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作文_中学初三作文
踏踏实实
2022-10-20 06:41:44
初三
议论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华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统治着不同的时代,可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业,后者却无奈乌江自刎,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不是,刘邦项羽二人相比,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项羽他恃才傲物,很少与属下谈心沟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相反,刘邦没有突出的个人才能,但他善于听取各方良言,身边谋士极多,常常与他们交心倾谈,上下沟通,月下千里追韩信就是明证。因此,他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最终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

时间又过了几千年,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位历史伟人--康熙皇帝,他有着比刘邦更为出众的才华,有着比项羽更为强健的体魄,有着比铁木真更为勇猛的军队,照说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上龙椅。但是,他却遭遇了关内百姓的强烈的反抗,只因为他是满人,而他治下的却大多是汉人。在汉人的眼中,他永远是夷人,是外来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不绝,这也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但是,他从未想过使用武力让汉臣服。一次,他去长城察看城墙的毁坏情况,面对早已破落的长城,有的大臣认为要加固,以防来袭,但康熙却坚定地说:"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长城,这比真正的长城坚固好几倍!"是啊,这是明君的抉择,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后来,他多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无数百姓,终于使百姓臣服,成为一代明君。

"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纵古观今,我们不难看出:成就大业,一统天下,与老百姓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惜(滕王阁)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不顺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一路上风餐露宿。当张灯结彩的滕王阁映入眼帘时,他将他的愁苦,他的愤懑,他的怀才不遇,连同那满腹的经纶,一并揉入了《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里,又饱含了他多少心酸。"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里又有多少南昌的清山秀水。我读着吟着,深深地爱惜着,那篇华美的《滕王阁序》,道尽了南昌故郡里的美景,诉尽了王勃心中的抑郁,扬名了滕王阁,照耀了多少代的文坛!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这滕王阁里的热闹繁华本该与他无关,阎都督为了女婿扬名而开办的一场盛宴,本是让他拿笔推谦的,他却铺纸研墨,挥毫泼墨间洋洋洒洒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在座的人们惊异了,而后惋惜了,十四小儿被荐入沛王府,而就为了区区一纸的"斗鸡赋",心胸坦荡而又才华横溢的他成了官场的牺牲品。惋惜,惋惜,除了惋惜,人们真的无言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该不属于他的繁华成就了一代才子王勃,当滕王阁一幕成为远景时,他无忧地继续着他的行程。

可是--

每一个爱才的人遗憾了,还未折柳相赠,还未道一声珍重,还未依依惜别呢……遗憾了,却也无用了。我更愿意是龙王召他作了女婿,那天的长江是否也如今天一般如唱,如泣,如吟?

吟那首《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涛声呢喃,传诵至今,只是再没有王勃你那清瘦的身影,年轻而骄傲的眼眸了。

我站在滕王阁里,轻轻叹惜一声:千年的风雨里,王勃,你还好吗?

为自己鼓劲(花季)

用书籍为自己鼓劲可以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让我们不至于成为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南宋理学家程颐说过一句话:"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在书中,我如同一只饥渴的小鸟,吮吸着书中的仙露琼浆,品味着艾菲尔铁塔的浪漫浓情,享受着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莫测,感受着春风的轻拂,细雨的滋润,书中世界是多么美好,它是无外人干扰的世外桃源,是我的精神世界,我愿驾着一匹追风的快马,在书中做一次淋漓尽致的畅游,不为千钟粟,不为黄金屋,只为腹有诗书全自华,用书籍为自己鼓劲,妙哉,妙哉!

为我鼓劲的除了读书,还有两物,它们简单、平凡,却永远让我铭记心中。

一是大雁,你见过南涉的大雁吗?排成人字形,勇往直前,途中有电闪雷鸣,风霜雨雪还有猎人手中血腥的猎枪,但恶劣的环境阻止不了它们前进的脚步,血腥的猎枪灭不了它们眼中灼灼的目光,永不后退,是它们的魂,也是引我前进的指向标,用大雁的精神为自己鼓劲,塑造了我永不言弃的人格。

二是野菊花,它平凡的让人不易觉察,长在背阳,潮湿的墙角,但它却默默奉献着自己,它的花可以泡水,它的根茎可以作药材,它是渺小的,不!它是伟大的,它用那星星点点的黄色点亮了我的心菲,奉献是它们的魂,也是让我奋发的终点,用野菊花的精魂为自己鼓劲,让我有了最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为自己鼓劲,我用三物,它们使我完善自我,向成熟迈去,是我通往成功的舟楫,我将永远揣好这囊中三物,省视自己,拥抱更加斑斓、绚丽的人生!

向前,向前,向前

飞蛾见到灯光,便向前扑向那炙热的灯芯,将瞬间化为永恒的美丽;竹笋渴望太阳,便向前顶开那千斤的巨石,成长为挺拔的竹。向前,给予人勇气,给予人动力。因此,不论在做什么事时,都应学会向前。

向前是追求,是对梦想不懈的追逐。他从小渴望月亮,并为了这一梦想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向前使人不再留心于路边的花花草草,而是为了目标向前冲。当你感到迷茫时,不妨试着向前,它是一支桨,会带你划到成功的彼岸。

向前是不屈,是不向困难和命运低头的品质。霍金身患疾病,无法动弹,但他不畏惧于困难,用他能动的手指和能思考的大脑让世人认识了他的智慧;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让世界了解了他的才华。在遇到挫折时,向前冲,你会发现困难其实没有什么,拥有向前之心,就能突破一切困难。在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无一向灾难低头,所有人捐款、捐物,共同建设家园。试问如果没有这颗向前之心,中国人何以向灾难发起挑战?你处在人生低谷时,不妨试着向前,它是一盏灯,照亮你的前路,助你走出深渊。

失去向前之心,人的一生将会碌碌无为。爱迪生暮年时沉浸于年轻时的发明,便不再向前,于是再无其他发明。向前给人时时敲响警钟,告诉人们不要懈怠,它是一支鞭,时刻鞭策人前进。

向前,向前,向前!越过荆棘,登上人生的顶峰,不经意间回首,你会看见一条盛开着鲜花的小路——这,就是你的人生之路——你不断向前所留下的人生轨迹。

包容很美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卡内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卡内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说墙(6)

枯黄的树叶被风儿吹走,凋零的花瓣被黄土掩埋,然而永远屹立于人世间的,就是美好心灵的城墙。

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是祖国坚固的堡垒,它保卫着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个生灵。然而它身上的一块块砖瓦不正是劳动人民心灵城墙的凝聚吗?对,不倒的就是劳动人民的心灵城墙,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安全的屏障,是他们造就了一个强盛的中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淡泊人生让我肃然起敬,他视名利正如粪土,远离了繁华的街市,他心灵城墙将一切虚伪、喧嚣、功利、富贵挡在门外,扞卫了他高尚、正直的心灵。正是有了这堵墙,陶渊明才会走进“陶居”,走进“桃花源”!

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着作,我感受到了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在朱赫来的引导下,他加固了自己心灵的城墙,将痛苦与悲伤挡在了外面,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战士。是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重要!

繁华的都市,充满了争名夺利与诱惑,有些人不懂得心灵城墙的重要,自始至终就没有建造一座城墙在心中,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人最终沦落到了罪恶的深渊;而有些人却不受这些诱惑的影响,专心地做自己应做的事,将心灵城墙加固再加固,不让一丝低俗之风腐蚀心灵,最终学有所成,获得成就。

心灵城墙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心灵城墙又如一把锁,封锁了罪恶的道路,让智慧成就梦想,让罪恶走向灭亡!

不让岁月腐蚀心灵的城墙,让我们一同建造起坚固的心灵城墙,共创美好明天!

简评:文章虽短,但囊括了古今中外;作者虽小,但显示了雄滔博论。文章先以题记的形式点明了写作的中心,然后由古至今,由国内到国外,由具体的人和事到普遍的社会现象,娓娓道来;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章正反对比,事理结合,点面结合,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文章情感强烈,说理严密,语言流畅、灵活。若文章句段之间加一些必要的过渡性语言效果会更好。

对手,你好吗

对手,你好吗?

对手,你好吗?有人憎恨对手,认为对手让他们经常处于危机之中,没有安全感,有时甚至会损失惨重。

这是事实。但我却也要说,这种观点未免有些片面,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许多进修有了对手就会有进步,就会有收落,没有了对手就会退步,就会消亡的一面,所以我要高声地给对手唱赞歌,并向对手真诚地问一声:对手,你好吗?

在这么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小岛上有群驯鹿,有好事者非常喜欢它们,就安排猎人将小岛上驯鹿的天敌——狼赶尽杀绝,结果好事者却看到了一幕他极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驯鹿整天处于没有对手的舒坦环境中,不怕吃不饱,也不怕被狼吃掉,原先善跑的它们不愿再奔跑,因而整个驯鹿群的体质越来越差,繁衍能力也明显下下降。好事者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去请教动物学家,动物学家告诉他对手对于驯鹿群的重要性后,好事者又专门从其他地方引进了些狼,在贸的“威逼”下,驯鹿不得不天天练习奔跑的本领,其体质自然得到增强。

对手对动物种群的发展有很大好处,对人的有益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雅典奥运会男子三米板跳水冠军彭勃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队友王克楠,一个是对手萨乌丁。如果今天没有王克楠到场给我的鼓舞,我的金牌就不会拿得这么顺利。我之所以要感谢萨乌丁,中因为没想到他今天发挥的这么出色。他这么大的年龄还那样拼搏,这刺激了我更努力地去比赛。”就这足见对手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了。无独有偶,同样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的罗雪娟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的时候,也说出了“我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感谢教练和我的领导的培养,还要感谢所有关心、喜欢的憎恨我的人。”这些能够体现对手对一个人发展极其重要的铮铮有声的话语。

所以,我要高声地给对手唱赞歌,并向对手真诚地问一声:对手,你好吗?

2007泉州中考满分作文赏析——《劳动真快乐》系列三

劳动真快乐

劳动就是《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劳动就是《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劳动就是《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只有融入自然,亲历社会,才能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厌倦官场恶浊的陶渊明在悠悠南山下辛勤地劳作,他体验到的是一种亲自劳动的自在,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由此可见,劳动便是一种自由的快乐。

劳动创造生活。烈日凌空,烧灼着大地。在这的烈日之下,一群壮汉在南冈,汗流浃背地收割。在那个年代,官场恶浊、是非颠倒,人民惟有努力耕作才可以生存。劳动在此时便创造了他们的生活。

劳动在我们生活中,同样也创造了价值。以笔书为犁,以书为耕地,以我的毅力在知识这广袤的荒地上开垦,寻找知识,寻找精神的食粮,挖出书中的“黄金屋”,种出书中的“千钟粟”。每天背着沉重的“耕具”来往于知识的田陌。这是脑力的劳动,这绝不逊于体力劳动,一样地是要历经恶劣的环境。“荒地中的大石头”怎么办?以笔为锤,破开大石,化作碎石离了;“荒地汪洋”怎么办?不要紧,乘着书的帆舟“乘风破浪”;“荒地中的泥泽”呢?凭借着老师给我的双翼就飞出了泥泽,飞上了蓝天,飞过了迷惘。

脑力的劳动仍有不可驱去的魅力,你会为解出一道难题而喜出望外;会为写出诗篇而欢欣鼓舞;会为写出一篇好文章而欣喜若狂,劳动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

我愿为你犁下的耕牛去开拓那无垠的荒地,获取我一生的价值。

当羽毛丰满时

日光投射在漫无边际的大海,远处,高高的悬崖上,一只苍鹰抖落满身的灰尘,张开翅膀,像风一般飞向太阳,消失在强烈的日光中。

雄鹰之所以能振翅高飞,是由于它的羽毛丰满了,翅膀硬了,是因为它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成功的秘笈在于积累。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潜心钻研。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季,他始终坚持阅读书籍。他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是数不尽的题目和数不清的挑灯夜读。

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年轻的时候为了收集文学资料,经常来到集市的一棵大树下,摆开一块布,布上放一支烟杆以及一杯茶水。每当有行人路过时,他总会请他们来歇歇脚,喝上一口茶水,抽上一袋烟,然后请他们讲一些民间的神话故事,并自己做好记录。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四十多岁,他终于完成《聊斋志异》。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成功在于顽强的意志和不停的积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的秘笈是积累。

赵括是楚国大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谙兵法,论作战的战术,连父亲也比不过他。高傲的他自以为精通兵法,于是自己请缨作战。但是空有满腹兵法的赵括却因为实战经验的积累,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纸上谈兵"的教训警示我们:不能没,盲目积累,否则会适得其反。

注重积累,当羽毛丰满时,我们就会享受到翱翔于天空的乐趣。

注重积累,当羽毛丰满时,我们会领略到山之巍峨,海之博大。

注重积累,当羽毛丰满时,成功就在前方。

日光下,山林间,我仿佛看到一只雄鹰,一种精神在云间穿梭。

被遗弃的书包

岁月无止境的向前流逝,慢慢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的生活。

偶然有一次,我在角落里看到一个被我遗弃的书包,那还是一个很新的书包。记得那时我是死活缠着妈妈让她买的。现在却只能静静地躺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灰尘的讥讽。

我已经很久不用书包了,因为--潮流。那时,很少人再有背书包的了,当我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我便毅然舍弃了书包,而跟着"现代人"一起赶潮流了。

我突然记起一句话:"在一个时代被称为'呸'的东西,在另一个时代却被称为'酷'。"

这就是潮流的真正的意蕴了吧?

在这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舍弃了刚买的书包而我的是想让自己也可以名副其实地成为"现代人"的一员呢。

大家总是在不断地追赶新的事物,而却不知道它的意义在何处。

在网上经常能瞧见一些新奇的词:"粉丝"、"FS"……

"粉丝"就是英文"Fans"--"FS"不就是现代中文词里的谐音"服饰",可为什么不用直接的词语来表达,而非要用这些怪异字来代替。答案无疑只有一个--潮流嘛。

可是,这在另一方面却无疑是辱没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生为中国人,就要以自己的国家,以自己的文化为荣。就要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不是以它来当作一个材料而来当作一个笑话,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莫大耻辱。

赶潮流,这并不是坚决反对的,但只是想呼吁大家,在自己赶潮流的时候,是否遗弃了自己,遗弃了尊严。

我醒悟似地拿起了这个被遗弃的书包拍掉它的灰尘,它依然还很新呢?

人类真该反省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