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描写的作文(集锦6篇)
碧海蓝天
2024-05-05 02:48:29
其他
其他

芦苇描写的作文(1)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婆婆舅舅舅妈,还有表哥,表妹,表弟一起去婆婆家的黄河滩玩。

婆婆把我们带到一片芦苇地,好大好大的一片芦苇一眼望不到边,黄河滩的沙土地软软的,湿湿的,好高好高的.芦苇在迎着风摇摆着,我们几个撒开腿在芦苇荡里跑着,跳着,玩着捉迷藏……

突然听到妈妈大声在喊;“孩子们,快来看呀,谁吃火腿肠呀?卖火腿肠啦!谁吃糖葫芦呀?卖糖葫芦啦”啊?火腿肠?糖葫芦?妈妈来的时候带火腿肠和糖葫芦了吗?我们还正在心想妈妈一定是在骗我们时,就看到妈妈手里拿了一把“糖葫芦”向我们走来。我们几个都赶紧向妈妈跑去。哈哈,好奇怪的东西呀。真的像一串串竹签上串着火腿肠。又像一串串的糖葫芦。

“这是什么呀?在哪摘的?”我们几个好奇的看着摸着。婆婆过来告诉我们说“我们都叫它‘止血毛’学名叫‘芦苇棒’或者‘水蜡烛’,就在这芦苇上面长的。我们就是来摘它们晒干后装枕头用的。”啊,婆婆一说我们看它还真的长得像土黄色的蜡烛呢。

“芦苇上面长的?我们怎么没发现呀?”我们几个都急急忙忙的往芦苇上看。“在那边呢。”我们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一路跑过去。

“哈哈,我找到一个”“我也找到一个”“快来呀,这儿好多呢”我们几个都兴奋的芦苇荡里跑着,跳着摘着着……不一会我们就摘了满满的两大袋子。

今天真高兴呀!不仅玩的过瘾,还帮助了妈妈和婆婆干活。妈妈说这就叫作——一举两得。


芦苇描写的作文(2)

今天在爷爷家玩儿了一下午,要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楼下有个小男孩儿手里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就跑过去问:“你手里的是什么?从哪买的?”那男孩儿说:“是芦苇棒,从西辽河大桥摘得,不是买的。”

我急忙跑到妈妈跟前让她也带我去摘,妈妈说:“我小的时候也玩儿过,好多年没有见过了,走,咱们赶紧去吧!”到了北桥,由于妈妈穿的是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石头路上很不舒服,就把鞋脱掉,下到河的堤坝下面走,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脱掉了鞋。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热有点烫脚,但却很舒服。我们走了一段路,还没有看见芦苇棒,于是我就不耐烦的说:“妈妈,咱们还是回去吧,天太热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也很热,但咱们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了,不能白走呀!坚持就是胜利,你忘了?”我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走。又走了大约十多分钟,我看见远处有一片高高的草,高兴地喊道:“那一定就是”,妈妈也说:“一定是”。

我忍不住向那片草跑去,到了跟前,我看见这种草长得比我还高很多,每根芦苇草中间都长有一根长长地茎,茎的上端长着咖啡色的象香肠一样的棒棒,闻一闻还带点儿清香味儿呢!这种芦苇草我头一回见到,很喜欢它们,我和妈妈采摘了好多根,回到家里就把它们都插到了花瓶里,挺好看的。


芦苇描写的作文(3)

“唦、唦”风一吹,眼前这处静谧的芦苇荡随风摇摆起来,轻轻地,轻轻地,如母亲抚摸孩子一般,将我卷入唯美的遐想中……

只是今非昔比,我趴在窗前,望着那墙角边,仅剩的一株芦苇,在萧瑟的寒风中孤立着,柔弱的身躯少了同伴的拥簇,死气沉沉。我无论如何也不曾想过,几个月前还浩浩荡荡的“碧波”如今怎会落得如此下场。仅一夜之间,便淡然无存。

就在那漆黑的夜里,楼下却灯火通明,一阵阵烦心的挖掘机轰鸣声搅人好眠。我清楚地看到,作业灯照在这“残绿色的海中”,似照遗像一般,照后便将这绿色生命抹掉,彻彻底底的抹掉。我无声地看着,看着那叼着烟头,大腹便便的老板,烟头上红色的火光一闪一闪,我想那空气中会是“仙气云绕”吧!哼,好一个自私自利的老板,要拿这一小片地开刀。

望着楼下那片骇人的土黄,寂寞、萧条涌上心来。本来这里的绿色便不多,如今窗下那片怡人的绿又被除去,眼下便只有路边的绿化树死气沉沉,布满灰尘,濛濛的绿,再者,就是那霓虹灯了,如果那绿也算得上是绿。

拉上窗帘,卷缩在沙发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那曾经的绿,梦境中,化作一池的碧水,撑着小船,划向深处……


芦苇描写的作文(4)

不少人都曾这样比喻: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的确,没错的,人不免像芦苇那般脆弱,但必竟我们还有思想,有思想就有思索,有思索就、有扶择。

我们不可以否认,我们有多少教育同仁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步履维艰“爬行”,在准也无力真正动摇的“应试教育之山”下作者沉重牺牲,的确,每天行色匆匆,不苟言笑,忙得焦头烂额,累得筋疲力尽已经成了教师大军中统一的代言形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热情怎能不被应付代替,灵性怎能不被平庸吞噬?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社会舆论的力量、考试竞赛的排名等等都“转嫁”给了身单力薄的教师们,让他们在竞赛残酷的煎熬下成了机械知识的“搬运者”。再随这课改大潮的纷涌而至,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水涨般高,难怪一些教师办不从心,而选择了通往人生伊甸园的“教育天堂”。

其实,我们更应该善待生命,以回报上帝给予我们最珍贵的馈赠。无论生活中多少阴,但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决定有多少阳光。在平凡中找寻欢乐,在付出感悟幸福,才是当代教师神圣的使命。以苦为乐是崇高的奉献,以苦为荣是不变的信条。换一个角度,少一份苛刻,我们也会发现艰辛背后的微笑与让我们疏忽的热情。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重新挺立,做一支傲然的芦苇吧!

有句话这么赞颂美好的人性:坚强的芦苇宁折不弯,风吹不倒。让我们也试着来做一做,让人生这支芦苇的思想更深遂,英姿更飒爽!


芦苇描写的作文(5)

我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里长着一些芦苇。

我不太喜欢芦苇。它其貌不场,既不如腊梅枝婀娜多姿,也不像荷花亭亭玉立,还没有玫瑰那样鲜艳的色彩,不仅枝叶不美,芦苇也没有牡丹般美丽的花朵和落花生一样美味的果实。仅仅外表不美也罢了,可它既没有仙人掌、胡杨般的抗旱,又不像菊花一样敢于与秋风搏斗,更不抗严寒,丝毫不像腊梅般迎霜傲雪,一枝独秀。因此,我认为像这样丑陋又平凡的植物,只配与污泥为伍,长在臭水塘里。

这个春天,一件事让我更看不起芦苇了:一天夜里,下起了中雨,早上我出门时,小草、树苗都把身体挺得直直的`,沐浴着春雨,可当我来到水塘边,发现芦苇几乎把身体都埋进水里了,唉,真是“苟且偷生”的典范、楷模啊!我打心眼里讨厌芦苇。

转眼,夏天到了,一天下午,突然乱起了大风,街上行人都争先恐后跑回了家,风到第二天早上才停,地上积了一层沙子,不少树枝飞的到处都是,我来到池墉边,发现池塘边两杳树被拦腰折断,不少树身上只剩两三根树枝。我觉得经不起一点儿风雨的芦苇一定被吹得不知道哪去了。我走上前一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芦苇仅仅被吹弯了一些,正缓缓挺直腰板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很奇怪,怎么大树被乱倒了,芦苇反常安无恙呢?

我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了,原来,面对逆境时,坚强不屈必不可少,但也要学会适度后退,“大丈夫能屈能”嘛。如果一味前进,不知回避,最终会被困难压垮的,不如软硬兼施,适度回避,这样才能更好地度过难关,获得成功。看来,芦苇的“苟且偷生”并不失为一种非常成功的生存策略呢!

太阳出来了,芦苇恢复了以往笔直的姿态,我却一点也不讨厌它了。


芦苇描写的作文(6)

有人喜欢绚丽多彩的鲜花,有人喜欢高大挺拔的大树,有人则喜欢不畏严寒的小草,而我喜欢的则是最近得到的一些芦苇。从我看见它的第一眼,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

我采摘的芦苇大体是白色的。在它洁白的绒毛下有着细小的茎,细小的几乎令人看不到它的存在,这细小的茎上还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小包,小包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当然,在这美丽的茎下面还有支撑它们的根和茎。奇怪的是,这芦苇上面的茎是棕色的,下面的'茎则是深绿色的。它也橡其它花朵一样散发着阵阵的清香。每当闻到这阵阵的清香时,我就希望让它快点长大。于是,我便给芦苇换上了干净的清水,并把它放到阳光充足的窗户旁边,这样可以让它吸收更多的阳光,这样就可以让它更快的长大。芦苇喜爱在河边生存,如果没有和的话,它便在小水洼的一边做“家”,如果连小水洼都没有,那么它便在淤泥里也能生存。这充分的展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它都能努力生存。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芦苇它结出了一粒粒小小的种子。所以我想让许多地方都有芦苇,那样一定会更漂亮,而我也可以养更多的芦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