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满分作文600字左右参考(汇集3篇)
追逐我的明天
2022-11-29 03:06:08
高考
其它

2022高考满分作文600字左右参考(1)

从古至今,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在这天,作为一名现代的学生,我们要为了自我的梦想而奋斗。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每一道伤痕,都深深地刻在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永远不变的中国心上。祖国在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富强,长江黄河的奔腾不息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气魄。时光推动着历史,历史推动着我们,中华民族十三亿儿女,为了祖国的复兴而努力、拼搏。我的梦,中国梦。

以前梦想过成为科学家,探索天空上的星星、海洋中的生物,研究自我喜爱的东西;以前梦想过成为老师,把自我知识传授给后代,培养出人才;以前梦想过成为音乐家,用自我美妙的歌声,向世界唱出中国的声音……无论过怎样的梦想,我们都要为梦想而奋斗。

小时候,学说中国话,学写方块字,听过中国的神话故事,背过古代的唐诗宋词……只是那时,脑子里对中国还没有什么概念。长大了一点后,开始看电影、电视剧,《小兵张嘎》、《上甘岭》……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从此,我对中国的概念,就不再是以前的动画片,而是每周一的升旗、胸前的红领巾,以及人民币上的主席……和“梦”联系起来的国不再空洞,和一个个“我”联系起来的梦不再抽象。

也许此刻“我的梦”还有些迷惘,“中国梦”也还仍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个梦都值得尊重,并就应获得被平等放飞的机会。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主席台下,瞻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陷入了沉思——那是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啊!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仿佛在我的眼前重演。艰苦的生活、国家的耻辱,造就了一个个保卫祖国的英雄,是他们的爱国情怀与努力拼搏,创造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和想的结晶。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年龄,有不一样的中国梦。但十三亿人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然,只有梦想还不够,还要用行动去实现梦想,实现我们国家富强、国泰民安的中国梦。


2022高考满分作文600字左右参考(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想必人尽皆知,但沉溺于书本的海洋中,难以自拔,践行这句话也就成了纸上谈兵。这次五一小长假期间,借着五月二日至三日学校组织“光荣的新四军”浙东行活动的契机,我背上行囊,开始了一段学习之旅。

犹记得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集序》,犹记得豪迈悠久的大禹陵,犹记得承载童年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犹记得那十里长街目送总理的感人场景……这些或拜读、或耳闻、或印象朦胧、或不曾目见。然而,当这一切以事实展现在你面前时,你又怎会不印象深刻,而震撼心灵?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它让你读到王羲之的洒脱而又遒劲的书法,它让你感到先古帝王的气魄,它让你触到那纯洁又充满童趣的回忆,它让你看到一个新时代历史难以忘怀的公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看来听来的知识只是获得一个粗浅的印象,那么将它付诸于实施则会让它一生受用,而能走尽天下路而风雨无阻。

唐太宗就曾说要以史为鉴,一个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更不能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为国家洒下自己的满腔热忱。在浙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也同样树立着新四军的丰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曾经蹂躏着这片沃土,多少的生灵涂炭,多少的妻离子散,这段往事对许多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记忆犹新。然而,我们的新四军为了国家的尊严,克服千难万苦,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尊严存在。这段历史虽已离我们很远,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摆在面前的时候,那些场面却又仿佛历历在目。当我从讲解员口中得知对于这段历史仅为一些老年人所知时,我心中有些不平:那些战士们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失去了生命,我们虽然不是亲历者,但我们都应该明白,我们脚下所踩的这片热土,曾是有热血所浇铸的。我们要做的,正是要让所有人都了解这段历史。

这段旅途虽然短暂,但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也懂得了许多课本上读不到的知识。行有涯,思无涯,一次旅行,它的收获可能是无限的。与其“读破万卷书”,不如周遭走一走啊。


2022高考满分作文600字左右参考(3)

唐人说,合辙押韵,深入人心的是诗。

宋人言,委婉不失霸气,豪放不失真情的是词。

元人道,情深意绵长,调轻文悠扬的是曲。

读书,看书,读的是心,看的也是心。

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看懂了这本书。我想说的东西不是书,可是它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万首,宋词风骚,元曲清婉,正是这些古人留下的东西给了我阅读上最大的启示。

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王朝的更迭,日月的变迁;领略了贬谪的心酸,年轻的豪气;也欣赏到了山河的秀美,江海的磅礴。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的包罗万象。而这一切的一切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诗,是古代最负盛名的一种文体。而它发展的全盛时期在一个辉煌的朝代——唐朝。故而唐诗闻名于世,而我最喜爱的自然也是唐诗。唐诗收集最全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或许真正拥有的唐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凡事自有优劣,唐诗中也分精华与糟糠。所有的诗人中主要有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杜甫是现实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李白是浪漫主义派的代表人物,而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有《将进酒》中的意气风发,有《月下独酌》中的浪漫孤独,亦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奇妙想象。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洒脱。诗仙之名,怎是虚妄。

词,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的盛行年代则是在充满文风的宋朝。宋朝的统治者虽然昏庸,可是对于文学的发展,确实在宋朝到达了一种实质的鼎盛。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词同诗的分类不一样,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有柳永与李清照;而豪放派的代表则是苏轼与辛弃疾。苏轼当然是人尽皆知的大文学家,我偏爱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词不仅仅典雅精致,也更是奔放华美。他写下的词资料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苏轼彩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曾如此称赞苏轼的词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足以见苏轼在词上的造诣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并不熟知,但元曲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资料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最著名的便是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让我最深刻的元曲代表作品是《天净沙·秋思》,所以我推崇的也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文字的清新古朴让我领略到了自然的美丽,也感受了游子们的断肠心声。如今,枯藤依旧,昏鸦却不复。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此刻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便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