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话题题目
感谢经历
2022-11-01 00:07:30
其它
话题

【哲理·生活·思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子》中也有句千古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但是要努力去赢。”

有人认为起点虽然不决定结果,但对最后的结果会有影响;也有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即使失败了,也能享受过程,体验人生……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作文写作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文体特征明确;

(3)不少于8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有关个人的任何信息(地名、校名、人名等)。

【审题与立意】

起点、过程、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经常讨论、辩论甚至发生争论的话题。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是起点、过程还是结果都会力求最好。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善始”而不能“善终”者比比皆是;同样,未能“善始”,但在过程中发愤努力,从而 “善终”者也并不鲜见;还有一种人,追求的是过程中的无愧于心,对于最终结果如何则看得很淡……

起点、过程、结果哪个更重要,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严格地讲,哪个都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赢在起跑线上”,那就只有更加重视过程。

写作此文,只需抓住其中一点来写,其余略谈或不谈,面面俱到的全面论述可能会吃力不讨好。

立意角度(供参考):

(1)走好开端,为未来打好基础。

(2)开端不尽如人意,完全可以在过程中完成超越,后发制人。

(3)不要过于计较结果,享受过程。

【考场满分作文欣赏】

【题目】 人生的点与线

考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0)班 崔 红 敏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来到这个世界总是想走好每一步的——想有一个美好的开端,想有一个美妙的过程,更想有一个美满的结果。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顺风顺水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而毫无遗憾者,恐怕为数寥寥。

开端这个点不能完全决定过程这条线和结果这个点,而过程这条线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或劣化首尾两个点的意义,结果这个点则是世俗论定一个人的人生意义的关键。

关 于 开 端

柏拉图有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大致正确。不说汪精卫之流以青年英雄起步,却以“头号汉奸”结束,开端与结局差了一百八十度;古语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足以说明,纵然“赢在起跑线上”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程,任何一步都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

所以,开端如何并不太重要,因为人生是一趟长跑,就像马拉松比赛,起步阶段冲在最前面的,不一定是最终的赢家。

关 于 过 程

听惯了这样一句话:“享受过程。”我以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说这句话的。能说的只有两种人:绝对的赢家和注定的失败者。因为结果对他们来说已不可改变,再不“享受过程”,人生对他们来说就几无乐趣可言。

而对更多的积极向上的人来说,过程就是用来拼搏的。因为没有过程的投入,自然就不会有结果的丰盈;当然有了过程的投入,也未必就会成果丰硕——还得看天意。但那时,我们可以对自己说一声:已无遗憾。

关 于 结 果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用这两句歌词形容结果十分妥帖。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了,不一定能有好的结果;但不努力,注定一事无成。

很多人都会说:“不计结果,享受过程。”可是扪心自问,你真的能不计结果吗?关键是有些时候我们“计”了也没用,所以干脆放开,免得心中多一分失落。

过程努力了,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篇幅的原因,原文略有删减,不影响阅读)

【名师点评】

本文的最大亮点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有深度。因此,文章在写作中对于事物发展的“开端——过程(发展)——结果”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文章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生以议论开头,引出文章的论题:大多数人都“想有一个美好的开端,想有一个美妙的过程,更想有一个美满的结果”。

(2)接着,考生运用三个并列段落针对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分别从事物的“开端、过程、结果”不同角度阐释对于人生的意义。从结构上看,文章层次清楚,有层层推进之效果。

(3)文章采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揭示常人对待事物发展中这三个阶段的态度,最后得出结论:过程努力了,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表明了考生的明确的观点。

(4)另外,最值得称道的还有文章的语言,言简意赅,却又显得凝练精当,还带有几分哲理味,读起来颇耐咀嚼,饶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