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十五回读后感
泪咽却无声
2023-07-09 00:47:28
高二
读后感

吴用向晃盖,刘唐介绍三阮。并连夜起程行百二里地,来到梁山泊边的石碣村。
阮氏三弟兄充满对官府之满;而对梁山泊好汉则生羡慕之情。吴用因势利导,说转三阮。
六好汉在晃家庄设誓化纸;公孙胜强求会见晃盖,与晃盖说知取不义十万贯之财的事。
看来热血常有,识货的不常有。更何况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光阴过往,一切又皆忽然之事耳。故平生卖不尽的是热血,更何况阮氏三雄,都是磊磊落落的好汉子,宁可风霜自挟,拼尽胸中侠气,也不愿蝇营狗苟,与草木同朽耶!
今夜石碣村里,科差之下,说醉无鱼;草莽之中,弹指有泪。问天地何处有真极乐,大快活?殊不知许多极乐,许多快活多是在别人的眼里看来。所谓指天喝日之盟,不过泛焉人生若戏,如果是自己真正领略了,却又徒然见笑于田夫野老,寒树昏鸦。
但是这腔热血,不安分却是很久了。从夏人的“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再到上个世纪某个年代,非要搞得“红旗插遍全球”不可。
2.
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他就像玩魔术一样,眼见得一桶酒,人家吃没事,杨志一行人吃,却倒下了。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揭晓,最后才说出人名。说明计策,上文则隐去人名,就显得扑朔迷离,神奇莫测。晁盖等七人主动亮出客商的伪装,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在歌声中,白日鼠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酒。其实两桶都是好酒,料杨志必然阻止。晁盖一伙过来先喝一桶。借舀酒做手脚,前一瓢掩饰,后一瓢下药,白日鼠追这个,夺那个,写不露丝毫破绽。这一伙痛饮解渴,安然无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晁盖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杨志一伙的警惕心理,终于诱其入了圈套。有趣的是白日鼠故意来个正题反作,一个劲不卖,说:“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了。”论事实,这倒是真话,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绣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马上前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汗-药的计策,事情果真如此,吴用之计果真用的是蒙-汗-药。但是,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不能说“十分”精明。凡防范措施,总须以防万一,宁可过头不可不防。即使酒里真的没有下药,还是不吃保险。吴用他们做手脚,杨志“在远远处望”,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不想一想,第二人去舀一瓢酒,为什么被夺住往桶里一倾,这举动有没有别的文章。他到底被吴用做的手脚蒙住了,结果中计被劫。可见,他的精明,跟吴用相比,就略输一筹。杨志更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说他“蛮横”是不错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军阀作风,棍棒纪律,以致他的饿部下一路怨声载道,离心离德。他在押送队伍中没有威信,呀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虞侯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事前他没有把道理讲明白,不把纪律规定好,当然无法使大家齐起心来,战胜困难。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他们行到黄泥岗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先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归结到一点,是要写明白杨志非常小心谨慎为什么最后准许众军汉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说杨志怎么会掉进吴用设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写来,一面写杨志的精明,一面写他的蛮横,终于左右不了局面,最终进入了“智多星”吴用设计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