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 观后感
脚踏实地
2023-11-07 17:47:42
小学
读后感

长征
——《长征》电影观后感
经由老师的推荐,值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观看了电影《长征》,再次回顾了那段红军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战略大转移。此次长征长达两年,期间翻雪山过草地,红军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之后,由青涩向成熟蜕变,化被动为主动,在甘肃顺利会师,而中国共产党也逐渐在此期间脱离了共产国际的绝对领导,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政党。可以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真正蜕茧成蝶之前最痛苦的挫折与挣扎。所以,这部描写长征的电影是绝对值得一看的。
首先,一片黑暗的背景之上,血红的“长征”二字缓缓点亮,烈火灼烧而起,点亮了一片黑暗。随后影片开始于一片炮声之中。悦耳的男声娓娓道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这是湘江水面上的浮桥,炸弹投向水面,腾起起一道道水柱,几乎看不清两座桥上蚂蚁般密密麻麻移动的军队。飞机越过浮桥的上空,桥上的士兵们犹如被驱赶进屠宰场的羔羊,对于来自空中的威胁毫无抵抗之力。此时炸起了一阵血红色的水花,不知是江底腾起的淤泥,还是士兵们的血液染就,只见桥上空荡荡不见人影,而奔流的江水上飘着几只破旧的鞋子和水壶。开篇这短短一小段战斗,足以作为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缩影,可以看出这长征的艰苦与险恶。
之后,长征过程中一系列人物一一展现,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充分展现了人物特色,比如朱德的身先敌士,爽朗大笑,周恩来的一脸大胡子与超绝的记忆力,李德和博古窃窃私语地密谋,创造出了一支不仅是表面慌乱,而且内部派系斗争不休,军心涣散的逃散军队形象。大人物维持不了秩序,也难以在党派斗争中赢得胜利获得话语权,小人物迷茫而不知所措,只感觉大厦将倾,不知为何军队大败匆匆忙忙转移如同丧家之犬。随时都有战友死亡,死人来不及掩埋,活人来不及悲伤。虽然掩护部队十分英勇,但是却伤亡惨重,不断有大将牺牲,可用的能人越来越少。
幸好,那时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都还年轻,他们这只黑暗的队伍里指路的灯光,身负重任,在进行战斗的部队和苏维埃政府派来的顾问之间周旋。那一夜,战火始终未息,尸横遍野。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境地下,毛泽东任然点着盏煤油灯静静的看书。电影在细节方面描绘的十分细致,详略得当,细致深刻地描绘了毛主席临危不惧,奋勇当先,认真学习读书的形象。以及苏联顾问急躁冒进,不能很好地听取意见的形象。这一战过后,红军队伍十去其六,王稼祥等人开始怀疑苏联顾问的军事指挥能力,但被排除在中央重要会议外的毛泽东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无能为力。
在接下来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之中,毛泽东在大部分委员的力挺之下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转机,而博古与李德在军事意见上与中央政治局之间开始出现裂痕。此次会议之后,毛泽东为了强渡乌江战役重新启用了被李德拉下马的刘伯承,这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分歧与矛盾。而强渡乌江的胜利,狠狠地打了李德的脸,红一方面军在贵州遵义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时间。
电影在这一段中展现出了贵州人民热烈欢迎红军进入遵义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毛泽东与朱德等人的几段短小的对话,体现出长征路上远离家乡父母的军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与背井离乡的无奈。遵义会议便是在这难得的休憩时间里开始的,此时毛泽东已经重新找回了一些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权,他在遵义会议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
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在同年三月,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军事三人小组,从此红军的长征路程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革命开始在全局上走自己的道路。
此后,红军改变前进道路,四渡赤水,期间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在云贵川边界不断穿梭,开创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出敌不意,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于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在此期间最让我震撼的是飞夺泸定桥的历程。《飞夺泸定桥》曾经作为一篇课文出现在我的小学课本里面,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研读了红军长征的历程。以这篇课文作为教育小学生红军长征的突破点,足以证明此次战役的重要关键之处。
在泸定桥战役中,红军战士以血肉生生在天堑上铺出一条生命的通道。曾经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泸定桥被曾国藩打败,如今,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这座细细的吊索桥上创造了奇迹,突破了敌人的重火力封锁,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万分惊险的时刻,当战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而红军突击队员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廖大珠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他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其余人紧跟着也冲了上来,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
细细的十三根铁链,这中间有多少的意外和万一可能会发生啊。下方是奔涌的流水,上方是飞机重炮的压制,前方还有凶猛的大火挡路,大概只有不屈的信念和无穷的信仰的力量,只有身后背负着的,千斤重的责任的力量才能有资格被燃烧为此次天堑上战斗的动力和勇气吧。而正是这种以信仰为燃料产生的动力,才是支持着数万红军队伍踏过了这慢慢长征路。
从长征电影以及相关背景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运动战或者是游击战术在红军与国民党的战役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尽管老对头蒋介石屡屡运用人海优势,地形优势对其进行围堵,但是运动战所带来的极强的部队机动性使得蒋介石的人数优势难以发挥。电影主要塑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毛泽东,他不骄不躁,关心下属,热爱学习,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他在被李德等中央三人组排斥的最厉害的时期也默默准备翻身,有自己的想法而没被敌人打倒,他在路上关心同志,把担架让给王稼祥坐,他半夜与老婆会面又展现出了他柔情的一面。然而事实上,现实里的毛主席是不可能如此完美的,这部电影里将其吹捧过渡,是电影的败笔之一。
不过终究,《长征》仍然十分成功地向我们传递了长征精神,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奋勇向前的精神,忘我的大无畏精神和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气魄。无论是后卫部队舍生忘死的敢打猛拼的劲头,充分阻碍了追击部队的前进脚步,给与前方部队以喘息的机会;还是突击队员前仆后继,血肉开路的这种为了理想勇敢前进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是中共中央在战略方针出错的时候及时而积极的改正,重新建立领导体系壮士断腕的决心,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怀念和继承的。
这世上每一次奋斗和走向成功的历程都是一次长征,在上路时的断绝与轻装简行,
遭遇失败时的及时调整,绝境处的孤注一掷的坚持。这些才是长征真正带给我的财富,这是长征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