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
体会生活
2023-07-28 08:02:37
其它
其它

作为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先驱者、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有着“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先生,他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在读书时,就了解过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这次又拜读了他的《陈鹤琴文集》后,温故而知新,再加上自己工作后的一些实践和经验,我想来谈谈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 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3.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这三条不仅对当时,乃至对今天的幼儿园教育,都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我们应把握好这三大目标,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我是中国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做,也是当下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国”这一意识如果是从小就有的,那对他今后良好的人格、修养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陈鹤琴先生在提到“做现代中国人”中提出:要有强壮的身体;有创造能力;有合作的精神;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心胸开阔和目光远大。

二、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而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我在实践过程中,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教育不仅孩子会乐意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非常好。由于学龄前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较为直观的事物,如果我们多带他们到外面大自然中走走,他们的收获通常都比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着挂图或是多媒体要多。

就如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我带幼儿去看了天马山上的斜塔,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天马老街的风貌;一步步爬上了天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他们又领略到了山上秋天的美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看到了斜塔,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观察起了斜塔,有的思考着为什么斜塔不会倒,有的在数斜塔有几层,有的要求要和斜塔拍照,有的则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爬到斜塔的护栏里去……回去之后,孩子们又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搜集各种关于斜塔的资料,这样的学习是因为幼儿“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后自发产生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由于我园关爱教育的特色,在加上我们也一直提倡幼儿能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所以我们一直让幼儿定期去参加“雏鹰敬老”和“阳光之家”的活动,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到了一些与他们不一样的人群,从开始的有些害怕、不愿靠近,到后来的每次都会为爷爷奶奶准备水果、节目,为他们捶背捶腿,和阳光之家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做游戏……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关爱情感的萌发和提升,而这也是在教室中无法达成的.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要引领孩子们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更多、实践更多。

三、在做中学、做中教、从做中求得进步

杜威就曾经提出过要在做中学,而这里陈鹤琴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做中教,并在此过程中求得进步,教师和孩子都来做,必要时给孩子提供帮助。“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共有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

举例来说:就像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解决,这就遵循了“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的原则,如不能解决的,教师就要提供帮助。又如“教学游戏化”、“ 教学故事化”、“ 儿童教儿童”等原则,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处于主动学习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从陈鹤琴先生文章的字里行间里就可以看出他对孩子那份喜爱,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时至今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仍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我也将不断地学习吸收各种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求索,不断实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为我热爱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