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旅(热门15篇)
云去云来
2023-12-22 08:27:18
其它
其它

中国之旅(1)

初升的太阳,今天为什么格外火红绚烂?我们的心情,今天为什么格外兴奋舒畅?哦,一切都源于我们一家三口的象山之旅。

今天,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渔村”,我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宽广的大海。 一下车,我们兴冲冲地来到大门口。我感觉“中国渔村”的空气是那么新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鱼味儿。门口有一条五彩斑斓的“石斑鱼”,上面有七个红色大字:中国渔村欢迎你。在阳光下,七个红色大字闪闪发光,格外耀眼。 走进大门,我四处张望,发现两旁有几幢古色古香的房子,典雅清幽。我们加快了脚步,看见正前方有一座喷泉。晶莹透亮的水柱,纯洁无瑕,吸引了众多游客。一旁的一个大海螺,静静地守着喷泉,就像一个忠诚的男孩,守着心爱的姑娘。

我们去赶海啦! 走进又松软又细腻的沙滩,我连忙脱下足球鞋。小脚丫踩在沙滩上,感觉热乎乎的。沙子——小调皮,他们不时钻进我的脚趾缝里,轻轻搔着我的脚底心儿,痒酥酥的,真舒服。 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心头上的尘埃渐渐自行散去了。海浪拍打着沙滩,时而激情,时而柔和。变幻多端的它,冲击着我们的双脚。这是大海妈妈在拥抱我们呢,多么亲切,多么温柔!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我们是最幸福的孩子!海面上,水艇像箭一样在来回奔驰。微风习习,波纹条条,伴着炽烈的阳光,伴着我们愉悦的心在嬉戏!

海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我也是个调皮鬼,在浅滩上东奔西跑,任海浪轻吻着我的衣服。虽然我的衣服湿透了,但是,快乐比什么都重要!迎着海风,我的烦恼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在海妈妈宽厚的胸怀里,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博大”。 中国渔村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我觉得不虚此行!


中国之旅(2)

中国馆的外表像一个倒梯形的鼎,由七种红色组成,颜色十分鲜艳。

走进馆内,我就感到丝丝凉意。我们坐电梯到第一展区“东方足迹”。讲解员阿姨介绍说,电梯模仿了火车车厢,右侧屏幕上的火车是我国新型“和谐号”动车组,看到那雪白的车身,我情不自禁地说:“好帅的火车啊!”我们先来到电影院。影片开始了,它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过去、现在的城市变化,最后影片还畅想了未来的中国。看完电影,我们来到了“国之瑰宝”,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巨大的《清明上河图》。图中的人有的挑着担子赶集,有的聚精会神地下象棋,有的看相算命,有的拉船前进……好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啊!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展区“寻觅之旅”。我们搭乘轨道游览车,游览了沿途的美景,有园林、庭院、拱桥、砖瓦等。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展区“低碳行动”,映入眼帘的是生物柴油设备、风车传电装置。最有意思的是两辆环保汽车,其中一辆叫做“叶子”,这辆车像一个巨型的蝎子,它的上面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跑起来不用加油的哦,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启动,真神奇。


中国之旅(3)

7月27日

今天,我去了中国国家馆。中国馆里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看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的历史;第二部分是《清明上河图》。图上的小人会动,还能从白天到夜晚。在国家宝物展馆里,有西安兵马俑军队里的“高车”。

在这次神奇的中国馆之旅里,我非常高兴!


中国之旅(4)

今天是大年初二,妈妈带着我去中国民俗文化村游玩。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它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园内可经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观音、民俗音乐喷泉......

首先,我和妈妈来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顶是圆形的,建筑得比较矮,连我这样的小孩进去时还必须弯下腰来。蒙古包内设备非常简单,在蒙古包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摆放着几把小椅子,在每张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们品尝。墙壁上,挂着蒙古族人民打猎用的弓和箭,还有他们非常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我和妈妈坐下来,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奶茶,一边欣赏着蒙古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为旅客们讲解了摩梭族独特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家里男人们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家去过夜,早上再回到家,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亲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双方结了婚,男女双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各自母亲家里。如果这两个人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亲和舅舅照顾,而孩子的父亲却回家照顾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权。

时间过得可真快,不一会儿,便7:30分了,天色已经很晚了。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民俗文化村。

通过今天的游玩,我知道了中国很多民族特有的风情,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中国之旅(5)

作为一个旧社会的人,来到这个数字化的新时代,真的是令人赞叹不已呀!现代的生活真的是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让我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但是现在新中国也值得我去了解。

我祥林嫂在以前自己的那个年代里就算不识字,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现在的这个年代像我这样的文盲,恐怕是要被淘汰了,就连苦力活都快要轮不上了,现在连苦力活都要找个有文化的人才能做好。

以前现在要润土一样都很难哟,现在,恐怕只要人们手中的那个玩意儿,四四方方的,现代的孩子们管他叫手机,只要用手机在那玩意儿的身上点几下就能面对面聊天了,还能视频聊天了,还能无视频呢?就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人儿了,你说神奇不神奇,真想让大伙儿都见识这玩意儿。

还记得每次回娘家时都要走上一天一夜的路,连夜都要赶起床赶路。现在的交通都发达着呢,小轿车代替了小马接车,四个轮子代替了两个轮子。那个快呀,一天一夜的路程只需一小时了,还能舒舒服服地坐着,观看一下沿路的风景,以前可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大伙只管赶路。

这里的建筑物真的是壮观,各式各样的,有欧美式的洋房,有中式的古楼房,还有说不出的名字的奇形怪状的房子。都坚固着呢,听说是用钢筋水泥土做的。连吹都吹不倒,水都冲不走。以前的人们都是有住,能住就行,还不管好不好看。

现在的人对穿着,和吃行都很讲究啊,不同的尝试穿不同的衣服,吃不同的伙食,但是他们穿的奇装异服真的看不出什么花样来,我并不觉得好看,可能是她们自己的一种风格和张扬个性。令我惊讶的莫不是吃了,我发现现在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遍全城的美食,甚至全国的美食。也不需要像我一样的保姆去煮饭了,他们直接在网上订单,就会有那种骑着“小毛驴”的小伙子送食物上门,就能品尝天下的美食了。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现在大街上都是一些低头族,每天都对着手机在那里点点点,和朋友家人们在一起都还在玩,不交流,这样真的好吗?我觉得这点让我很失望呀!

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新中国之族,让我感受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很期待下一次的新中国之旅,会不会比现在更发达。


中国之旅(6)

在古老的苏州城边,有个恬静的小镇,名唤周庄。那里盛产鱼虾,广泛种植水稻,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那里以舟代步,很少看到宽敞的路面,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船家,举着一根半长的篙,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哼着家乡的小调,在熙熙攘攘的船群中悠然地穿过……。那年有幸,与妈妈一同目睹了这一片古色古香、与世隔绝的“中国威尼斯”。

那年我八岁有余,去那里时也是五月已过。夏雨淅沥不停,柳絮飘摇未衰,现在依稀记得也只有这些了罢?但那种视觉的冲击,却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古朴的建筑群漂浮的水气、质朴的人群都令人难以忘怀……

周庄虽已将旅游业开发多年,却不曾见到过半点现代人为的一丝痕迹。因为那天下雨,致使能见度很低,但那虚无缥缈的雾气,却在船与人之间来回穿梭。也有三两个人,挑着担子,沿岸叫卖些瓜果蔬菜,还有许许多多当地独有的工艺品:尿娃;一种泥制小人,只要在它头上浇少许水,它便会从底下“尿”出来,直到现在我都不懂这是什么原理只是觉得很新奇,便买了一个,戏于股掌之间;套娃:一种竹制的小玩偶,可以一一打开,中间会有一个比前时要小但却一模一样的东西。我只买了一个,仔细数数,里面竟有五个之多,真是不得不佩服当地人民的高超技艺……

乘着小船,开始向镇的深处进发,舟身随着船家地撑篙而一左一右晃动。这时雾气散去,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庄的水是这样清: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又恍如一面明镜,还可以看见鱼的一颦一蹙,一举一动……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周庄之旅!


中国之旅(7)

来到世博会中国馆前,一个气势恢宏的红红的庞然大物屹立在眼前,它是那么高大,耀眼,使人感到震撼!中国馆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是,它却设计巧妙,是古今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它的外观都这么吸引人,那展厅内一定丰富多彩,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中国馆。

中国馆一共有三个展区。我先来到了第一展区:探索“东方足迹”。最抢眼的,就是100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工人们用灵巧的双手把名画《清明上河图》搬上了屏幕,使人物动起来了。屏幕上,一条河从城边流过。河上,船只来来往往,岸上,有一排排的店铺。街上的人们摩肩接踵,有的在路边的小摊上挑选物品;有的在和熟人拉家常;有的在赶路;有的在河边等待渡船;还有的商人在吆喝。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早在北宋的时候,城市就有了相当的规模,可真是不简单啊!历史上,唐朝的长安,宋朝的汴梁,都是当时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

我们又来到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最特别的是采用轨道游览车形式来参观。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在乘坐轨道游览车时,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看到这些,使我想起了已有500年历史的苏州拙政园。在拙政园里,亭台楼阁的布局十分巧妙,并且有山有水,再加上石径小道,使得园中景色秀美典雅。把园林建在城市里,使得城市更加美丽,更加有品位,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美好和舒适。

第三展区是“低碳行动”。这个展区是人类对未来的展望。这里有许多有趣的互动项目,能让你充分地发挥你的想象,来一起畅想未来城市的生活!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汴梁的热闹、繁华,到拙政园的精美园林艺术,再到未来的低碳,这一切都说明了城市与生活紧密的联系。想到这里,我很兴奋,于是我把我看到的这一切,通过“天翼”手机发送给了远在加拿大的表姐。没过多久,我收到回信,表姐看了这些,也很开心。她告诉我,最近,一位教授到她的大学作了一个主题是《科技与城市发展》的讲座,听了讲座,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现正在写一篇题目为《月球上的城市》的论文呢!我看了,激动不已,未来的城市,一定会更加发达,人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国之旅(8)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博物馆之旅》的书,它带我见识了无奇不有的博物馆,欣赏了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了解了文物的前世今生,领略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书中介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我跟随着它走进集古老历史与先进科技与一身的中国电信博物馆、第一座对外开放大型中国航空博物馆、传承中国现代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展示工艺美术文化传统的中华工艺美术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印刷文化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亚洲最大的地质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拜访展示齐鲁文化风采的山东博物院、见证多种文明并存的安徽博物院、集荆楚文化大成的湖北省博物馆……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中华文化的宝库,都是我们一代代人去探索、去创造、去发掘得来的结果。

我最喜欢的是中华工艺美术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级工艺美术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西长安街复兴门立交桥畔,里面陈列着许多用珍珠玛瑙和碧玉制作的工艺美术珍品。翠玉白菜就是其中一件巧夺天工的展品,只见那颗用碧玉雕刻的白菜上找不到一丝瑕疵,那翠绿翠绿的叶子仿佛能滴出水来,雪白的菜梗纹理清晰,甚至能看见叶脉,可见雕刻得多么细致,我不由赞叹那工匠的高超技艺。

我们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铸客大鼎,又名楚大鼎,是1933年在楚幽王墓出,高约113厘米,重达400千克。楚大鼎距今约有2400年的历史,经历了盗墓、战争等事件,见证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兴衰,更见证了中国曾经的战乱和现代的崛起。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看完了书,我情不自禁再次来到安徽省博物院,走进二楼展厅,楚大鼎映入眼帘。它受尽了风沙磨蚀,却还依旧气势恢宏,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一座座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懈努力的科学家们、不畏艰难的考古人员,乃至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在为我们的祖国而奋斗着。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而自豪,更要为我们热爱的祖国好好努力!


中国之旅(9)

《中国博物馆之旅》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宫殿就数故宫了,从午门开始,到“外朝”的太和殿,再到“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作者罗米用了无数幽默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了紫禁城的肃穆庄严和皇帝的唯我独尊,真是令我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过同时,我也想为皇帝的生活叹口气,他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紫禁城里,所谓“行乐”也只不过是去御花园和圆明园略作游玩而已,还要稳固自己的江山,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跟他们比起来,现在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多了,所以我们得珍惜自己的欢乐时光。

当然,除了历史宫殿,书中还有我最喜欢的书画家,就是性本爱洁的倪瓉,虽然他有严重的洁癖,但他“活的干净,心灵干净”,作品自然十分干净。比如《六君子图轴》表现了他对君子之风的追慕,果真“画如其人”啊!他除了怕脏,更怕的是俗,画面墨迹过多,他便觉得脏,画面一旦有人,他便觉得俗。朋友吐了口痰,对他来说都是晴空霹雳,可见他多么“性本爱洁”,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他一样,活的干净,心灵干净,做一朵干净的祖国之花。

书中还特意写了一段“复兴之路”,从圆明园十二生肖首像开始,一直到神州五号飞船飞向太空,中华人民经历了无数灾难。比如作者罗米家乡有一根名叫“刺柱”的乌黑的柱子,奶奶告诉她这是日本鬼子入侵时用来绑人的柱子,这个乌黑的颜色不是颜料,而是受难的人民鲜血干后的颜色。看完这段我心里难过极了,都快哭了,这些日本鬼子太可恨了,那时的劳动人民也太可怜了,不过好在我们祖国现在已经非常强大,无人敢欺了,这也就给了我们安定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我们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中国之旅(10)

杨柳依依的踏春季节,伴随着清晨的朝阳与黎明的曙光,朦朦胧胧睁开眼的我踏上了第三次中国馆之旅。

在同学们的高谈阔论声里、转眼即至目的地。也许出于已是第三次而至,所以中国馆对我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当我迈进中国馆的那一刻,就如同遇见一个已经熟识于多年的朋友。站在平地上远远望去,中国国家馆层叠出挑,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其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

中国国家馆主要分为三个核心展区。我首先乘电梯到达核心展示区一“东方足迹”。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在未播放影片时,我抬头注意到大厅的顶部悬挂着若干个高矮不同的电视屏幕,正在播放着不同的画面,都是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记实,有修自行车的,有摆地摊的,有赶车去上班的,也有提篮买菜的。影片《历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是讲三代人的生活变迁。不过给我的印象是:由于跨度大,显得凌乱,也许制作者并不在意内容,而是将亮点放在影片的放映上,因为这个放映厅前面呈135度的三面巨墙就是屏幕,与电影院的屏幕无法比拟,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屏幕, 播放时同一个声音,但三个屏幕播出不同的画面,也因此让人目不暇接,不知看那个好,结果那个也没看好,所以我说效果一般。大部分人只觉得新奇,但不知所云。 就结束了。

走出影厅,观众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巨型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气势恢宏。而且上面的人会动,马会走,画墙下的水在流,令人啧啧称奇

接着我来到了核心展示区二“寻觅之旅”。观众坐在梦幻的轨道车上,边游边看。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一开始好像进入一个时空隧道,这个隧道由许多门洞组成,我记得有天安门、德胜门等等,然后进入一个云雾缭绕的人家天堂,小桥流水人家,有舞者在做着舞姿的慢动作。

“低碳行动”是中国馆的最后一个核心展区。该层的环境设计颇有讲究,以白色为基调的展厅被打造成流线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风格简洁、舒展又不失高雅。这一层,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在中国馆“低碳”展区的结尾部分,荷花与水帘组成动人的“感悟之泉”景观,水帘上还能显示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成语。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莲叶何田田”的意境,也可在此进一步感悟中国城市和谐、美好的未来。 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在这个展区我们看到了两款新能源汽车,非常别致。 四个轮子上装有风叶,跑起来会发电。

饶有不舍的离开了展馆,从远处观望,她的中国红的颜色让人觉得稳重、大气,很有特色,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中国馆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和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它就是注定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


中国之旅(11)

星期四的早晨,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准备就绪后老师带着我们乘上大巴车,这时我的心早就迫不及待地飞到了中国科技馆,想尽快感受一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巨大魅力。

下车后,一个大大的球体展现在我的眼前,巨型魔方外形的中国科技馆深深的吸引了我。中国科技馆,内设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学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四个主题展厅以及公共空间科普展示。我们先去了位于地下一层的4D特效影院,观看了《狂野飞车》,好像亲自坐在飞奔的时空列车上,恐龙张大嘴巴吞食列车,类似蜜蜂的昆虫使出浑身力气倒推列车,全方位感受到了科技在影视上对视觉、感觉的震撼冲击力。

华夏之光展厅,主要展出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四大发明,以及水力纺纱机、碾米机、赵州桥等模型,让我最感兴趣的是记里鼓车,车上安装了两个手持鼓锤的小木人,车子行进时车轮带动齿轮运转,每行驶1里小木人就击一次鼓,它是里程表和减速器的先驱,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探索与发现展厅,主要展示了自然科学,有恐龙骨骼、基因遗传、植物标本和生长了2550年的巨杉古树年轮等,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美妙和神奇。

科技与生活展厅,主要展示了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模拟机舱、模拟汽车、显微镜、机器人,我还进入机舱体验了驾驶飞机的乐趣。挑战与未来展厅,主要展示了地球述说、能源世界、海洋开发、太空探索等,通过从游戏方式参观的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地球气候的变迁。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科技馆的展品仅是中国五千年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灿烂辉煌的古代发明,有令人惊叹的现代科技。

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我们必将担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为科技的进步而不懈努力。

四年级:赵昱瑜


中国之旅(12)

乌金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就是煤炭。

煤炭有很多用途,例如:发电用煤、蒸汽机车用煤、建材用煤、一般工业锅炉用煤、生活用煤、冶金用动力煤等。这些用途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有许多坏处。例如,污染环境、地表坍塌等。

那么,面对污染环境、地表坍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污染环境方面我们可以使煤通过隔绝空气高温分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焦炭和焦炉煤气可以做燃料,热值高,而且污染很小;煤焦油是一种含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的资源,可以提取香精,制炸药、尼龙等。这样煤就得到了综合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地表坍塌方面,可以进行二次填充,把地下填满,使地表不在下塌,人们也不用再担心发生地震了。

我们要为了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把钨金治理的更好,使它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六年级:梦想启航


中国之旅(13)

今天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科技馆主要对青少年开放,里面是能反映现代科技前沿的高科技展品,以前我听别人说里面特别好玩,也特别奇妙,一走进科技馆,我真是大开眼界。

科技馆果真名不虚传,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代表性的展品,是神舟一号返回舱,虽然返回舱已经失去光彩,但能清楚地反应那时我国人民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科技馆共分三层。第一层是一些高科技的展品,比如波浪发电,波浪的推打可以发出电来;用记忆合金做的铁花遇到热量就收缩,遇到冷气就膨胀开来……我最喜欢玩的就是用脚来掌控汽车的方向,我在那里玩的不亦乐乎。我还和会说话的机器人对了话,我本想考它一个难题,让它答不上来的,我问它明天什么日子,它竟然答上来了,它说:“明天是大年三十”。我们看了磁悬浮列车表演,我了解到现在以日本为代表的磁悬浮列车一小时竟能跑500公里。

第一层的展品看完了,我们上了2楼,上面是一些让我们去体验的展品,有测试你的起跑速度得仪器,有模拟驾驶奥运会选手的帆船……我在测试起跑速度的地方玩得满头大汗。我最快的一次试跑速度是0.536秒。我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爸爸对我说上三楼吧,一会有“怒发冲冠”的表演,于是我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二楼。

我们到了三楼赶紧抢了一个好座位,第一个是法拉第笼的表演,主持人拿了一根可以导电的棒子,主持人让四位观众走进法拉第笼,用手触摸隔在外面的12万伏电的棒子。四位观众触摸的时候我真为他们捏一把冷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12万伏足以能把人电成灰,而四位观众在法拉第笼中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那因为法拉第龙把电都吸到了地上。怒发冲冠的表演是让两位观众站在椅子上用手触摸一个带电的大圆球,这次特别挑选了两个女同学,因为女同学头发长,竖起来比较明显,在外面的一位观众要拉着在里面的一位观众,主持人让两位观众晃了晃头,我们惊讶的发现头发竟竖了起来,表演结束后主持人拿了导棒子放了余电,滋啦滋啦的声音好像在告诉我们真的有电。后来我们又去了倾斜小屋,倾斜小屋走起来很倾斜,但地板只有十三度倾斜,主要的问题是墙是倾斜的,脚走上去不倾斜,而眼睛看上去很倾斜。大脑一时糊涂了,于是发出的指令说这里很倾斜。一直到四点半我们才结束了我们的科技馆之旅。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发射了一个神舟100号,能去月球采集资源,而且上天下地下海无所不能。我醒来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射神舟100号。


中国之旅(14)

上周二,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讲解员阿姨专程来到我们的学校,为我们介绍世界上著名的湿地和中国湿地博物馆。课后,邬老师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周周五要去中国湿地博物馆春游!

11天终于熬过去了。这周周五早上,我们大家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好像晚一秒就赶不上春游似的。中国湿地博物馆离我们学校不远,走了三十多分钟就到了。博物馆大门的`两侧是潺潺流水,还有几尊精致的石雕,有中华鲟,扬子鳄,丹顶鹤等。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尊中华鲟石雕,两只中华鲟首尾相连,呈环状,就像一对美满的夫妻。一进大门,首先进入序厅。几棵高耸入云的红树挺立在这个展厅的正中间,他们像一个个挺拔的士兵,保卫着湿地博物馆。在红树后面,有几棵来自美国的落羽杉,落羽杉的树叶像羽毛一样轻盈,如果有一阵微风吹过,叶子就会纷纷飘落,但很可惜,博物馆里的落羽杉是模型,否则我就可以看见那风吹叶落的美丽景象了。

上了二楼,我们第一个进入的是生态厅。在生态厅里,有许多场景,如:雪山,草原等。每个场景都有一台类似摄影机的机器,如果你想看看那些动物的生活方式,只需把机器对准那些动物标本,机器就会播放相应动物的生活片段。

“好戏还在后头”这句话说的真不赖!一开始我以为生态厅是最好的,可没想到,我一进入生物厅,就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进入生物厅,我大开眼界,里面有许多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动、植物,有扁脑珊瑚、菊花珊瑚、夜光海螺、鹿角芽、蓝翡翠……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菊花珊瑚,它是乳白色的,有着比扁脑珊瑚还奇特的花纹,形状简直就是一朵盛开的白色菊花!博物馆中还有华夏厅,西溪厅等展厅,展厅内主要介绍中国的湿地。

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湿地的与人类互惠互利关系,也同时受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教育。


中国之旅(15)

一年后,也许是觉察到要了解外面必先要研究自己,于是收回目光,去打量中国的山水与文化。

余秋雨用一种我喜欢的方式——行走来思想,“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亲身体验可以更直接地迎接文化的冲击。他肯定地说:“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相关。”闭目塞听的山村只能有一种细碎畏缩的性格表情,而访遍大城小市后则必会产生一种博大广阔的人格张力。

读完此书,我不仅看到了各地名山秀水和人文古迹,加深了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种精辟美妙的讲解,我理解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对生命走向的理念,感受到了文化渗透进自然后,扑面而来的香气。我一直羡慕“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的洒脱与大气,一想起就兴奋不已:哪里都可以是家,哪里都可以作路,整个世界就呈现在自己眼前,铺展在自己脚下。这是一种多么壮阔豪迈的拥有啊!

有人天生爱行走;有人在现实中受了挫,醒悟过来需要行走;有人为了愉悦心情增长见识而行走,不管复杂还是纯粹,他们“每天都这么走,走过邪恶,走向人性,走向人类的大拥挤和大热闹”。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行走,人将会愈加深刻,愈加清晰,愈加达观,最后从侏儒一跃成为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