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作文600字(1)
心情是天空的翅膀,蹁跹在每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
不知道当苏轼举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的时候,天空呈现了如何的颜色。它会不会用一种温柔的靛柴来安慰月下被思念侵袭而乱舞清影的他。
天若有恨,天亦老。
它如明月或明月如它般地长长久久地存在了。在梵高的星空下,我们仰望这个繁乱旋转的碧落,竞也会如割去右耳般的梵高一样开始颠狂张扬起来。世界不安宁,小镇灯火喧嚣,星星如漩涡般排布,这个夜晚升起一股生命的躁动和狂热。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何处去?
高更与梵亮的争热,或许不只是一只右耳的代价。与此同时,法国南部阿尔的天空不是一种深度的蓝,就是一派明艳的黄。
念起远在康桥的志摩。他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个柔情似水的诗人,终是迷恋这片带着三分橘绿七分鹅黄的康河天空了,不忍心更不舍得捎回一点点的云雾回国,便成了一树一树的花开,一叶一叶的鸟儿私语,人间四月天。月光沉静,在康河的柔波里,也许是真有一片云,化作了摇曳的水草。
天空见证了这一切美的或是热烈的心情,见证了这一段段关于地老天荒的誓言。都无从猜测它在幽深的蓝中,怀着怎样的一段情伤,观望离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恋人矢志不渝找寻天涯海角,画者投掷生命浓墨重彩。
再怎么宽广蓊郁的树林,也留不住一片随性自在的云。
然后他把天空拍下,寄给远方的她,照片背后画下一句:“这是我想你时候的天空”。
倘若这叶蓝色的精灵真的有所感知,这句话便有足够的份量思念,这些事便有足够的温柔追寻。
心情是天空最强壮的翅膀。
怀想作文600字(2)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的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的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腊八粥”哟!
怀想作文600字(3)
“现在广播地球天气预报:……可见度20%……”当基地里的女声机械性地响起时,平知道今天观看地球的娱乐又泡汤了。
平是地球驻月球考察人员,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如就是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地球,当十年前平第一次登陆月球基地时,就爱上了这项活动。那时候的天是那么的蓝,以至于肉眼望去就能看到一个水蓝色的星球,然而渐渐地这颗星球被逐渐拉近,慢慢放大,直至偶然有些云彩飘过,调皮地遮住那个蓝色的星球,这并不足以影响平的心情,还有什么能比在天空俯瞰故乡那么让人心潮彭湃,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呢?
平喜欢俯瞰大地,欣赏着阳光下发生的一切:城市里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农村里,爸爸还在河边养鸭;海面上,一艘军舰在乘风破浪。平甚至观察到了好几次车祸,见到了地面上人们喋喋不休的争执,平摇了摇头,她早已不能理解这些争执,看惯了太空中的地球,地面上所有的事都变得那么的.渺小,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能比在广袤的宇宙里同时生活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中更有缘分呢?
可惜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森林夷为了平地,更多的平地竖起了城市和工厂,更多的工厂冒出了黑烟。黑烟越积越多,渐渐地,它们开始笼罩着城市,在大地上圈起一个又一个的势力范围。沙漠也不甘落后开始侵蚀田园,它们伸出魔爪,把人类的家园变成自己的地盘。在更远的地方,它们派出了沙尘暴作侵略先锋,黄沙铺天盖地,布满了天空,和黑烟交织成一曲恢宏的二重唱。
当十年后的今天平再次登陆月球基地时,蓝色水星球上覆盖了一层淡淡的沙尘,九天之上凝视的故乡只是一片朦胧。
“但愿明天,我能看到家乡!”平心中默默地祈祷。
怀想作文600字(4)
在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前夕,我和伙伴们把一年来自己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圣诞帽、圣诞靴、圣诞棒,都把自己打扮的像个21世纪的圣诞少年,乘上白色的马车,唱着“铃儿响叮当”代圣诞老爷爷挨家挨户的送礼物和送祝福。
圣诞节晚,白雪纷纷,我们静静地等12点钟声敲响后,便出发了。
银色的马车跑得飞快,转眼来到尚匠咖啡门口,这里金碧辉煌,门口矗立着圣诞老爷爷的雕像和几棵亮闪闪的'圣诞树,服务员们都戴着圣诞帽用微笑迎接来到的每一位客人,我们把第一件礼物送给了他们——热情。
银色的马车跑得飞快,又来到了双馨路口。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此时,传来一阵阵悦耳而又凄惨的喊叫:“卖火柴了,卖火柴了……”只间一个衣衫褴褛,赤着脚,两腮通红,有着金色卷发的小女孩在向行人叫卖。我们不禁被女孩的凄惨打动了。我们把第二件礼物送给了她——温暖。
银色的马车跑得飞快,来到了医院的一个病房里。病人们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禽流感、非典、糖尿病……看着这些垂头丧气、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的病人们,我们不禁流下了眼泪。接着,我们把第三件礼物送给了他(她)们——希望。
随后,我们把十多件礼物都送了出去。送给了顽强的残疾女孩,送给了朴实无华的“布衣元帅”,送给了无私无畏的“白衣天使”……
“铃铃铃……”闹钟响了,我被妈妈从梦中拉了回来,啊,多有意义的圣诞节!
怀想作文600字(5)
在梦幻般的灯海中,我听到李叔同曼妙的乐曲声,看到了林语堂挑灯夜读的情景,感受到了土楼神秘莫测的奇境。
记得几天之前,我央求着母亲不要让我跟着老师去福建。记起前几次的游学,我心有余悸。游历完的每天晚上都要写作,而且孙老师特别严格,写得不好还要当场重写,那声声入耳的斥责声还在回荡。
带着无奈和不情愿,还是踏上了游学的路。认知中的漳州,我认为它贫穷、落后,到处是山。从那个转角开始,我便改变了想法,五颜六色的花灯灿烂地像烟花般绽放,点燃了我冰冷的心,让我并不觉得无味,而是发现了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浊世中的一泓清流,让我渴望和期待。
于是,我又有了新的怀想。
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送别》的缔造者,曼妙的乐曲声始终荡漾在我耳边,他那虔诚向善的禅心,也生动地浮现在我眼前。
林语堂,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那一本《苏东坡传》,以一种超凡的心境来解读和诠释苏轼,让我心潮澎湃。
而那神秘的土楼,是最让我心向往之的。壮观的建筑结构,奇丽的建筑技术,让人叹为观止。是天、地、人的三方缩影,是客家人文化的象征。
……
我的心中埋藏着许多种子,在一遍遍怀想中慢慢生根,只待明天去真正一睹,它便能发芽开花。
蔓延数百米的花灯,仿佛让我身临其境,一路怀想。
怀想作文600字(6)
思绪被丝丝抽出,拖着冗长、冗长的尾巴,竹马青梅难忆稚时童趣,万花残谢却诵心中平淡,时光的流水倒映一段刻骨铭心的流年。那一季,那一岁,那一刻,长亭外,抽身而去的是身影,留下的是萦绕在手心的。你的一颦一笑,都刻入了我年轮的墨线里,我深知,这一刻的离开,便是永远,永远……
不知是朦胧的薄雾朦胧我的内心,还是我的泪水朦胧我自己,我很累,很累,不由自主地合上双眼,凝思这一刻的突然。睁开眼睛,极目眺望远方,不觉骤冷,原来鞋子已经侵上了入睡的寒意,抖动着打了个寒颤。回来的路一个人消失在黄色的世界,诙谐了的转角,这一路风雨兼程……
时光轮转,多少个残秋随一江春水而去,永不复还,前进的路葬送了多少虔诚的朝圣者,又有多少人埋一他乡。不变的是一颗澎湃着的律动的心。
门前一弯清水大概流了吧,三尺学堂也早已青苔横生了吧。那一季我们种下利息那个的种子,在后一季悄然花开,却在这一季偶然花败,可叹,可惜,我们在挽袖悲悯之时,可曾想过未来。这一刻已然徘徊,何不扬起下一刻起希冀的翅膀,去驰骋另一场人生疆场。
凡是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的必然,愁绪,剪得断的是生命的片断,剪不断的是思念的遗伤。怀着一厢对偶然的执着,在心里永远保留你的位置,期待在“未来,我来”的路上,与你邂逅那一季柔骨情长。
手捻一片落叶,写上我最美好的祝愿,愿风儿把它带到你身旁,缠绕你的指尖,依偎你脸上,诉说着岁月就、襁褓中的秋日怀想。
怀想作文600字(7)
正值清明,我和家人上了山。穿过曲折的小径,只见几个坟立在山间。坟上堆着土块,挂着灯笼。斑驳的青石板上点着白痕,镌刻着时间的寸息。我帮着打扫了坟前的枯草落叶,点起三炷香。风,几乎是不动的,烟很小,轻轻地歪向一旁。这静谧的山谷里闻不到烟味。很快,烧起了冥币,那大团的烟直直地升起,夹着纸的碎末。黑白的颜色,飞向另一个世界。远远地看,那近旁的枝叶交错,像座桥,像坟下的人去往的桥。
一切都很静。爷爷的坟恰好在没有阳光的阴影里,挂着盏灯笼。触摸爷爷坟前的青石碑,好像古老的钟声鸣在心底。我在等,等这长久的寂静消失。回去的路上,听奶奶叙说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个时代很苦。爷爷砍柴卖钱养活一家人。她说,有一次,砍完树天就黑了,下山的路有六十里,二十几人困在山里,没有米。奶奶用两条新做的裤子跟人家换了十斤米,就着没油没盐的菜熬了过来。下山的时候,她一个人守着物品,硬生生饿了三顿饭。那时候在江西。
在宁波的日子更苦。她给别人做工,把木头锯成盆状。下雪的日子,她得从几里外走到工作的地方。奶奶还说,她靠着卖炒饭的钱供两个儿子上学。一卖又是十年。第八个年头的时候,爷爷走了,她一个人在夏日里卖冰棍,一天卖十八元,拿出十元给上高中的儿子……
此刻,迟暮老人倚在门旁,盯着手中的绳线,做着手工活。零星光斑洒在她的身上,带着些许萧瑟凄凉,些许苦难悲怆。但也许,更多的是那徐徐而来的迟暮之感,更多了些从容平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