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乙卷黑龙江高考作文
中年如诗
2022-10-30 00:58:40
其它
其它

青春之箭,发必中义

谁的青春不被理想的光环所笼罩?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青春之箭镞又将射向哪里?

君不见,勤学苦读的青年学子夸张地摇着自己的双臂,将自己的人生之箭瞄准了城里的“白菜”;君不见,汲汲于富贵的成功人士鼓吹着996的福报,将自己的人生之的圈定在利欲的峡谷。

义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也绝非君子小人的分界,但是,如果人生的词典中只剩下利欲,而没有了道义,那疯狂的努力不仅无法让人钦佩,反而会让人有深深的悲悯和畏惧。过于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义利观会将人生困在世俗的囚笼之中,那扭曲的面孔就是灵魂的镜子。以义为的,立义高远,既是对世界的责任,也是对自我的成全!

立义为的,人生伟岸;星河在心,人生璀璨。看到路边饿殍,袁隆平先生立志让人们免于饥饿的恐惧,但同时那潜心钻研的热忱也让他有力量对抗人生的困境和磨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国为民亦是“义”之大者,而这大义既可匡扶起时代的大厦,又可矗立起人格的高山。我们常说“义不容辞”,每个时代,每个个体所不容推辞的“义”,都有不同的内涵。当我们将个人的才华与国家人民的发展和需求结合起来,我们就为“义”字找到了适合的方向和内容:昆仑山下清澈的爱,浩瀚星空痴迷的情,抗疫前线无悔的勇,禾下乘凉幸福的梦……这些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选择,而我作为当代青年,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祖国培养更多襟怀开阔,知识渊博的优秀人才。这便是我的理想之的,心中之义。

以义为的,还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箭,以良好的修养为弓,才能做到发必中义。君不见,有的罪恶与仇恨正借着正义的名义通行;君不见,有的分化与攻击正借着正义的旗号施行。修身为弓,良好的修养必以尊重和宽容为基;矫思为矢,端正的思想必以公平与仁爱为石。杨雄以射箭为喻谈理想追求,修身是基础,矫思是方法,立义是目标,而这些确实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缺一不可。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说:“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以修养为弓,以仁爱为矢,以道义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医者如此,教育工作者也应如此。自身修养不足,如何引领他人成长?没有公平与仁爱的思想,如何唤醒灵魂中高贵的力量?

前浪奔涌,后浪激荡。理想之路,灼灼其光。

青春之箭,立义为的,修身为弓,矫思为矢,发必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