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关于欣赏类的话题思路指导
寻觅知音
2022-10-25 10:12:09
其它
话题

中考作文关于赏识类的话题思路指导

一、素材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正人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和气汤。——陶觉

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整理,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熟悉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4.激昂大方,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歌德

5.正人忍人所不能忍,收留人所不能收留,处人所不能处。——马南

6.没有经由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由琢磨,加以镶嵌之后,他们便生出色泽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色泽的则是良好的礼节。——洛克

7.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独一不朽迈的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巴尔扎克

8.一个人要匡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假如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罗曼?罗兰

9.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10.要在座的人都休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11.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由于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5.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16.正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7.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严而坚定。——德谟克里特

(二)常人俗语

1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9.你要包收留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收留他才是。

20.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1.赏识是一种脱俗的境界,一种健康的心态。

22.当你奉劝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3.请你用慈悲心和温顺的立场,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收留易接受。

24.多专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6.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25.不要刻意去预测他人的设法主意,假如你没有聪明与经验的准确判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7.假如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斯正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8.对人恭顺,就是在庄重你自己。

2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收留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0.不要由于小小的争执,阔别了你至亲的挚友,也不要由于小小的怨恨,健忘了别人的大恩。

3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天然能化敌为友。

32.太过于赏识自己的人,不会去赏识别人的长处。

33.与任何人接触时,要经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假如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气力,来使人受益,就即是欠了一份债。

34.一般人在碰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力量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气力对付他,而你却能收留忍他,以为他的本性和我一样,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收留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事例类

经典实例

季羡林自评

我国当代文化名人季羡林先天生就斐然,一位学者却在某报上公然说他“自封巨匠”。季老的夫人和许多了解他的人都很生气。季老却毫无怨言,还出来开导大家。他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巨匠。只不外我命运运限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又讲,“人家说得对的是鼓励,说得不合错误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索……”

[点拨]季羡林先生可以这样淡然的对待别人的看法,可见他的严于律己和他气量气度的宽广。

[合用话题]此素材可以运用到“理解”“宽收留”的话题中。

赞美

一个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家里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每向小姑娘求饶,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清幽的树林,独自奏完一曲。忽然听到一位老妇的赞许声。白叟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女孩天天清晨来这里为白叟拉琴。每奏完一曲,白叟都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 !”终于,有一天,女孩的家人发现,女孩拉琴早已不是“锯床腿”了,惊疑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树林中那位老妇人是闻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竟从未聋过!

[点拨]小女孩拉小提琴的提高,是缘于白叟家的赞许。可以说赞扬的气力是巨大的,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老师和家长仍是应该多表扬。

[合用话题]此素材适合“赏识”“欣赏”等话题。

一次喝彩,改变了他的一生

美国医学博士爱泼斯坦,是纽约大学医疗中央儿童神经外科主任,世界上第一流的脑外科权势巨子之一。他首创了不少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脊柱和脑血上的肿瘤。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一位卓有成就者,在校求学时,却曾是一个有着严峻学习智障的学生。

爱泼斯坦博士在他的回忆录《我曾是智障者》一文中,讲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名叫默菲的老师。因为生理原因,爱泼斯坦遭遇了严峻的学习障碍,尽管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仍不中断遭受挫折和失败。他自以为比别人“笨”,就退却消沉,并开始装病逃学。默菲老师没有因他“笨”而轻视他,相反,满腔热情地鼓励他。有一天课后,老师把爱泼斯坦叫到一边,将他的.一张考卷递给他那上面的谜底都错了。“我知道你懂这些标题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再来一次呢?”老师挨个考问试题让爱泼斯坦回答。爱泼斯坦每答完一道题,老师都微笑着说:“答得对!你很智慧,我知道你实在懂这些标题问题,我相信你的成绩会好起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把每个标题问题打上对勾。

默菲老师在爱泼斯坦的成长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无法估量。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换一个老师,只知道指责爱泼斯坦不努力,或者干脆把他视为差生,斥为“蠢笨”,也许,未来的医学奇才就夭折在他的手里了。恰是默菲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激发了爱泼斯坦的决心信念,他才离别绝望,倔强地与命运抗争,不再认输,不再懈怠,终于完成了正凡人也不收留易完成的学业,成为医学博士。

“你很智慧,我知道你懂这些标题问题”,一句喝彩的话,扬起了一位少年的奋进之帆。喝彩能驱除消沉者心灵的暗影,使他们看到糊口的锦绣,看到但愿的绚烂;喝彩能消融自卑者心灵的雾障,使他们决心信念百倍,勇气大增。一次小小的喝彩,甚至改变人的一生!

黑格尔在《糊口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法场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忽然冒出了一句:“看,他的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啊!”那个即将离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着白叟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个躬,含着泪大声地说:“假如四周多一些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青年死刑犯的话让人深思。一个人总是糊口在别人的指责、轻视甚至鄙视里,往往要么心灵泯灭自甘平庸;要么心灵反常仇视他人和社会!而富有爱心的人饱含善意的喝彩,则能引导人走上人生的正途。

也许就是你的一个小小的喝彩,世界就多了一份亮丽! [点拨]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整理,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要以赏识的眼光善待你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善意的赞赏,可能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动力。“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多一些喝彩,少一些指责和训斥,也许就使他的人生更出色! [合用话题]此类素材适合“赏识”“欣赏”等话题,可直接引用。在“难题、失意”等话题下,可以作为榜样或动力进行引用,调动读者阅读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