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主题高考作文
半程客梦
2022-11-01 02:19:57
其它
其它

还在上中学时,语文老师讲到了'管鲍之交'的典故时,给我们生动的讲述了春秋齐国管仲和鲍叔牙,还有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传奇>故事。对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印象尤其深刻。后来学到文言文《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觉得管仲一定很了不起,诸葛亮居然对他评价那么高。???管子出生于公元前719年,比孔子一百六十多年,与孔子相比,管子更像是个实干家,管子在齐国国君初亡、全国陷于一片混乱的状况下,受命于危难之中,三年时间便使齐国民富国强,使其国君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执政四十余年而成大业。《管子》一书蕴含了管仲全部的经济政治哲学思想,既是治国平天下的实践经验,也是国家管理的理论总结,被称为'儒道法思想的先驱',也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如今再读《管子》,一边感叹其博大精深,一边钦佩其中蕴含的道理。他的治国思想,深邃但简明,且有许多可以指导>企业管理的部分,尤其是其中的'民本'理念。下面以《管子?牧民》篇为例,浅谈一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 “故民未尝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是故仁者、知者、有道者不与大虑始。”意思是对人民不必同他商量事业的创始,而可以同他欢庆事业的成功。因此,仁者、智者、有道者,都不与人民商量事业之开始。

这句话在专制社会来说,极为正确的。因为根据谁谋划谁承担的道理来说,专制社会里专制者(自称的仁者、智者、有道者)承担事情成败的后果,人民被驱赶到一边,不能承担事情的成败,自然也无需要负责!人民只起到一个作用,就是人多嘴杂,意见纷纭,干扰专制者的决策。所以,专制者不与人民商量事情,而只告诉人民成功的结果,同人民一块欢庆!当然,失败了,专制者就不告诉人民,自己“打落牙齿和血吞”,直到一条道走到黑,堕落进悬崖为止!

但到民主社会,人民承担事情成败的后果。根据谁谋划谁承担的道理,只能有人民自己决定事情,自己承担后果。所以,民主社会由人民自己组织起来,形成各种做事情的意见,通过相互的争吵,最终让人民大众决定怎么做,共同承担做的后果。

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做事方法,这是专制社会的时期的专制者们想不到的,也是管仲想不到的。

管仲是封建专制社会最理想、最完美的臣子,他与齐桓公可说是封建专制时代的典范!

封建专制时代是以血缘关系作为一切人际权利义务的时代,华夏的这个时代和欧美的封建时代完全一样。都是只要血缘在,那君主就不忧愁权位,人民甘居臣下位子,不会有非分之想。譬如白起战功赫赫,威望巨大,可是君主一把宝剑就能让他自杀;李牧是赵国公认的干才,可是赵王一道命令,也能让他吞剑自杀!???????

只有到了帝国专制时代,打碎了以血缘关系论人高低的习惯,变成了以权位来论以一个人的高低。权位决定了人的一切。帝国专制者不惜一切,哪怕把人驯化人奴才也要确保权位不失!

但是,失去了以血缘关系来作为人地位高低的恒定的标准,帝国专制者无论如何努力,无论如何穷凶极恶,可是也远远不能达到封建专制者所具有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