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高考考生做空洞无物的玄思冥想之文
磨剑十年
2022-11-03 00:25:27
高考
其它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看着上面这个颇有脑筋急转弯色彩的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笔者作为一个参加过高考,也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过来人”,却真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

高考在现代社会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高考作文不是简单的一项能力测试,而是具有一种潜在的价值导向功能。它不仅考查考生选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更是考查考生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因此,高考作文题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重要的是培养其社会关切意识。汶川特大地震,举世关注。像这样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每一个考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都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可以表达。全国卷的作文题正是源于此事,给考生留下很大的自由发挥和充分表达空间。

有人说,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并没有疏离于现实生活,某名校特级教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提出了把此题与汶川地震结合起来的N个角度。比如可以引发对生命极限的思考啦,可以引发对抗震救灾战略部署次序的认识啦,等等。这种“联系现实”,不免给人生拉硬扯、八股套子的感觉,简直比“玄虚”的作文题更离谱。我们真心期望,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应更贴近现实,不要逼着考生做那些空洞无物或牵强附会的玄思冥想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