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映照新时代思政课观后感1000字爱国励志文章
久违伊人容
2023-08-10 18:02:00
其它
其它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翻开崭新的课本,一次次捧读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故事时;当我们坐在屋檐下,一次次聆听祖辈们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昔时,我的小脑袋里总会浮现一个又一个疑问:什么是红色基因?她有哪些动人的故事?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跑去问我的爷爷。爷爷是个老解放军,他告诉我,在我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红色的地方——鄞江镇建岙村。在爷爷的提醒下,我便开始寻找红色的足迹。沿着弯弯的建岙溪,我一路向前。在溪边一处高塘上,三间两层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岁月的洗礼,房屋有些破败。屋前,一棵不知名的树木,看似瘦削,却高耸入云。屋檐下,一块牌匾格外清晰:中共四明山地委旧址。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四方方的院子,恰如北方的四合院。正对大门的远处,竖着一根旗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在绿色的背景下,那一抹红色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我深深地被这一抹红色勾住,久久凝望注目。

不知是谁提醒了我,才踏进一旁的陈列馆。哇!一件件历经磨难的农具与武器,一幅幅血与肉的黑白图片,极具感染和震撼,它们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军是怎样施行着他们的暴行。

听当地的奶奶讲,这是一段不得不说的历史:1942年9月,中共四明地委的王文祥、罗白桦两位领导来到建岙设立地委机关,他们先在建岙小学住了几天,后在建岙小溪边租了三间房子居住,指导整个四明地区的斗争,年底转移至姚南。

于是,故事也就此展开:积极送子参军、接力护送伤员、开展“二五减租”搞生产自救……言语间,奶奶眼带泪花,却满是骄傲。

在那个战争年代,建岙人用生命保护着县委和干部,成为攻不破的“红色堡垒”。

“青山埋忠骨,青史留美名”。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光照千秋。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努力学习,就算得了奖也不要骄傲,俗话说“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而且我们也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中,并且还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我们也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很遥远,但是,我们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让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做时代新人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