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绝杀慕尼黑》观后感范文
午后茶香
2023-06-25 18:03:08
其它
其它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指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和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片。

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发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20XX年12月28日,该片在俄罗斯上映,并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纪录;20XX年6月中旬,该片在中国上映。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争议很大的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恰处于冷战时期,前苏联VS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在体育之上,自然还有更深层次的角力,对于前苏联教练和普通的球员来讲,压力更是如此。教练需要筹钱给孩子出国治病、而球员大多也有各自的问题,有身患心脏绝症的、有背负叛徒罪名的、有深度近视看不清队友的,除此之外,国家荣誉之战,来自苏联官员的压力和监视,亦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本身便极具看点的真实素材,再加上极具曲折性的比赛结果,故事在剧情上并不平淡,而俄罗斯电影人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于这次事件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极具火候。黑色幽默和紧张氛围之间的调度平衡、对前苏联官员的自黑也颇有力度,最为厉害的还是节奏的把控。

影片开始就放了一个大招,一开始是最后40分钟大决战,几乎现场直播般的事无巨细还原。以流畅的运镜和多角度的特写结合剪辑,在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感与临场感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娱乐效果。俄式大片不输好莱坞,这相信会是每位观众的最明显感受。比起之前好莱坞热血体育电影的优势,比如还原拳击赛场的拳拳到肉,本片中充当“反派”的美国队频频恶意犯规完成了这一任务。让观众体会到了篮球比赛激烈对抗的魅力。

影片开始就放了一个大招,一开始是最后40分钟大决战,几乎现场直播般的事无巨细还原。以流畅的运镜和多角度的特写结合剪辑,在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感与临场感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娱乐效果。俄式大片不输好莱坞,这相信会是每位观众的最明显感受。比起之前好莱坞热血体育电影的优势,比如还原拳击赛场的拳拳到肉,本片中充当“反派”的美国队频频恶意犯规完成了这一任务。让观众体会到了篮球比赛激烈对抗的魅力。

最后的影像杀招,则是美苏关系加上奥运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体育和政治不得不纠缠在了一起,这也是本片最值得玩味和最有深度的优势所在。

从逻辑上来看,该片也没有什么硬伤,很多关键点上的处理基于对历史的尊重都没有放飞自我,从比赛开始一直到结束,挂在屏幕下方的实时记分牌和场上最后绝杀那一球的经典,重现无一都还原了当时紧张的现场状况,更说明了这部电影存在的重要价值,努力、拼搏、进取、激情,永不服输,勇往直前,民族自信,国家荣誉,这种体育竞技精神才是影片的主旨。

《绝杀慕尼黑》是近年来体育热血电影的代表之作,也是超越体育本身的商业片佳品。比起大部分西片大制作的泛善可陈,以及华语片类型片尚在摸索中的先天不足。它胜在更高的立意和更出色的细节处理。推荐你在影院感受着热血沸腾的两小时。

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是什么?

自从1936年篮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它的冠军就一直被美国人所垄断。1936年至1968年,美国篮球队包揽了全部的七届奥运会的金牌,并且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开始以前保持了63场比赛全胜的战绩,其统治力丝毫不亚于后来的“梦之队”。

与长期称霸的美国篮球相比,苏联篮球直到二战以后才开始参与到世界大赛当中,但是他们一亮相便一鸣惊人,夺得了1947年和1951年两届欧锦赛的冠军,从而成为欧洲第一强队。1952年的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队以36比25战胜苏联队。其中,还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由于当时24秒进攻的规则尚未引进,美国人在取得领先以后控着球迟迟不出手,慢悠悠地让时间消耗殆尽,苏联队对此毫无办法。

接下来的五届奥运会,苏联队始终无法战胜美国队,从1952年至1968年,苏联男篮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三银一铜,6次输给美国队。

时间来到1972年奥运会,康德拉辛钦点了12位苏联男篮的精英打造了当时“史上最强”的苏联国家队,一路过关斩将,和美国会师决赛。

电影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

获得1972年奥运冠军的12名苏联男篮队员合影:后排左起——扎尔穆哈梅多夫、沃尔诺夫、波利沃达、科瓦连科、亚历山大?别洛夫、德沃尔尼、博洛舍夫;前排左起——保劳斯卡斯、科尔基亚、萨坎杰利泽、叶杰什科、谢尔盖?别洛夫。

美苏之间的决赛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双方每进一个球,每得一分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

趁着美国队立足未稳,苏联队开场便先声夺人,一度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以26比21领先。到了下半场,美国队改变了此前以求稳为主的战术,开始加快进攻节奏,在防守上也加大了紧逼的力度,苏联队对此非常不适应,自身失误显著增多,比分上的优势一点一点被蚕食。

直到比赛结束前10秒,苏联队一直在苦苦维持领先地位。苏联队在一次关键的进攻没有得分,美国队抢到篮板后马上快攻,道格?科林斯试图上篮得分,苏联队6号萨坎杰利泽情急之下把科林斯拽倒,美国队得到两次罚球的机会,此时比赛时间剩下最后3秒,苏联队以49比48领先。

科林斯第一次罚球命中,苏联队主教练康德拉辛向技术台请求暂停,布置苏联队最后三秒的进攻战术,然而这个暂停没有被执行。科林斯又稳稳地罚中第二球,美国队反而以50比49领先1分,留给苏联的时间只有3秒了。康德拉辛请求的暂停仍然没有到来,苏联队员只好自己决定这关键一攻怎么打。苏联队从后场发球,谢尔盖?别洛夫刚接过球,裁判才如梦方醒,吹停了比赛,给了苏联暂停的机会,此时剩余时间只有1秒多。暂停完毕,球员回到球场上,计时器显示时间依然只剩1秒,苏联队员没有顾及其他,他们要争分夺秒作最后一搏。球从苏联队的底线直接发到美国队的篮下,但等候在此的队友并没有接到球,此时终场的哨声响起,美国队开始激动地庆祝胜利,因为他们非常肯定,他们还是胜利者,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然而,一位在篮球界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美国队忘情庆祝时站了出来,做出了一个改变比赛结果的决定,这个人就是国际篮联的秘书长威廉?琼斯!

电影绝杀慕尼黑观后感,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

图注:亚历山大?别洛夫投入制胜一球的瞬间。上帝派出了亚历山大拯救了苏联男篮,可他却又残忍地带走了这位天赋过人的年轻人。1978年10月3日,这位苏联队的英雄因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而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6岁。

琼斯中止了美国人的庆祝,要求裁判重新开始比赛,把比赛时间调回到3秒——科林斯罚完球后比赛剩下的时间。他的理由是:苏联队在科林斯罚球时已经向技术台申请了暂停,只是当时球场上噪音太大,技术台没有听到,所以当时暂停完后比赛时间剩下1秒是一个错误设置,必须得重新打,而且要打3秒。

美国队自然不同意琼斯的决定,球员已经打算退场,拒绝重新比赛。但这样做会被视为弃权,直接判负。因此,比赛继续,但美国队对苏联队的最后一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苏联的叶杰什科用尽全力把球传出,年轻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将飞来的篮球接住,起跳,上篮,球打板后落入篮筐,同时终场哨声响起,比赛结束。最终比分定格在51比50,胜利者变成了苏联。

奥运会七连冠,63场连胜,经过这场巨变后烟消云散,美国队裁判委员会提出了申诉,申诉最终被驳回。美国队拒绝承认结果,他们也拒绝领取本该颁发给他们的银牌,于是这些奖牌至今仍被保管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默默地等待他们的主人,但是这批美国队员至死都没有去把银牌带回家,也不让自己的家人、后代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