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舞龙(汇编5篇)
冬雾寒凉
2024-01-02 01:44:12
其它
其它

舞狮舞龙(1)

农历十三的晚上,我和爸爸到步行街去看舞龙表演。在路上,我们恰巧遇到一条舞龙的队伍。长龙的前面,他们打着灯笼,扮成济公、蚌精、船夫的模样,挑着花篮,划着彩船。后面,跟着一大堆看龙的人群。

在一家店铺的门前,队伍停了下来。打着灯笼的“灯头”先向主人家祝福后,主人家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烟酒,放入“灯头”的背篓中,并给每一位舞龙的小伙子敬酒。敬完酒后,舞龙表演也就正式开始了。

顿时,鞭炮声、锣鼓声,震耳欲隆。大人们不停的往场地中央扔鞭炮,小孩们点燃了手中的烟花筒,一致对准了舞动的巨龙。刹那间,整个舞龙场地,烟雾弥漫、火光四射。在鞭炮的火光和烟花筒的火焰照射下,只见那巨龙上下翻滚,时隐时现,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舞龙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心惊肉跳,不得不让我佩服那些舞龙的人们,他们真是太勇敢了。


舞狮舞龙(2)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自古以来,龙就是帝王的化身,平民百姓是龙为传统的骄傲。

每年元宵节前后,全国各地人们都以舞龙来祈求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上溯至汉代,历史上早有记载,几千年来这一民俗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我非常喜欢舞龙表演,还喜欢收集一些有关龙的图片、资料以及演唱龙的歌碟,从中感受到了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龙,亦称“耍龙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舞者各持棍子支起一节。由一个人持彩珠,戏龙作舞,龙头随彩珠,龙身各节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腾。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称“布灯”。此外,还有用荷花灯、蝴蝶灯组成的“白叶龙”,用一条长板凳起舞的“板凳龙”和以人体组成的“人龙”等多种形式。


舞狮舞龙(3)

今天,爸爸开车带我和小弟、妈妈去世界之窗玩,到了世界之窗我们看见围着一堆人,我们走过去一看,哇!原来是在舞狮。有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人拿起狮头,另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人拿起狮尾。他们远远看上去好像一只黄色的狮子。他们的前面有几个并排的木桩,一排有两根木桩。他们俩随着鼓声,一起跳上第一排木桩,我们就为他们鼓掌,他们就在木桩上跳来跳去的。远远望过去好像一只金狮在跳舞。

他们随着鼓声跳到第三排木桩,前面是一排铁链他们又一起走过去,我为他们捏一把汗,生怕他们会掉下去。结果他们很轻快的走过去,我们为他们鼓掌,他们随着鼓声跳过最后几排木桩就去吃菜。那个菜放在木桩下的中间,想要吃到这棵菜可不容易呢。前面一个就蹲下去尽量用狮头去吃菜,后面一个就尽量抱住他,好不容易终于吃到菜。大家都为他们喝彩。我问妈妈他们为什么这么棒。妈妈说:“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他们经过苦练才有这样的好身手的。我终于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努里才会成功的。


舞狮舞龙(4)

农历十三的晚上,我和爸爸到步行街去看舞龙表演。在路上,我们恰巧遇到一条舞龙的`队伍。长龙的前面,他们打着灯笼,扮成济公、蚌精、船夫的模样,挑着花篮,划着彩船。后面,跟着一大堆看龙的人群。

在一家店铺的门前,队伍停了下来。打着灯笼的“灯头”先向主人家祝福后,主人家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烟酒,放入“灯头”的背篓中,并给每一位舞龙的小伙子敬酒。敬完酒后,舞龙表演也就正式开始了。

顿时,鞭炮声、锣鼓声,震耳欲隆。大人们不停的往场地中央扔鞭炮,小孩们点燃了手中的烟花筒,一致对准了舞动的巨龙。刹那間,整个舞龙场地,烟雾弥漫、火光四射。在鞭炮的火光和烟花筒的火焰照射下,只见那巨龙上下翻滚,时隐时现,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舞龙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心惊肉跳,不得不让我佩服那些舞龙的人们,他们真是太勇敢了。


舞狮舞龙(5)

操场上,一条金龙立在中心,十分引人注目。它全身红黄相间,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片一片龙鳞闪烁着金色的光泽。这条龙非常大,大概十米左右。最闪耀的便是那龙头,龙头上的龙角是金黄色的,似乎是黄金做的,龙角很像珊瑚,可珊瑚却没有龙角那么绚丽。那一双铜铃似的龙眼炯炯有神,双眸如两颗大珍珠。龙须很密、很多,在微风的吹拂下,那龙须便随着风向往左起舞,更增添了它威武的气质。

“咚,咚,”一声锣鼓声响起,舞龙开始了!只见十几位衣着红黄相间的表演服的老人们举起龙,将龙慢慢舒展开。随着锣鼓声,龙千姿百态,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龙时而围起来,好似“齐心协力滑龙舟”;时而上时而下,像门,好似“更上层楼跳龙门”;时而围成花朵形,中间捧出几束大花,好似“龙花盛开千家富”;时而时而有序地盘起来,龙头伸出,好似“盘龙似锦节节高”;时而摆弄尾巴,又好似“神龙摆尾齐欢腾”……精彩的节目使我们目不暇接,精湛的技艺更是搏得了我们声声喝彩。

这次舞龙不仅让我感受到喜庆的气氛,更感受到这些舞龙老人老当益壮,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