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集合18篇)
黄昏
2023-03-17 09:50:10
其它
其它

我的第一本书(1)

这是一本我们自己撰写书,里面记录着儿时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事。最美好的那段放荡不羁的岁月也在这本书中得以永存。

小学老师要同我们一起编出一本书,便令我们写出自己最好的文章,经过筛选列入书中。那时的我写文章并不出色,可是听见这个消息便觉得十分新鲜,也想把自己的作文放进书里。

文笔虽不好,兴趣却高的我立马寻找素材。时令初秋,我蹲在窗台边,摇着脑袋却怎么也抓不到一丝灵感。秋风徐来,带来几丝寒意,风中卷着幽然清新的菊香。原来是母亲栽的菊开花了,青细的花竿撑起一团赛金的黄色香菊,豆芽似的花瓣围着花蕊秩序地排开,又紧紧地簇在一起,泥土之上落了几点金花瓣,像姑娘发髻上的金簪。幽幽清香和这精致娇媚的菊花勾起我无限的遐想,顿时我便沉浸在这悠然的氛围之中了。

我不愿忘记菊花的美,拿起本子便闭眼用文字勾画它自然优雅的样子,又添了几句母亲照顾菊花的样子。写完后我读上了几遍,觉得不用修改了便交给了老师。老师说,用心写便能成功,于是将我的文章列入了书中。老师给书命名为妙笔生花,为激励同学们写作。书印出来后发给班内每个人,我轻轻的捧着这本作文集,仔细地翻阅,我知道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一本我与同学情谊的书。书内有许多同学的作文,每一篇都十分独特,有家庭趣事,有校园风光,还有山水景。作文里记着我们和小伙伴打闹玩耍开心的场面,还有自己的烦恼与忧愁,又或是与大家一起唱歌大笑的情景。当我从书架里抽出这本自己的书时,翻开页章读起那些稚嫩的话语,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不觉扑哧一笑。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与同学们记录的生活事实。是淳朴、简单的儿时记忆。


我的第一本书(2)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的成长则离不开书的陪伴。

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对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幼年的我,对书,竟充满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新鲜和喜爱。那时,便喜欢手捧爱书认真地“钻研”起来,对着书中的图画痴痴傻傻地看着、笑着,置身其中,仿佛书中的一切都是属于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彩色的绘本已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一次,父亲下班回家,为我带回来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三字经》,这便是我第一本带有文字的书了。

初次接触到这本书,心里充满了满满的新奇感,迫不及待地打开,兴致勃勃地翻阅,那架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囫囵吞枣。不一会儿便已翻到了末章,没多久就失去了最初的热度,扔下书,正准备出去玩耍。却见父亲笑盈盈地向我走来。孰不知,“厄运”正在向我招手。父亲微笑地看着我说:“书中的内容全部背过哦,下周我捡查”,拍拍我的肩,父亲转身又去忙他的工作了。

我怔在原地,思绪混乱……现在想来,那时的感受大约如同少年鲁迅要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留下背书的痛苦。唉!父亲的要求,只有遵从。接下来的一周,是我记忆中最为痛苦的一周,每天清晨,捧着那本《三字经》反复地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嘴里不停念叨着,像小和尚念经一般。恐怖的周末悄然而至,父亲如约检查了我的背诵。我结结巴巴,磕磕绊绊的开始漫长的背诵,当最后一个字从嘴里嘣出的那一刻,我长舒一口气,感觉如释重负。还有完成任务,的一丝兴奋与喜悦的。父亲也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夸赞我的记忆力好!

时间飞逝,我在幼儿园,一次幼儿园比赛中,凭借《三字经》的流利背诵,博得满堂喝彩并一举夺魁,成为了班级和年级的“小名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好不自豪。不得不说当年父亲的强迫背诵让我打了一些读书的底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而今对于书籍的涉猎范围亦渐渐变广,对于书的喜爱程度也更进一步。我如痴如醉的畅游于书中,任紫气东来,任太阳爬上云端,落叶飘然而下。我沉醉于书中,感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体悟“卧薪尝胆数十载,三个岳甲可吞吴”的坚韧毅力;惊叹“谈笑间,看樯橹灰飞烟灭”的绝代风华。我融入书中,听窗外西风如诗,看书中人生如戏。在书中看红楼,惜黛玉才思;观三国,喝诸葛谋略;阅西游,叹师徒磨励;读水浒,赞梁山仗义。在书中,我收获颇多,融入其中,受益匪浅。

现如今,细细回味为我开启阅读之门的《三字经》,感慨万千,是它奠定了我读书的底子,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自信;是它教会了我待人接物的礼仪,懂得了为人处事之这本经典之作,将永远伴随于我。

漫漫时空隧道,书如万条金丝,紧紧地包裹着我,为我的成长之路披荆斩棘,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为我点亮心中的明灯,为我点醒做人的原则,为我点清生活的意义。这万条金丝时刻牵动着我的灵魂,拨动着我的心弦,为我打开一扇厚重的大门,让我快步走向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我的第一本书(3)

昨天,陈老师说:明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陈老师对我们大家说:我们自己的第一本书出版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激动。因为其他班还从来没有出过书。下午下课以后,陈老师就拿着新出的书到校领导那里去了一趟。校领导看了以后,简直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二年级小朋友写的书!我们班的董可儿同学说:她午托部老师、同学都不相信这是二年级孩子写的,而认为是她买的。这就更证明了我们的作文写得很好。

自从我们的书出版后,我就高兴到了极点,兴奋得无法用词语来表达。一开始我生怕新出的书里没有我写的作文,不过总算还好,我有一篇《小狗球球》被编在书里了。所以,我才有了这本新出的书。

从我有了书以后,我就暗暗地攒着一股劲儿,我的第一本书作文;一定要把二年级所学的功课做到最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我的第一本书(4)

我的第一本书的名字叫《森林迷案》,讲述的是一只狗和一只青蛙判案的故事。

它十分好看,只要有时间我就拿起那本书看,你一定觉得我一开始就喜欢它,其实刚开始还讨厌它呢!现在,我就讲讲我和它的故事吧!

那一天,我和爸爸到图书馆看书,看见了一本有精美包装的书,封面是一只狗拿着放大镜在看什么东西,好奇心促使我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并让爸爸把这本书买下,我高兴地抱着回家,急忙打开一看,里面白纸黑子还没有图画,很是失望,于是把它扔在一边,束之高阁了。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来了,看见这本书拿起就看得着了迷,我很惊讶,就问她,这本书没有图画,没有像其它书那样图文并茂的生动,你为什看的如此津津有味呢?她兴致勃勃地说:“我看书总习惯先看前几段之后,合上书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推测出可能的结果,然后再看数的结尾,可是这本书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感到十分有趣,同时这本书像推理侦探小说,教人知识和智慧,给我很大的启迪。所以我就爱不释手。”

她的话语使我茅塞顿开,我依着她的方法试着来读这本书,它就像有了无穷的魔力,一下子把我带进了大森林里,当起了“福尔摩斯”。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是我认真阅读的第一本书,为我后来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把我带进了知识的殿堂,使我从此喜欢上了书籍,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啊!我喜爱的第一本书,你使我终生难忘。


我的第一本书(5)

阳光暖暖的洒在这片土地上。风筝在遥遥的云层中飞舞,一根线连到我的手中,我控制着它任意东西。但不论向东或向西或是滞留在云层里,它总是那么悠扬,给人一种妄图拥抱蓝天的冲动。每当这时,你总是站在我的身旁,用细巧的双手整理好那紊乱的线条。而我总会找着各种借口撒娇。但不论是哪种借口,你总会千方百计地达到我的要求。亦是我不想写作业时,也会将自己娟秀的字迹留在我的作业上,然后拉着我的小手去感受那一缕缕阳光,可回家后你不免要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可不论是母亲的嗔怪或是父亲的责骂,一切回归平静以后,你总是会去户外放风筝。“姐姐,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呀?”记得小时候曾这样问过你,而你却挣开了手中的线,望着风筝飞向湛蓝的云天:“那是梦想的蓝”。

每天与我这样嬉戏,让你的成绩日趋下降。终于,高考时,你名落孙山,而出众的外表与温和的性格却让你很快找到了如意郎君。你出嫁的那一天,母亲的眼泪浸润了她的脸颊,我的眼眶开始泛红,我却努力地将它抑住在了心里。我转身回到你曾经居住却又将要离去的卧室,默默地整理着你的点滴,我多想回到那梦幻的童年,那样我便可以珍惜与你一起放风筝的每时每分第秒。可一切却已然成空,无意间在墙角发现了一只蓝色的风筝,我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滚落下来。忽地,外面是一阵喜庆的爆竹声,我马上拭干眼泪走出房间,尽力掩饰心中的情感,我不想在这大喜的日子冲了你的喜。当我恍惚地将行李箱递予你时,你却蹲下身子,打开行李,拼命地寻找着什么。终于,你将那只蓝色风筝从箱中翻了出来,一边拭泪,一边递给了我。我咧开了嘴,接过风筝讽刺这礼物太小了,当我接过它时,才发现这是如此沉重。一分钟后,你坐着车飞驰而去,一秒钟后,我泪如雨下……

我将那风筝挂在墙头,以后,无论是我生气恼怒时,它总是能平息我心头的怒火;亦或是我想要放弃时,它总会给我前行的勇气。

头从如海的书卷中抬起,陡然发现窗外飘起了雪花,散落一地的雪如同我桌上的万卷书海,而那蓝色的风筝却似乎想要飞翔。我打开窗户,任意它在风雪中张扬。忽地,我发现了它是我第一本书,让我想要挣开枷锁,飞向那湛蓝的云天……


我的第一本书(6)

成汉离开后,这本书将是他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的一本书。

几个星期后,书房学堂里的孩子将筹集到分毫作为元贞的学费,不料被父母知道了,没收了钱并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唯一复学的机会没有了,日久天长,元贞的性格变得孤僻,忧郁,以至性情颓废。母亲见了也不是办法,心里又悔又气,于是,让他去做点小生意,一来充实生活,忘却上学,二来养家糊口。元贞知道非常难过,他知道可能自己以后再也不能上学堂。但心里明白:“父母之命,难违”。况且家境贫苦,光是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几年几年的买卖,温饱问题解决了,但人年纪大了,再也无法踏入学堂了。永远都只能以买卖为生了。


我的第一本书(7)

这两天,我一直在做我的第一本书,就在星期三,我的书做好了。

书的名字叫《小雨滴》。做一本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让我来给大家说说我是怎样做的吧!

我先做了封面,是用白卡纸做的。在上面写了题目(小雨滴),文图作者(李雨潞),出版社(小雨)。在上面画了云、小雨滴、小花和小草,背景是蓝色。

然后,做了前环衬。上面有许多伞,一个大雨滴就快落到伞上了。

接着,是扉页,跟封面差不多,只不过画了一个雨点,其他什么也没了。

到了正文,雨滴这儿跑那儿跑,一直很高兴。

又接着,是后环衬,画的是一副小雨滴散步的美丽景色。

最后,是封底。紫色的背景前有一个小雨滴,小草小花都很美。

做书真的好快乐,我最喜欢做书。


我的第一本书(8)

范文一

刚刚,我读了一篇课文《我的第一本书》,写得是一个孩子辛酸的童年,自己家境生活窘迫和一个比自己家还穷的同学一起读书,同学家太穷了没有钱买书,为了能一起读书,他将书撕成两半,同学看前面他看后面。为了不耽误学习,便将后半本书倒背如流了......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在很早已前,有很多孩子都因家里太穷没钱买书,甚至上不了学。为了读书,他们将书倒背如流,即使没有一本完整的书,但他们对学习仍不放松。从他们的学习精神中,我感到很羞愧,我现在不但有很多书,还可以天天去学校学习,与他们比起来我们不是很幸福吗?

从此以后,我不会再虐-待一本书,也不会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过去的知识来之不易,现在的知识也来之不易,为了使未来不在悲伤我决定好好学习,让学习的快乐充满我的大脑。

刚刚,我读了一篇课文《我的第一本书》,写得是一个孩子辛酸的童年,自己家境生活窘迫和一个比自己家还穷的同学一起读书,同学家太穷了没有钱买书,为了能一起读书,他将书撕成两半,同学看前面他看后面。为了不耽误学习,便将后半本书倒背如流了......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在很早已前,有很多孩子都因家里太穷没钱买书,甚至上不了学。为了读书,他们将书倒背如流,即使没有一本完整的书,但他们对学习仍不放松。从他们的学习精神中,我感到很羞愧,我现在不但有很多书,还可以天天去学校学习,与他们比起来我们不是很幸福吗?

从此以后,我不会再虐-待一本书,也不会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过去的知识来之不易,现在的知识也来之不易,为了使未来不在悲伤我决定好好学习,让学习的快乐充满我的大脑。

在我们身边中有许多书,请问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本书吗?也许,这篇文章能带你回到当时的情境......

文中的我有很多很多书,但却每一本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每一本书有每一本书存在的价值,而文中我的父亲会把他从书中得到的启示化作自己的经验讲诉给我听,让我明白书的意义。

范文二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牛汉先生的文章,从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怀念,牛汉先生对他第一本书的怀念,对于父亲的怀念,还有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牛汉先生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是他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虽然是课本但是对他的意义很重大。这本书有着父亲曾经理解的爱、细腻的爱;有着同学、朋友之间有福同享的友情;有着上课时与老师的趣事和同年的回忆那不仅是一本书,更是牛汉先生人生的第一课。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字眼都透露着深深地怀念。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匆匆》里曾写过,桃花去了还会再开,燕子去了还会再来,杨柳枯了还会再青可日子去了,却再也回不来。很多很多的时间从眼前流去,从指缝中流逝。

对于少年来说,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对于青年来说,少年那些没心没肺的生活已经成为回忆;对于成人来说,青年那种无所畏惧的冲劲已经成为历史;对于老人来说,成人时的干劲已经成为故事很多人都活在回忆和羡慕中,他们回忆着那些陈年旧事,盼望着回到从前。

时间不回头的走了,那么的义无反顾,它不留恋什么。若它是美好的,它不需要回头看什么,因为他是令人羡慕的;若它是枯燥的,他也不需要回头看什么,因为它早已没有资格回头。

时间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所以请不要再窥视那些已经过去的悲伤的往事,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扩大到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珍惜好你拥有的一切,才是对从前失去的最好的怀念和未来最好的憧憬。

牛汉先生说:人不能忘本。我们在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的同时,要记得那些爱我们的人,和值得我们珍惜的、我们珍惜过的东西。

时不再来,时光不会再回来;失不再来,失去也不会再回来。若不珍惜,所有的一切都将和时间一样,成为过去。

范文三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着名作家史成汉写的,它主要记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录了在元贞因家里穷而没钱买书时,我为了元贞吧一本书撕成两半,而最后却考第一名的这一段友谊故事,还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感惭愧。我想:史成汉可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开开心心地读书。那时,他们没有教科书。没有学具只能苦中找乐,特别是在上课时他带着两只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快乐的画面呀!让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笔来赞美它,而现在的我们仅仅只是因为夏天太热或冬天寒冷,就连声抱怨读书累,读书难。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十分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温度急速下降,而那时的我就一直抱怨过不停。还有一种不想去上学的冲动,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课文让我感动最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苦中找乐的志趣,还有乔元贞因家穷没钱供他读书,后来竟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读到这一点,我心狠狠的被触动了。元贞,多么乖巧的孩子呀!他仅仅只靠史成汉送给的半本书却考了第一名,而我们呢?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不用交学费就能高高兴兴的到学校读书,但我们努力了吗?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元贞,我就好似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困难的考验。而元贞则像雨露下一颗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向日葵,即使得不到阳关的照耀,但它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不是吗?

现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因家里贫无以致书以得。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来说,读书边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唤!

努力吧!现代幸福的花朵们,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现在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感到骄傲,我们应竭尽所能,为我们,甚至为报效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吧!我想:这也许正是《我的第一本书》里元贞的那份呼唤,那份梦想,那份向往吧!


我的第一本书(9)

当我们在明朗的教室里舒舒服服的读书时,当我们在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上课时,请读<<我的第一本书》吧!它将会让你深有感触,受益终生的。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着名作家史成汉写的,它主要记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录了在元贞因家里穷而没钱买书时,“我”为了元贞吧一本书撕成两半,而最后却考第一名的这一段友谊故事,还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感惭愧。我想:史成汉可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开开心心地读书。那时,他们没有教科书。没有学具只能苦中找乐,特别是在上课时他带着两只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快乐的画面呀!让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笔来赞美它,而现在的我们仅仅只是因为夏天太热或冬天寒冷,就连声抱怨读书累,读书难。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十分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温度急速下降,而那时的我就一直抱怨过不停。还有一种不想去上学的冲动,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课文让我感动最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苦中找乐的志趣,还有乔元贞因家穷没钱供他读书,后来竟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读到这一点,我心狠狠的被触动了。元贞,多么乖巧的孩子呀!他仅仅只靠史成汉送给的半本书却考了第一名,而我们呢?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不用交学费就能高高兴兴的到学校读书,但我们努力了吗?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元贞,我就好似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困难的考验。而元贞则像雨露下一颗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向日葵,即使得不到阳关的照耀,但它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不是吗?

现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因家里贫无以致书以得。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来说,读书边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唤!

努力吧!现代幸福的“花朵们”,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现在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感到骄傲,我们应竭尽所能,为我们,甚至为报效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吧!我想:这也许正是《我的第一本书》里元贞的那份呼唤,那份梦想,那份向往吧!


我的第一本书(10)

我的第一本书。

它是坚实的阶梯。

引我走上求知的道路;

它是洋溢着希望的开船港。

我从那里开始人生的远航。

我将不懈的求索力争达到光辉的彼岸!


我的第一本书(11)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记忆的深处,曾流传着一句歌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在外公的抽屉里,有一本书皮已经花黄,但却保养得很好的书,那是王羲之笔迹的小楷《乐毅论》。年幼的我不知这是外公的宝贝,拿起来用放大镜逐个字逐笔认真的研究起来。别人要是看见这些文字,肯定会看也不看就丢到别处去了,但我不同,我就喜欢在文字堆里乱转。我坐在书桌前拿起外公桌前那支最珍贵的毛笔在废纸上也有模有样的写起来。其实,那也只不过是照图画葫芦罢了,可那时,看到纸上像模像样的书法字,我乐呵呵的笑个不停。我会写字了,我会写字了,哈哈!外公出现在门口,我都不知道,只见外公走过来捉起我的小手同时握紧了毛笔,刚健而有力地在纸上写起了字,不到5分钟,一个刚健而朴素的字诞生了,面对外公这不可挑剔的毛笔字,再看看自己的毛笔字,我忽然间自卑起来,我的字要笔锋没笔锋,要特色没特色,就根本不是个字。
我本以为外公会责骂我动了他的宝贝,可外公却问我是否喜欢书法,年幼的我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外公就教我练习书法,还时不时跟我讲几句《乐毅论》的解说。外公告诉我《乐毅论》是出自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之手,他被称为“书圣”。这本只是他小楷中的一部分,他还着有《圣教序》、《行书》等,其中《兰亭集序》最着名,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外公说他没有得到此书是一个遗憾。外公是个文人,可儿女们都没有遗传到他,只对理科感兴趣,致使他老人家无法把《乐毅论》传下来。经过外公的教导我的书法不再是照图画葫芦了,而是真的像书法字了。
在我临走时的前一天晚上,外公把我叫到书房,拿出《乐毅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婷,外公看得出来你的书法以后一定有所造诣,这本书就留给你吧,它对外公也没什么用了。明天你就要去佛山了,你自己慢慢研究吧!”我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却始终没有流下来。外公把《乐毅论》交到我手中后离开了房间。外公走后,我想了许多,晚上我在书房睡着了,第二天我还是把它放回了原来的位置,我始终还是没有把它带走,没能完成外公的心愿。
我的第一本书,不像别人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或者是《一千零一夜》,而是一本没有图画、没有拼音的《乐毅论》,虽然没有在身边,但起码我曾经拥有过它,它永远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12)

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每当自己一个人在家翻书时,就会看见它倒放在书柜上,感觉它就像一个好孩子那样乖,不乱跑乱动,更不搞恶作剧,所以我从不将其作为破坏的对象。如果家中有人在看书的话,我就会翻开它,装模作样地读着。

幼儿园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师拿着故事书给我们午睡的小朋友讲故事,因为那时的我只会胡思乱想,幻想故事里的人能够出现在我的身边。后来,我认了字,可以自己读故事了,可以自己探索童书的奥秘。再后来,我又开始读一些文学名著,先是简写版,然后是原著,读古代文人的深刻思想,读今日名家的精彩文笔……

书柜中,现在已经放满了书,它们一本本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我去一一品读。但最令我不能忘记的,却是我的第一本书。它是我阅读之路的起点,也相当于我的启老师。感谢你,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13)

当我们在明朗的教室里舒舒服服的读书时,当我们在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上课时,请读<<我的第一本书》吧!它将会让你深有感触,受益终生的。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着名作家史成汉写的,它主要记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录了在元贞因家里穷而没钱买书时,“我”为了元贞吧一本书撕成两半,而最后却考第一名的这一段友谊故事,还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感惭愧。我想:史成汉可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开开心心地读书。那时,他们没有教科书。没有学具只能苦中找乐,特别是在上课时他带着两只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快乐的画面呀!让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笔来赞美它,而现在的我们仅仅只是因为夏天太热或冬天寒冷,就连声抱怨读书累,读书难。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十分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温度急速下降,而那时的我就一直抱怨过不停。还有一种不想去上学的冲动,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课文让我感动最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苦中找乐的志趣,还有乔元贞因家穷没钱供他读书,后来竟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读到这一点,我心狠狠的被触动了。元贞,多么乖巧的孩子呀!他仅仅只靠史成汉送给的半本书却考了第一名,而我们呢?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不用交学费就能高高兴兴的到学校读书,但我们努力了吗?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元贞,我就好似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困难的考验。而元贞则像雨露下一颗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向日葵,即使得不到阳关的照耀,但它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不是吗?

现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因家里贫无以致书以得。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来说,读书边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唤!

努力吧!现代幸福的“花朵们”,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现在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感到骄傲,我们应竭尽所能,为我们,甚至为报效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吧!我想:这也许正是《我的第一本书》里元贞的那份呼唤,那份梦想,那份向往吧!


我的第一本书(14)

我的这个第一本书,说是我的第一本书,也不是我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我的第一本书,而是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这本书是我哥推荐我看的一部网络小说名叫《斗罗大陆》一共有300多章,这本书,不知道对我哪里来的魔力,记得有一次:

我在长治,#从下午两点,玩到了晚上的11点,我回到家,洗漱完,又吃了点宵夜已经12点了。但,我竟然越晚越要看从晚上12点看到了凌晨1点,越是晚,就越要看,准备睡呀,看到了精彩的情节就又看了半个小时,就这样来回,折腾到了3点多才肯停下,中间,姥姥还一直在旁边催我说:“阳阳,不早了,赶紧睡吧。”而我的答复一直是:“哦,知道了。”但每次都是钻进被窝,把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再继续偷偷地看。然后到早上不起床,一直睡到12点才起。或许,这也是我近视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以后,我便开始看更长的小说:400章的、500章的、600章的,不在话下。

而且,我还仔细的回忆了一下,以前在长治白天呼吸新鲜空气在外边和朋友玩耍,晚上拿着手机看小说是挺舒服的一件事,起码比现在呼吸着雾霾,闻着汽车尾气强。嘿,真想念以前在长治的生活啊!

六年级:郭轶坤


我的第一本书(15)

没有讲义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阐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西席的经验以为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备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克不及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大概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有关红岩的读后感 而“我”后离开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必要学习的时间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得到了,再加上本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伍,一辈子只能在生活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归纳综合一下:“知识转变运气”。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索了。

没有讲义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相近几个村落里叫卖纸烟、花生、洋火等小工具。有关母爱的读后感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

总之,作者对那个期间的苦难进行着酸楚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同伴们寄予深切的怜悯,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运气中严正思索着生活与人生。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我的第一本书》关于母爱的读后感 望文生义是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大概,在某些人眼里他的第一本书没有任何意义。但我第一本书对我的意义是代表一个长辈的辅导......

黄奶奶她待人友好,邻人们都很喜好她,只惋惜她的后代都因为工作而对她不睬不睬,只知道给她一定的生活费,对她的生活一点都不关心,甚至连她摔跤受伤也没来慰劳一句。妈妈得知她的经历后,就常常对我们说,要每每陪隔壁的奶奶讲讲话。范爱农读后感 因而我只需一有空就跑去她们家玩,相处久了自然就变得很熟,以是我的生日当然不克不及短少她的存在。我的第一本书读后感

记得那年生日,父母跟哥哥们都在一旁繁忙预备我的生日,而我在一旁偷吃着蛋糕,突然,一双手触碰我的肩膀,我回过头发明,原来是住在我们家隔壁的黄奶奶。黄奶奶笑着对我说:“被我发明咯”我尴尬的笑了几声。


我的第一本书(16)

与暑假相比,我更喜欢寒假,今年尤其如此,长达30天的假期,作业却很少。学校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自编一本书。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以前,都是到书店买书看,却从没想过自己也能编一本书。到底编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寒假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纸,就用A4打印纸,内容就复杂多了。自己的书当然要有自己的“才艺展示”。思来想去,就写字还说得过去,就来个硬笔书法吧。可真正到写的时候,麻烦又来了。我先在空白的打印纸上写了几页,可总是觉得歪歪扭扭,不好看。灵机一动,先在田字格上写好了,再贴上去,大功告成。

假期里编写的书,当然少不了“假期生活”了。那天在网上看到介绍除夕、春节、元宵节来历的资料,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们都收在书中了。

这段时间,看了不少好书,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还写了几篇比较满意的读后感,统统收集到书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起个名字,就叫“书丛采风”吧。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内容终于差不多了。自己翻了几遍,觉得有点儿单调,于是,又在每页加了精美的插图和漂亮的花边。最后用彩笔在封面上写了几个艺术字——“我的寒假我做主”。哈哈,大功告成!

我的书当然要先给爸爸妈妈看,妈妈刚翻开封面就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没有目录!只好又拆开加上目录,再重新订好。我的书终于定稿了。

这就是我编写的第一本书,虽然它算不上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但是我知道,这本书会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第一本书(17)

当我们在明朗的教室里舒舒服服的读书时,当我们在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上课时,请读<<我的第一本书》吧!它将会让你深有感触,受益终生的。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著名作家史成汉写的,它主要记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录了在元贞因家里穷而没钱买书时,“我”为了元贞吧一本书撕成两半,而最后却考第一名的这一段友谊故事,还歌颂了深沉的父子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感惭愧。我想:史成汉可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也能开开心心地读书。那时,他们没有教科书。没有学具只能苦中找乐,特别是在上课时他带着两只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快乐的画面呀!让我忍不住握起手中的笨笔来赞美它,而现在的我们仅仅只是因为夏天太热或冬天寒冷,就连声抱怨读书累,读书难。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十分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温度急速下降,而那时的我就一直抱怨过不停。还有一种不想去上学的冲动,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不已。

课文让我感动最深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苦中找乐的志趣,还有乔元贞因家穷没钱供他读书,后来竟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读到这一点,我心狠狠的被触动了。元贞,多么乖巧的孩子呀!他仅仅只靠史成汉送给的半本书却考了第一名,而我们呢?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不用交学费就能高高兴兴的到学校读书,但我们努力了吗?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元贞,我就好似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困难的考验。而元贞则像雨露下一颗蒸蒸日上,奋发图强的向日葵,即使得不到阳关的照耀,但它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不是吗?

现在想想,以前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因家里贫无以致书以得。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来说,读书边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份心底的呼唤!

努力吧!现代幸福的“花朵们”,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现在拥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感到骄傲,我们应竭尽所能,为我们,甚至为报效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吧!我想:这也许正是《我的第一本书》里元贞的那份呼唤,那份梦想,那份向往吧!

浙江温州瑞安市锦湖第一中学初二:王?


我的第一本书(18)

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回忆起来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虽说珍贵,但光芒却不过是模糊的一点点,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每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摸一摸那本书,感觉它就像一个好孩子那样乖,不乱跑乱动,更不搞恶作剧,所以我从不将其作为破坏的对象。如果家中有人在看书的话,我就会翻开它,装模作样地读着,有时候拿倒了都不知道。

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捧着那本书为父母讲故事,就像母亲给我讲的`那样动听、美妙。

后来,我认了字,可以自己读故事了,很希望能再多读一些书,父母对我的想法也很支持。我努力学习,认真做功课,渐渐地,认识的字由少变多,看的书也由薄变厚。好奇的我开始试探着读一些作文选,慢慢发现作文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每篇作文都会给我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作文选便彻底代替了故事书,但这又无法令我满足,于是便开始涉猎一些名家名作。在那些异彩纷呈的文字中,我感到书真是一个奇妙的大千世界,那里面五彩缤纷,有喜有悲。后来,我又开始读一些文学名着,先是简写版,然后是原着,读古代文人的深刻思想,读今日名家的精彩文笔。我的书一天天多了起来,生活也变得无法与书分开了,书彻底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的书柜中,现在已经放满了书,它们一本本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我去一一品读。但最令我不能忘记的,却是我的第一本书。它是我阅读之路的起点,也是我读书之旅的引路人。感谢你,我的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