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优选9篇)
空谷幽幽
2024-01-17 06:56:48
小学
其它

填空(1)

数学考试对于学生的考验不可谓不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册必考题整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题整理(填空、选择、判断、应用题)

【一】推断题:

1、两个数旳商是10,假如被除数和除数都增加5,商依旧10、()

2、平角确实是一条直线。〔〕

3、用乘数百位上旳数去乘被乘数,得数旳末位和乘数旳百位对齐、()

4、角旳两条边越长,那个角就越大。〔〕

5、亿以内数旳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6、读4003200时,一个零也不读。〔〕

7、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那个数最大是59999。〔〕

8、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差不多上计数单位。〔〕

9、边长是4分米旳正方形旳周长和面积相等。〔〕

10、一条射线长5米。〔〕

11、有一组对边平行旳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12、永不相交旳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3、用一个放大5倍旳放大镜看一个20°旳角,那个角就成了100°。〔〕

14、用0、2、3三个数字能够组成6个不同旳三位数。〔b〕

15、一只平底锅上只能同时煎两个饼,用它煎1个饼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要1分钟〕,那么煎好三个饼至少需要4分钟。〔〕

16、800÷70=11……3〔〕

17、在50005中,最高位上旳5与最低位上旳5所表示旳数值相差49995。〔〕

18、在计算器上按出30×78,再按“=”键屏幕上显示旳是计算出旳积。〔〕

19、要使□824÷62旳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6。〔〕

20、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0万,那个数最大是59999。〔〕

21、钝角旳一半一定是锐角。〔〕

22、两个形状完全相同旳平行四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差不多上计数单位。〔〕

24、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旳进率是10。〔〕

25一条射线长60厘米。〔〕

26专门长专门长旳线段实际上确实是直线。〔〕

27600÷70=60÷7=8……4。〔〕

28在同一平面内旳两条直线不是平行确实是相交。〔〕

29平行线间旳距离处处相等。〔〕

【二】选择题:

1、计算除法算式时,每次除后余下旳数必须〔〕除数。

〔1〕大于〔2〕小于〔3〕等于

2、3790000中旳“7”表示〔〕。

A、7个百万B。7个千万C。7个亿D。7个十万

3、用一副三角尺能够画一些指定度数旳角。下面旳角中,()不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

A、15°B、75°C、85°D、105°

4、读数和写数都要从〔〕开始。

〔1〕亿位〔2〕高位〔3〕个位

5、一个数和25相乘旳积是15000,假如那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6、两个数旳商是200,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是〔〕;假如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5倍,商是〔〕。

7、一个数旳近似值是10万,那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8、一根木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

9、甲乙两站之间还有5个停靠点,那么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预备〔〕种车票。

10、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情况,最少要〔〕几分钟使客人尽快喝上茶。


填空(2)

完形填空是一种综合题型,它测试了学生对空缺语篇的准确修补能力,考查了学生对词汇意思的辨析,对词法规则的灵活处理和运用能力,以及对生活常识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思考大意。

首先,快速跳读全文1-3遍,抓住全文主要内容,了解制题方的想法、意图等,这是得到答案的前提条件。

完形填空短文没有题目,但一般情况首句是一个没有空白的完整,往往点明短文的性质,如说明、议论或叙述等。它能为考生想到短文的题材与全文大意提供的总要信息,考生应跳读完1-3遍题材,抓住首句的意思,然后来捕捉全文的关键词语,并特别注意那些表示因果、赚折、指代、递进等意义的同位语、副词、连接词,最后大意。

第二部:观察答案,分析要求

在快速阅读完全文后,就开始填空。这时做答着应耐心思考,理解全文的主要想法,搭建好词句之间的逻辑和上下文的关系,并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三部:避开难点,先易后难

了解全文大概意思后,可以以此为主线,对选择的A、B、C、D答案理解其确切的意思,分析比较那个更合适,再观看上下文的隐晦想法和含义。做题切记速度,对自己不懂的要避开,意思就是先易后难,把简单的先做掉,难的有时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一般这样做可以更好的解题。

第四部、仔细思考,解决难点

凭借前面步骤,我们已经读了三遍,和把简单的空添好了。这时你阅读全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找出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答案,先排除;然后结合自己学的知识,把固定搭配和词语等结合,这样就容易判断了。

第五步:再看原文,审视答案

完成填空了,不要一个一个的去检查填空,要结合全文来看答案的正确性,还要结合语法看,这样能提高答案的正确率。

(一)利用复现信息。

完形填空中有的信息是上下文重复出现的,如同一词、同一结构。(2012陕西)Cold and tired,she fell alseep near32。32题看似有难度,但是凡是很唐突、无从下手的题,在后文一定有提示。果然在后文提到“小狗在小溪旁看到小主人”,故选A.stream。

(二)利用固定搭配、固定句型。

完形填空题常会考查一些固定句型或固定。(2011陕西)Money would be of little 34 to them.A intestB.concern C .useD.attraction 34题就考查了be of+n结构,排除B,D项,依文意选定C项。

(三)利用语篇标志。

语篇之间往往有表明其内在联系的词。表示逻辑关系:thus,therefore,so;表示递进关系:besides,what’smore;表示转折关系:but,however。(2012陕西)He looked in the fields.But he couldn’t find hismistress anywhere. However,from the ground came a 35 scent as he lowered hishead.However暗示出小狗嗅到小主人的气味,那当然是它所熟悉的,故选D.familiar。

四)分析语境与词汇辨析相结合。

完形填空对词汇的考查,体现在的辨析。如果孤立地看挖空的句子,那么可能每个选项都无懈可击,但要确定出最佳的答案,只能根据全文内容和情节,即从语境中判断筛选出。(2012北京)AsI grew older,and was 37 exposed to more my interests in the world of dance 38varied.A rarely B.certainly C probablyD.consistently。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兴趣肯定也发生了变化,故38题选B项。

通览全文,把握大意通览全文

目的是抓住的大意,了解全文的结构和基本内容,为下一步正确选择答案奠定基础。有人认为,看一篇满是空白的短文得不到什么信息,倒不如看一句填一空,这样节约时间一些。其实不然。考生只有在通览全文之后,才会成竹在胸,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出答案来。

抓住第一句,预测下一句

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阅读理解的有些段落也是如此。所以,考生往往可以根据第一句话来把握文章或者段落的中心思想,为下面的答题奠定基础。读完第一句,接着往下读文章的时候,英语语感较好的人做完形填空往往会极其主动地去预测。

上下要连续,前后要贯通

连词的使用是各行各句之间提供了紧密的因果、转折、并列或者条件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发现和识别连词,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大意,构建全文的内在逻辑结构,领会作者的思路,完形填空通过保留一定数量的词语,使答题的人获得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所以,某些题供答题信息的关键词会多次反复地出现,我们把这样的关键词称为信息词,所以要好好把握,挑出信息词。同时凭借自己掌握的语法知识和一般的常识,兼顾人称、性别、单复数、语法和时态等等语法的因素,从语法的结构方面考虑答案。

细心检查,避免疏漏

全部答案选定后,文章完整了,应再从头至尾读一遍。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就要求细心检查每一个填空处是否有笔误或疏漏的地方来调整答案。


填空(3)

又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有哪些答题技巧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英语完型填空如何提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抓住首句,预测全文

完形填空所选短文多没有标题,但一般首句是一个不设空(或较简单)的完整的,往往用以点明短文的体裁,如议论、说明或叙述等。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以首句的时态、语态及表述方式为立足点来进行,判断体裁,找出文章中心。

避难就易,节省时间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遇到少数疑难问题时不可徘徊不前。为了不影响做题速度,我们可以暂时跳过难点,去解决那些靠上下文能确定的、比较直接具体的问题。或许在上文中难以判断的题在下文中就有暗示或明确的表示,或许一个在前面不能解的题在填出了另一空后会令你豁然开朗。一般说来,固定词组、习惯搭配、常见句型及明显的语法结构等易于判断。

捕捉题眼,寻找契机

所谓“题眼”,就是指那些在短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词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问题的特定的语境。捕捉题眼,就是要迅速找到语篇中的特殊的内在联系——那些表示因果、递进、转折、指代等意义的连接词及动词、形容词、副词、同位语等,还有那些明确具体的事实(如时间、地点、人物、形状、色彩、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1.With the help of 在~~帮助下 under the leadership / care of 在~~领导/关心下

2.be strict with sb. 对~人要求严格 be strict in sth. 对~事要求严格

3. at present=at the present time 目前 for the present 暂时

4. in the sun/sunshine 在阳光下 under the sun 在世界上

5. lie in 位于~~之内 lie on 同~~接壤 lie to 位于~~之外

6. at least 至少 in the least 丝毫,一点

7. by name 名叫 in the name of 以~~名义

8. in the air 空中,在流传 on the air 播出

9. in the way 挡路,障碍,用~~ in a way 在某点上,在某种程度上get one’s own way to do 随心所欲give way 让步,屈服 lose one’s way 迷路 by the way 顺便说一下 on one’s way to 在去~~的路上 Comethis way 这边走

10. at the corner 在拐角处(外角)in the corner 在角落里(内角)

1.以break为中心的词组

break away from 脱离,逃离 break down 破坏,粉碎;瓦解;出故障,抛锚 break in 闯进,打断;使顺服 breakinto 闯入;强行进入;突然开始 break out 爆发,发生;准备使用;起锚 break the law 违反法律 break the record破记录 break one’s promise 失言 break up 开垦,破碎;解散,分开,分解

2.以catch为中心的词组

be caught doing 被发现做某事 be caught in the rain 淋雨 catch a bus/train 赶汽车/火车catch a cold 伤风,感冒 catch one’s word 听懂某人的话 catch sight of 发现,瞥见 catch up with赶上,追及,追上

3.以come为中心的词组

come across 偶尔发现,想起;越过;偿付 come along 一道来,陪伴;进步,进展;出现 come at 达到,求得,得到;扑向,袭击come back 回来;恢复,复原 come down 倒下;降落;跌落;病倒 come from 来自,起源于,从~~产生,生于 come in进来,进入;流行起来;获名次 come into being 发生,产生,出现,形成 come into power 开始执政,当权,当选 come intouse 开始使用,获得应用 come on 上演;开始;赶快;发展;登台;(问题)被提出 come to know 开始了解到 come out出来,传出;出版;结果是;褪色;(秘密)泄露 come to 苏醒,复原;共计;达到;归结于 come to an end 终止,结束 come true实现,成为现实;证实 come up 走近;上楼;长出,发芽

4.以do为中心的词组

be done in 精疲力竭 be done with 完全结束 do a good deed 做一件好事 do away with去掉,废除;弄死;浪费 do good to (=do sb. good) 有益于 do harm to (=do sb. good) 有害于 do itswork 有效,有作用 do much 极有用 do wrong to 做错 do one’s best 尽某人最大努力 do one’s homework做作业 do one’s utmost 尽力而为 do proud 足以使~~骄傲 do sb. justice 公平对待某人 do some cleaning(V+ing,etc.) 搞卫生 do sb. a favor 帮助某人 do well in 学得不错,干得漂亮 do with 和~~相处,忍受,处理 dowithout 不需要,不用 do wonders 创造奇迹 have much to do with 和~~很有关系 have nothing to dowith 与~~无关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和~~有关 in doing so=in so doing 这时,在这种情况下That will do. 行了;够了


填空(4)

高考英语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和做题的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窍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跳读。带着空格通读全文,了解短文大意,判别短文文体,同时能将会做的题及时解决掉。

第二步:选答。这一步最为关键,要求考生对每一道题进行认真推敲,但是要告诫他们万万不可按照题的顺序答题,对那些不能拿不准的题先跳过去,遵循先易后难的解题原则。

第三步:推敲。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对完形填空短文的篇章作通盘考虑,把其中一些需要依据上下文语境来考虑的比较难解答的题,以及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较强的认真推敲,甄别,筛选和抉择。

第四步:复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最后一步,要求考生解完题之后务必再把通读一遍,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真正意思,及时修改与全文有出入的一些选项。

一、跳过空格,通读全文

做完形填空的时候,在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不要做题,而是要跳过空格通过读试题所要填空的短文。来抓住主旨,把握文章大意。平时自己做题的时候,如果一遍读不懂,就读两遍,读两遍还是读不懂,那就再读一遍。练习时一定要读懂了再做题,不理解文章做了也没有多大效果。

二、综合选项,初选答案

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所给选项再次细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内容,注意从上下文的语法结构和词语搭配记忆选项中寻找提示。再以词、句的意义为先,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根据一些综合条件考虑,对备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比较和排除,初步选定答案。记住,有把握的先做,没把握的“跳过”。

三、先易后难,各个击破

在做完形的时候,最好对比较明显,自己有把握的答案先做,一下子不能确定答案的,先跳过这个空格,继续往下做,最后在回过头来集中精力解决难点,这是可以结合已确定的答案选项再读一遍短文,随着对短文理解的深入,自然就会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正确率。

通览全文,把握大意通览全文。目的是抓住文章的大意,了解全文的结构和基本内容,为下一步正确选择答案奠定基础。有人认为,看一篇满是空白的短文得不到什么信息,倒不如看一句填一空,这样节约时间一些。其实不然。考生只有在通览全文之后,才会成竹在胸,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出答案来。抓住第一句,预测下一句

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没有空白的完整句子,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或是含有主题词的句子,阅读理解的有些段落也是如此。所以,考生往往可以根据第一句话来把握文章或者段落的中心思想,为下面的答题奠定基础。读完第一句,接着往下读文章的时候,英语语感较好的人做完形填空往往会极其主动地去预测。上下要连续,前后要贯通

连词的使用是各行各句之间提供了紧密的因果、转折、并列或者条件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发现和识别连词,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大意,构建全文的内在逻辑结构,领会作者的思路,完形填空通过保留一定数量的词语,使答题的人获得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所以,某些题供答题信息的关键词会多次反复地出现,我们把这样的关键词称为信息词,所以要好好把握,挑出信息词。同时凭借自己掌握的语法知识和一般的常识,兼顾人称、性别、单复数、语法和时态等等语法的因素,从语法的结构方面考虑答案。细心检查,避免疏漏

全部答案选定后,文章完整了,应再从头至尾读一遍。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就要求细心检查每一个填空处是否有笔误或疏漏的地方来调整答案。联系实际,攻克难关

初选答案结束后,考生如果对自己选出的答案还不十分有把握,或留下一些模棱两可的题和难题没有做完,这时,应快速再读短文,联系前后文内容,理清短文情节,结合日常知识判断出“未知题”的答案。


填空(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

1、《独坐敬亭山》是____朝诗人____写的,表达了诗人____的心情,其中“厌”字解释为____,“闲”字解释为____。

2、《望洞庭》作者____朝代____,这首诗描写了____(什么时候)____(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在诗中,作者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____,用____比喻洞庭湖。

3、《忆江南》是一首词,“忆江南”是____名,是____朝诗人____写的,其中写景的句“____,____。”“能不忆江南?”的另一种说法____。诗中的“谙”字读音____,解释为____。

4、《桂林山水》中,引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____,此句为全文的____句。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这样的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____的画卷,真是“____,____。”

5、人们都说:“____。”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6、我看见过____的大海,玩赏过____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____;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____。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7、我攀登过____的泰山,游览过____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____,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____,____;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____,____,好像一不小心就会____下来。

8、这样的山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____,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____的画卷,真是“____,____。”

9、《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____,作者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____,听到____;本文作者是按____顺序记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特点是____;再写了____,特点是____;然后写了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表现在。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的特点。

10、一路____溪流。随着____,溪流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溪声也时时____。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____,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1、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____流出。虽说是____,可也容得下____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____,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头____,船就____,在____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____。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____到____,到____,到____,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____和____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____。我有感觉要是把头____,准会____,____。____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____。

12、《中彩那天》一课中,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是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____,生活很____。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____,____,就等于有了____。”

1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____的人,____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____。

14、哈默随着逃难的人来到____,受到镇上人们的____,当镇长给他食物时,他却要____,表现了____的可贵品质。

15、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____,对孩子增加一份____,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____和____。

16、《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____,往往会产生____。

1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后来黄河变了,成了中华民族的____。

18、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它是用____和____配合起来探路的。它一边飞,一边从____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____。超声波像____一样向前____,遇到____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____。

19、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____。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土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____着两条腿。他光着____,穿一件____,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夜莺的歌声》一课中,“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等都指____。课文中的“小夜莺”指____,我们知道小夜莺是一个____。在课文开头,他吹出夜莺的歌声是为了____,他穿着____,是为了____,在给德国兵带路时,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是为了____,在接近游击队埋伏地时,他用夜莺叫表示____,用杜鹃叫表示____,在听到游击队的回声后,他____,____课文最后两节内容跟开头一样,小夜莺又____,等待敌人的到来。

20、《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者是____,以____。雷利的呼声是“____,要____!”。

2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者是____,这是一首呼唤____的诗。

22、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____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____。她走很____,没有一点儿____。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指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____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

1.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课文填空

2.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总复习及答案

3.一年级语文(上册)试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4.二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的专项测试题

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原文填空

6.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的填空练习题

7.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8.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练习题


填空(6)

成语填空

今天我刚到教室,就看到教室的黑板上有十四个填空。同学们对这些成语填空可感兴趣了。看,有的同学忍不住跑上讲台假装填了起来;有的同学眼睛盯着黑板绞尽脑汁在想,我也不例外。这时突然有人大叫一声:“知道了,第三个填‘满面春风’。”顿时同学们也七嘴八舌地唠叨起来。

上课了,老师满面春风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从这些成语填空中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都没有说话,“如果找不到,就先来填填这些空吧!”老师的话音刚落,田峥就高高地举起了手,他站起来大声地说:“一(目)十行。”第二个空把同学们的头都想大了,还是老师告诉我们“嗤之以鼻”。我们一起又填了“满(面)春风、了如(指)(掌)”,同学们终于发现这些成语里面都有人体器官。

剩下的`十个该我们自己填了,我以为自己什么词都会,就边举手边喊着:“我十个都会填。”向周围一看,没有一个人敢举手,我就骄傲地挺直了腰。老师果然叫道了我。我跑上去草草地填了起来,没想到一填起来我有四个不会的。同学们都在窃窃地笑我,当我转过脸来往回走就都哈哈大笑起来。我的脸像熟透了的大苹果。心想,真是丢尽了脸,当时要是认真填一填就好了……我低着头跑回了座位……后来同学们帮我补充完整了。

老师又让我们自己想一些带有人体器官的成语,我连忙小声唠叨起来:“一心一意、七嘴八舌、耳濡目染……”。同学们说得可热闹了:“胸有成竹、耳目一新、面目全非、眉飞色舞、面面俱到、口是心非……”真是数不胜数。


填空(7)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项填空题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单元考试结束不久,也就一个下午,成绩便出来了……

我们班关于考试可是“奖罚分明”啊!如果语文成绩大于或者等于95分,可免周记一篇;但如果填空题这种被老师称为“没有知识含量”的题目错的话,嘿嘿嘿,恭喜您,中大奖了!抄此句五十次!一句话,起码20字,20*50=1000,1000字,多么恐怖啊!当我看到试卷上那红红的“95”时,我的心要飞起来了,啊——正好!“免周记,免周记!”我当时可以说是头脑已经发热,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考了95分。当头脑渐渐冷静下来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一项填空题错了,老师没改出来。

如果没有95分,错的不是这道题,也许我会毫不犹豫地拿给老师看。可是,这是填空啊,如果我跟老师说,不仅会被罚,周记也还要写……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出现,“不要跟老师说,反正也没人知道。”紧接着,另一个念头又闪现在脑海中:“不能这样,去承认错误,诚信是人之本,没了它,还算人么?”两股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打起架来,我的心也异常纠结,谁说说谎很简单?别人在说慌时,一定也是这种痛不欲生的`感觉!“去?不去?去?不去?”我在心里犹豫着。

这时,同桌看到了我的神情,再看到被我涂的乱七八糟的试卷。明白了,他说:“你去吧,一个人既使什么都没有,也不可以没有诚信,如果那样,和动物有什么区别,诚信的人一定有好报!”在他的说服下,我终于战胜心魔,承认了错误。

让我惊讶的是,那次,老师并没让我罚抄,说:“这样子,足够了!”“果然,诚信的人有好报。”我心里这样想着。


填空(8)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________》(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___________》(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其诗集《_________》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龙须沟》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的开创者。

4、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家》《春》《秋》),“_________________”(《雾》、《雨》、《电》)。

5、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_________》《日出》《原野》等。

6、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主要作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7、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孙犁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其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2、《女神》 浪漫

3、《骆驼样子》 《茶馆》 京味小说

4、“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5、《雷雨》

6、《大堰河——我的保姆》

7、“山药蛋派” “白洋淀派”


填空(9)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如“爱护公物”。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如“爱惜粮食”

【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如“安置人员”、“安置行李”等。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如“安顿住处”等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如“安排任务”等。

【包含 饱含 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爆发 暴发】

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变换 变幻】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不耻 不齿】

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

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

【部署 布置】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

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充斥 充满】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是贬义词。

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

【篡改 窜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

篡改:指把正确的东西强行或暗中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度过 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如“度过春节”、“度过假期”等。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独力 独立】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

“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山巅”;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们宣布独立”;③指不隶属于某高一级单位的。

“独立师”;④指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遏止 遏制】

遏止:指用力阻止,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遏制:指制止,如“政府官员的腐 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反映 反应】

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反应:主要有三种用法: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

【抚养 扶养 赡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

扶养: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

【沟通 勾通】

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如“沟通感情”。

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经常勾通土匪来村里骚扰”。

【国是 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

【化装 化妆】

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而修饰容貌,或者假扮另外一种身份,如“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她不化妆脸倒好看些,越化脸越难看了”。

【精密 严密 周密】

精密:指准确精细,常形容仪器、机械、语言、测量、计算等。

严密: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毫无疏漏,或形容组织、逻辑、结构等,又形容防卫性的行为,如封锁、防守、注视等。

周密:着重指处处照顾到,没有遗漏,不疏忽大意,常形容人的行为,如计划、部署、安排等。

【截至 截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如果“截止”后面加上“到”,就与“截至”的意思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例如“截止到昨天”、“截止至某月某日”。

【偶尔 偶然】

偶尔:指有时候,跟“经常”相对。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它还有形容词用法。

【品味 品位】

品味:是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圣地 胜地】

圣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如“佛教圣地”。

胜地:名胜之地,如“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