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1
岁月静好
2022-11-01 02:17:57
初三
读后感

一八六五年夏天,乔治·桑读完凡尔纳的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游记》之后,给凡尔纳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希望您不久将我们带进大海深处,让您的学识和想象力能够使之尽善尽美。”我们要感谢这封信,因为正是这封信才促成了《海底两万里》这部“海洋小说”的诞生。

历时三年,作者带领着读者完成了一次动人心魄的海底远游。以在海面上有“怪兽”出没为锲子, 阿罗纳克斯教授与他的同伴意外的发现了鹦鹉螺号并认识了尼摩艇长。鹦鹉号从日本海出发,经过各种各样的海,最终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作者让读者随着尼摩艇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

跌宕起伏的航程一次次勾起我的好奇,吸引着我一直看下去。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每一次的海底漫游总是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惊叹不已;每一次让主人公处在最危险的境地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整部小说就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围中展开,结束。

《海底两万里》的成功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描写。“他机智灵活,沉着勇敢,本领高强,除非是……”瞧,简短的四字词语就突出了尼德捕鲸的技术高超。“灯光照射在色彩艳丽的珊瑚树的树叶上,生出千般迷人的景象……这些花冠有的刚刚开放,有的则含苞待放。这时,体态轻盈的鱼儿迅速划动着双鳍,犹如飞鸟一般从花旁一掠而过。”在珊瑚王国中,珊瑚与鱼儿被作者描绘的美轮美奂,仿佛我们就置身于其中。凡尔纳用神奇的文字绘出美丽的图画,怪不得有人称凡尔纳的描写与马拉美的象征主义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他那叠加的名词犹如马赛克瓷砖,拼出一个迷人的神话世界。

这部书也如一部“百科全书”,既表现了科学的神奇力量,又描绘了美妙的海底世界。鹦鹉螺号就是时代最高科技的结晶,作者从电力、机械、物理等方面向我们介绍,让我们逐渐了解了这个庞然大物。在海底,通过鹦鹉螺号客厅的防护板,再加上龚赛伊精准而快速的分类,还有在海底的种.种奇游,使我对海里的生物产生了兴趣。“因动作滑稽而得了‘小丑’绰号的海蛙鱼、长着触须的黑喋鱼、浑身覆盖红色细纹的波纹鳞魨、橄榄色的七鳃鳗……”“蘑菇状耸起的菌生虫、吸盘贴地、形似花坛的海葵、星罗棋布的海星……”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藻、珍珠等等的专业介绍,使我不禁佩服起作者丰富的海洋知识。

不到十个月的海上百日漫游终于在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人从漩涡中脱身为结尾落下了帷幕。神秘的尼摩艇长、知识渊博的阿罗纳克斯教授、忠诚冷静的龚赛伊、急躁勇敢的尼德,他们一次次的传奇历险,一次次地潜入“大海的深处”,让我领略自然的奥妙,感悟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