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的一本书(合集3篇)
留点小胡须
2022-12-05 01:26:49
五年级
其他

我爱读的一本书(1)

今年寒假,我读了《童年》这本书。《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高尔基悲惨、令人怜悯的童年故事,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而受到许多打击。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高尔基。故事生动展示了一个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体会到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以及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最让我久久难忘的是高尔基从小就善良的内心,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高尔基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道路。我要象他一样,认真刻苦地学习,汲取广博的知识,如同即将冲锋的战士,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我爱读的一本书(2)

在五年级下学期,老师让我们读三本书,那就是《寄小读者》《上下五千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本书。这三本书中我最爱读的书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

起初,我认为这本书里记的都是那些平凡无趣的三天里的事情。结果在当我认真阅读的时候,才发现这和我想象中不一样。虽然这本书中有许多我记不住的人名、地名,但其中有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却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阅读了这本书中的作家介绍,原来海伦。凯勒受尽了那么多的磨难:她在一岁多时因重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啊!我禁不住将这本书翻到了“我的人生故事”那页。我知道了因为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没有人能够一次性的完完全全的理解她的想法,所以脾气暴躁。但在沙利文老师尽心尽力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手拼写单词,感受水等物体。在萨勒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说话……她的许多故事都让我惊叹不已。

我记得有一次放学以后,爷爷骑着电瓶三轮车来带我。我坐在车上,迫不及待地要拿出这本书看。开车时,本来就是一抖一抖的,所以看书时也不太方便。在我看得聚精会神时,爷爷骑到拐弯口,迅速一拐,我都要差点掉下车去,书包也要快飞出去。

这本书给予了我许多启示,我也要向海伦。凯勒学习,学习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我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


我爱读的一本书(3)

恬淡的月色一缕一缕地抹在飘曳的窗帘上,夜,渐渐深了。

做完功课,我看了看父母房内的灯,呵,熄了!赶紧关好门,用枕巾遮住台灯,捧出心爱的书,翻到昨夜读到的地方,简直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已是第三个晚上了………..

我似乎被一只有力的手臂牵引着,在朦胧的月色下,拨开密密的丛林,淌过清清的小溪,寻觅一群年青人的踪迹。

瞧,这一串是谢辽萨含笑接受任务时留下的,那一串是钨丽亚微笑着走向死神时踩下的,呵,这儿有一串,两串,是血浸染的,那是…

啪!突然,书像长了翅膀似的从我手里飞了出去。天呀!父亲不知何时站在我的背后。

糟了!这书可是从他的书柜里“发掘”出来的,我感到一阵心慌、胆怯,只有硬着头皮等待惩罚。可是,父亲并没有像过去那样不由分说便将书一分为二,他愣住了,也许他不明白,一向迷恋武侠小说的儿子怎么会看这本书,看得这么入神。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情在父亲的眼角,他只说了声:“快睡吧”收起书走了。

我竟没有挨骂!怪事!可心里并不轻松。我关了灯,撩开窗帘,银色的月光洒进房间,那遥远的天宇有一颗很亮的星星。呵,多像奥列格的眼睛,他仿佛站在我眼前,“高高的前额浅色的头发”喏,此时他正凭着机智、勇敢,千方百计越过敌战区。他悄悄的伏在铁丝网的边缘静待时机的到来。机会终于来了,他一跃而起,正要滚过铁丝网时一颗照明弹在他眼前发出一道耀眼的白光,刹时子弹雨点似的射向他……唉,真可惜,书被父亲收走了。我躺在床上,脑海里尽是奥列格的身影。“他会落入敌手吗?”我多么想知道奥列格能不能脱险呵。忽然,隔壁房里传来了父母轻轻说话的`声音,一片阴云掠上心头。明天,将会有什么在等待我呢?

第二天晚饭后,我居然没有被立即撵进房内晚自习,父母一反常态,竟像朋友一样和我聊起了我心爱的书——《青年近卫军》。他们记得那么清楚,我真怀疑该不是昨夜读了个通宵?他们还谈起那“眼泪,欢笑全是第一次”的美妙时光,这是真的吗?原来早在50年代青年近卫军战士就曾是父母辈的良师益友,当年他们就曾教父母去认识大千世界中的真诚,善良,虚伪,丑陋,他们就曾帮助父母在逆境中磨练意志,时刻准备为祖国献身出力。

预期的斥责没有到来,很有如释重负之感。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桌上端正的摆着《青年近卫军》,上面有一张纸条:“孩子,好好学习奥列格,相信你会懂得怎样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德。”我的眼前模糊了。

我撩起窗帘,漫天繁星闪烁,我又看见了那最亮的一颗,奥列格的眼睛!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90年代的中国,他帮助一个少年和父母沟通了心灵,使他们之间的隔膜、误解像春风中的冰块渐渐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