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养中考作文素材
东京心跳
2022-11-01 05:34:41
中考
其它

纵观古今,凡是伟人或仁人志士无不是以教养立身,以教养做人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高贵的品质撑着他们光辉的身影恒久伫立,而教养也是他们留给后世的那颗唯一的深海中的遗珠。

在几千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一位贤者在黄土滚滚中周游六国。那是孟子在为了自己的事业与理想而迈步。他的教养体现在他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也不会放纵无术玩世不恭。这是他的教养,教养是自重自爱,正是这份高贵的教养使他在三十多年的奔波游说中练就出自己浩然的`气度,使他在诸子百家的时代里独树一帜。孟子被尊为亚圣是因为他的独身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更是因为它的自尊自爱的教养。

民国时期,西方列强纷纷进入中国,榨取着中国人的血液。那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代,中国人陷入了麻木与愚昧,这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似乎没有人站出来了英雄仿佛都被湮没在人潮中。这时一个文人站出来了,不仅是站出来还用他的文字来拯救国家与国民,他就是鲁迅,面对敌人他以笔代刀,每篇文章都像最尖锐的锋刃刺入敌人的胸膛。是他的勇敢,他的家国情怀促使他这样做;但在这勇敢与情怀背后是他的教养,他的教养是责任与抱负。我从他的文章中看到的不光是大义与民族精神,更是自身责任所化成的教养。不仅是鲁迅在乱世中这样做,范仲淹在和平繁荣的宋王朝中也曾发出:“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语。他如此说,是因为他的教养,他的责任与抱负。

我也认为,在挫折面前不言放弃,淡然面对也是教养。“以不测视无事,则勿忘而不安稳。”这是明朝吕坤说的,我在渐渐参悟其中的道理。这其中表达的并不是与世隔绝,身处悲观。而是从容应对又努力奋斗。李白曾经入仕途又被排挤出朝野在挫折和不完美面前,他继续前行;在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让后世看到一朵盛放的青莲。而他的一切也源于他心中不轻言放弃,面对挫折从容应对的教养。

教养究竟是什么?历史用时间和功绩给出了答案,但我们今天是否还在坚持并完善自己的教养呢?我觉得教养不应该只留在深海里当做遗珠,更应成为我们最该具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