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
情能自控
2022-10-30 00:28:57
其它
其它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所论述的强弱问题,其实并不局限于身体。正如苏东坡的《赤壁赋》所言:“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在发生着变化的,人的能力、思想、素养等又何尝不是如此?

骄傲自大,恃强逞能,则强可转弱。曾经名震四方的神童“方仲永”,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忽视了学习,最终“泯然众人”沦落成一个普通人;曾经力可扛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因恃强逞能,迷信武力,最终至垓下被围留下乌江自刎的遗恨;曾经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因盲目自信,最终兵败滑铁卢郁郁而终……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则弱可增强。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出身贫困,经历过亲人的生离死别,住过破旧的房屋,有过食不饱腹的学习生活,有过情绪低落的灰暗时刻。但越是艰苦,越能明白知识的重量,越能激发其斗志。也因此,他比任何人更加努力。不管是晚自习,还是周末,都能看到他埋头苦学的身影。连老师都忍不住感叹:“他的刻苦可以用拼命来形容。”而正是凭借着努力,最终他考上了西南大学,后又进入中科院硕博连读,现在在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工作,有着光鲜明亮的未来。这样的“逆袭”,只是偶然吗?

个人如是,国家民族亦如是。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再一次见证了强弱的转换。从鸦片战争开始进入清朝的腐败,再到日本侵略中国的惨痛经历……灾难深重的中国近现代史,再一次用无数民众的斑斑血泪告诫世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却让中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蛟龙深潜到嫦娥奔月,从北斗组网到天宫巡游,从大国神器到天河发威……一件件科技的神奇,见证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崛起。这一次由弱到强,我们都是见证人,触摸历史发展的脉搏,孰能无感?

生为强者,骄傲自大,恃强逞能,则强可转弱;身为弱者,砥砺前行,历练心智,则弱可增强。小到身体思想的变化,大到社会国家的发展,共同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强弱之道,存乎于心。

强弱只是一种科学的辩证关系,强壮时不自大,弱小时不自弃,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如此,谁都可以成为站在峰顶,笑傲江湖的王者。

【备注】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范文将于6月7日下午公布,以上内容为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后续我们将会持续更新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