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精选7篇)
平安幸福一生
2024-01-17 01:24:31
初一
其他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1)

如果有一天可以没有作业该多好啊!每天晚上写作业疲惫不堪时,我都会想到这句话。作业已经成为了我的负担。因为作业多,我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因为作业多,我没有时间和同学一起嬉戏,因为作业多,我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作业已经压得我直不起腰来。如果有一天没有作业该多好啊!

若果有一天没有作业我先好好睡上一觉,养足了精神。再起来吃完早饭出去滑旱冰,强健自己的身体,享受新鲜空气带给我的快乐。享受过后,我也要适当的看看课外书。我从书架上找了一本侦探小说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不知不觉中,一上午的时间就匆匆而去了。

中午吃过了午饭,就应该睡一觉,为下午的活动打基础。

下午,我兴高采烈地把好朋友们约到家里玩。我毫不吝啬地把娱乐工具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并把我拿手的甜点“水果沙拉”奉献给大家。果然,不一会儿“水果沙拉”就被大家一扫而光了。我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天,在我们的欢笑中渐渐黑了下来。我与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快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多么丰富多彩啊,还是非常渴望这一天的生活。没有了作业的负担,真的好轻松啊!这样的一天能到来吗?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2)

"叮铃铃”,闹铃声吵醒了我,我起来一看,见四周阴沉沉的,黑暗笼罩着我,这时,妈妈拉起电灯,对我说:“据昨天新闻报道,由于地球偏离运行的轨道,导致我们将过一天没有阳光的日子。”这时我想:有电灯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妈妈把菜端到餐桌上,叫我们来吃,我们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餐,爸爸就送我们上学。

每天的清晨总是那样热闹。人们走出家门,走向单位,学校。平常只需十分钟的路,今天却走了半个小时。因为能见度太差,赶路的行人拥堵在一起,越急越走不通,终于到了学校。学校里灯火通明,我以为自已迟到了呢,谁知一到班里,见只有一半人,上课了,赵老师来了,她见我们懒懒地趴在桌子上,全无平日的生机,并不责怪,打着哈欠给我们讲课,也全无平日的谈笑风生,神采飞扬。终于挨到了下课,平日里,一听到铃声,同学们都像鸟儿一样飞向操场,可没有太阳的今天,同学们就像折了翅膀的鸟原地不动,就连平日最活泼的沈家豪站了起来却又坐了下去。

第2节课后的体操开始了,操场上响起了又像往日的美妙音乐,但同学们的心情却是昏沉沉,天空也是黑沉沉的,今天,我像没了灵魂,没了活力似地做完了操,无精打采地回到了教室,不一会儿,操场上没了人影,几千人的校园没了往日的喧闹声,嬉欢声,我感受到静得那么可怕,那么古怪,我想逃离这里。 终于度过了难熬的一天,晚饭时,一家人静静地坐在那边,饭菜的香味飘散着,可我们却没一点食欲,吃起来如同嚼蜡,爸爸没吃几口就说:“我吃饱了!”我和妹妹也不想吃了,妈妈叹了口气,收起碗筷,爸爸说:“赶快洗洗睡吧!”

爸爸的提意得到了全家人的响应,我们洗漱完毕,立刻上床休息,我心里祈祷着,让明天赶快来临吧,让我一觉醒来,看到明晃晃的太阳,看到蓝荧荧的天,鲜艳艳的花,我还要看……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3)

早上,我去英语班的时候,看到一个水龙头开着,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如果我们现在不珍惜水源,那么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

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没有了水,大树的根部不受到水的滋润。曾经鸟语花香、枝繁叶茂的大山将会变成一座荒山;地面没有了大树的保护,会一点点地成为沙漠,整个地球将会变成黄色。

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没有了水,人们将会没有水喝。没有东西吃可以撑到第七天,如果没有水喝连三天都不行!可以想象到:不到一个星期,人类就会因没有水喝而灭绝,这是多么悲惨的下场!

世界上处处都要用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液。世界上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共水的2.5%!多么震撼的数字!可是人们处处都要用到水:洗澡、浇花、建房……

我看到了水龙头,急忙走上去,把水龙头关着了——也许世界上又节约了一滴水。我笑了,我为节约了一滴水笑了。

地球上有七十多亿的人口,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节约一滴水,那么节约的水就可以成为一个小湖泊!让我们节约用水吧!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4)

野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那样卑微、那样渺小的存在,生长在道路旁,萌生在砖缝里,也许在你不经意的一瞥里,便有这样一丛,安静地生长在角落里。然而面对高速发展的城市、渐渐拔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现代化的都市却不再容许野花的存在,尽管它们并不起眼,但却在人们眼中妨害了城市的干净与整洁,也许自由而蓬勃的野花真的会在哪一天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逝去。

野花在我心中是一种别样美好与自由的象征,虽然卑微虽然渺小,但是它曾经给予失意的人们多少不经意的力量。在川端康成的《古都》里紫花丁地代表着少女苗子质朴而自由的活动,在散文里,开放在山谷中的野百花曾那样坚毅地摇曳在风雨里,没有观众,她唯有安安静静地完成自己开花的使命,直到多年之后,那花朵才映入人们的眼中,那淡淡的花香曾给多少默默无闻的人们创造美好人生的勇气。那一株落在墙缝中的瓜子,所萌生出的子叶让苦闷的作家一下子亮起了心中的光芒。野花在我眼中不是可有可无,它象征着一种别样的生命,面临困厄的环境,面对不顺的风雨,顽强而坚毅地生长,面对无人赏识,面对茫茫大地面前孤寂微小的字迹,从不气恼,而是默默完成自己的生命。

我不愿看到那一天,我们的身边真的没有了野花,不愿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齐而干净的草地、颜色一致的花坛,我不愿看到城市中绿色的生命只是一种种简单的商品、装点城市色彩的工具,而没有了自由生长、看似随意却真正像一个蓬勃生命的野花。

正如伍尔芙说,我不愿成为瓶中的景物,而愿成为草原上随风起舞的旋律。面对发展中的城市,我多希望能留下这些饱含着原始生命力量的花草,让城市充斥另一种美好。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5)

水,对人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未因此而觉得水有多么珍贵。虽然在电视上见过偏远农村的贫水情况,村民们吃水得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地外去担。滴水贵如油,绝大多数村民一辈子都不知洗澡是什么滋味。但是,对我们这些居住在城镇的人们来说,自来水一开,清水哗哗来,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吨水才几角钱,浪费一点仿佛没有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打一壶水喝不了两杯就倒掉,洗一件衣服漂上几遍十几遍,涮拖把哗哗猛冲上十分钟。尤其是公共场所,“水漫金山”无人过问,入厕洗完手水龙头不关就扬长而去,诸如此类的事情俯拾皆是。

在肆意挥霍水资源的同时,我们似乎没有听见,“缺水”的脚步正在日益逼近!大自然是有情的,她馈赠给我们人类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大自然又是无情的,破坏性掠夺和滥用资源的人类必将遭到她的报复。当今地球上的沙漠面积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就是她给予人类滥砍滥伐森林资源的惩罚,随狂风肆虐逞威的沙尘暴,是她向我们人类发出的警告。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对用水加以节制,缺水必将成为我们人类生存的一大困扰。引滦入津、引黄入津,那些兴师动众的庞大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为了解决天津的缺水问题。而现在,我国的很多大城市也都面临缺水的威胁,不得不采取分片限时供水、到外地调水等措施暂时应付难题。

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会怎样?这是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提出的问题,随后屏幕上展示的是: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人们,向天空伸出干枯的双臂,翕动同样干涸龟裂的嘴唇,嗫嚅着绝望的呻吟和企盼。这景象触目惊心。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浪费水资源,也许我们中的一部分,就将“有幸”经历这想象的惨景了。我们的后代子孙,也将“拜我们所赐”,遭受贫水的困境折磨。

有一个广告说道:如果再不节约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泪水。读后振聋发聩,令人如醍醐灌顶。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为了人类的繁荣昌盛,为了不让我们绝望的泪水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让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每一滴水。

在我们的生活中,水与我们息息相关。水是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它滋润着田地,让它结出五谷杂粮;它滋润着花草树木,让我们拥有树的荫凉,享受着花的芬芳。水滋润着一切万物,一直滋润进我们的心田……

我们离不开水,可设想一下,假如世上真的没有水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没有了水,禾田将会干枯,那么秋天迎接我们的就不是五谷杂粮,而是迸裂开的一道道裂纹;没有了水,就没有了东西来滋润花草树木,失去了它们,我们就得永远忍受着太阳的炙烤,同时也就失去了沁人心脾的花香……

更为之严重的是,水乃万物之灵,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粮食;没有了粮食,就没有了动植物,甚至连人类也会一起灭亡。最终生灵一起灭绝,整个地球将会一片荒凉。

如果没有了水,大地将不再湿润,整个大地尘埃飞舞、满地裂纹;没有了水,树木便会抵挡不住大风,使得大地常常狂风怒号吹得整个世界黄沙漫天,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昏灰一片。

那样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五彩缤纷的色彩了,进入我们眼帘的只有灰……有水的世界,多么好……

可是,现在全国每年都要浪费水多少万吨,据科学预测,再这样下去,约摸再过几百年,世界上的资源将会被耗光。在此我想呼吁大家,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我们的未来,请保护水资源吧!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6)

初次认识胡同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是在我姥姥家。那里的胡同,并不如城中心的胡同一般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而是曲折回旋、横纵交错,仿佛是一个谜宫,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在胡同中追跑玩闹就成了我儿时的一件乐事。等到累了、倦了,随时可以向相熟的邻居讨个玉米、粽子什么的,便觉得格外香甜。夜深了,我坐在房顶,识那漫天的繁星。忽然一道火光闪过,随着一声巨响,天空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巨幅夜花。每每随长辈出门,他们似乎认识每一位迎面而来的邻里……这份惬意、安心、亲切与逍遥,正是胡同给我的童年记忆。

第二次认识胡同是因学业问题搬进了城里,此时,我眼中的胡同,不单单是那份童年的欢乐了,而是脱变成了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城中心胡同井然有序的布局,让我体会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以及帝都设计之初便已存在的威严;胡同的一个个名字,或是按形状,或是按标志物,或是按其功能,或是按其间的名人轶事,让我觉得格外顺耳。胡同中时隐时现的吆喝声,也是一种岁月深处的悠长记忆。走进胡同中的宅子,我便被一间间四合院深深折服——墙的高低薄厚,是先人们经验的汇集;其中屋的分配,又是华夏尊老传统思想的体现……

当然,我也曾去那护国寺,品一品那可口的小吃;也曾去那南锣鼓巷,瞅一瞅老北京夜生活的绚丽多姿;亦曾逛过北京的乐器街……无论是哪里,都不难让我看到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丰厚美丽。

瓦砾、碎片、红砖块……昔日的青砖红瓦化为一片废墟,散落在白色的地基旁。就连以前曾见过的那颗参天古树,也不知了去向;耗费百年建立起来的秩序,最终沦为了一片虚无……目睹这一幕,来调查胡同保护情况的我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远处,挖掘机仍在轰鸣着、咆哮着,又一座古迹被现代化的洪水冲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几个工人在废墟上围起了巨大刺眼的广告布,昭示着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档别墅区……我们呆若木鸡地举起相机,想留下它们最后的身影。然而我们能如何呢?回到学校,向全体师生做一次研学报告?这又能挡住正在施工的工人还是能牵制住背后巨大的房地产利益链条?我默默俯下身去,拾起一个破碎的瓦片,悄悄揣在兜里,像是拾起了一片历史——破碎的历史。

也许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是改变生活条件的必经之路;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在果腹之后保留些属于我们东方独有的韵味;可不可以不要让几代之后的年轻人遥望四方,却找不到一丝精神的故乡?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胡同,那么可以说我们便失去了生长的根系。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根系,我们和广袤大地上的其它民族还有何区别,而早已忘本的我们又以何宣称,我们是炎黄子孙?

如果有一天没有个胡同——我不敢想,也不愿想……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7)

江南的小巷是用厚重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的。虽厚重,却不失江南独有的童趣与惊喜。你可以在石板的缝隙找到几片柔软细腻的青苔,或者在墙角下不起眼的草丛里,找到几朵白色的小蘑菇。

在我的记忆里,小巷里总是“嘀嗒嘀嗒”的,渐渐地,小巷的石道湿了,屋檐也湿了。这时,总有那江南的姑娘,撑着伞穿过小巷;或见那少年站在巷口,眺望那远方的荷叶丛里,渔夫撑着长篙隐没在其中。

江南的小巷,那是我儿时最爱探索的地方。它往往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你可以静听自己的足迹,与青石板中合成一道江南情怀的幽曲,直至那石板深处,试着扒在矮墙上,看那围墙外的世界。

江南的小巷就这样一点点的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不仅仅是景,还有韵。

江南的小巷是有一种莫名的愁绪的,就像戴望舒笔下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让人在那绿了芭蕉,红了樱桃的时光流逝中,不自觉的深陷其中。

江南小巷的韵味也在那墨香的醇芳。走在那夜间的小巷,看那夜里点点星火的江南,听着寺庙的钟声,是否也感受到了“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或在那烟雨朦胧之际,靠着小巷的青石墙,看那水中的接天莲叶映衬着娇容的荷花,看那在其中穿行的采莲小舟,也不禁让人想起那诗句“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日,也能遮却美人腰。”

江南的小巷,载了江南的歌舞升平与悲欢离合,还有很多、很多……

但江南的小巷在消失,我心中的江南在消失……

再回那江南,那份记忆早已变了模样。原本的巷已变成了高楼大厦,像我见过的所有的城市那样,规矩,死板,毫无生机……眼前的灰白,触在指尖,冷在手里,也冷在心上;那份雅韵也没有了,仅存的几条小巷变成了商业街、步行街,带来了金钱,带来了繁华,但也带来了喧闹与肮脏。人们想要的是什么?又为此失去了什么?可还有人想起那曾经的优雅闲适的江南小巷?

我那江南的小巷渐行渐远了,我那童年的记忆,那片童趣,那份安宁,那一首首的雅韵与诗意一起渐行渐远了……

哦,不!我要如何告诉父母,那记载着他们半生的江南小巷将要不在?我要如何为我将来的孩子描绘我们的童年?我又要如何说服自己,那最后的乡愁,终将是回忆,当回忆不再,一切终将不在?我似乎看到了,那混凝土所铸造的怪物,正张开它的血盆大口,吞噬着江南的小巷,吞噬着江南的记忆,吞噬着那仅存的文化与诗意,吞噬着一切与一切……

谁又能救救江南?愿你我不会永别,我最爱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