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卷高考作文素材
江南采莲
2022-11-02 01:02:35
高考
其它

多少时候,坐在书桌前,手握笔,似握而非握,眼看书,似看而非看,想要深入书中,耳畔却总是想着摩托车的发动机声,汽车驶过的风声,三轮车刹车把碰着笼头的金属撞击声,二三人的脚步声、雨声,还有时间流逝的声音。

总是嫌周围太聒嘲,打扰自已的清静、深思,以至于在原地踱步,望着电子钟闪动而对于所做之事毫无丝绪,有时有一两个念头闪过,却又像冬天呼出的白气一样消散在风里了。

我想问,怎样才能不受环境的影响,保持专注呢?又觉得这个问题太傻,就像百度上一些人问“怎样学好语文”一样,想要的是技巧,而解决它却得用心。

怎么办?再问这个问题时,“水”这个字突然冒了出来,答案就在水身上,得向水学。风仿佛这时候才流动起来,送来暖阳的清新。一个字,醍醐灌顶。

水,从高山来,从天上来,从地下来,总是纯洁清澈,毫无保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水激荡着热情;素湍得潭,回清倒影,水酝酿着生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水吟咏出诗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水平静地旁观着世事的变迁;奔流到海,于是又成就了海之博大,海之包容。水以瀑布、溪流、碧潭、清泉、江河、大海的形式存在,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以求得和谐存在的关系,无改造世界之勇,却有改变自己之智,不忘初心,谦恭地低下头,向更低处启程。

向水学,学水的自我改变、随遇而安;向水学,学水的不忘初心,坚定不移。

记得当初在作文里写了遇到的一件难事,算是倾吐出来,却也是想找到答案,语文老师批了五个字—润物细无声。耐得住性子,往深处钻,以求得潜移默化的力量,方能达到沉静、专注的目的。这个“细”字就更有讲究。水滴入土壤之前,有一个大的形态,入土之后,看不见摸不着,在土壤间隙之中灵动自在地为植物的根系提取养分。它把自己化小,得到了自由与存在的意义。我们如果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恭的姿态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却也能不骄不躁、不悲不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水一般,将人生看做一次修行,这或是我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