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_看完《中国机长》有感
漫雪独思
2023-09-23 20:06:48
其它
其它

走进电影院之前,我本以为《中国机长》将会和前几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萨利机长》相差不远,毕竟都是改编自真实事件,而且都有关于飞机遇难,且最后在机长的力挽狂澜下,化险为夷,没有一人死亡。

然而,观看之后,我发现,《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相去甚远,如果说后者是借着飞机失事,探讨个人在面临群体生死时的道德徘徊,以及价值抉择,那么《中国机长》显然更为直接露骨:一群机载人员如何在极端险境中,创造奇迹。

本片一开始,按照都市职业片的套路例行公事,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在低温冲凉和温情氛围中,形成沉稳形象。欧豪的嬉皮笑脸、杜江的绅士风流、袁泉的大姐气派统统在影片的头二十分钟内,按部就班地一一展现。

说实话,这一段,除了让人物性格鲜明一些,并没有太多意味,唯一有点意思的,只能是张涵予和欧豪之间“严师高徒”的磨砺路数,而这也只是流于浅显。过于时装走秀性质的影像,貌似只是为了让灾难前的气息更加安谧祥和,为得就是要极端反衬后半段飞机失事时的惊心动魄。

所幸的是,刘伟强多年的导演生涯中,其灵活多变的场面操控力并没有让人失望。当张涵予一边和欧豪唠家常,一边畅想晚上给女儿过生日时,驾驶舱里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裂痕。刹那间的寂静,欧豪和张涵予的面面相觑,在后者用手指轻微触碰裂缝时,玻璃碎裂,强风袭来,欧豪的身体被风头扯到了窗外。要不是有安全带硬拉着,欧豪将会在几千米的高空被甩出机外。

从这一刻开始,《中国机长》像是林超贤的《红海行动》中的几场战争场面,拥有相当抓人眼球的生死时刻。

刘伟强在营造飞机失事的险境上,拥有《红海行动》中一样的影像逻辑。他会在灾难发生时,让欧豪的生死难测、张涵予的拼命挽救打头阵,之后便是让袁泉和其他机舱内成员用反常的平静与之对比。随后便是险情扩大,机舱内开始泄压、飞机摇晃、氧气锐减,当险情蔓延开来时,乘客极端恐慌的情绪、杜江奋力向前的身姿、袁泉极力维持秩序的气场,全部交融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时,当飞机失事之后,陆地上的各个航班调度室、军事管制点,与此次航班有关的所有部门都开始携手合作,为失事飞机找寻生还方法。

交叉叙事、角色的细致分工,让《中国机长》在5条以上的叙事线索中不但没有紊乱,而且让整个空难事件成为群策群力的一次生命救援。刘伟强一方面让张涵予在面对积雨云的包围时,做出精密的飞行策略,另一方面也让所有的空中调度适时穿插其中。松弛有度的节奏感,让本片从欧豪飞出窗外,到他最终踩下制动的这段夺命历程,堪比好莱坞灾难大片。

因为刘伟强并没有只是依赖特效展现灾难,如果仅仅如此,相信把《中国机长》与同类型的顶级灾难片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然而,将欧豪的险境始终作为隐形炸弹、将张涵予的飞行策略作为生死决定、将袁泉的秩序维护作为温情手段、将地面调度室作为险情另一层面的反应,这种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叙事维度,让“飞机失事”显得不再孤立无援,而是引人瞩目。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讲述灾难永远只是基础层面,将灾难最大程度地与每一个人相联系,从这一极端事件中催生出不同人的态度,甚至是态度的转变,才是高级的商业片表达方式。《中国机长》就此而论,基本合格。

不过,不知道是基于何种原因,当张涵予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后,照说,电影本该在此处结束。可为了完成这种一次又一次的英雄礼赞,影片开始陷入慨叹中。不但让乘客表达敬佩感激之情,就连其他人也逐一出现,突出张涵予的英雄气概。

不过,仅就《中国机长》在本该表现的空难桥段,的确做到了国内目前商业片的极致,光凭这一点,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