根扶手却已被人全部占据。不是很多人,而是一个人,大概还比我大几岁的大姐姐,把整个身体都挂在扶手上,旁若无人的大声谈笑。周围人看起来可不太高兴,全都皱起眉头,尽量的叉开腿站稳——944路车向来开的很猛。

在不停急刹车的糟糕路况中,整个人群颠来倒去。不得不说,幸亏人够多,无数人挤在一起倒是保证了没人摔倒。那个已经激起众怒的家伙仍然趴在柱子上,让人无处可扶,大的刺耳的声音在狭小的车厢里回荡。夜色中的车厢里,许多疲惫的人正眯着眼看她,大概是睡觉被吵醒的人吧。又不是军训,你喊哪门子号呢?耳朵备受折磨的我不无恶意的想。

终于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妇女,领着一个小孩子的,开口了。“请问,你能小声点吗?”谁知此人脾气真不怎么样,非常冲的一句“干啥?没看我正打电话呢!”又把事情添油加醋地向手机复述了一遍,其中自然有不少的歪曲,仿佛她才是受害者。周围已经有人窃窃私语起来,所谈无非是这个人没有教养。

但是,仔细想想,听起来非常简单,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有教养呢?回想一下,我本人不是也经常趴在柱子上,聊天时大声嚷嚷吗?做来时非常自然,仿佛理所应当的事,从一旁以观众的角度看来,实在是忍无可忍。当你正是这些事情的主角时,你看不清楚事情的全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者迷,旁观者清”,说的自然都是这个道理。

观众永远看得最明白,因为他们是在旁观,看着前因后果。想想电影里的主角,好像挺傻。当你是主角时,你做的可能还不如他。人们根除不掉的坏毛病,大多也源于这一点。从那以后,凡是遇到问题,我都假装自己是个观众,总是能找出的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