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不要拔苗助长-初三-记叙文
删除回忆
2022-11-01 00:02:42
初三
记叙文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也谈不要拔苗助长-初三-记叙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是大人很头疼的一件事。这里边有孩子小依恋父母的原因,但是,也有幼儿园的原因。

原因之一,就是让孩子过早地学习学科知识。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年轻的家长说这样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有些幼儿园迎合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了他们的行动中。很多幼儿园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早的让让孩子接触学科知识,让天性爱玩的孩子过早地过上了小学的.生活。这样,孩子怎么能喜欢上幼儿园呢?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何谓“输在起跑线上”?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就要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早就会腐烂。在孩子只能小心翼翼的触摸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何必催促他们奔跑呢?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每一个年龄阶段,凡是儿童所喜欢的活动都是健康的,反之则否。儿童爱好某种知识的时候,也就是他们适宜接受这种知识的时候(不同年龄适宜接受不同的知识,这在很多早教书中都有介绍),是精神成长需要这种营养的时候。当这种学习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家长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孩子就会学得很快。但是,没有到学习某种知识的敏感期的时候,却硬要让孩子去学习,就会适得其反,不但学不好,还会让孩子厌倦、反感。这样,不但学不到知识,还会还会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原因之二,不合情理的规则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幼儿园应当保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孩子尽情的享受童年的乐趣。而我们的一些幼儿园似乎以“别磕着碰着”为重要任务,以“乖”、“听话”为“好孩子”的标准,由此,制定了一些不合情理的“规定”,用约束孩子的行动来保证孩子所谓的安全。这就扼杀和践踏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孩子当然不会喜欢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给孩子安全方面的知识,而不是限制孩子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