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作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竹青青有风范
2022-11-03 04:45:06
高考
其它

在气氛紧张、时间有限的考场里,怎样才能按命题人的种种要求,写好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呢?1.要有自信心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而不怯场,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地调动。反之,怀疑自己的能力,情绪失控,思想压抑,就等于自己取消了作文的资格。还记得学过的《时钟》吗?高尔基说:“只要有生活的愿望和对自身力量的自信,那么整个一生将会是一座庄丽的时钟,一座洋溢着精神力量,并以其崇高的业绩使人震惊的、伟大的时钟。”作文亦如此,相信自己会导致奇迹的出现。2.要留有充足的作文时间若说自信是写好应试作文的思想保证,那时间就是写好应试作文的物质保证。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才能文思如流,汩汩而出。否则,时间不够,满腹经纶何以再现;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从历年考生的操作实践看,15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作文应占70分钟左右。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的作文字数,在连续5年稳定在700字的基础上,增加为800字,这就更显得留有充足作文时间的必要了。3.要仔细读题命题作文要认真审题,宽题要窄作,窄题找题眼。为体现可写性的命题原则,高考的命题作文多是宽题。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就是个内容宽泛的命题作文,题目是《责任》。这个题怎样去窄作呢?所谓窄作,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修饰、限制,然后再针对被限制后的某个侧面扩大其内涵。如《责任》范围太宽,无从下笔;若从《(我们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这个角度去写,那就容易多了。供料作文更要认真审材,供料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在考查表达能力之前先要考查阅读能力,考生要认真分析材料,了解它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哪些值得议论的社会问题或思想问题。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的作文是供料议论文,提供的材料是寓言诗《鸟的评说》,考生只有准确读出诗的寓意“要正确对待别人”,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否则,以鸟论鸟,那是很难写成功的。命题人对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写好文章的前提条件。必须按要求去写,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要求也是阅卷人的给分点,要有强烈的分数意识。不仅要看清以“要求”或“注意”这样明显的形式提出的要求,还要看出隐含在题目之中的具体要求。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的小作文《××与××的对话》,其“要求”两字是用的黑体字,以提醒考生注意。它从对话内容、对话方式、对话中心、描写手段、语言、卷面等方面对考生提出的要求,这是一看便知的。而此题题干中表述的对写作对象的限制,写作方法的提示,半命题的填空,字数和体裁的规定,这些要求是容易被忽视的。顺便提及对写作字数限定的用语应如何理解。何谓“200字左右”?“左”,不少于150字;“右”,不多于250字。“左右”的概念各是50字。何谓“不少于600字”?一般地说,每少50或30字扣1分。“不少于”不等于多写没限制,应以不突破100字为宜。以上两点,卷面上多余的空格可以佐证。4.要按式成文“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考生若能对各种文体做到胸有成式,“驭篇”属文就会得心应手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破题开篇+分析论证+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析材明理+联材写事+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事件发展(生动曲折)+事件结局(含蓄启迪)。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铺垫(简述几个事件)+高潮(详叙典型事件)+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式:提出说明对象+说明顺序(主次、总分、内外、先后)/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类比)+文末点题说明对象。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正如姚鼐所说:“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5.素材不够课文凑要写好一篇应试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模式是行文的规律,素材是成文的基础。“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章学诚《文史通义》)这“物”就是素材,可见素材之于文章也是很重要的。当你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若谈实践,苏轼的《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若谈改革,吕不韦的《察今》中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若谈理想,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中说:“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若谈人生的价值,高尔基的《时钟》中说:“倘若您有自尊心,并由于屈从时间的暗中左右而甚感羞耻的话,那么您就在生活中留下能对您永志不忘的东西吧。”6.要拟个好题目题目是文章的橱窗。文以题显,能给自己的作文拟个好题目,会使文章增值不少。那么,如何才能拟好题呢?拟题的要求是明确、简练、新颖。拟题的基本方法:议论文以立论的思想命题,或以论题的内容命题;供料议论文既可以运用议论文的拟题方法,也可以剪取材料拟题;记叙文以具体的人物为题,或以记叙的主要事件为题;说明文以说明的对象为题。若要拟题出新,可外语单词入题,数学公式入题,文言句式入题,借用诗词入题,成语翻新入题,等等。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的作文,若用数学公式拟题,可写作《你指责他+他指责我+我指责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若借用诗词拟题,可写作《人人相责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