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博物馆观后感
淡漠安然
2023-11-24 00:45:19
高三
观后感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身为土生土长的辽宁人,“九一八事变”绝不是个陌生的词语。我不知道其他地方都是怎样的,但在我的家乡——鞍山,每年的九月十八日,都会全城鸣笛缅怀。
年幼时,我尚且不能理解用意何在。甚至只把它当做个有趣的节日,毕竟老师连课都不再讲,会要求全体同学起立默哀,这是一件很新奇难得的事情。长大些后,多多少少知道了些历史背景。可那些文字,那些战死的人们,甚至是曾经饱受苦难的东北同胞,都已经离我太远太远。不足百年的时光已经足以洗刷几代人的记忆,大多数人们能记得的,能体会的只有现如今新中国的安逸与蓬勃。“勿忘国耻”不过是大家念惯了的一句口号,人人都在说,人人都知晓,可每年的九一八,又有谁真真正正在尖锐的笛声中沉痛的缅怀和用心的铭记呢?
尤其对于我们这一辈人而言,连我们的爷爷奶奶都未曾亲历过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就更只是文科生才需要记得的的一个考点。说来惭愧,“九一八”于我,之前不过是个符号,是一年中无足轻重的一笔,除了听听笛声静默几秒,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历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就已经是我对它的全部印象。
我知晓南京大屠杀的惨烈,知晓红军长征的艰难,知晓革命先烈打下江山的不易,也知晓那黑暗的十几年里中国人活得辛苦。我以为我已经明白了过去抗日的苦难,可参观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后,我才知道自己曾有多短浅、才知道“历史”两个字,到底能有多沉重的分量、才知道“九一八”那令全城缄默的笛声,对于我们东北人而言意味了什么。
我曾知道的、教科书上描绘的,原来不过是那狰狞的岁月中区区一角。历史远比书本里的更残忍,更黑暗,更压抑。
“不抵抗政策”,我曾天真地觉得这意味着伤亡不那么惨重。毕竟东北没有像淞沪南京那样在抗战史上留下那么惨烈的一笔。以前学历史,对抗日时期有一些大致的印象。却只记得抗日时期那些重大的,死伤惨重的战役,大多发生在南方或华北,并没有感觉有我们东北什么事情。而似乎随着二战结束,苏联帮衬了一下,东北又轻而易举地最早解放了。输的简单干脆,赢得也不怎么惨烈。我曾以为这就是东北在抗日中扮演的角色,一个损失不大的酱油党,划划水就在抗日战争中最早脱身。
可现在,我终于知道我以前那些印象错的离谱。
“不抵抗”绝不代表什么损失小,政府做的没错,这是该钉在耻辱柱上永远铭记的过失。
平均身高远超南方,自古被称为“民风彪悍”,人们印象中战力理应强大的东北,居然就那么轻而易举地不加抵抗全部沦陷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这句话更内核的含义是,如果东北抵抗的更坚决,更顽强,更执着。也许日本的全面侵华不会那么容易展开,中国的全面抵抗也不至于那么仓促又无力,至少东三省,不会那么快沦落为为数不多的全部沦陷的省份。
东北军北大营近八千名武装完备的士兵,居然儿戏般的输给了不足六百人的日军。比起北平上海,偌大的盛京,甚至偌大的东北,沦陷的像是个连日本人都不敢相信的笑话。而我们得到了什么?得到了14年亡国奴的日子。从此家不是自己的了,富饶的资源不是自己的了,甚至连命都不再是自己的了。
杀害伤病,屠戮百姓,掠夺资源,奸淫妇女,这些其他地区受过的磨难东北整整遭遇了十四年。不但遭遇了灭绝人性的活体实验,更为讽刺的是还被榨干了土地里大量的资源和生命力去供养日本人侵略我们的祖国。
如果说其他地区的抗日是“惨烈”的,那么留给东北的就只有两个字:耻辱。
这是抗日这场惨剧的源头,一句“不抵抗”让全东北甚至全中国失去了太多。“九一八事变”要让我们铭记的不仅仅是国仇家恨,更应该时刻牢记这份耻辱,永远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战争看似遥不可及,但终将无可避免。“九一八”的警钟不能时时响在耳边,但必要时时响在心间。中国承担不起第二次“九一八”,抗争与雪耻应该烙印在每个人的骨子里。
故土即吾命,永不相让,永不退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