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感悟
半枫荷
2023-11-01 23:48:05
其他
其他

家庭教育在我原始的理解中,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的发展。当我接触了家庭教育这个方面的内容后,我对它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家庭教育是“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既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又对家庭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应该是“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家庭风尚给予在其中生活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熏陶和教养”。
听了家庭教育课,觉得教育一个小孩是一个重大的工程。老师上课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论点,他说教育小孩应该在胎儿时期就要开始进行教育。我个人是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的。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接触到这个世界,可是我觉得外界任何的刺激都会通过母体来影响胎儿各个方面的发展,胎儿的个体发育神经系统先于其他各个系统,其次是感官系统,再次是消化系统,最后是生殖系统。当然每个胎儿的发育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会有不同。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开发教育,我自己觉得这也是家庭教育的范畴。
过于家庭教育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智力发展与家庭教育,教育过程中的亲子关系,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家长素质与家庭教育。
智力发展与家庭教育
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根据对近千名从出生到成人的追踪研究提出,假定一个17岁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已经获得了50%,4—8岁又增加了30%,其余的20%是在8—17岁时获得的。可见,幼儿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以后要挽回就很困难了。家庭教育在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家庭早期智力开发可以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2、家庭早期智力开发可以使超常儿童脱颖而出。
3、家庭早期智力开发可以使缺陷儿童得到早期补偿。
早期智力开发要具有科学性,要避免陷入误区比如过度教育(期望过高,限制过多,管教过严),超前定向(自我肯定模式,自我否定模式,自我羡慕模式,盲目多变模式),片面发展(重智轻德,重知识轻智力,重特长轻基础)。
教育过程中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正常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婴幼儿期是亲子关系开始形成时期。母亲如何养育婴儿,父母如何爱孩子和正确对待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中出现的某些特点,是这一时期形成良好亲子关系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这一时期要建立正常的母婴关系,理智的施爱,正确的对待子女的第一反抗期。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与教育应帮助子女适应生活的转折,加强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联系,保持亲子间的心里沟通,正确对待子女的中间反抗期。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少年期即青年发育期。此时,应当正确对待子女的第二反抗期,全面认识亲子的代际差异。
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运作,理想亲子关系的建立,良好家庭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家庭成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是千差万别的,亲子之间的情感、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不需要也不可能给家庭成员规定一个“理想的”角色标。但把有关家庭角色关系及其运作的一些研究成果作概括的介绍,将有助于亲子间跟清楚地了解彼此的期望,更好地实施和接受家庭教育。家庭的角色运作包括父母的角色运作、子女的角色的运作和祖父母的角色扮演。
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
身心健康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体其他各个方面发展和个体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基础。家庭教育首先应保障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健康,是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首要目标。但什么是健康?什么样的人才是健康的?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在传统的观念,身体健壮,没有疾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的进步,人们的观念正在变化。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历史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
家庭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起到增进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增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