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腐作文(汇编19篇)
笑忘
2024-06-12 00:02:08
其他
其他

做豆腐作文(1)

今年暑假,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经过了一路的颠簸,我和爸爸妈妈到了爷爷奶奶家。每天早上,我们都能喝上鲜美的豆浆。我很想知道豆浆是怎么做的,于是,一天早晨,我饶有兴趣地看姑姑们磨豆浆、做豆腐。

要吃到好的豆腐可不容易。首先要把黄豆浸泡在水里,让豆子把衣服脱下来;再把浸泡胀的黄豆,加上适量的水放进石磨里,推动石磨就磨成了生豆浆。我帮助姑姑推石磨时感到很吃力,但看到纯白的生豆浆从磨盘里流出来,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步,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过滤布袋里,滤去豆渣,挤出纯豆浆;再把纯豆浆放进锅里煮开。这样,熟豆浆就做好了。盛上一碗,加一点儿白糖,味道特别鲜纯。第三步,把熟豆浆变成豆腐。首先把石膏水加入熟豆浆稍微搅拌一下,就成了豆花。然后取出正方形的模子,在模子里垫好过滤布。接着把豆花倒进去。再过一会儿,用过滤布把模子里的豆花包好,加盖板,并在上面压上重物,滤干水分后就成了一块雪白的豆腐了。这一步最关键的是加石膏水应适量,否则豆腐就不好吃了。

看完豆腐制作的全过程,我不仅了解到做豆腐的基本方法,更体会到一丝一缕物历艰辛的含义。

中午,我喝了豆浆,也吃了豆腐。你说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今天,我尝到了夏日里由自己参与做豆腐的成功喜悦。学会做豆腐是我今年暑假最大的收获。


做豆腐作文(2)

中午我吃好饭,奶奶对我说:“嘉慧,奶奶准备做豆腐,你要不要去帮忙呀”听了奶奶这句话,我很好奇,说:“奶奶,奶奶,当然想啦!我还从来没见过自己也能做豆腐呢”我跟着奶奶到了另外一个房间,看见一个大桶里装着好多黄豆,黄豆被浸泡在水里,我问奶奶:“黄豆为什么泡在水里呢”奶奶回答:“只有把黄豆泡在水里,泡胀变软后,才能磨成豆浆,变成豆腐。”接着奶奶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把桶里又硬又小的豆子拣出来。“为什么要拣呢”我问。“因为这些豆子是“死豆”像石头一样硬,机器不能把它磨碎,会影响豆浆的质量。”奶奶回答。接着,我就按照奶奶的要求拣豆子。

捡好之后,爸爸挑着我们拣好的黄豆,跟着奶奶去村子里另外一个老奶奶家磨豆子,那个老奶奶打开机器,听到“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机器的一边马上流出了白里带黄的豆浆,另一边出来的是豆腐渣。我问:“奶奶,这豆浆现在就可以喝吗”奶奶说:“还不能,要烧开后再加一些调料,才可以喝。”

豆浆拿到家里,奶奶把一大桶豆浆倒到大锅里,爷爷开始烧柴,把整个柴炉烧得很旺很旺,很快豆浆就烧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我往里面加上白糖,一闻,香气扑鼻;一喝,真是爽啊!我可从来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豆浆啊!我一口气就把这碗豆浆喝完了,奶奶又给我盛了一碗,我很快又喝完了。妈妈说:“你吃了那么多豆浆,就等于吃了一大块豆腐呢!”

奶奶开始往豆浆里面倒卤冰,一边倒卤冰,一边用一个大勺子慢慢搅动。过了一会,奶奶用一根筷子插在豆浆中间,等筷子不动了,就是说卤冰已经够了。大概过了十分钟,奶奶拿来了一个正方形的木框,把大纱布放在木框里,奶奶就往里倒豆腐花,倒好之后,用纱布把豆腐花包了起来。最后用一块很重的木板压在上面。压好之后,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奶奶把纱布打开,哇!这就是豆腐,这么大的一块豆腐,能吃一个月呢!

原来做豆腐也有那么多的学问。


做豆腐作文(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今天我给大家做一道我们家的特色菜——家常豆腐。这道菜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还是有点复杂,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厨房新秀”而言。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食材有:豆腐、香菇、黑木耳、葱、火腿肉、笋、番茄。接下来,让我们开启这场有趣的厨艺秀吧!

我提前两小时,把黑木耳、香菇泡发。然后,将除豆腐以外的食材切成小丁,所有的食材躺在砧板上,好像迫不及待地想为这道菜做贡献呢!我往热锅里倒了少许油,把这些丁放入锅里翻炒两三分钟。慢慢的,番茄被炒出了汁,和其他食材混合在一起,香味就起来了。这时就往锅里倒一碗半凉水,少许酱油、冰糖;等水沸腾后,开小火慢慢地熬成汤汁……

另起一个平底锅,往里倒一半的油,再把豆腐切成厚约两厘米的正方形,拿一个大盘子,在里面均匀地洒上面粉。取豆腐真是个细致活,须得小心翼翼,倘若你粗手粗脚的,准会把好好的豆腐捏得粉碎,那就做不出好卖相的家常豆腐了。把豆腐安全运抵盘子之后,把面粉均匀地抹在豆腐宝宝身上,让他穿上一件薄薄的纱衣——白豆腐穿白衣服,真是白上加白呀!不过把这些“白囡囡”放入油锅没多久,“纱衣”就像变戏法似的,从雪白变成了金黄。这“金灿灿”的光泽就是在提醒我,豆腐可以出锅了。我把炸好的豆腐夹到盘子里备用。另一锅的汤汁里加一些欠粉,搅拌,最后,倒在豆腐上。豆腐的豆香,伴着汤汁的浓香,顿时,厨房里浓香四溢。香味像一首美妙的歌曲,在厨房里快乐的跳跃。

晚饭时,全家人沉浸在欢乐之中,我的嘴负责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耳朵负责接收爸爸妈妈对我的赞美,心负责偷偷地乐。一会儿工夫,满满一盘家常豆腐,就被我们的胃统统没收啦!

这就是我第一次做高难度的菜,你们喜欢吗?本人能不能在厨艺界闪闪发光,可都全仰仗各位咯!


做豆腐作文(4)

外婆做的臭豆腐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仍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常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顿的外婆做的臭豆腐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拥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美名的臭豆腐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美食,这只美食广受人们的喜爱,听说我的外婆也会做这老幼咸宜的美食,在我不中断的央求下,她终于允许为我做起了这道菜。

臭豆腐是由清朝的一位名叫王志和的书生首创,它之所以好吃,就是由于它是在“臭水”中发酵而成的。这臭水可不是那些非法商家所用的阴沟里肮脏的水。这“臭水”做起来可复杂了。首先,要把盐水烧开,并向里面放毛笋、香菇、花椒、韭菜等原料;其次就要把它密封起来,直到水上起了许许多多的泡沫才算发酵成功。最后就可以把豆腐放进去了,夏天泡3个小时,冬天泡24个小时才可以把它们捞出来,洗净后放在锅里炸。炸出来的`臭豆腐固然奇臭无比,但却光彩金黄,仿佛一块块长方形的金条整洁地排列在我的面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刚炸出来的臭豆腐若直接去吃,也是要被烫伤的。我只好在一旁耐心地等待。此时房子里早已弥漫着臭豆腐的味道,我又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去闻了闻这气息。咦,我发现这臭豆腐的确很臭,但仔细闻一下,里面还带有一股股若有若无独特的香味,假如不仔细闻,还闻不出呢!

臭豆腐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大口咬了下去,臭豆腐那外脆里嫩的感觉伴跟着甜甜的甜面酱汁,瞬间溢满了我的嘴巴,再细细品味,它咸中带甜,甜中带微辣,辣中有香。这美妙的味道从嘴巴里一直滑到胃里,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都在大口地品味着。臭豆腐,真不愧是一个美食极品。

臭豆腐不仅那独特的味道广受我们的喜爱,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是数一数二的,它有着植物性乳酸菌,可以杀死我们人体中许许多多的病菌以及病毒,还分解了豆腐里的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吸收。所以,我更喜爱吃外婆做的臭豆腐了,如斯厚味的食物,但愿大家以后来品尝哦!


做豆腐作文(5)

星期天下午,我在家里闲着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就在房间里面走过来,跑过去。妈妈开始去厨房烧饭去了。

后来,爸爸下班回家,手里面拿着一盒豆腐。我看到爸爸手中的豆腐,心里就想到了自己可以有事情做了。我想前几天,妈妈不是教我做过凉拌豆腐吗?为什么今天不趁机试上一试呢?我亲手一个人独自拌出来的凉拌豆腐一定比妈妈做出来的好吃,好让爸爸妈妈刮目相看。

于是,我对爸爸说:“爸爸,请你把那盒豆腐交给我,我来做一盆凉拌豆腐给你们吃。保证做好,你们吃了还要再吃!”爸爸笑着点头同意了。我就接过爸爸手中的豆腐盒子来到厨房做了起来。

妈妈看到了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自豪地说:“我要做一盆凉拌豆腐给你们尝尝。”妈妈不再吭声了。我就把豆腐先用热水浸泡了几分钟。然后,我用一把小刀将盒子里的豆腐切割成一些小块。接着,我把切成小块的豆腐倒在一只盆子里。然后,我在上面撒了一些调料:盐、味精、糖、酱油……然后,我用筷子把豆腐拌了一拌。啊,一股香气直往我的鼻子里面钻。

凉拌豆腐做好了。这时,妈妈的.饭也烧好了。过了一会儿,妈妈盛出了饭,我端上了我做的凉拌豆腐,还有妈妈烧的一些小菜。大家就一起吃了起来。

吃着饭,爸爸和妈妈不住地称赞我拌的凉拌豆腐好吃。我想以后我还会做更多的事情让爸爸妈妈看一看!


做豆腐作文(6)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年货,外婆家也不例外,她说:“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今年我们自己做豆腐吃吧。”我一听,心想:做豆腐我可从来都没看过,肯定很有趣。于是我高兴得一蹦三丈高。

说做就做,外婆拿出昨晚泡的黄豆,把它装进木桶里,挑着它就去邻居家打豆汁(因为自己家没有磨豆汁的机器)。

不一会儿,就到了邻居家,只见外婆把电源插好,把黄豆倒进机器里,然后一按开关,机器便发出“轰轰”的响声,“嗡嗡”地转动起来,这时,外婆连忙在黄豆里加了点水,不一会儿,雪白的豆汁便涓涓流出,还带有一点泡沫呢。另一边一堆堆的黄豆渣已堆积如山了,顿时,香味也扑鼻而来。大约过了十分钟,半盆黄豆都磨好了,外婆把豆汁和豆渣挑回了家,然后,把磨好的豆汁倒进锅里,点上火,开始煮豆汁。刚刚磨好的豆汁有好多泡沫,外婆就一边烧火一边用勺子不断地搅拌着,等豆汁沸腾过几次,豆汁就熟了,这就是我们常喝的豆浆。这时,外婆把火关上,给我盛了一碗豆浆,“好香呀,好浓哦!”我一口气就把一碗豆浆喝得一干二净。外婆边看我们喝边往锅里加上适量的卤水和盐,边加边慢慢地搅拌,等豆汁慢慢凝固,才把锅盖盖上。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打开锅盖,豆汁已经变成了雪白的豆脑,外婆把豆脑倒进一个铺着纱布的小圆笸箩里,然后包好,加上盖板,并在上面压上重物挤压水分。等水不流时,就打开纱布,一盘乳白色的豆腐就呈现在眼前,香喷喷的,别提有多好吃啦!

自己做的豆腐就是不一样,又新鲜又干净,又香又美味。


做豆腐作文(7)

姥姥家所在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星期天,我去姥姥家玩,就亲自做了一次豆腐。

首先,拣黄豆。姥姥和我把大盆里昨天泡好的有斑点的、腐烂的黄豆都拣了出来,确保大豆个个圆润饱满,这样做出的豆腐质量才有保证。之后,姥姥把大豆淘洗干净,再根据比例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榨豆浆。姥姥按下豆腐机的开关,在“轰轰”的响声中,我舀起一小盆黄豆倒入豆腐机上面的人口处。随着大豆缓缓下坠,豆腐机左边的管子里流出浓白的豆浆,淌人下面的大盆里;右边的槽里则出豆渣,掉进下面的另一个大盆中。我一次次地弯腰舀豆,挺腰添豆,黄豆越来越少,大锅里的豆浆越来越多,我却越来越累。姥姥心疼地说:“妮子,歇会儿吧。”我却固执地非干完不可。终于,添完了最后一盆豆,我浑身如散了架似的,瘫坐在地上。姥姥却没有关机器,反而舀起豆渣来。见我迷惑不解,姥姥笑着说:“豆渣还得过两遍,才能碾干净。”

接着,我和姥姥把豆浆倒人大锅里,开始煮豆浆。金黄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豆浆沸腾了,锅里冒起了一团团白沫。姥姥不再烧锅了,进屋拿了一瓶葡萄糖溶液,往锅里边倒边对我说:“过去都是卤水点豆腐,那样做出的豆腐不仅发苦而且对身体有害。现在人们都改用葡萄糖了。”“葡萄糖有什么作用呢?”我好奇地问。“起凝结作用,可以让煮好的豆浆变成豆腐。”姥姥又用棍搅拌着豆浆说。

最后,我和姥姥把豆浆舀出来,倒在大盆里晾凉,这时豆浆已经快变成白色的固体了。姥姥又把白色的固体舀在两个铺着布的长方形木框里,用布裹好,压上木板、石块儿。这样至少要等两个小时左右,使里面的水分渗出来,豆腐就做成了。

通过这次做豆腐,我深深地体会到:樱桃好吃树难栽,豆腐好吃不好做。


做豆腐作文(8)

《做豆腐》想必大家都吃过香嫩可口吧,可是,你们可知道怎么做豆腐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快过年了,老家的人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我家也不例外。爷爷一大早就去镇上了,奶奶就让我帮她做豆腐。 做豆腐前,要打豆浆。奶奶搬出磨浆机,把一篮泡了两天两夜的黄豆提了出来,当然不别忘记准备两桶水。趁奶奶提豆浆和水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这个磨浆机。这机器一共有3个口。一个是倒豆子、水的入口,一个是出豆浆口,一个是出豆腐渣的口。 不一会儿,就开工了“呼呼呼——”磨浆机得呼呼作响。奶奶一边往里面对水,两出口处一边流出豆浆和豆渣。黄豆快没有了,我赶紧加了一瓢黄豆进去。就这样,奶奶加水,我加黄豆,不一会儿,就打好了第一批豆浆。 奶奶把豆浆倒进锅里,生火煮豆浆,而我呢?就把和了少许水的豆渣,用天然的木叉子搅拌。 过了10分钟左右,我们又开始打第二批豆浆了。这回可容易多了,直接把糊状的豆渣浆往入口里倒。这不,又打出了一盆豆浆,不过比行前那盆略稀一点;打豆渣,也更白一些。 豆浆打完了就要开始做豆腐啦! 首先,把豆浆煮开,倒入另一盆子里,不过,在移时要点石膏粉。舀一瓢豆浆在石膏粉上,然后迅速把点了石膏粉的豆浆倒进另一个盆子里。 接着,在锅上架两根木棍,放上筛子,铺一层干净的布,把半凝固的豆浆,也就是为人所爱的豆腐脑儿,一瓢一瓢地舀进去,让水漏掉。单单这样可不行,还要用布把豆腐脑儿包好,但不要让整块儿的嫩豆腐裂开,包紧后压上重物,这样才行。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稀稀的豆浆就魔术般地变成了美味的豆腐啦! 我觉得呀,这次的豆腐格外地香。爷爷说豆浆美容养颜;豆渣味道香,能喂猪;豆腐可口,有得健康。黄豆一身都是宝啊!


做豆腐作文(9)

夏天的故事--做豆腐

今年暑假,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经过了一路的颠簸,我和爸爸妈妈到了爷爷奶奶家。每天早上,我们都能喝上鲜美的豆浆。我很想知道豆浆是怎么做的,于是,一天早晨,我饶有兴趣地看姑姑们磨豆浆、做豆腐。

要吃到好的豆腐可不容易。首先要把黄豆浸泡在水里,让豆子把“衣服”“脱”下来;再把浸泡胀的黄豆,加上适量的水放进石磨里,推动石磨就磨成了生豆浆。我帮助姑姑推石磨时感到很吃力,但看到纯白的生豆浆从磨盘里流出来,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步,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过滤布袋里,滤去豆渣,挤出纯豆浆;再把纯豆浆放进锅里煮开。这样,熟豆浆就做好了。盛上一碗,加一点儿白糖,味道特别鲜纯。第三步,把熟豆浆“变”成豆腐。首先把石膏水加入熟豆浆稍微搅拌一下,就成了豆花。然后取出正方形的模子,在模子里垫好过滤布。接着把豆花倒进去。再过一会儿,用过滤布把模子里的豆花包好,加盖板,并在上面压上重物,滤干水分后就成了一块雪白的豆腐了。这一步最关键的是加石膏水应适量,否则豆腐就不好吃了。

看完豆腐制作的全过程,我不仅了解到做豆腐的基本方法,更体会到“一丝一缕物历艰辛”的含义。

中午,我喝了豆浆,也吃了豆腐。你说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今天,我尝到了夏日里由自己参与做豆腐的成功喜悦。学会做豆腐是我今年暑假最大的收获。

指导教师:杨淑芬


做豆腐作文(10)

每当过年的时候,外婆每次都要为我们做我最喜欢吃的豆腐,今年也不例外。

在大年初一早上,外婆早早的.起床为我们做豆腐。我不知道豆腐怎么做,就偷看起来了,外婆先把黄豆浸上一夜,第二天一早去把浸泡好好的黄豆碾碎拿到家里,拿出一个豆腐桶上面放一个豆腐杠用一勺子把辗碎的黄豆捞到一块纱布上把豆渣过滤出来,然后把过滤出来的黄豆水放在大锅里烧并加点水,等烧开后把火熄灭,这时外婆会拿出碗给我们乘上一碗香喷喷的豆浆,然后用竹棒一挑把剩下的挑起来,等它晾干会出现一层皮这叫豆腐皮,继续做豆腐了,外婆先拿出“一碗水”我问了外婆后才知道这不是一碗水而是一碗盐卤只见她一边往锅里撒,一边用勺子搅拌,慢慢的锅里凝结成了一朵朵豆腐花,过了一会外婆一边说快好了一边用一根筷子插进去,我看了看发现这根筷子居然没倒,我听外婆说豆腐已经成型了她用勺子把锅里的豆腐捞到豆腐桶上的豆腐杠,外婆在豆腐杠上放了豆腐箱,豆腐箱上下是空的是正方形,四四方方的再拿纱布放箱底,把纱布的四个角放在豆腐箱的四个脚下,把锅里成型的豆腐舀到豆腐箱里等水沥干后豆腐就可以吃了。

我终于知道怎么做豆腐了!


做豆腐作文(11)

星期天下午,我在家里闲着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就在房间里面走过来,跑过去。妈妈开始去厨房烧饭去了。

后来,爸爸下班回家,手里面拿着一盒豆腐。我看到爸爸手中的豆腐,心里就想到了自己可以有事情做了。我想前几天,妈妈不是教我做过凉拌豆腐吗?为什么今天不趁机试上一试呢?我亲手一个人独自拌出来的凉拌豆腐一定比妈妈做出来的'好吃,好让爸爸妈妈刮目相看。

于是,我对爸爸说:“爸爸,请你把那盒豆腐交给我,我来做一盆凉拌豆腐给你们吃。保证做好,你们吃了还要再吃!”爸爸笑着点头同意了。我就接过爸爸手中的豆腐盒子来到厨房做了起来。

妈妈看到了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自豪地说:“我要做一盆凉拌豆腐给你们尝尝。”妈妈不再吭声了。我就把豆腐先用热水浸泡了几分钟。然后,我用一把小刀将盒子里的豆腐切割成一些小块。接着,我把切成小块的豆腐倒在一只盆子里。然后,我在上面撒了一些调料:盐、味精、糖、酱油……然后,我用筷子把豆腐拌了一拌。啊,一股香气直往我的鼻子里面钻。

凉拌豆腐做好了。这时,妈妈的饭也烧好了。过了一会儿,妈妈盛出了饭,我端上了我做的凉拌豆腐,还有妈妈烧的一些小菜。大家就一起吃了起来。

吃着饭,爸爸和妈妈不住地称赞我拌的凉拌豆腐好吃。我想以后我还会做更多的事情让爸爸妈妈看一看!


做豆腐作文(12)

爸爸给我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从爸爸的爸爸那里传下来的。说:从前有个地主顾了一个长工给他干活,正餐最多两个菜:一个是豆腐,另一个是咸菜。那个长工就只夹豆腐吃。地主问:为什么只吃豆腐?那个人答道:豆腐就是我的命。一日,主人做了两个菜,一个豆腐,一个是肉。那个人这次却只吃肉了。地主不解地问:你不是说豆腐就是你的命吗?那个人答道:见了肉我连命都不要了。

要说豆腐算不上是珍馐美味,可也称得上是老白姓消费得起的佳肴了。今天晚上是周末,我和爸爸住一起。他说:“小雨,我给你讲一讲我们那时候做豆腐的事。”

我爸爸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过年一个主要环节就是腊月二十六磨豆腐。头天晚上把个黄豆用水泡上,豆子经过一宿的浸泡,吸足了水,一个个白胖胖的,肚皮鼓鼓的,呈椭圆形。第二天上午他们就支起石磨,套上驴子开始磨豆腐了。他说做豆腐的几个步骤如下:磨、过、点、压。

先说磨

一边往磨孔里加豆子,一边往里加水,比例一般是一比二,一勺豆子两勺水,边磨边加。随着石磨的一圈圈转动,白色胡状的物质便从石磨的周边流出来了,磨的底座有托盘盛着,一边磨一边收集这种石灰膏状的东西,直到把泡好的豆子磨完。

第二个环节:过

用两个一米长的木棒,中间用铁棍钉一起,做一个十子架,用绳子把它钉的位置掉在树上。把滤单(像纱布一样)的.四角绑在十字架上,下面只上大锅,把磨好的膏浆穵到滤单里,一个人摇动十字架的两个角,豆浆便顺着滤单流到下边的锅里。当然,一单也只能过十来斤的样子,这期间还得往滤单里加水,最后还要用两根棍子夹夹,以求尽可能的把豆浆从里边滤出来。剩余的部分就是豆腐渣了。那时候家里穷,豆腐渣也不舍得扔掉,在锅里炒炒当菜吃。

第三是:点

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到大锅里用大火烧开约10分钟撤火。就可以点了。这个过程就是让豆浆里的蛋白质凝固。可以用石膏水、卤水或者老浆。一般用卤水居多。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就是由此而来。把卤水慢慢地往锅里倒,并慢慢地搅动,这时豆浆里就有固体物质出现,开始是米粒大小,后逐渐到核桃大小,这就是豆腐脑了。等浆水变清,这个过程完成。

第四个过程:压

把单布铺在大的藤条框里,把点好的豆腐脑倒进去,再包起来,上面加上重物,把水挤出来。等没有水流出来了,撤去重物,打开包单,压好的整块豆腐便呈现在你的眼前了。

听完了爸爸的讲述,我觉得很有趣。原来我们吃的豆腐是这么做出来的。

爸爸说,现在磨豆腐不用石磨和驴子了,有专门的电动磨豆腐机了。不过他说还是传统做出来的豆腐好吃。

好了,不说了,已经快深夜12点,明天还有补习班要上,爸爸命令我谁也不许说话,不知不觉地我们都进入了梦乡。


做豆腐作文(13)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豆腐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和妈妈来到凉爽的豆腐房做豆腐。

豆腐房的姐姐先给了我们一些黄豆,这些黄豆已经提前泡好了,接着又递给我们两个小盆。她说:“先把装豆子的桶接满水,再把一个盆子放在石磨的出浆口下方等着接浆。”

然后,她又在出浆口下面的盆子上放了一个蒸格并铺上一小块纱布。我迷惑不解地盯着纱布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姐姐解释道:“因为你们的豆子比较少,磨出来的浆也少,可以直接纱布手动过滤了”。一切准备妥当,我就可以拿着大勺往石磨里加豆子了,这个也是有技巧的,每勺水里大概七八颗黄豆,这样最后豆子磨完了,桶里的水也用光了,这样磨出来的豆浆浓淡才刚刚好。如果水太少,豆子出浆率低;如果水太多,豆浆就会太稀。而且,石磨一定要逆时针旋转,这样才能把豆子磨得粉碎。原来光是磨豆子就有这么多学问呢。

随着我一圈一圈地转着石磨,浆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流到纱布上,经过过滤的豆浆再滴到下面的盆子里。时间久了,纱布上的豆渣越来越多,豆浆就没法顺利滴到盆里去了,这时候我就需要把纱布四个角抓起来,使劲地拧,把浆挤到盆里,再把豆渣扔掉。

当所有的黄豆都被用完时,两大盆浆水就出现在我眼前,豆腐房的姐姐把浆水倒进一个大大的锅里煮了十分钟,热乎乎的豆浆就可以喝啦!她先给我们盛了一些豆浆出来。石磨磨出来的豆浆特别细,一点渣也没有,比家里豆浆机做出来的还要细腻。我往豆浆里加了一些白砂糖,完全手工自制、新鲜的'豆浆果然非常美味。

之后,做豆腐的姐姐在剩下的豆浆里滴了几滴卤水,本来还细腻顺滑的豆浆变成了一块一块的,姐姐把这一块一块的凝结物倒进豆腐模具里,并给我们了一块木板,让我们使劲压,把豆腐压制成形,然后就能吃啦!可惜我们的豆子太少,做出来的豆腐只有手掌那么一点。

做豆腐可真有趣啊!我以前都不知道豆腐是用豆浆做的呢!


做豆腐作文(14)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豆腐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句歇后语:“小葱炖豆腐一一一清(青)二白”,而我们来到学农基地的第二天,就亲身体验了做豆腐的全部过程,令人深有感触。

当天下午,伴着小雨淅淅沥沥滴落在地上的声音,我们坐在凉爽的教室里,与同学们一起见证了豆腐的诞生。

一进教室,一股黄豆的香气扑面而来,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八个石磨。我们依次坐好,首先,我们要把浸泡了10-12小时的黄豆全部磨成像奶油一样的豆糊,看着那满满一盆黄豆,我不禁犯了难。这么多黄豆,要多久才能磨完呀!

磨豆浆

我们这组一共有8个人,两个人负责往石磨加小水和黄豆,另外六个人则轮流转动石磨。我是第一个转动石磨的,我信心满满,抓住手柄,使劲往后一转,没想到石磨竟纹丝不动,反而是我的手被弹走了。我望着小小的石磨,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动它,我再次用手紧紧握住手柄,用力一转,石磨也随之发出了石头与石头相互摩擦的声音。

我就恍如打了鸡血一般,用尽全身力气,一下一下地转动石磨,奶白色的黄豆糊渐渐从石缝中流出来。我在累了之后,同组的组员也会迅速接上,终于,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在规定时间内磨完了豆子。老师接过豆糊,倒在大锅中,不断地搅拌着,中间一点一点地加卤水,锅的上面也逐渐出现了白色的块状物,那就是豆腐。最后,老师把它们放到方正的盒子里压整齐,终于一块洁白的'豆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我舀起一勺豆腐放到嘴里,绵软的口感,浓郁的豆香伴着酱油的咸香在口中绽放,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这次做豆腐的体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也让我懂得了做人需如豆腐,方正洁白。

披星戴月走过的路,最终将会繁花遍地。


做豆腐作文(15)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豆腐-小制作作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年货,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说:“昨天晚上奶奶已经泡好黄豆,今天我们做豆腐吧。一听,心想:做豆腐肯定很有趣。于是我高兴得一蹦三丈高。还说一定好好做小帮手。

说做就做,我先往大铁锅里倒了满满的一锅水,爷爷用柴把火烧的旺旺的,奶奶拿出昨晚泡的黄豆,我把它装进桶里,和奶奶抬着它来到磨房里,只见爷爷把电源插好,我把黄豆倒进机器里,然后一按开关,机器便发出“轰轰”的响声,它转动起来,这时,爷爷连忙把水龙头打开在黄豆里加了点水,不一会儿,雪白的'豆汁便缓缓地流出来,还带有一点泡沫呢。没过几分钟一堆堆的黄豆末已堆积如山了,顿时,香味也扑鼻而来。大约过了十分钟,两桶黄豆都磨好了,这时锅也开了,把磨好的豆末倒进锅里,开始煮,锅里有好多泡沫,爷爷就一会儿烧火,一会儿用勺子不断地搅拌着,看着跑进跑出的爷爷,我开始用勺子慢慢搅拌,因为怕烫住自己,锅又大,爷爷怕我闪到锅里。等豆汁沸腾过几次,豆汁就熟了,这就是我们常喝的豆浆。这时,爷爷给我盛了一碗豆浆,“好香呀,好浓哦!”我加了一点白糖,我一口气就把一碗豆浆喝得一干二净。热乎乎的舒服极了,这可是外面喝不到的。爷爷又把它们一点一点得舀在一个大缸里,然后弄了一点秘制的水,边加边慢慢地搅拌,等豆浆慢慢凝固,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它们就聚在了一起,然后找好模子,把它们倒进一个铺着纱布的模子里,然后包好,加上盖板,并在上面压上石头,等上半小时,就打开纱布,一盘乳白色的豆腐就呈现在眼前,香喷喷的,别提有多好吃啦!爷爷又把它们切成块,别小看切豆腐,一般人都切不好,因为我试过了,本来直直下去,可是切的大小不一,这是技术活,爷爷说:“要轻、快。”看着切好的豆腐,原来干什么都得熟能生巧。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做豆腐作文(16)

“快来,婆婆在做豆腐!”妈妈一句话就把我吸引了过来。只见婆婆把事先加工好的碾得碎碎的豆渣用漏网袋包起来。她在大大的木桶上挤出豆浆,然后在大土锅中把豆浆煮开。煮开的豆浆香喷喷的,我尝了一口,嗯,豆浆本身还带点甜呢!婆婆笑眯眯地问:“好不好喝?”“好喝!”我也笑眯眯地回答她。

接着,婆婆往豆浆里倒了些食用石膏,捧起装豆浆的大桶摇一摇,晃一晃,然后盖上桶盖。过了一会儿,她把筷子投进木桶,筷子立了起来。“噢,这说明豆浆已经变成半固的了”。婆婆又请我们吃豆腐花,味道还不错!她又用木板搭成的四四方方的木框,垫上了一层白帆布,给豆腐搭了一个“窝”。把豆腐倒进“窝”,再用布包住豆腐,盖上木板,压上重物,水就被一点一点的挤出来。“滴答、滴答……”清黄的水珠不时往下滴。过了几个小时,豆腐做好了,婆婆拆掉木板,打开布,白白的豆腐展现在眼前,婆婆又把它们切成块,给我们带回家。

原来,豆腐是这样做的!


做豆腐作文(17)

今天我们去了位于崂山脚下的二月二农场。我们班本次的任务是做豆浆,我和曲泓烁同学是一组。做豆腐前,要先打豆浆。我们进到磨坊后,看到的是一个个的磨浆机,像一个排列整齐的军队等待着领导的检阅。它的上面是盖子,可以转动;下面是接住豆浆的底,豆浆会从凹槽里流出来。磨浆机一共有上下两个口。上面的是放黄豆和水的入口,而下面的是出豆浆的出口。旁边还分别有一个红色的水桶和一个铁盆。水桶里有泡了12个小时的豆子。铁盆里有两个勺子:大勺子用来往磨浆机里面放豆子,另一个小一点的则是把凹槽里残留的豆浆刮取下来用的。

我们观察磨浆机完毕之后,就开工了。我一边往里面倒水,一边往里面倒豆子。曲弘烁把磨浆机转得呼呼作响。这勺豆子磨完了,我赶紧又加了一勺黄豆进去。哈哈,曲弘烁干活太麻利了,我不断地往磨浆机里加水和黄豆。不一会儿,在我俩的通力配合下,第一批豆浆就打好了。

老师帮忙把豆浆过滤,然后把豆浆倒进大锅里煮熟。因为豆浆如果没有完全煮熟是有毒的。

豆浆煮熟了以后,老师还要把豆浆做成豆花。方法就是把煮开的豆浆放上盐卤,再压制成型。就这样,稀稀的豆浆就魔术般地变成了美味的豆腐啦!

品尝过我们自己做的豆腐后,我觉得这次的豆腐格外的香。因为它不仅有营养,也有快乐的味道。


做豆腐作文(18)

大清早,外公外婆就搬来各种器皿和工具。旁边静静地卧在水中的黄豆,是今天的主角。它们现在还在水中熟睡,但在接下来,它们将在磨、高温、卤水和时间的帮助下,完成一趟趣味十足的旅程。

要做豆腐,首先要做黄豆浆,这里不用豆浆机,而用磨。石磨是两块石盘,下面的固定在地上,上面的靠人力旋转,通过上层石盘的小洞放入黄豆并将其压成豆浆。

接着,要把豆浆煮熟,豆浆在大锅里,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不一会,锅盖下面就传来了水的沸腾声,外婆掀开锅盖,瞬间,蒸腾的水气腾空而起,挟带着热量与浓浓的豆香,迎面而来,厨房变得“云里雾里”般地让人迷失在白茫茫的一片里,白茫茫的锅口之下,豆浆发生了变化,原来不满大半锅的豆浆上漂出无数泡沫,每一个泡沫都很小,却不计其数。它们的形状就像起伏的山脉。我乐极了,抓起一大把,捧着走出厨房,一吹,泡沫分成了小块,飞向空中,像极了洁白的雪花。

可别玩过了头,下面就要到了关键时候:把豆浆变成豆腐。外婆拿出了一样神秘武器——卤水。我对这小半碗卤水很是怀疑,可卤水自信满满。外婆把豆浆放入大缸,慢慢加入卤水,加一勺,搅一搅。别看着容易,这一步可不简单,放卤要掌握分寸,放少了,豆腐不能凝固;放多了,豆腐又太老。接着外婆盖上盖子,在黑暗中流淌的时间和卤水唱着欢歌,大约十五分钟后,我再把盖子掀开,豆腐出现了,这可真是有趣。

最后,把豆腐放进方木盒,用重物挤压,压出多余的水分,豆腐就成形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小块豆腐。刚放进嘴里,我就感到一股豆香,伴着说不出的陶醉让我飘上了青天。

也不知有多少乐趣如同做豆腐一起消失在钢筋水泥和电子世界里了,除了美味,我在豆腐里尝到的还有一股对农村那虽然辛苦却快乐生活的无比向往。


做豆腐作文(19)

文 | 舒扬

上个星期,爸爸帮我报名了一个豆腐体验课。我非常盼望那一天快点到来。

这一天终于来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爸爸一起来到一个加工成——福相豆腐坊。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豆腐加工车间。里面有很多做豆腐的工具,有木块、纱布、盆子、水瓢、过滤器材等,最显眼的是放在工作台上的石磨!在豆腐坊技师给我们讲课之前,我们都好奇的玩弄着这些模具。试图寻找出制作豆腐的方法。

当同学们都坐定时,我们认真聆听了豆腐的制作过程。我和爸爸很快的把工具重新清洗了一遍,有检查了一下制作工具。开始按照技师教我们的步骤进入第一个程序:

一、泡黄豆;这一步我们是取的现成泡好的黄豆,因为技师说黄豆冬季大约要泡八小时、夏季也要泡上六小时。

二、磨黄豆;顾名思义,就是将黄豆磨成豆糊。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磨黄豆是有技巧的,先要逆时针转动石磨将黄豆吞进石磨之间,而且转动的圈数不宜多,否则豆糊颗粒较大出浆少;然后再顺时针转动石磨,将吞进去的黄豆研磨成较小的颗粒。我刚操作了一会儿,就感到腰酸背痛,累得满头大汗。爸爸见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大约过去了一个小时,黄豆终于变成了豆糊了。爸爸也累得满头大汗,我终于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真辛苦呀!

三、滤豆渣;这一步最简单,将豆糊倒进纱布上,将豆浆和豆渣慢慢分开。我把豆渣包装好,因为老师说豆渣中有充分的营养,可以带回去给奶奶做鸡蛋豆饼。

四、煮豆浆;我们把过滤好的豆浆,放在电饭煲中煮了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打开锅盖,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顿时想起了家里爱臭美的妈妈,听老师说喝豆浆可以美容,于是我带了一杯原汁原味的,我亲手磨制的豆浆给妈妈!

五、制豆腐;我们向剩余的豆浆中,加了一种神奇的“药水”——卤水。渐渐地豆浆中出现了白色固体和水的分离。我们把加了卤水的豆浆,全部倒进制豆腐的模具之中。用力挤压,去掉多余的水分。打开模具,哇!一块白嫩嫩的豆腐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都高兴的跳了起来,纷纷有手机拍下这难忘的一刻。

豆腐——让我感觉到人类的智慧真是了不起。相传,豆腐是古代一个叫刘安的人发明的。一天,刘安的妈妈生病了,刘安非常孝顺,因为他妈妈喜欢吃豆制品的食物。就将黄豆磨碎了煮给妈妈吃。怕没有味道,就加了些盐巴,于是诞生了第一块豆腐。慢慢的豆腐传遍中国,走向世界。至今,还是人类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豆腐的发明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啊!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指导老师: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