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中山陵作文600字(推荐3篇)
怀念十八岁
2022-11-27 01:46:46
初中
写景

关于南京中山陵作文600字(1)

10月2日我和同学相约去南京游玩。这是我第1次去南京,因此我特别兴奋,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南京去。

到了南京,我们去了中山陵,明孝陵,美龄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玄武湖,新街口等地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山陵,那里不仅环境幽美,还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于此。

中山陵位于紫金人的东峰,是最高峰。左边是天堡山,右边是茅山,中间的中山陵被映衬得异常雄伟。站在山脚下,仰望中山陵,犹如天空之城般神秘,让人想一探究竟。我们一路向上走,路边都是一棵棵法式梧桐树,一眼望不到头,地上一张张梧桐树叶和天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融在一起,显得格外美丽。蜿蜒的小道看不到尽头,让疲惫的我想要放弃,可为了看到更好的风景,我决定继续前进。前行中想到学习也是如此,学习的路很长,没有尽头。这一路上,有人会选择放弃,也有人会选择坚持,就同眼前的风景一样每前进一步都会看到不一样的美景。在不断的互为鼓劲中,我们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山下景物尽收眼底,疲劳感顿消。虽说已是秋天,但一眼望去,还是绿树成荫,百花飘香,给人种错觉春天依然还在。继续向前走一两分钟,就是中山陵的守护者--博爱坊,高大宽阔,雄伟气派!往前看,一座屋顶蓝色,中间白色,像教堂一样的房子巍然耸立在那。心想:那就是中山陵吧!我终于来了!孙中山先生,我来看您了!中间漫长的台阶,就像是中国的变化,一步一步的在往上走,一步一步的从弱变强,从被别人欺负到现在被别人羡慕,这是像你一样的先辈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进入教堂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的孙中山先生的像,他手拿书卷,眼看远方,双眼炯炯有神。两旁印着孙中山先生写的文书,个个散发的金光。石像的底部画的孙中山先生平时工作的情景有跟同事们讨论的;有在讲台上发表讲话的;有在书房伏案工作的……

走出中山陵,我怀着沉重的心,再次回望,心中默默地说:中山先生,您放心,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人民越来越幸福了,我们也会好好读书,接过你们手中的旗帜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关于南京中山陵作文600字(2)

在这个暑假里,我和爸爸去了南京著名的中山陵,去一睹中山陵的宏伟与壮观。

我们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中山陵。我们沿着路走上去,看到了中山陵牌坊。听讲解员说,中山陵牌坊,又名博爱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之所以称为博爱坊,是因为在石牌坊横楣上的“博爱”,两个鎏金大字。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喜欢将这两个字写以赠人,南京因此被称为“博爱之都”。

再走一段路,就走到了陵门。门前是一块水泥平台,许多人以陵门为背景照相,陵门还有一方石额,上面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方方正正、端庄朴实。两旁有两只汉白玉石狮,形态逼真,仿佛是真的一样,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前方,一张张开的大嘴仿佛要把人给吞下去,这两只石狮子驻守着这陵门,使陵门更显宏伟庄严。

我们去的最后一个地方便是祭堂,这时讲解员说,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人,带领革命志士推翻了中国封建社会,领导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主自由的道路。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风格为一体,反应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门楣上刻了“民族”、“民生”、“民权”的字样,这就是孙中山先生一贯倡导的的“三民主义”。

在专制黑暗的封建社会,孙中山,他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些渴望光明的人;他如同一个指南针,为那些迷失道路的人;他就是浩瀚沙漠中的绿洲。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将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关于南京中山陵作文600字(3)

暑假,爸妈带我去了金陵古都——南京。

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感的古老城市,历经六朝古都、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中山陵就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钟山风景区内。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二字在牌坊上方,也叫博爱坊。体现了孙先生胸怀天下的情怀。沿着墓道往前走,远远地可看见蓝青色的建筑屋顶,气势磅礴。墓道两旁种满了枝叶茂密的松柏,好像一排排站岗的哨兵,昂首挺胸,陪伴着孙中山先生。风惊动松针,松针在枝干上舞蹈,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在祭奠孙中山先生。再往里走,看到了一座宏伟的牌坊,上面写着“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是属于公众的,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哪一个人的。

拾级而上,经过了三百多级石阶,我们到达了中山陵的最高点——祭堂。祭堂前的门廊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走进孙中山的陵墓,一座由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栩栩如生,他庄严而又亲切的微笑着。看着他的雕像,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仰,他的形像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的脑海中……

这就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我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